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

李定國接到朱由崧旨意,封他爲漠西蒙古鎮守使,接替固始汗的所有軍隊,調固始汗到漠南蒙古任職,李定國感激涕零,跪倒在地,往北京方向朝拜。

固始汗跪倒接旨之後,把手下的兵權全部交給了李定國,所有交接完成之後,固始汗只是帶着一百多名衛隊收拾好行李,帶着一家老小,三日後辭別了李定國,到漠南蒙古去了。

固始汗手下還有將近7萬人馬,這些都是蒙古鐵騎,漠西蒙古明朝時稱他們爲瓦刺,清朝人稱他們爲厄魯特蒙古,主要由準噶爾部,輝特部,和碩特部等蒙古部落組成,轄區人口90餘萬,轄區是後世的新疆、西藏等地,現在全都歸順了大明朝,李定國按照朱由崧的旨意,開始對這6萬多大軍進行整編,大膽提拔蒙古各部落的將領,以安定軍心。

這麼大一片土地,現在歸李定國坐鎮,他當然得對各級軍政主管進行調整,首先是軍隊。

整編之後,加他原來帶過了的3萬漢人大軍,一共將近十萬人馬,李定國把他整編爲十二個邊防營。

進行補給之後,留下四個邊防營維護內部安定,這四個邊防營都有他的心腹將領任主將,留守漠西蒙古,留下的主要是漢人軍隊。

然後李定國親自帶領剩下的八個邊防營共七萬大軍,主要是由蒙古鐵騎組成,開往克拉瑪依,然後沿着烏拉爾河,烏拉爾山進入遼闊的西伯利亞高原把戰線向北推進。

遼闊的西伯利亞往東幾百公里,又是一番景象。現在博格達山和土拉河一帶則是黃得功人馬的連營,他手下的8萬大軍,奉了朱由崧的旨意之後,配合朱由崧北伐,他們這路人馬從承德和喜峰口起兵之後,一路北,先攻打漠南蒙古,然後又攻打漠北蒙古,已經馳騁了一千多裡,手下最得力的兩員大將是馬寶和祖克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以摧枯拉朽之勢,殲滅了大清的殘餘,使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徹底臣服了明朝。

這裡是後世的烏克蘭所在地,黃得功將人馬駐紮在這裡,進行休整補給,下一步,按照朱由崧的旨意,他們將往貝加爾湖一帶進軍,收拾俄大鼻子。

這時大明的天使官又到了,黃得功帶着馬寶和祖克勇,丘鉞,陳獻策等等將領跪倒接旨。

天使官宣讀朱由崧的旨意,加封黃得功爲漠北蒙古鎮守使,命其統本部人馬繼續北,今年冬天以前要佔領整個西伯利亞,不得有誤。

黃得功磕頭謝恩領旨,他從天使官口得知,朱由鬆的人馬現在已經打到了尼布楚和庫頁島,大清朝已經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漠西蒙古那邊固始汗被李定國所取代,他們將出兵西西伯利亞。

現在黃得功等人知道他們的陛下心有多大了,這次御駕親征不只是滅亡滿清韃子,這是要打到天邊兒去的節奏呀!

送走了天使官之後,黃得功不敢耽擱,留下心腹大將丘鉞和陳獻策坐鎮漠北蒙古,這是他手下的兩個心腹總兵官。

當時他割據江北四鎮的時候,這兩員大將跟着他是總兵官,一晃好幾年了,大明朝經歷了風雨飄搖時期和朱由崧的反清復明時期,當初的四鎮軍閥,唯一留下了他們這一路,對大明朝廷更加忠心耿耿。

黃德功這次給了他們倆2萬人馬,負責配合地方官維護漠北蒙古地區的穩定和治安。

然後黃得功帶着馬寶,祖克勇,黃名,張傑等統兵6萬,越過博拉爾山和土拉河向北進軍。

明軍幾十萬人馬共分四路大軍,如此在俄邊境折騰,俄國的沙皇不可能不知道。

現在,俄國的沙皇是阿歷克謝一世。阿歷克謝是俄國著名的彼得大帝的父親。

現在這個年輕的君主剛親政沒幾年,由於他的國王父親死得早,年幼的阿力克謝多年不參與國政,其軍政大權實際還主要操縱在皇親貴胄莫羅佐夫手。

此時的歐洲格局正在洗牌。歐洲有五大列強。荷蘭,和西班牙所代表的航海時代已經成爲昨日黃花,英法正在崛起。特別是英國,不斷的挑戰荷蘭和西班牙在海的霸主地位。

此時的沙俄也不甘寂寞,正處在羅曼諾夫王朝時期。這是沙俄君主制國家最後一個王朝,也是俄羅斯最強盛的一個王朝,鼎盛時期他們全國的總人口一度超過了1億,成爲僅次於大清帝國和大英帝國的世界第三個人口大國。

這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彼得一世,他革新以後,沙俄打敗了歐洲強國瑞典,打敗了強大的土斯曼帝國,成爲歐洲列強之一。但是彼得一世的成,離不開前幾世君王的奠基積蓄。

其最重要的是其生父阿歷克謝一世。

阿歷克謝一世的沙皇俄國和實際操縱政權的皇親貴族莫羅佐夫,實際代表的是商人的利益,他們對內盤剝勞動人民,對外推行侵略擴張。他們的高壓政策導致內部的起義不斷,但是他們通過對外侵略戰爭來轉化矛盾和危機。

阿力克謝一世掌權的時候,正式17世紀期,也是朱由崧所處的時代。

此時的沙俄不僅僅是向東擴張侵略國,他還向西北和東南部擴張,他想佔有波羅的海,向東南他入侵烏克蘭,與波蘭關係緊張。

這時阿歷克謝和莫羅佐夫突然接到來自東部的戰報,國的大明政府在在北部邊防屯集重兵,據說他們的皇帝還御駕親征了,俄雙方在邊境地區已經發生了交火,吃虧的當然是沙俄人,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千名沙俄僱傭軍在交火喪生,他們的幾處城堡也遭到了破壞。

囂張狂妄的莫羅佐夫來找阿歷克謝一世,兩個人揮舞着肉乎乎的大拳頭叫囂,“國人要幹什麼?必須得給他們教訓!”

在這種聲調的支持下,沙俄再一次派出重兵,越過烏克爾山和烏拉爾河,向俄邊境集結。

沙俄政府一方面在俄邊境增兵,擴軍備戰。一方面派出使臣召會國的大明政府。

很快內閣傳來了奏摺,朱由崧看完之後,付之一笑:“他們派使臣來交涉他們的,我們打我們的,佔我土地,殺我臣民,必須得讓侵略者付出代價,朕的目標是打到莫斯科去!”

在這種聲調的支持下,沙俄的使臣到了大明京師北京連朱由崧的面都沒見着,迎接他的不是內閣首富高弘圖,是內閣次輔王鐸,要麼是兵部尚書或者禮部尚書之類的官員,沙俄使臣的抗議、警告,被這幾個老頭撐了個蛋朝,他們感受到國政府從未有過的強硬之後,最後灰溜溜的離開了北京。

第101章 後退者死第210章 對付東林最有效的辦法第236章 千里挺進九江第638章 血戰(下)第345章 不宜做困獸之鬥第187章 李化鯨的下場第144章 鐵了心要當漢奸的劉良佐第200章 南城門上了天(一更)第597章 夫妻反目(下)第85章 開殺第127章 東林發難(爲書友1481113850加更)第87章 慘敗第172章 歸順第349章 血洗少林寺第347章 佟養甲獻計第306章 吳三桂中計(1)第195章 刺客竟然是猴子第236章 千里挺進九江第150章 劉良佐之死第452章 火併(上)第171章 點名挑戰第923章 激戰阿穆爾河(下)(二更)第104章 活擒邢氏第791章 解不開的仇疙瘩(二更)第902章 圍城打援(5)(二更)第568章 高桂英怒了第472章 大西大順雙起兵(一更)第701章 鼓浪嶼海戰(2)第680章 李自成再投降(3)第677章 李自成突圍(下)第747章 進攻臺灣(上)第814章 朕沒有看錯你(三更)第674章 張獻忠逼宮第599章 高桂英請罪第686章 苗寨(2)第672章 攻山第39章 嶄露頭角的鄭大木第304章 給吳三桂挖坑(下)第249章 左良玉之死(三更)第840章 琵琶儷人(一更)第878章 御營出擊(三更)第316章 王爺有不同第555章 敬畏之心第326章 夜半大戰第946章 克倫威爾被押上斷頭臺(二更)第609章 樂極生悲第151章 收網掃尾第347章 佟養甲獻計第563章 李自成第766章 血戰赤嵌城(5)(五更)第362章 行刑與攻城第216章 射不出去的箭第839章 嬋妃侍寢 (三更)第874章 順治帝親征(一更)第728章 談判(中)第702章 鼓浪嶼海戰(3)第29章 集體請辭(下)第610章 兒女情長(上)第160章 欽差大人在此!第356章 血濺行宮(2)第197章 決不做遁逃之君第782章 宋氏弟兄入朝(一更)第645章 拔取皇城第727章 談判(上)第605章 張獻忠中計第841章 皇宮鬧鬼(二更)第810章 韃子撤兵了(二更)第701章 鼓浪嶼海戰(2)第934章 御營鐵騎出擊(二更)第497章 強渡黃河(6)第410章 與多爾袞野戰第371章 祖大壽請纓第205章 王鐸擲筆第8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今天三更,第三更)第779章 膽大包天(三更)第570章 真是個好女人第845章 朕封你爲妃(一更)第336章 工程第309章 吳三桂中計(4)第592章 追殺張獻忠(中)第374章 此中有詐第434章 非坐北京不爲明帝(三更)第384章 血戰三河鎮(二更)第906章 陸校陣亡(二更)第377章 萬馬軍中(一更)第631章 金蟬脫殼(上)(三更)第451章 鄭彩變節第16章 皇上不是怯懦之君第891章 孝莊太后親政(三更)第224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246章 澎澤大戰(上)(三更)第455章 火併(續)第651章 阻擊戰(2)(三更)第708章 營救鄭成功(3)第913章 野豬林之戰(二更)第803章 營救湯若望(3)(四更)第345章 不宜做困獸之鬥第614章 疏不間親第908章 野人女真(一更)第376章 埋伏
第101章 後退者死第210章 對付東林最有效的辦法第236章 千里挺進九江第638章 血戰(下)第345章 不宜做困獸之鬥第187章 李化鯨的下場第144章 鐵了心要當漢奸的劉良佐第200章 南城門上了天(一更)第597章 夫妻反目(下)第85章 開殺第127章 東林發難(爲書友1481113850加更)第87章 慘敗第172章 歸順第349章 血洗少林寺第347章 佟養甲獻計第306章 吳三桂中計(1)第195章 刺客竟然是猴子第236章 千里挺進九江第150章 劉良佐之死第452章 火併(上)第171章 點名挑戰第923章 激戰阿穆爾河(下)(二更)第104章 活擒邢氏第791章 解不開的仇疙瘩(二更)第902章 圍城打援(5)(二更)第568章 高桂英怒了第472章 大西大順雙起兵(一更)第701章 鼓浪嶼海戰(2)第680章 李自成再投降(3)第677章 李自成突圍(下)第747章 進攻臺灣(上)第814章 朕沒有看錯你(三更)第674章 張獻忠逼宮第599章 高桂英請罪第686章 苗寨(2)第672章 攻山第39章 嶄露頭角的鄭大木第304章 給吳三桂挖坑(下)第249章 左良玉之死(三更)第840章 琵琶儷人(一更)第878章 御營出擊(三更)第316章 王爺有不同第555章 敬畏之心第326章 夜半大戰第946章 克倫威爾被押上斷頭臺(二更)第609章 樂極生悲第151章 收網掃尾第347章 佟養甲獻計第563章 李自成第766章 血戰赤嵌城(5)(五更)第362章 行刑與攻城第216章 射不出去的箭第839章 嬋妃侍寢 (三更)第874章 順治帝親征(一更)第728章 談判(中)第702章 鼓浪嶼海戰(3)第29章 集體請辭(下)第610章 兒女情長(上)第160章 欽差大人在此!第356章 血濺行宮(2)第197章 決不做遁逃之君第782章 宋氏弟兄入朝(一更)第645章 拔取皇城第727章 談判(上)第605章 張獻忠中計第841章 皇宮鬧鬼(二更)第810章 韃子撤兵了(二更)第701章 鼓浪嶼海戰(2)第934章 御營鐵騎出擊(二更)第497章 強渡黃河(6)第410章 與多爾袞野戰第371章 祖大壽請纓第205章 王鐸擲筆第8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今天三更,第三更)第779章 膽大包天(三更)第570章 真是個好女人第845章 朕封你爲妃(一更)第336章 工程第309章 吳三桂中計(4)第592章 追殺張獻忠(中)第374章 此中有詐第434章 非坐北京不爲明帝(三更)第384章 血戰三河鎮(二更)第906章 陸校陣亡(二更)第377章 萬馬軍中(一更)第631章 金蟬脫殼(上)(三更)第451章 鄭彩變節第16章 皇上不是怯懦之君第891章 孝莊太后親政(三更)第224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246章 澎澤大戰(上)(三更)第455章 火併(續)第651章 阻擊戰(2)(三更)第708章 營救鄭成功(3)第913章 野豬林之戰(二更)第803章 營救湯若望(3)(四更)第345章 不宜做困獸之鬥第614章 疏不間親第908章 野人女真(一更)第376章 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