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秦檜

靖康十六年如何做了財稅制度的革新呢?

朝廷與地方的財政稅收做了分離管控,即後世的分稅制。

一、朝廷收朝廷的,例如商稅裡的消費稅、銀行稅、海關稅、大宋國企商稅、城市建築維護稅等等。

二、地方則可以開始收道路稅、田地拓荒稅、各地私人商社的商業稅、資源稅等等。

趙桓爲何要在這個時候把朝廷和地方的稅收分開?

一是國土已經空前規模,這些年發展雖快,但也出現大量的政策漏洞,偷稅漏稅太多,僅僅是東京收稅,戶部的人要全國各地跑,無法輻射,所以許多地方的稅都收不上來。

二是鼓勵地方多樣性發展,而不是被京師的一套標準給限制死。

等新的稅政一出來後,各地官府立刻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終於拿到一部分財政大權了!

緊接着,朝廷便將公路和鐵路設置成了未來十年考覈的重點目標。

並且分門別類將南方諸多地方的水利修建也納入進去。

靖康十五年的新政,給各地官府打下一個模板,大家也都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去走了。

此後的朝廷,明顯變得更加輕鬆。

趙桓也從具體的事物中脫離出來。

他在做什麼?

規劃更大龐大的版圖。

靖康十六年二月,趙桓開始了他空前絕後的移民政策。

從南方和中原,抽調百萬人口西進。

去哪裡?

伊犁!

伊犁在七河流域的腹地,在後世被稱作塞外江南,那裡有豐富的河流資源,土地肥沃,也是亞洲大陸的腹地。

用五年時間將伊犁發展起來,趙桓將消除西征戰線過長的隱患。

並且在伊犁建立起連接河中地區的貿易線,爲徹底擊敗突厥人做準備。

一旦伊犁發展起來,再往西推到碎葉,將這一帶的經濟打開,建立漢人的城市和軍事重鎮,大宋的騎兵完全可以縱橫到地中海,甚至兵臨耶路撒冷。

伊犁在行政區上面被劃歸到了高昌,由李光管轄。

趙桓大筆一揮,給河套路撥款2億貫(240億元),沿着河套路的興慶府到高昌,建立三條鐵路線,5條公路線。

這些交通路線在不久的將來就是中原給西域輸血的大動脈,只有這樣,伊犁的城市羣建設才能出現源源不斷的動力。

趙桓再大筆一揮,給高昌撥款3億貫(360億元)。

主要三點用途:一、1億貫擴建高昌城,五年之內高昌的人口目標兩百萬。二、1.5億貫建立伊犁城市羣,五年之內,興建九座城市。三、還有五千萬貫砸在碎葉城的修建和擴容上。

至於征討西域的軍費,另外單獨算。

靖康十六年的前三個月,東京城沒有一個官員睡過一次好覺。

因爲皇帝也沒有睡好覺,大家全部加班加點。

政事堂聯合三司(戶部)拿出了河套、高昌到碎葉城的一整套建設方案,包括人口的抽調,鐵路、公路的建設長度、預算。

事無鉅細,全部寫得一清二楚,僅僅是文書就堆了半座宮殿。

翰林院的人也在三個月之內,連續六次通過邸報,傳達中原和南方,呼籲讀書人加入西域大開發的行列。

並且翰林院承諾給出預備官職和完善的福利待遇。

大宋新政十五年積累的人才,爲這一次西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血液。

在新政下長大的年輕人們充滿了冒險精神,他們不僅僅在沿海的各大港口尋找抵達西方的線路,也不斷的往西域,去尋找新的財富機會。

聽說王軍已經將戰線推到了碎葉城以西,高昌一帶出現了大量的心機會,也有更多的民間商人、讀書人自願前往。

他們離開了祖輩守護的家鄉,去尋找新的生活。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個樣子,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遷徙。

在政事堂和戶部做出民生規劃的時候,樞密院和軍督府也給出了未來十年對西域的作戰戰略目標。

這將是一次空前的西征,涉及到了軍事打擊,經濟帶的建立,貨幣的流通,以及文化的傳播。

也只有如今行政效率極高的大宋才能辦到了。

整個三月份,朝廷對外頒發了數道關於西域大開發的政令。

從軍事、經濟、文化三個層面,做出了對未來的展望。

轉眼,半年時間過去了。

西域傳來戰報,戰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木鹿城被吳玠攻破,耶律大石殘餘勢力被岳飛擊潰,

讓人震驚的消息是,塞爾柱的桑賈爾傾兵三十萬,揮師東進,打算趁着宋軍與遼軍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奪回失地。

由於戰場過長,趙桓無法指揮,也不可能書信一封去告訴岳飛、吳玠和韓世忠怎麼打仗。

朝廷現在能做的只有兩件事:一是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二是立刻消化掉高昌到碎葉一帶的地盤,將基礎打撈,運輸人過去。

其餘的,就交給那三位主帥了。

大約在靖康十六年的八月份,另外一個好消息傳回東京城:柔嘉回來了。

已經好幾年沒有見到的女兒突然回來了,讓趙桓非常開心。

柔嘉曬黑了一些,但變得更加堅韌,以前那股子柔弱的小女子氣都被海外的艱苦抹去。

趙桓心疼她,打算將她留在身邊,以後不要讓她跑到海外去了,等李寶在注輦在駐紮一段時間,將李寶也調回來。

靖康十六年開始,大宋本土進入和平期。

這一年發生了另外一件事:廣州造船局造出了第一艘蒸汽式輪船,正式下海航行,並從廣州進入南洋,數月之後又從南洋返航。

巧的是,南洋經略使秦檜就是坐的這一艘輪船回來的。

在南洋待了幾年,秦檜再一次踏上了華夏本土,一路北上,被傳召入宮陛見。

靖康十七年正月剛剛過完,秦檜被任命爲七河經略使,前往碎葉城經略七河地區。

第二百六十二章中山府購田案起第三百零三章西北兵峰,決戰前夜!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五百六十四章想留在東京?第五百零七章天威臨遼地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三百零四章金國異動?趙桓的掣肘!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萬歲,新軍無敵!第四百二十五章夷爲平地第三百零六章岳飛軍的強攻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五百九十章皇帝的報復第四百五十一章正面的殲滅戰,李寶滅三佛齊第二百七十九章西北急報!人定勝天!第七十一章銅人跪像第六章太上皇第六百九十一章趙構上位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一百八十五章皇城司有內鬼?第六百五十七章薛東來與塞爾柱的盟約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一百九十一章宰相是金國細作?!!!第一百三十六章降薪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四百零四章馳援北線!第三百八十五章真香!(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糧價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六百二十二章徐國的事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五百五十七章國民娛樂無小事第九十三章皇帝的決定第五百三十六章拖出去砍了!第五十章堅決主戰!第三百八十七章一隻烤紅薯,火爆東京城!(第六更,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四百零八章敢犯我天宋者,雖遠必誅!(求訂閱!)第八章朕欲與東京共存亡!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五百一十八章血染平原第六百五十五章薛東來見桑賈爾第四百七十二章宋軍細作第六百零一章窮途末路的畢勒哥第三百七十四章分封之始(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一章真正的燧發槍第三百零六章岳飛軍的強攻第四百一十七章駐兵高麗,海陸包圍金國第二百二十四章扶桑自古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九十章賜死肅王第七十四章沉默的皇帝第一百一十九章聯姻和婚嫁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順義郡王入京第五百七十七章歪主意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四百六十二章開始完美人設第二百七十六章鎮壓太原第二百五十章皇家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災和人禍!(八千字大章)第五百五十七章國民娛樂無小事第四百九十三章鐵浮屠的衝擊第五百二十二章君臨上京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六百六十五章陳甲十六萬!第四百八十一章鐵浮屠出現了第三百一十一章感覺被趙桓陰了的夏主!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強攻!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第四十三章爾等與朕一道斬殺金賊,不死不休!第一百九十二章對付漢奸最合適的方法之一!第四百一十八章教日本做人,啓動對金國的商業戰第六百零三章大宋最大的貂絨中心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一百二十章擴建東京城第一百二十六章大宋的救星?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三百八十五章真香!(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九章草原戰火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六百六十八章朕就沒指望他出兵!第三百五十六章張記布行狀告華興商社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二百九十五章神武軍步人甲的硬仗!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五百零七章天威臨遼地第五百五十章商政之患
第二百六十二章中山府購田案起第三百零三章西北兵峰,決戰前夜!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五百六十四章想留在東京?第五百零七章天威臨遼地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三百零四章金國異動?趙桓的掣肘!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萬歲,新軍無敵!第四百二十五章夷爲平地第三百零六章岳飛軍的強攻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五百九十章皇帝的報復第四百五十一章正面的殲滅戰,李寶滅三佛齊第二百七十九章西北急報!人定勝天!第七十一章銅人跪像第六章太上皇第六百九十一章趙構上位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一百八十五章皇城司有內鬼?第六百五十七章薛東來與塞爾柱的盟約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一百九十一章宰相是金國細作?!!!第一百三十六章降薪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四百零四章馳援北線!第三百八十五章真香!(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糧價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六百二十二章徐國的事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五百五十七章國民娛樂無小事第九十三章皇帝的決定第五百三十六章拖出去砍了!第五十章堅決主戰!第三百八十七章一隻烤紅薯,火爆東京城!(第六更,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四百零八章敢犯我天宋者,雖遠必誅!(求訂閱!)第八章朕欲與東京共存亡!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五百一十八章血染平原第六百五十五章薛東來見桑賈爾第四百七十二章宋軍細作第六百零一章窮途末路的畢勒哥第三百七十四章分封之始(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一章真正的燧發槍第三百零六章岳飛軍的強攻第四百一十七章駐兵高麗,海陸包圍金國第二百二十四章扶桑自古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九十章賜死肅王第七十四章沉默的皇帝第一百一十九章聯姻和婚嫁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順義郡王入京第五百七十七章歪主意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四百六十二章開始完美人設第二百七十六章鎮壓太原第二百五十章皇家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災和人禍!(八千字大章)第五百五十七章國民娛樂無小事第四百九十三章鐵浮屠的衝擊第五百二十二章君臨上京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六百六十五章陳甲十六萬!第四百八十一章鐵浮屠出現了第三百一十一章感覺被趙桓陰了的夏主!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強攻!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第四十三章爾等與朕一道斬殺金賊,不死不休!第一百九十二章對付漢奸最合適的方法之一!第四百一十八章教日本做人,啓動對金國的商業戰第六百零三章大宋最大的貂絨中心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一百二十章擴建東京城第一百二十六章大宋的救星?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三百八十五章真香!(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九章草原戰火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六百六十八章朕就沒指望他出兵!第三百五十六章張記布行狀告華興商社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二百九十五章神武軍步人甲的硬仗!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五百零七章天威臨遼地第五百五十章商政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