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四面楚歌

“討伐叛逆,非只孤與丞相二人之事,劉荊州偏離此地過遠,無論補給還是發兵都極爲困難,然而孫將軍本就與袁術勢力接壤,以前又是爲從屬之實,卻不知僅是千餘人馬而來,是否因爲孫將軍忙於在吳地大戰連場,收拾同等叛亂不成?”

蕭縣議盟之後,由於劉曄未去特意爭取,故而盟主正副之分很快明瞭,同時劉曄也因爲他的“分兵之計”得到了曹操等人的贊同,故而此次聯軍總參謀位置卻是他難以推脫掉的。

而諸事方纔議定,在準備誓師前的第一次會議上,劉曄卻是毫不客氣的將矛頭直接指向了孫策。

而這句話也讓孫策派來本打算表明態度的將領尷尬不已,誰都知道孫策卻同樣是藉着袁術的名號收攏地盤,現今既然選擇在其稱帝時與之一刀兩段,當然應該多顯出些誠意來。

這只是從情理方面來說,再從軍事角度而論——

“孤與丞相領兵由北分嚮往攻,順利則僅需一月左右便可齊圍壽春西東方向,而孫將軍若從南而發,由曲阿渡江到達徐中縣,則可圍於東南方向,袁術此時不可能北逃,那麼也僅有西南一處算得有隙,何況如此大軍分而往之,其無論是分兵防守還是固於一面,都不能擋得三路大軍鋒芒,值此時刻,何需觀望不前,只存安穩打江山主意?”劉曄敢說這句話,卻是符合他現在的身份,若是曹操,因爲代表了朝廷的態度,現今剛迎奉天子,他也不能表示出凡事自作主張,落下個“挾天子”的罵名,故而說話行事都有些顧忌在內。

有劉曄來說明,同樣有着以圖萬無一失心思的曹操,當然也是表態同意。於是便有了孫策派來將領立即將一千部曲交由副將帶領跟隨於曹操作戰,而他自己則帶着數十名親兵快馬趕回江東之地回稟於孫策。

對於劉曄的這兩句話。他更是一字不差的轉告於孫策……

“原本以爲只需表明態度即可,想必曹孟德剛迎天子不會選擇於此時與我爲難,卻不想安平侯成了安平王之後,這言辭卻讓人更難以招架,未與公瑾商議此事,卻是策之失也!”

響應檄文,派兵出征這些事情孫策都未與周瑜商議。現今江東七郡孫策據其四,而會稽郡太守王朗更是與揚州牧劉繇漸有聯合一起,共抗發展迅猛,行事果斷,殺人毫不留情的孫策態勢,故而周瑜便成爲了與劉繇相持,多有互相攻擊的主將,與孫策分隔一方。

“此事確是伯符有欠考慮,瑜以爲伯符現今應當明示與袁術逆賊勢不兩立,並願附於安平王以及曹丞相意見。領兵親自征討於袁術!我等與揚州牧劉繇之生死相爭應會在今年夏秋之季正式開始,正可藉此時機,打着支援抗逆旗號由其腹地前往。有大軍護佑,再加上劉繇同樣響應了檄文,卻是找不到藉口來攻於伯符!便算是事出萬一,卻也可憑着大軍直接與其相爭,未必會輸!而吾軍名正言順,劉繇若行此不義之事。又有何臉面見於安平王,拿何等誠意支響應曹丞相之檄文?同理也適用於南面自詡名士,忠於漢室的會稽太守王朗。”

“藉機探查敵情。進退皆可。有此萬全之計較。伯符可領大軍親征矣!”

接到消息後被召回地周瑜。也不與孫策客氣。卻是直接表明了他地意見。最後更是下了結論——正可領重兵前往。無論劉繇如何反應都會吃些虧。而此更可以不早早地引起實力強大地劉曄。以及掌握了正統名義必然擴展極速地曹操之反感。和有藉口引出討伐之事來。

“江東七郡。吾已據其四。若是時機得宜。策有信心僅再需兩年左右便可完全據得!最終七年而收七郡。而策起家之資僅爲父親餘部一千五百人而已。以如此微力能夠行得許多人只怕三十年都未必能作得事業。多有賴於公瑾扶持。若無公瑾之智謀統御才能。吾何能有今日成就?公瑾之計如此萬全。策自無有不從之理!”

孫策地成功。至少有一半地功勞歸於周瑜地幫助。現今仔細聽明其中分析。他當然不會有絲毫地猶豫。直接便作出了決定。

於是。便有了四月初孫策領江東之軍九千衆由秣陵。也就是後來地建業渡江。經歷陽、居巢而向淮南重地。由袁術心腹大將張勳守備地合肥進發。

這個路線。其中有大半正是處於劉繇治下。而他也正如周瑜所料。進退失據。無論趁機攻擊孫策。還是放任其緩緩而行、多有探聽虛實。前者劉繇擔心不能迅速拿下。必招至包括劉曄在內地強勢人物忌諱;後者則是心中極爲不甘。若是自己虛實被孫策這“小霸王”摸清。對於將來爭戰豈非是大大不妙?

與孫策這種崛起迅速,有真才實幹的軍閥人物相比,劉繇便可算得是真正的見識短淺,又不通於知人善用人之道,故而雖有地盤極大,幾乎是漢朝劃分州郡中最大的一個揚州,而在中原黃巾之亂起便有大批百姓擁入,到得此時更有三百萬衆百姓,劉繇還是未能抓住其中機會,先後敗於袁術以及孫策手中。

雖然進退難爲,但劉繇卻還是需得表示下態度,發使前往孫策軍營之中告曰:“劉揚州鎮守於此地,又爲防備各處亂黨賊寇,故而無力支援於攻擊叛臣袁術,今既然孫校尉願往,便請在此兩方交戰正濃之時前往,若是晚去,只怕汝之用心若何,卻會值得安平王與曹丞相多些猜測……”

孫策既然先明發公文以示態度,那麼無論是劉繇還是劉曄與曹操,都先後接到了這個消息,故而劉繇無奈之下以此爲挾想教孫策“知難而退”,也算是略盡人意,不顯得自己太過沒主張的行動了。

孫策並不知道,在三月二十七日起,曹操與劉曄便依約分爲兩部向目標進發,更是先後於三十日,以及四月一日開始正式攻擊袁術的城池。在對手境內,更是難以將斥侯遠派探聽消息,故而聽得劉繇如此一說,已將情報探聽得差不多的他立時便“知趣”地加快了行軍速度,僅用三天便離開了劉繇勢力範圍,而開始攻擊袁術所屬,周瑜曾任縣長的居巢縣,由於攻其不備,故而僅用半日時間便已攻下。

“兵貴神速”,從小便得乃父教誨,兵法韜略並不弱於孫堅的他,立時便下令部曲稍作整頓便大軍開赴於巢縣,將此兩處有名地產糧之縣拿下後,孫策卻是奇怪地並未在縣庫中發現多少糧食,稍派出軍士打聽方纔知曉,從袁術來到淮南後,百姓們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由於嚴格的管制,故而極難逃脫到別處。

好不容易種出地糧食,上繳絕大多數後,更得小心防備着軍士來搶,一年中大部份日子,百姓們依舊得以樹皮、草根爲生,連河蚌也被缺糧的袁術士兵劃爲“軍需物資”,這等情況下生產模式遭到的破壞是根本性的,百姓們餓死者衆多,便算是辛苦勞作半年,最終能落到自己肚裡的百中無一,試問還有誰願意去種植糧食?有此精力還不如冒險離開這水深火熱之地!

袁術的這等作爲,使得淮南這處本就是天下一等一地產糧之地,一邊是餓死者衆多,一邊卻是田地荒無人煙……

只從這點來講,與“得到民心”沾不上邊的袁術,便在曹操與劉曄大軍完全按照劉曄先前所行之“攻心之計”,使得正處於絕望中的百姓們看到了一線生機,而袁術軍士中補充上來的淮南本地士兵更是同感而發,多有私下聯結下獻城門而降者,便是袁術早前從南陽,汝南一帶的舊部,也有不少人選擇在此壓力下主動投誠。

僅是十日之間,曹操與劉曄大軍可謂勢如破竹,鋒芒畢露,各自連下十數城池的信報到達袁術案上,原本布重兵於下蔡縣本欲與曹劉聯軍在此地打消耗戰,並以先前曹操所擔心那般逐次後退固守策略也是直接成了擺設……

大驚極怒的袁術強抑住自己心中那強烈的不安,立時作出佈局變動,由紀靈領三萬大軍前往穎上郡支援,抵擋曹操。且不顧謀士們反對,派出心腹前往南匈奴,約以分地好處請兵來援,往攻於兗州。他自己更是“御駕親征”,領着八千軍士前往成德這個劉曄家鄉,只等已攻下臨淮,很快便會到來的劉曄大軍。

那張袁術存了許久專爲對付劉曄地“底牌”,到了現今這種危急萬分,關乎自身存亡,與四面楚歌無異之時,正是最佳也是最後地使用機會……

第6章 變亂再起04 築城練軍兩手緊爲民顧計使安平22 佯攻解作操練事不聞趁夜進兵時第34章 將欲親臨08 大興山初戰黃巾劉備冒進險喪命18 陣前三英戰呂布依計傷人再敗兵09 立公衙三堂會審不逞英雄稱小人03 文若細說士族事劉曄恍然任官職06 常言道知足長樂宴席間各有心思第1章 雙喜臨門卷八劉曹聯盟第二五章第9章 獻帝還都第3章 再聞喜訊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15 鮮卑擾邊欲寇境劉曄掌印任都督19 軻劉各自細謀劃幽燕北地戰雲密03 會郭嘉知曉秘聞求教怎奈門規嚴05 赴任途中動心思夜投小村知郡情13 匹馬出營戰千軍溫酒斬將傳美名09 兩年治郡初見成回薊重逢劉關張18 賊衆怎敵騎兵勇孔融開城迎援兵08 戲志才就事論事田元皓睿智本色31 兩軍對峙彭城外曹劉針鋒互往來05 少女心思單純念文辨武鬥漸健全15 劉曄升鎮北將軍臨行前暗授機宜25 劉曄誠懇得趙雲子龍武勇並三英04 築城練軍兩手緊爲民顧計使安平第2章 安徐回幽05 少女心思單純念文辨武鬥漸健全第5章 拉開序幕24 三劉二袁孫陶爭狼狽公孫餘威存07 劉備知過先認錯定計盡顯梟雄色10 才女劉郎入洞房佳話流傳千古揚31 換裝備誓師出擊分將令會營當陽10 才女劉郎入洞房佳話流傳千古揚05 斬索落橋典韋勇鐵騎破甲敵心寒32 攻營戰誘敵深入重騎兵首戰建功07 斬田裴明定軍心報信者緣來是他07 劉曄改動文試題典韋一力敗三甲05 入十月招賢隊返遇二賢劉曄心喜02 逢黃巾圍攻劉虞曉利害定計破敵第6章 變亂再起24 不同選擇不同命勢落千丈敗公孫第9章 獻帝還都06 入代郡城守事件劉曄郡府逢蔡邕07 用田豐代郡漸興歷數月大變乍起28 圍彭城曹操心喜截援軍夏侯衝陣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第7章 浮出水面33 糜貞料準曹劉爭子揚閉營倚彭城20 軻比能狼子野心長城內熱血將士13 匹馬出營戰千軍溫酒斬將傳美名第20章 天子之事08 安民招兵同時動處事有條不驚慌第3章 初現端倪第8章 張角毒計02 乍聞郭嘉至代郡劉曄驚奇速回歸28 劉曄督造三山關陳風終得遇趙明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03 輜重糧草遭窺伺幸得援絕處逢生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15 鮮卑擾邊欲寇境劉曄掌印任都督39 張昭無意說關鍵劉曄大喜得提點04 典韋矢志破雄關萬事俱備待東風09 破重圍誘敵功成關張斬帥並奪旗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31 換裝備誓師出擊分將令會營當陽17 問裝備明定想法發詔令再求賢人第9章 一個賭約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10 才女劉郎入洞房佳話流傳千古揚14 蔡琰告之好消息劉曄三呼顯狂喜19 劉虞滿意言訓示劉曄恍接州牧職第9章 獻帝還都10 大破黃巾功顯赫劉備心狠棄子揚25 袁紹爲子媒甄洛劉虞請使赴長安26 處置降將有法度完畢諸事返州府20 上任明發討逆令荀彧郭嘉分道行10 緩急兩策驚羣座劉曄心起拜師念36 劉曄分析陰謀事暫督徐州兩牧實08 一語驚醒夢中人劉曄轉念定心思30 彭城之內陶謙悔敗陣夏侯狼狽歸05 入十月招賢隊返遇二賢劉曄心喜02 荀彧進獻統一計忠心耿耿爲漢室30 彭城之內陶謙悔敗陣夏侯狼狽歸20 軻比能狼子野心長城內熱血將士18 出陣答話斥敵首兩方令下戰事起第36章 計定待成05 蘇張送馬贈鑌鐵劉關張各造奇兵第22章 按步就班18 賊衆怎敵騎兵勇孔融開城迎援兵16 回代郡問明敵情得典韋各有喜憂03 逢親兵出關求救得細節將戰箕關01 百廢待興題難解劉曄喜聞荀彧投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24 收管亥竟得奇書看黃巾怒書諷信15 搜城三日無所獲無奈放棄議政策06 貪生怕死鼠目光疏而不漏有公道04 築城練軍兩手緊爲民顧計使安平03 會郭嘉知曉秘聞求教怎奈門規嚴
第6章 變亂再起04 築城練軍兩手緊爲民顧計使安平22 佯攻解作操練事不聞趁夜進兵時第34章 將欲親臨08 大興山初戰黃巾劉備冒進險喪命18 陣前三英戰呂布依計傷人再敗兵09 立公衙三堂會審不逞英雄稱小人03 文若細說士族事劉曄恍然任官職06 常言道知足長樂宴席間各有心思第1章 雙喜臨門卷八劉曹聯盟第二五章第9章 獻帝還都第3章 再聞喜訊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15 鮮卑擾邊欲寇境劉曄掌印任都督19 軻劉各自細謀劃幽燕北地戰雲密03 會郭嘉知曉秘聞求教怎奈門規嚴05 赴任途中動心思夜投小村知郡情13 匹馬出營戰千軍溫酒斬將傳美名09 兩年治郡初見成回薊重逢劉關張18 賊衆怎敵騎兵勇孔融開城迎援兵08 戲志才就事論事田元皓睿智本色31 兩軍對峙彭城外曹劉針鋒互往來05 少女心思單純念文辨武鬥漸健全15 劉曄升鎮北將軍臨行前暗授機宜25 劉曄誠懇得趙雲子龍武勇並三英04 築城練軍兩手緊爲民顧計使安平第2章 安徐回幽05 少女心思單純念文辨武鬥漸健全第5章 拉開序幕24 三劉二袁孫陶爭狼狽公孫餘威存07 劉備知過先認錯定計盡顯梟雄色10 才女劉郎入洞房佳話流傳千古揚31 換裝備誓師出擊分將令會營當陽10 才女劉郎入洞房佳話流傳千古揚05 斬索落橋典韋勇鐵騎破甲敵心寒32 攻營戰誘敵深入重騎兵首戰建功07 斬田裴明定軍心報信者緣來是他07 劉曄改動文試題典韋一力敗三甲05 入十月招賢隊返遇二賢劉曄心喜02 逢黃巾圍攻劉虞曉利害定計破敵第6章 變亂再起24 不同選擇不同命勢落千丈敗公孫第9章 獻帝還都06 入代郡城守事件劉曄郡府逢蔡邕07 用田豐代郡漸興歷數月大變乍起28 圍彭城曹操心喜截援軍夏侯衝陣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第7章 浮出水面33 糜貞料準曹劉爭子揚閉營倚彭城20 軻比能狼子野心長城內熱血將士13 匹馬出營戰千軍溫酒斬將傳美名第20章 天子之事08 安民招兵同時動處事有條不驚慌第3章 初現端倪第8章 張角毒計02 乍聞郭嘉至代郡劉曄驚奇速回歸28 劉曄督造三山關陳風終得遇趙明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03 輜重糧草遭窺伺幸得援絕處逢生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15 鮮卑擾邊欲寇境劉曄掌印任都督39 張昭無意說關鍵劉曄大喜得提點04 典韋矢志破雄關萬事俱備待東風09 破重圍誘敵功成關張斬帥並奪旗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31 換裝備誓師出擊分將令會營當陽17 問裝備明定想法發詔令再求賢人第9章 一個賭約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10 才女劉郎入洞房佳話流傳千古揚14 蔡琰告之好消息劉曄三呼顯狂喜19 劉虞滿意言訓示劉曄恍接州牧職第9章 獻帝還都10 大破黃巾功顯赫劉備心狠棄子揚25 袁紹爲子媒甄洛劉虞請使赴長安26 處置降將有法度完畢諸事返州府20 上任明發討逆令荀彧郭嘉分道行10 緩急兩策驚羣座劉曄心起拜師念36 劉曄分析陰謀事暫督徐州兩牧實08 一語驚醒夢中人劉曄轉念定心思30 彭城之內陶謙悔敗陣夏侯狼狽歸05 入十月招賢隊返遇二賢劉曄心喜02 荀彧進獻統一計忠心耿耿爲漢室30 彭城之內陶謙悔敗陣夏侯狼狽歸20 軻比能狼子野心長城內熱血將士18 出陣答話斥敵首兩方令下戰事起第36章 計定待成05 蘇張送馬贈鑌鐵劉關張各造奇兵第22章 按步就班18 賊衆怎敵騎兵勇孔融開城迎援兵16 回代郡問明敵情得典韋各有喜憂03 逢親兵出關求救得細節將戰箕關01 百廢待興題難解劉曄喜聞荀彧投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24 收管亥竟得奇書看黃巾怒書諷信15 搜城三日無所獲無奈放棄議政策06 貪生怕死鼠目光疏而不漏有公道04 築城練軍兩手緊爲民顧計使安平03 會郭嘉知曉秘聞求教怎奈門規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