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

楊茵絳和裴淑英真的賭氣了。

裴淑英幾乎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了楊茵絳的身上,但是楊茵絳不領情,原因很簡單,裴淑英不會哄人。

她的性格就是這樣,尤其是在親近的人面前,有什麼說什麼,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但是想要哄好一個人,得是花言巧語,裴淑英真的不擅長。

哄了這麼久都沒效果,裴淑英也沒有耐心了,乾脆不去了,這下好了,楊茵絳更惱了。

當天晚上,楊銘將自己的兩個妻子叫到一起,打算好好的緩解一下她們的緊張關係。

楊、裴二人面對面賭氣坐着,誰也不看誰也一眼。

“你們倆到底要幹什麼?不要因爲一道旨意就被離間,”楊銘道。

裴淑英率先表達不滿:

“我可沒有被離間,你也知道,我天天往她那裡跑,讓她不要多想,苦心勸她,我是不會跟她爭的,瑾兒也永遠不會跟瑞兒爭,她聽不進去啊,就好像我是在騙她一樣。”

楊茵絳直接反駁道:“你說話也太難聽了點,什麼叫貶爲庶人也不要緊,反正又不會離開王府,說到底,被貶成庶人的不是你。”

“我說的不是事實嗎?”裴淑英愣道:“本來就不是多大點事,父皇這麼懲治你估摸着也是在火頭上,等他消氣了,自然就好了,你聽不進去啊?”

楊茵絳氣呼呼道:“我正值月子,一下子沒了奶水,你竟然讓我將琦兒給李秀寧抱過去吃奶,憑什麼?我成了庶人,就得聽你使喚了?”

“我這叫使喚你嗎?”裴淑英窩火道:“你身邊那幾個乳母的奶水不好,讓秀寧幫着喂一下孩子有什麼不妥?你自己願意委屈琦兒,反倒怨恨起我來了。”

這時候,楊茵將突然站起來,朝楊銘道:

“最可惡的是,她挖苦我兩次坐月子,都沒奶水,還說我矯情,太難哄。”

裴淑英朝楊銘雙手一攤:“我說的不是事實嗎?”

楊銘哭笑不得。

他這一笑,楊茵絳和裴淑英也跟着笑了。

“阿雲這張嘴能把人嗆死,”楊茵絳氣呼呼的坐下。

裴淑英笑道:“我對你已經很有耐心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性子,是你一直在多想。”

“好了好了,你們倆都誰都不要亂想,也不要將父皇的旨意放在心上,一切照舊,”楊銘道。

裴淑英點頭道:“當然一切照舊,王府這麼大一攤子的事,我可管不了,茵絳還擔心我奪她的權,我可沒有她那麼多花花腸子,操心這個操心那個的。”

“你瞧瞧,她說的什麼話?”楊茵絳苦着臉看向楊銘:“有她這樣說話的嗎?”

一個心眼多,一個性格直,兩人懟一起,真的是一件非常讓人苦惱的事情。

但好在楊銘清楚,兩人不過是賭氣罷了,彼此心裡根本談不上怨恨對方。

於是他道:“終歸還是茵絳受了委屈,所以容易亂想,阿雲平時也是這麼說話,你平時不計較,現在又何必計較呢?”

“就是,她可難哄了,”裴淑英跟着附和道。

“你還說,”楊茵絳氣的跺腳。

裴淑英瞥了楊茵絳一眼,笑道:

“好了好了,不挖苦你了,我已經給阿爺寫了信,告訴他我永遠都不會跟你爭奪正妻的位置,讓他也不要在這個上面打主意,不然的話,我就不認他了,想看看我阿爺的回信嗎?下晌剛到的,我可是還沒有拆封噢?”

楊茵絳一愣,下意識的看向裴淑英從袖口裡拿出的那封信箋。

裴淑英走了過去,將信遞給楊茵絳,但是楊茵絳剛剛擡手,幾乎就要觸及信封的時候,裴淑英突然給收了回去,

“真的沒拆封,我也不知道其中內容,你信不信我?”

楊茵絳點了點頭:“自然是信你的。”

裴淑英笑了笑,將信放進楊茵絳手心,後者打開之後,略一打眼,瞬間啞然失笑。

信上就一行字:速入宮,辭推正妃,不要牽連我。

“你笑什麼?我看看,”裴淑英一把奪了過來,頓時蹙眉道:“一封家書千里急遞,他也不知道多寫一點,關心我一下,可真夠省墨水的。”

接着,裴淑英將信遞給楊銘,楊銘看完後道:

“不必進宮了,父皇都已經跟我明說了,他治罪茵絳,就是在堵別人的嘴,免得那些人揪着我不放,等風頭過去了,再想辦法吧。”

他並沒有明說,楊廣看重裴矩而看輕楊約,免得楊茵絳傷自尊。

“你還在月子,不便出門,明天就讓淑儀,將楊瑞送進宮吧,”楊銘道。

楊茵絳一愣,瞬間想明白過來,神情激動道:“瑞兒進宮,是父皇母后要親自撫養?”

楊銘點了點頭。

楊茵絳大喜過望,徹底放心了。

雖然捨不得孩子,但這次不能不捨得,因爲事關孩子的將來。

這樣一來,她的長子就會成爲父皇母后親自撫養的第一個皇孫,用意已經很明顯了。

“這下你放心了吧?我不用每天再去哄你了吧?”裴淑英在一旁打趣笑道。

楊茵絳俏臉一紅,歉意道:“是我太能亂想,阿雲可要饒了我。”

裴淑英笑了笑,上去牽起她的手,道:“你如何待我,我一清二楚,我說話是改不了的,你以後還是多擔待點吧。”

楊茵絳一臉歉意的點了點頭。

兩人嫁給楊銘的時候,都是花季少女,現在已經是束起長髮的婦人了,多了幾分成熟,少了一些純真。

雖然她們的年紀真的不大,一個二十五,一個二十四。

洛陽瘋傳的那樁醜聞,楊銘剛聽說的時候,就把楊約叫來詢問,是否是他做的,楊約一口否認。

但是楊銘和楊茵絳認定了,肯定是楊約這老小子使的壞。

畢竟是影帝級別的人物,這樣的人說話等於放屁,一個字都不能信。

楊約死都不會承認的,即使是面對楊銘和楊茵絳,因爲他乾的這件事,是往所有大隋皇室臉上潑髒水,更是往京兆韋氏身上潑屎。

這件事到最後真要是查到是他指使,不用等大理寺的人來鎖他,他直接就可以在家吊死自己了。

好在李密這個人辦事,真的是天衣無縫,無論大理寺刑部怎麼查,一點線索都查不到。

但楊銘還是要跟楊約打個招呼的,畢竟是奉旨打招呼。

翌日朝會,虞世基沒來,因爲被打的不輕,楊廣得知後,裝作大怒的樣子,直接就要懲治楊約叔侄倆,楊銘自然要站出來保,最後兩人也是罰俸三年,錢用來給虞世基治傷。

再然後,楊廣提起了運河的事情,宇文愷與閻毗眼下都在殿內,他們倆將初步規劃好的圖紙,在殿內展開,爲衆臣一一詳解。

這條南北運河,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永濟渠,長1900裡,從洛陽到京北,這條運河加上通濟渠,廣通渠,另外還有當下還未被提上日程的京口(江蘇鎮江市)至杭州的江南運河,就是整個的隋朝大運河。

隋朝大運河,共計2700公里,縱觀華夏曆史,工程之浩大,僅次於長城,但如果以徵調民力規模來計算,遠超長城數倍。

也是我泱泱華夏基建史上的一大奇蹟,它將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徹底貫通了。

大臣們望着鋪設在地上的圖紙,瞠目結舌,饒是他們都是見慣了大世面的人,見到這樣的工程,也是小刀拉屁股,開了眼了。

宇文述、張衡、郭衍,外加馬屁精楊約,毫無保留的向皇帝獻上了讚美,一個個的那小詞編的可熘了,就差將楊廣和三皇五帝拿來比較了。

宇文愷心裡也是爽的一批,做爲一個土木人,沒有比參與一樁又一樁的超級大工程,更讓他有成就感了。

以後的史書上,註定會有他宇文愷的一個位置。

幸虧高熲現在不能參加朝會,不然的話,楊銘真怕他當場氣出心臟病來。

兩百萬。

沒錯,徵調民夫兩百萬,這件事情歸民部管,但是眼下的民部尚書長孫熾,是已故太子楊昭的人,楊廣覺得長孫熾去做這件事,不合適,因爲這個人太保守。

於是他不經意的給宇文述使了一個只有他們倆才能懂的眼色。

然後宇文述站了出來,把刑部尚書宇文弼給告了,告發他誹謗陛下,而且人證物證都給帶上來了。

誹謗什麼呢?宇文弼跟着楊廣下江南的時候,曾對人說:宇文贇就是因爲太好色國家才亡的,當今陛下也很好色。

宇文贇是誰?楊麗華的丈夫。

本來蘇威等人,還想幫着求求情,結果話還沒來得及說,楊廣直接就把宇文弼給免職了。

爲什麼會這麼痛快呢?因爲宇文弼曾經是漢王楊諒的總管府長史。

楊廣用人就是這樣,用時便用,不用則黜,這樣的用人方式放在大隋,真的不合適,因爲世家的影響力太大,太容易惹人了。

然後,長孫熾從民部尚書挪至刑部,空出來的位置,被宇文述給接了。

這下子大家瞬間就明白了。

於是乎,南北運河民夫徵調,歸宇文述管,糧食供給,歸豫州牧楊暕管,他們倆都有權力監督工程。

這下子,楊暕在尚書省,終於又有了自己人,而且也是老丈人。

他覺得,這是父皇在給他機會。

楊銘無奈的嘆息一聲,他和高熲的預估一樣,這條南北運河修建期間,必有大亂髮生。

因爲歷史上,永濟渠是閻毗總督修造的,很顯然,楊暕比閻毗更不是東西。

而現在,楊廣不過是繞了一個彎,其實此項工程權力更大的還是楊暕。

朝會上,楊廣給了名義上的總監宇文愷一年時間,但私下授意楊暕的,是六個月。

他是一點鍋都不想背啊。

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第597章 木棉花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712章 你別幹了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596章 關稅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四十章 爽約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三四一章 靜照庵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520章 大柱國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709章 大昏招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十三章 老實人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一八零章 齊國公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513章 臨陣抗命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710章 蠻子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83章 南面可汗一一九章 撮合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八八章 紅拂私奔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657章 一步登天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九八章 藝人第632章 田畝新制二九零章 鞭罰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556章 改換門庭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485章 造橋大匠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二三九章 江南陳五五章 吃剩飯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69章 大冢宰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605章 宗室領袖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754章 高玥求子七九章 負荊請罪二四零章 秦王嬪第597章 木棉花八二章 實話實說九五章 返京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一五四章 大忌第648章 兩撇鬍子三九章 香味七一章 朱雀大街第726章 五座大橋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756章 兩全其美
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第597章 木棉花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712章 你別幹了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596章 關稅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四十章 爽約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三四一章 靜照庵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520章 大柱國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709章 大昏招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十三章 老實人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一八零章 齊國公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513章 臨陣抗命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710章 蠻子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83章 南面可汗一一九章 撮合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八八章 紅拂私奔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657章 一步登天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九八章 藝人第632章 田畝新制二九零章 鞭罰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556章 改換門庭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485章 造橋大匠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二三九章 江南陳五五章 吃剩飯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69章 大冢宰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605章 宗室領袖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754章 高玥求子七九章 負荊請罪二四零章 秦王嬪第597章 木棉花八二章 實話實說九五章 返京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一五四章 大忌第648章 兩撇鬍子三九章 香味七一章 朱雀大街第726章 五座大橋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756章 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