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嶺南之疾

裴矩藉着轉身之機,趕緊給楊浩使了一個眼色,意思是你不要搗亂。

楊浩也收到了,但一下子沒有琢磨明白那個味,裴公你這眼神太複雜啊。

寧長真手裡還端着酒杯,聞言起身道:“敢問貴人是?”

裴矩笑着介紹道:“這位是樑王殿下,陛下親侄,太子堂兄。”

噢.這身份牛逼了,寧長真也看出對方來者不善,主動討好道:

“嶺南寧長真,見過樑王殿下,殿下風姿不凡,乃平生少見。”

楊浩是看對方不爽的,本來想着挖苦一番,但他發現其他人也在給他使眼色,對方那張小嘴還挺甜,所以只能中規中矩道:

“恩,你坐吧。”

說完這句話,楊浩便跑到楊銘跟前說悄悄話去了,其他人見狀,繼續聊天。

“您對他也太客氣了吧?眼下京師可都是在罵這個王八蛋呢,”楊浩牢騷道。

楊銘皺眉道:“你懂個屁,讓你跟着楊雄學,你是什麼都沒學到啊,以後遇事先動動腦子,說話不要張口就來。”

“知道知道,您是希望我穩重一點,”楊浩賠笑道:“我也是實在氣不過,畢竟這老東西乾的不是人事。”

楊銘心知想要改變楊浩,是不切實際的,人家的性子早就定型了,從前吃了那麼大虧,都沒讓他改變,自己何德何能,可以改變人家呢?

“少說話,多做事,”楊銘沉聲道。

楊浩趕忙點頭:“明白明白。”

當晚,馮盎和寧長真被安頓在了晉陽樓,聽起來好像不合適,級別這麼高的封疆大吏,住進那地方,好像不妥。

其實無所謂,晉陽樓眼下已經是整個京師檔次最高的酒樓,你可以認爲它是大隋的五星級,用來接待是最合適不過了。

等到第二天,玄感會帶着他們進宮的,打人的臉,打一次就行了,不要有第二次,除非你想搞死他。

就算楊廣真的有心搞死寧長真,但絕對不會想要搞死馮盎,至少當下不會。

楊銘當晚就派人去了元德太子府,與韋盈約定下次的見面時間,他是比較有興趣知道,韋盈到底藏着什麼秘密。

第二天的朝會,楊廣並沒有在大興殿召見馮盎他們,而是在朝會結束之後,在宮內設宴,單獨款待二人。

與會者,還是那十幾二十個大佬。

寧長真還是第一次見到楊廣,雖然對方在江都的時候,他曾經聽說過很多關於楊廣的事情,但今次見面,打破了他心裡幻想中的皇帝形象。

虎父無犬子,太子已經夠有城府了,眼下的皇帝,更不一般。

“朕在江都的時候,就聽說過你,長城夫人也經常跟朕提及你,聽說你們關係不錯?”楊廣笑道。

寧長真點了點頭:“臣與長城夫人爲幼年之交,乃兄妹之情。”

楊廣又道:“開皇年間,你跟朝廷要過人,恐怕不只是簡單的兄妹關係吧?”

馮盎身子一動,想要插嘴,結果楊廣手臂一擡:“朕沒有問你。”

寧長真笑了笑:“不敢欺瞞陛下,臣年輕的時候,仰慕義妹,有意娶爲妻子,只不過世事難料,陰差陽錯。”

“這就對了,朕這裡,只聽實話,”楊廣哈哈一笑。

寧長真藉機道:“臣此番入京,不知可否有機會與長城夫人再見?”

他是故意這麼說的,好讓皇帝覺得他比較重情意。

“陳叔寶的遺孀,你還是不要見爲好,我大隋注重禮儀,嶺南的風氣,今後還是要改一改,”說話的是蘇威,他是在暗諷寧長真不懂禮節,你見人家一個寡婦幹什麼?

殊不知,楊廣還經常和這個寡婦下棋呢。

今日楊廣不在大興殿召見馮、寧,是有原因的。

因爲朝廷要和嶺南攤牌,而馮、寧二人其實也是來和朝廷談條件來了。

談判嘛,就不要在朝堂那種地方了。

蘇威的那句話,其實就是起個頭,你們嶺南歸附大隋已經三十多年,但是朝廷的政策,中原的禮儀,在你們那邊還是推廣不了,這可不行。

馮盎當然也聽出來了,道:“嶺南之地,民情複雜,原住民仍是以部落雜居爲主,尊奉各族土司爲首領,各部族都有其固有的信仰和習俗,不以禮法爲依準,雖有流徙之人改善當地水利屯田,傳播中原禮儀,然收效甚微,嶺南想要融入中原,並非一日之功。”

他這句話,其實還是中肯的,這一時期的嶺南,以各部落爲基本行政單位,頭領叫土司,在族內是說一不二的。

數不清的部落和各種民族聚集在一起,矛盾肯定不少,而三大部族,起到了平衡嶺南的作用。

朝廷對嶺南,一直都是採用羈縻之策,也就是以夷制夷,以其俗治其俗,而馮盎他們對待其他部族,其實也是這樣,我尊重你們的文化,還會幫助你們,不插手你們的內部事宜,但是你們要和我站在一起。

崔仲方道:“嶺南,乃我大隋南方重地,有些不能改的,我們不改,但有些可以改的,當下還是要改一改的,比如貢品。”

從開國至今,嶺南交給朝廷的賦稅,其實不叫賦稅,叫土貢,其實就是你們有什麼,進貢什麼。

主要是三種,奴婢(包括宦官)、金銀、藥材。

沒有糧食。

首先,嶺南產糧有限,上交糧食的話不會有多少,而且路途遙遠,運輸損耗太大,所以折中爲金銀。

嶺南是大隋盛產金銀的地方,歷史上,唐朝金銀總數的一半,是嶺南貢上來的,金銀產地多集中於桂東及粵西地區。

奴婢嘛,對於一個半開化地區,窮苦人的地位非常低,被充作奴隸是很正常的。

馮盎心知今天這關,是他生平以來最難過的一關,謹慎回答道:

“嶺南三大部族,心向朝廷,是願意如此的,可是其他部落,恐怕會有牴觸,我們也管不了啊。”

崔仲方笑道:“我還沒有說怎麼改,你就直接否定啊?”

馮盎苦着臉道:“願聞其詳。”

崔仲方道:“從前嶺南的賦稅,都是你們交上來的土貢,雖然朝廷明確規定了貢品數量,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下放的地方官,對嶺南的情況還是瞭解很多的,朝廷這邊也很清楚,再以貢品計算,國家太吃虧了。”

寧長真皺眉道:“貢品的定量是連年遞增的,一年比一年交的多,嶺南已經是盡全力了,不知崔公到底想怎麼改?”

崔仲方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我大隋有大業律和均田制,嶺南總是遊離於法外,實在不妥,但是朝廷對你們,還是寬鬆的,中原百姓納稅,以丁計,嶺南今後,可以以戶計,我大隋田制,丁男每年上繳租3石,再折算成“調”的布帛,再加兩石,也就是五石,嶺南嘛,要寬容對待,上戶一石二斗,次戶八斗,下戶六鬥,若夷獠之戶,皆從半輸,不納絹帛,折爲金銀上繳朝廷。”

馮盎和寧長真頓時臉色鐵青。

聽起來,崔仲方的這個提議,確實是很寬鬆了,中原百姓按人頭繳稅,你們那邊複雜,那就按戶繳稅,而且一戶繳的稅,還不如中原地區一個丁男繳的稅多。

但實際情況是,嶺南每年的土貢,都是三大部落給朝廷湊的,剩下的部落,人家壓根就不認納稅一說。

我種的地長出來的糧食,憑什麼給你們?

這就是朝廷與嶺南的矛盾所在,國家肯定不會讓嶺南長期這樣下去,但是嶺南人,人家不想繳稅。

這不是馮、寧二人可以說了算的,因爲他們倆想從人家嘴裡摳糧食,也不容易。

民以食爲天,要糧食就是要命。

“此策想要在嶺南推行,幾乎不可能,”馮盎道:“強行施之,恐生大亂啊,還望陛下明鑑。”

楊廣沒有說話,而是裴矩道:

“嶺南二十郡,難道永遠這樣下去嗎?陛下信任你們,將嶺南交給你們管理,朝廷的政策,要靠你們去推行,一時之難總好過永世之難,明達應該體諒朝廷纔對,對你們已經夠寬鬆了。”

寧長真臉色難看,低頭不語,他已經猜到,自己要是不答應,嶺南是別想回去了。

狗日的,你膽子是真大啊,你在揚州十多年,嶺南什麼情形你不是不知道,讓我們倆下去推行?嶺南人豈不是要扒了我倆的皮?

寧長真現在已經不是考慮政策問題了,而是他的小命問題,人嘛,總是把自己的命看的比一切都重。

“只要朝廷部署得當,政策完善,可以照顧到嶺南的本土情況,其實是可以循序推行的,”寧長真道。

一句話,已經讓在座的各位認爲,這個人,是不能讓他回去了。

你特麼竟然不討價還價?鐵了心耍賴是吧?現在口頭答應,等放你回去再全盤否定?

楊廣冷笑着看向馮盎:“明達怎麼看呢?”

馮盎一副苦瓜臉,道:“干係太大,臣沒有這個能力啊,聖母若在,也是做不到的,陛下是不是再好好考慮一下?”

人家這話就比較實誠了,容易讓人信任。

楊廣笑道:“當然可以考慮,民部的法子,不過是一個預案,其中細節,都是可以商量的,朕不會爲難你,但你也不能讓朝廷爲難,明白嗎?”

馮盎面如死灰,硬着頭皮點了點頭。

楊廣淡淡道:“好了,尚書省會同門下省、內史省及十一寺,協同馮盎、寧長真,對嶺南將來的政策,擬出一個詳細方案,呈朕預覽,不設期限,但一定要照顧周全,皆大歡喜,纔是朕想要的結果。”

“臣遵旨,”十幾位中樞大佬紛紛起身。

一句不設期限,寧長真短期之內想要回去,已經是不可能了,這四個字,就是針對他的。

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585章 你混蛋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九四章 換防四三二章 七貴一五四章 大忌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六六章 是非之地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九八章 藝人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九六章 頂包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758章 清理門戶二一一章 妾妃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647章七五章 舐犢情深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第598章 不懂政治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四六章 一敗塗地五四章 配婚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二六一章 寡婦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770章 大步前行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01章 指桑罵槐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六五章 書房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第644章 苛捐雜稅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八一章 嚴重警告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第689章 巨馬河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520章 大柱國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六八章 入山剿匪四五章 未雨綢繆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
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585章 你混蛋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九四章 換防四三二章 七貴一五四章 大忌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六六章 是非之地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九八章 藝人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九六章 頂包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758章 清理門戶二一一章 妾妃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647章七五章 舐犢情深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第598章 不懂政治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四六章 一敗塗地五四章 配婚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二六一章 寡婦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770章 大步前行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01章 指桑罵槐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六五章 書房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第644章 苛捐雜稅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八一章 嚴重警告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第689章 巨馬河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520章 大柱國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六八章 入山剿匪四五章 未雨綢繆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