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將功贖罪

北征的事情,已經有了一個定論,沒錯,是大勝。

皇帝御駕親征,殺突厥大可汗處羅,殺敵無數,因糧草不濟,暫時退兵。

對外就是這麼宣稱的,老百姓信不信無所謂,反正我信了。

原本的罷朝三天,被延期了,實際上就是大興殿的大朝會,改成了楊廣在兩儀殿的小朝會,參加的人不多,不足二十個,但裡面沒有楊銘。

既然北征已經結束,那麼接下來的頭等大事,自然是滅火。

半個大隋都點着了,不滅火不行,楊廣還指望三巡江都呢,可是現在,他去不了。

或者說,可以去,但是代價有點大。

楊玄感這一次也是倒了血黴,已經在兩儀殿跪了半個時辰了,其他人都是坐着,就他跪着。

明擺着這是要背鍋了。

楊廣是非常聰明的,他知道自己現在舉行朝會的話,難免有一些不長眼的笨蛋站出來給他挑刺,所以要在小朝會上,提前將事情蓋棺定論。

那麼楊玄感肯定跑不了,他什麼時候把這個鍋背穩當了,大朝會就是什麼時候舉行。

但是他不認錯啊.

所以才讓他跪着嘛。

“我說玄感,有錯就要認,北征大事,確實是因爲你的原因,才導致我們撤的太早,難竟全功,”御史大夫裴蘊道。

玄感擡起頭,直視對方:“遍地皆反,單是瓦崗賊衆,就劫掠糧食達三百多萬石,整條運河,全是劫糧的,我只是管督運糧草,剿賊的事不歸我管,糧食我也送了,但是被劫了,失職算不到我的頭上。”

誰讓你就一個人,負責剿賊的是一幫人呢?法不責衆嘛。

像玄感這種級別的,想扣帽子,你得讓他心甘情願,不能強迫,不然人家對外宣稱自己是冤枉的,容易引起輿論譁然。

先不說他是禮部尚書,你得看看人家的家族。

其實這樣的事情,明清時期的皇帝就很容易辦了,大不了誅九族嘛,也誅不了幾個人,但是玄感你誅不動,那是幾萬人。

況且名義上,皇帝跟他們算是一家,都是弘農楊,你不能誅自己的族吧?

歷史上玄感造反,成爲華夏史第一個被誅九族的,殺了三萬多人,結果呢,人家弘農楊依然牛逼,不傷筋不動骨的,照樣在唐朝吃得開。 щщщ⊕т tκa n⊕C〇

楊約也反駁道:“太子日日發令洛陽,督促玄感,玄感一一照辦,從未延誤發糧時間,至於半路上怎麼回事,你得去問沿途那些太守,他們守着糧道運河,眼睜睜看着軍糧被劫,到頭來罪名扣在玄感頭上,怎麼?難道真的是多做多錯,不做不錯嗎?”

他故意帶出楊銘,就是保玄感,只要將太子牽扯進來,玄感就不好動。

這一次,楊約可不願意讓玄感背鍋了,我特麼已經老了,家族全靠玄感,你們把他給我鬥下去,我楊氏無人,豈不是任你們欺辱?

裴矩這個陰謀家避重就輕道:“我大隋論罪,有八議,玄感單是議貴,便可赦無罪,楊公無需擔心。”

親外孫是太子嫡長,就憑這一條,玄感的罪名也不會大到哪去,楊廣不在乎別人,自己的親孫子總不能不在乎吧?

但是裴矩這句話,等於是在說,玄感確實有罪,只要他能頂了這個罪,皇帝也不會過重處罰。

說白了,還是要往玄感腦袋上扣,但是玄感不能接,這是責任,等於北征不利要算在他頭上,那可是要往史書裡寫的。

楊約呵呵冷笑道:“玄感一沒有謀逆,二沒有丟城失地,三沒有臨戰脫逃,本公自然知道他無罪,用不着裴公提醒。”

這臨陣脫逃,明擺着是在影射楊暕,於是楊暕怒道:

“丟失軍糧,如同丟城失地,怎麼能無罪?陛下將如此大任託付玄感,他又是怎麼做的?三四個月的供給都保障不了,怪不得都說玄感是個癡呆兒,就是讓一個平民做督糧官,也不會比玄感再差了。”

這話已經是非常難聽了,玄感從小到大,最忍不了的就是癡呆兒三個字,爲此他都跟自己的親爹楊素吵過架,畢竟傳的太廣了。

當時楊素這話,是說給楊堅夫婦聽的,明擺着有藏拙成分,屬於自謙自貶,結果越傳越離譜,甚至有人覺得,玄感的腦子真的有問題。

所以楊素後來才趕忙解釋:吾兒不癡,但是已經沒用了。

一句話,壞了玄感一世英名。

楊約頓時暴怒:“癡呆兒有何不好呢?沒有心眼,沒有詭計,做事直來直去,不會鬼鬼祟祟,行正大光明之事,雖癡,亦正也。”

“無能之輩,辜負陛下信任,正所謂賢者在職,能在在位,一介癡兒,位列八座,真是個笑話,”楊暕冷笑道。

楊約急火攻心,要不是對方是皇帝兒子,他絕對會派人陰了他。

兄長若在,爾焉敢放肆乎?

玄感內心嘆息一聲,只看今天在坐的這些人,大多是皇帝心腹,他就猜到這些人是鐵了心要給他扣罪名。

但是他絕對不能認,不單單關乎名譽,他要是倒了,裴家一定會落井下石,到時候茵絳和楊瑞他們,恐怕也會受牽連。

歷史向來如此,遠了不說,舊齊高緯,也就是高玥親爹,原配皇后,就是斛律光的女兒,斛律光被殺之後,高緯直接廢了斛律皇后。

他要是不行了,茵絳不是沒有被廢的可能。

楊廣一直沒有說話,就是等着他點頭呢,今天不點這個頭,他想出這個殿門,可不容易。

最關鍵的就是,太子不在。

“臣請太子,證臣清白,”玄感無奈之下,只能是拖楊銘下水了。

楊廣終於說話了,一拂袖子道:“朕是找你問話,無關太子。”

“陛下北征,太子監國,玄感是否有錯,還是要詢問一下太子的,太子若認爲玄感有錯,臣便認了,”楊約道。

明擺着要魚死網破了。

別以爲大臣不敢威脅皇帝,這是大隋,門閥時代,你真要弄我,我也不會躺下任你弄。

在楊廣看來,玄感的事情,是一定要解決的,朕只是讓你背鍋,你特麼背了不就完了,你痛快,朕以後彌補你,也會痛快,你要跟朕這麼玩,別怪我不客氣。

他是不會設身處地去考慮玄感的想法,可是人家玄感不在乎自己,總得想着女兒吧?

我閨女要不是太子妃,今天這個鍋,我就給你頂了,但是不能頂啊,因爲裴老狗的閨女,也做過太子妃。

蘇威長出一口氣,鼓起勇氣道:“臣以爲,還是召見太子問一問吧。”

尚書左僕射的話,總不能當成放屁吧?蘇威這次這麼夠意思,爲啥,孫女是玄感的兒媳婦唄,復婚了,人家兩家是聯姻。

楊暕呵呵道:“讓他來幹什麼?外面那麼多事陛下都交給他處理,他現在沒這個時間。”

“太子有沒有時間,齊王說了可不算,”楊恭仁皮笑肉不笑道。

觀王房,現在就是太子擁躉,就憑楊銘當初在楊雄的病榻前掉下來的那幾滴眼淚,楊恭仁就認這個主。楊暕一愣,瞪了對方一眼,不說話了。

“讓太子來吧,好讓玄感死心,”楊廣淡淡道。

楊銘進來之後,殿內的氣氛可就不一樣了,玄感的腰桿也硬了。

在楊廣身旁的位置坐下,楊銘眼皮下垂,一聲不吭,其他人也不敢主動說話。

人家這個太子,監國這麼多年,跟半個皇帝差不多了。

“北征之事,悠悠衆口,外面也是陣陣風言風語,事情該有個定論,玄感督運糧草不利,衆臣皆問罪,你覺得,有罪否?”楊廣話是對兒子說的,但眼神還是放在玄感身上。

楊銘瞥了一眼玄感,又瞥了一眼其他人,淡淡道:

“自然是有罪的。”

楊廣眉頭微動,略感詫異。

玄感目瞪口呆,怔怔半晌,俯首磕頭道:“臣認罪。”

楊銘看向楊廣,又道:“兒臣以爲,應罰俸一年。”

楊暕頓時一愣,道:“我說老三,這麼大的罪名,罰俸?大業律是擺着看的啊?”

“誰是老三?”楊銘反問道。

楊暕嘴角一抽,呵呵道:“太子殿下,您要是這麼罰,太兒戲了吧?”

“兒戲?”楊銘冷笑道:“兵部覆盤,我都看過了,你臨陣脫逃,陷陛下於險境,這纔是兒戲吧?”

“你胡說!”楊暕猛地起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賊軍勢大,非我所能抵擋,我那叫臨陣脫逃嗎?太子,你別給我亂扣帽子啊?我可承受不起。”

楊銘道:“李琛,羅藝,可是還活着呢,他們倆要是死了,還真不好追究你,可惜啊,他們好好的,你幹過什麼事,這兩個人都清楚,別以爲你救駕有功,就能免罪,身爲兒子,援救父親,乃天經地義,不救,當天誅地滅,你在營壘的時候,就是乾的天誅地滅之事。”

“呵呵.哈哈哈哈”楊暕大笑道:“父皇你看到了吧?我早就跟您說過,老三想弄死我啊。”

楊廣頓時大怒:“你再說一遍?”

楊暕撇了撇嘴,不敢說了。

骨肉相殘,不是讓人家看笑話呢嗎?楊廣也要臉啊,我特麼就這兩個嫡子了。

楊銘的火氣也是不小的,他動火的時候,別人也害怕,別看楊銘到現在,沒怎麼治過人,但是別忘了,他的手腕跟楊堅那是一模一樣的。

楊約現在已經回過味來了,太子絕對不可能拋棄玄感,寧肯當着這麼多的人面子,跟皇帝對着幹,也要維護。

罰俸一年,已經再明顯不過了,什麼罪名才罰俸一年啊?我今天上朝遲到,就是罰俸一年。

朝會是國家最高級別會議,是不能遲到的,不像後世的單位企業,遲到只罰五十一百的,人家這個罰一年。

楊廣皺眉看向太子,道:“你執意袒護玄感?”

楊銘低頭道:“賞罰分明,國必清、政必明,軍正民和,玄感之罪,最多就是罰俸了,兒臣受父皇之命監國,致使後勤不濟,罪在我一人而已。”

說罷,楊銘起身,也跪下了。

裴矩趕忙道:“太子遠在京師,軍糧是從洛陽起運,與太子無關。”

“是玄感陽奉陰違,太子並無過錯,”裴蘊也趕忙說道。

玄感已經感動的稀里嘩啦了,太子這還是生平第一次幫人頂罪,就憑這一點,玄感今天想出事都難。

因爲皇帝不會讓太子頂罪,大臣們也不敢。

楊廣呵呵、呵呵的笑着,半晌後道:“那你倒是說說,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楊銘道:“軍糧爲盜賊所劫掠,兒臣監國失職,願將功贖罪,親領大軍,平叛!”

楊廣頓時愣住了:“你是儲君,怎麼出征?”

他不樂意,楊暕樂意啊,你要是死在外面是最好不過了,我都不用跟人爭,這位置就是我的了。

“萬萬不可,”裴矩直接起身道:“太子是國本所在,不可涉險。”

其他人,包括蘇威宇文述楊恭仁楊達韋貞,全都在勸。

開什麼玩笑,你怎麼能去幹這事?

楊銘跪下道:“父皇在京,兒臣無後顧之憂,大亂因我而起,兒臣理應彌補,請父皇恩准。”

他的領軍能力,是得到事實驗證的,楊素一輩子沒誇過幾個人,楊銘就是其中之一,況且他本身在軍方的威望就很高,約束士卒這一點,問題不大。

楊廣沉默了,他想不明白,楊銘爲什麼會有這個想法,你這是非要替玄感脫罪嗎?

他當然不明白,因爲他猜不到,自己的兒子想要收拾的人,是他。

楊銘考慮很久,覺得自己眼下並沒有逼宮的能力,指望楊智積的那個兒子,不保險,自己跟人家不熟悉,誰知道靠不靠得住。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藉助外出征戰的機會,培養一撥誓死效忠他的能臣干將,這樣回來之後,纔有機會逼迫楊廣退位。

其實他是在學李世民。

他現在的班底不夠硬啊,就算在宮內動手,京師的衛戍大軍仍在皇帝手裡,他又不能殺楊廣,否則直接斷了繼承權。

屆時就算掌握皇宮,外面早晚打進來,那時候就是他死定了。

想要玄武門之變,也得是遍佈嫡系才行,這事得靠武將,文臣沒這個本事。

李世民能幹成,是因爲朝中太多太多他的人位居高位,掌握兵權,否則他也不敢軟禁李淵。

更何況,楊廣還不是李淵,人家比李淵牛逼多了。

楊銘也不是李世民,歷史上的天策上將,比他也牛逼多了。

第758章 清理門戶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十六章 高門大閥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549章 家宴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91章 謝恩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655章 敗局第742章 日月二門九八章 藝人第595章 嘔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709章 大昏招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三四章 造化弄人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十六章 高門大閥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二五零章 武士彠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87章 門當戶對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711章 楊廣離京二五零章 武士彠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六五章 書房第734章 禮部侍郎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三九八章 帶下醫二十六章 河東裴四二七章 捱打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二一三章 來護兒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484章 僧籍道戶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第710章 蠻子第739章 隔代親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十六章 高門大閥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504章 五女山城
第758章 清理門戶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十六章 高門大閥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549章 家宴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91章 謝恩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655章 敗局第742章 日月二門九八章 藝人第595章 嘔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709章 大昏招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三四章 造化弄人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十六章 高門大閥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二五零章 武士彠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87章 門當戶對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711章 楊廣離京二五零章 武士彠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六五章 書房第734章 禮部侍郎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三九八章 帶下醫二十六章 河東裴四二七章 捱打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二一三章 來護兒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484章 僧籍道戶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第710章 蠻子第739章 隔代親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十六章 高門大閥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504章 五女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