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

“這次是一個契機,可見有時候地方上鬧亂子,也未必不是好事,”光化殿,楊茵絳用手撕下一塊牛肉,放進嘴裡嚼動着,朝下方的李密道:

“玄邃做過陛下的千牛備身,若不是宇文述從中作梗,本該早擔要職,這一次去嶺南,就是個機會,雖是左僕射,然世民年輕,大事小事,還是你做主。”

一旁的楊銘笑道:“不要小看世民,就憑人家以三千人就能騙取欽江城,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跟着郢回的時間又久,東宮下去的人,多少會給他點面子。”

說罷,楊銘看向李密:“但是這面子,不能給多。”

李密也邊吃邊點頭道:“殿下放心,玄邃心裡有分寸。”

今天算是一場小宴會,李密等五人都被叫來了,他是楊茵絳的心腹,自然是由楊茵絳來囑咐。

楊茵絳繼續道:“嶺南這次推行政策,不容有失,再出岔子,將來更不好做,你們要心中有數,玄邃是首官,政務你要多扛一些,我給你配五十名奴婢,走的時候帶上蓯宜和緒林,知道爲什麼讓你帶她們嗎?”

楊蓯宜是楊玄縱嫡女,李密正妻,和楊茵絳一樣都有個草字頭,李緒林是李密的兒子李嘉,字緒林,今年也四歲多了。

李密點了點頭:“知道,妻子在身邊,玄邃便會有所顧忌,推行政策時儘量柔和。”

其實就是讓他們穩着點來,不要再逼反嶺南了。

楊茵絳點了點頭:“最多三年,一定讓你回來。”

李密一愣,眼神看向楊銘,楊銘笑道:“太子妃答應你的事情,就等於是我答應的。”

李密頓時大喜,忙不迭點頭。

楊銘吃着東西,朝衆人道:“桂州地區桑田不少,但是每年產的桑麻,國家一點都沒有看見,桑田是永業田,按制,每畝課種桑五十根以上,榆棗各十根以上,不種棗榆者,換種苧麻,三年種畢,那我就三年後,等着你們將桑麻送進國庫。”

李密等人趕忙點頭道:“臣絕不敢辜負殿下厚望。”

桑田,不是隻種桑,是指樹木一類的經濟作物,看你土地情況適宜種什麼,榆樹主要是用來做傢俱,棗樹是果樹,苧麻就是亞麻衣服的主要材料,還可以造紙。

經濟作物有一定的生長週期,其中桑麻混合種植者最多,因爲苧麻用蠶沙做肥料非常合適,蠶沙就是蠶的糞便。

“嶺南多奴婢,那麼免除部曲奴婢授田及賦稅,是否也在嶺南推行呢?”韋福嗣道。

眼下這個政策,各地一直都在續期,兩年之後又兩年,藉口是國庫虧空,實際上不虧空,也是會定爲永久國策的。

楊銘笑道:“當然要施行,你們這次下去,是要重新授田的,此間艱難可想而知,你是行臺兵部尚書,可要謹慎一點,桂州地區改的好,廣州也得跟着改,你們改不好,讓人家看笑話不說,廣州將來也無法推行,記住,宣傳一定要到位,朝廷是給百姓授田來了,只要穩住當地部落百姓,那些大家族不難解決。”

哪有這麼簡單啊?您這句話輕飄飄的,其實分量很重啊,韋福嗣嘆息道:

“對付世家大族,還得靠寧家和岑家,但又不能過於倚仗,得有軍府啊,府兵制也是要落實的。”

李密道:“從牂牁四郡遷徙過來的平民,大部分安置在鬱林郡和始安郡,這裡可以設置兩座驃騎府,以遷徙百姓爲主,再加上甯越郡的五千江淮軍,其實足夠鎮撫桂州了。”

高表仁也點頭道:“寧家和岑家,眼下元氣大傷,而且雙方嫌隙頗深,分化這兩家相互制衡,對我們也有好處,栽了這麼大的跟頭,短時間內,這兩家不會再鬧事了,其它部落皆不成氣候,府兵足以鎮壓。”

楊銘點頭道:“今年有很多農科、工科上來的舉人,被安排進了民部和太府寺,你們走的時候去要一些精通冶煉、紡織、水利、農耕的工匠,下去傳播技術,去了之後不完善的地方,找江都的張衡要,我會跟他打個招呼。”

李密等人點了點頭。

這場小宴會,持續了很長時間,畢竟很多東西都要囑咐,嶺南的事情是複雜的,等他們離開之後,朝堂和東宮也會有官員專門負責監督嶺南政策推行。

陳淑儀從河東回來很久了,本來東宮一直在對馮玉致隱瞞嶺南的事情,但是陳淑儀回來之後,東打聽西打聽,不小心泄露給了馮玉致,以至於對方最近的心情很不好,深居殿宇,不願出門見人。

幾天後的一個晚上,噩耗傳來,楊雄過世了。

隋初四貴,只剩下蘇威一個人還活着。

楊銘和楊茵絳連夜趕去了觀王府,這裡已經是哭聲一片了。

廳內,楊銘託額坐在主位上,臉色哀慼,宗室子弟坐滿了大廳。

“殿下不必傷懷,父親早有此劫,熬至今日,已屬上天垂簾,”老大楊恭仁上前,將緊挨着楊銘的蠟燭挪開一些,免得火焰燒到楊銘的頭髮。

至於楊茵絳,去女眷那裡去了。

楊銘只是長長的嘆息一聲,並沒有擡頭。

“觀王德浸廣大,文德充實,諡號當是一個懿字,”滕王楊綸道。

楊銘擡起頭,瞥了對方一眼,沒有說話。

歷史上楊雄的諡號,本來確實是懿,但楊廣給改成了德,這兩個字都是美諡,但是懿是排名前幾位的美諡,比德強上很多。楊綸給挑了這麼大一個諡號,可見是想拉攏觀王房,他早在楊雄病重之後,就在給人家挑諡號了。

楊恭仁兄弟幾個一臉期盼的看向楊銘,因爲這個事,楊銘可以做主,監國監的是庶政,喪事肯定在庶政當中。

“騰王這個字,選的非常好,難爲你了,”楊銘有氣無力道:

“追贈司徒,襄國、武安、渤海、清河、上黨、河間、濟北、高密、濟陰、長平十郡太守,禮部與宗正寺主辦喪事,恭仁襲觀王爵。”

楊恭仁直接哭出聲來,給楊銘跪下了。

他這麼一哭,大廳內也是哭成一片,楊雄的威望太高了,做爲宗室領袖,他這麼一走,將來宗室肯定會拉幫結派,指望楊綸想要將大家扭成一股繩,不切實際。

他沒有那個本事。

觀王房這邊,他鎮不住,楊浩這樣的直系宗親,他也鎮不住。

“罷朝三日,以示哀悼,”楊銘緩緩起身,本打算離開,結果剛起身,腦袋一暈,腳下一個踉蹌,差點栽倒。

好在楊恭仁眼疾手快,趕忙將他扶住,驚呼道:

“來人,快送太子下去休息。”

楊綸楊浩趕忙上前,一人架着楊銘一條胳膊,楊恭仁擡屁股,楊孝楊集去擡腿,騰、樑、觀、蜀、衛五個親王,將楊銘給擡下去了。

其實他就是這段時間以來太過疲憊,高強度工作下,身體不堪重負,加上今晚起的急,出來吹了風,所以一下子栽倒了。

所有人都以爲他是悲傷過度,畢竟楊雄和太子的關係非常好,又是太子太師。

如今楊雄一死,放眼天下,都沒有人夠資格,給楊銘做太子太師了。

楊茵絳和燕小棠聽到消息後,嚇壞了,趕緊就往後院走,好在楊銘躺了一陣之後,已經好多了。

“殿下切勿過度悲傷,若是傷了身體,父親泉下有知,必會自責愧疚,”楊恭仁擦着眼淚道。

“我沒事,”楊銘在楊茵絳的攙扶下,緩緩靠坐在塌上:“你們不用管我,好好操辦葬禮。”

說完,楊銘情不自禁的就哭了。

他哭什麼?哭的是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都不在了。

有楊堅夫婦,有高熲,有楊素、楊昭,當然也有楊雄長孫晟他們,甚至都有楊勇。

算不上多麼悲痛,不過就是人世間的生離死別,讓他有些傷懷罷了。

人嘛,總是念舊的,楊銘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跟這幾個人打交道的時間卻足夠久,算是因楊雄之死,而觸景生情下的情感流露吧。

楊銘趕緊擦乾眼淚,控制情緒,他覺得自己在人前這番脆弱姿態,不妥當。

實際上,楊恭仁兄弟幾個感動大發了,對楊銘的忠心也更加堅定,宗室子弟當然喜歡重情的領導人,像楊廣那樣的,他們就不喜歡。

所以說,這幾滴眼淚,是劉皇叔的眼淚,效果非常巨大。

第二天清晨,楊銘才離開了王府。

他不能呆的太久,有尊卑禮儀的,又不是楊廣死了,他不能弔唁太久。

燕小棠會留下,畢竟是自己的親姥爺,她得守靈。

楊雄的葬禮還沒結束,河西總管樊子蓋就傳來了消息,東突厥大舉進犯西域,跟鐵勒人的薛延陀部幹起來了。

西突厥射匱可汗,薛延陀可汗乙失鉢,高昌王曲伯雅,同時上奏朝廷,請求大隋出手干預。

楊銘管不了這個,這不是庶政,這是軍政,所以他召開朝會之後,緊急奏報江都,由楊廣來定奪。

處羅被大隋俘虜之後,新可汗射匱勢力大增,鐵勒可汗契苾歌楞已經在暗中率部臣服,另一支鐵勒人薛延陀部,也在向射匱靠攏。

歷史上,射匱可汗的西突厥地盤非常之大,東至阿爾泰山,西至裡海,半個哈薩克斯坦,包括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都囊括其中。

這一世沒有那麼誇張,射匱不敢跟大隋交惡,最近幾年一直在往西擴張,不過,再這麼任由他擴張下去,跟歷史上也快差不多了。

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735章 創造需求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第519章 終極目標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705章 水軍出動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二五零章 武士彠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648章 兩撇鬍子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767章 貓哭耗子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545章 雙眼皮七九章 負荊請罪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四五章 未雨綢繆七四章 家大業大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三一章 吾教當興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第731章 可稱公子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655章 敗局第685章 悍兵難管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六六章 是非之地九四章 換防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二十六章 河東裴十八章 關中盟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658章 斛律明月三三九章 撂挑子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549章 家宴第644章 苛捐雜稅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八八章 紅拂私奔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13章 臨陣抗命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四五章 未雨綢繆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五三章 楊廣進京四八章 個子最高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七四章 家大業大
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735章 創造需求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第519章 終極目標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705章 水軍出動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二五零章 武士彠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648章 兩撇鬍子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767章 貓哭耗子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545章 雙眼皮七九章 負荊請罪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四五章 未雨綢繆七四章 家大業大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三一章 吾教當興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第731章 可稱公子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655章 敗局第685章 悍兵難管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六六章 是非之地九四章 換防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二十六章 河東裴十八章 關中盟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658章 斛律明月三三九章 撂挑子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549章 家宴第644章 苛捐雜稅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八八章 紅拂私奔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513章 臨陣抗命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四五章 未雨綢繆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五三章 楊廣進京四八章 個子最高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七四章 家大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