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

一月份剛過,杜如晦來信了。

他在巴陵郡收了幾個門客,這幾個人無疑將會成爲總管府戶曹的下屬左員,雖無品級,但也是吃皇糧的。

做事嘛,是靠人來做,杜如晦走的時候形單影隻,只帶了兩百個兵,顯然急需人手。

不過他信中帶來的消息,屬實把楊銘給驚住了。

眼下的杜如晦,已經清查完了華容縣的田畝,就是湖南省岳陽市的華容縣。

華容縣的田畝,官方記載爲三百一十傾,也就是三萬一千畝,但杜如晦清查之後發現,華容縣的實際田畝,不超過兩百傾。

這真是離了個大譜。

田呢?這一百多傾的田呢?

楊銘趕忙叫來元文都商議。

後者在讀完杜如晦的來信之後,也驚呆了:

「怎麼可能?各州郡縣的田畝數額,是在開皇九年便清查過的,隨後每年都呈遞增之勢,怎麼可能會少這麼多,是不是杜如晦搞錯了?」

「搞錯?」楊銘沉聲道:「他怎麼搞錯才能把一百多傾的田搞沒呢?」

元文都也覺得不可能,這可是一百傾的田啊,一萬多畝田憑空不見了?

「當立即將華容縣令叫來問話。」

楊銘臉色難看道:「現在就派人去,綁也給我綁來。」

「那巴陵太守高璥呢?要不要他也來,」元文都問道。

楊銘道:「不用,先算小賬,最後再跟他算總賬。」

他這一次是真的動火了,一個縣城就少了一百多傾的田,那麼其它縣呢?是不是也有虛報現象。

這可是大事,要了命的大事。

翌日下午,華容縣令韓甫德出現在了總管府的前衙,當他看完那幾紙卷宗之後,頓時抖如篩糠:

「殿下,此事非下臣之罪啊。」

楊銘雙目一眯:「詳細道來。」

韓甫德面如死灰的哭訴道:「下臣上任時,田畝數額就是這個樣子了,下臣也曾經清查過,得到的答桉與殿下大致相同,但我不敢說啊,這事要是捅上去,下臣一家老小可就完了。」

「怎麼就能少這麼多?」楊銘此時的表情難看至極。

韓甫德道:「回殿下,開皇九年,至尊下旨清查天下田畝,那個時候,時任華容縣令的蕭旻,報上去兩百八十傾,後來每年皆有新墾之荒地,遞增至如今的三百一十傾,下臣任縣令不過三年,經手的新墾田畝也不過七八傾,都是實額,殿下明鑑啊,下臣絕無一字虛言。」

楊銘眼神冰冷的看向元文都,後者趕忙站出來解釋道:

「開皇九年,四海歸一,舊樑與舊陳的檔桉卷宗皆毀於戰火,所以至尊才下令清查天下田畝。」

開皇九年,也就是隋滅陳之後的第二年。

那時候舊齊、舊樑、舊陳相繼被滅,南北一統,楊堅下令清查田畝數額,也是爲了做到心中有數。

但千不該萬不該,楊堅以田畝數額做爲考察官員的首要標準,哪裡查出來的田畝多,那個地方的官員就會得到升遷,以至於出現了大面積的虛報現象。

關於這一點,楊銘大概是知道一些的,但他沒想到,會虛報這麼多。

三百傾,虛報一百傾,這已經是三分之一了啊。

楊銘又問:「華容縣之外,其它地方也是這樣?」

韓甫德道:「巴陵之地皆如此。」

我的天吶,楊銘不自覺的往後靠去,

巴陵郡的備桉田畝,共有一千三百傾,如果按照三分之一算,那就是說,實際數額只有九百傾。

杜如晦此番到巴陵清查田畝,就是因爲他發現,巴

陵郡實際繳稅的田畝只有三百多傾。

別嚇我啊少這麼多田,我也兜不住啊。

「把這個人交給裴熙載,給我審,」

五天後,總管府的大堂,又跪了一個人,這個人不是楊銘叫來的,是他自己來的。

巴陵太守高璥。

他知道總管府的戶曹正在他的轄地清查田畝,期間他也曾設法與杜如晦接觸,不過杜如晦當時的回答是:我在巴陵做過什麼事,見過什麼人,都會如實稟奏殿下。

這下,高璥纔算打消了念頭。

如今聽說杜如晦前腳剛離開華容縣,縣令韓甫德就被人帶走至今未歸,他就猜到出事了。

與其將來被查到自己頭上,不如主動求見。

楊銘望着跪在躺下的高璥,沉聲道:「本王只給你一次機會,巴陵郡,到底有多少田?」

一次機會一次機會高璥心驚膽顫,曾經做過一次人生重大選擇的他,這一次也選對了,

只見他勐一咬牙,豁出去道:

「下臣瀝血稟奏,巴陵郡只有田畝,不足七百傾。」

元文都聞言,忍不住一個踉蹌,跌坐在椅子上,目瞪口呆。

七百傾虛報了一半?父親也曾任江陵總管,那他,知否?

楊銘冷聲道:「你是開皇十四年任巴陵太守,那時候是漢王坐鎮荊州,爲什麼不上報?」

「下臣不敢啊,」高璥擡起頭,哭喪着臉:「我大隋以田畝考績官員,下臣如若上奏,必然獲罪,輕則流放,重則滿門抄斬。」

楊銘真的無奈了,巴陵郡如果是這個情況,荊州其它地方只怕也跑不了。

歸根結底,錯在楊堅,而皇帝是不會認錯的,所以後繼官員,沒有人敢將實際田畝數額上報,因爲這是在打楊堅的臉,同時也會得罪前任。

如果把楊銘放在高璥的位置上,他也不敢說實話。

官場啊官場,真是一個可怕的地方,一層一層的虛報,最後還是要壓在老百姓的頭上。

七百傾的田,交一千三百傾的稅,百姓苦不堪言。

這時候的楊銘,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正如高璥臨走時說的那句話,這件事不能被捅出來,一旦捅出來,立時便會天下大亂。

「你也是讀聖賢書的,你說說,這件事接下來,本王該怎麼做,」

大堂內,只剩下楊銘和元文都,兩人在高璥走後,已經在這裡幹坐了兩個時辰。

元文都長嘆一聲:「如果其它州郡也是這種情況,這件事就不能再查下去了,會出大事的。」

「不查?」楊銘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說,百姓繼續承擔兩倍甚至三倍的賦稅?」

元文都道:「這也是無奈之舉,真要查清楚了,賦稅收不上來,殿下會被降罪的。」

「你是本王長史,身負參議之職,你應該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迴避,」楊銘突然起身,道:「你知我體恤百姓,如果想不到解決之法,你就回大興吧,本王這裡不養閒人。」

「下臣知罪,」元文都趕忙起身,目送楊銘離開

「沒胃口,都撤了吧,」楊銘回到寢院,令暖冬將飯食撤掉,

而他則坐在椅子上,閉目不言。

不知過了多久,裴淑英進來之後,發覺楊銘已經睡了過去,於是從暖冬那裡接過毯子,小心的給楊銘蓋上,然後附耳與暖冬說道:

「你下去吧,有我在這。」

暖冬點了點頭,躡手躡腳的離開,輕輕關上屋門。

裴淑英將火爐往楊銘身前挪了挪,隨後拉來一個小板凳,坐在爐火邊上,托腮望着楊銘。

他好像很累,心情也不好。

這時,楊銘的手臂突然從毯子內探出,裴淑英見狀,下意識伸手一把握住:

「你醒了?」

楊銘澹澹道:「本來就沒有睡着,你去將裴熙載叫來,我有話問他。」

「嗯,」

裴淑英重重的點了點頭,起身就要往外走,卻發現楊銘沒有鬆手。

楊銘笑道:「我以爲你會說:這麼晚了,就不要再處理公事了。」

裴淑英微笑搖頭:「阿爺常說,事有輕重緩急之分,有些事情,當下必須做完。」

「裴公實乃國之柱石,」楊銘放開裴淑英的手,後者一陣風般去了。

不一會,裴熙載來了,因是楊銘寢室,所以他不敢亂看,坐下後,低頭等着問話。

楊銘朝裴淑英道:「給你叔父煮碗茶吧,我也有些渴了。」

裴淑英點了點頭,往外間烹茶去了。

「韓甫德都說了些什麼?」楊銘問道。

裴熙載將他這些天提審韓甫德得到的答桉,一一陳述出來。

楊銘沉吟良久後,道:「此事你怎麼看?」

裴熙載擡起頭,臉色肅然道:「此事動搖國本,不能再追究了。」

「可有解決之法?」楊銘問道。

裴熙載道:「唯一解法,當削減世家田畝,增加百姓田畝,否則如此重賦,不可持久,將來必出大事。」

「你這個法子,會有很多人死,」楊銘笑道,正巧這時,裴淑英端茶過來,楊銘示意先給裴熙載。

這是一種獎勵,獎勵對方肯爲百姓考慮,這一點就比元文都強。

裴熙載趕忙起身:「使不得。」

裴淑英笑道:「叔父若是不怕燙着我,你就別接。」

「一碗茶而已,接了,」楊銘放了話,後者這才雙手接過。

裴淑英吹了吹髮燙的雙手,然後便躲至外間坐下,低頭不語。

楊銘笑着朝她招手道:「我又沒讓你避嫌,何故躲遠?」

裴淑英微笑拒絕:「女子不議大事。」

好教養,楊銘收回目光,朝裴熙載道:

「你的法子,本王非常認同,削減世家田畝,阻力不會小,也會得罪很多人,非大魄力者不能一往無前,這件事,汝值得託付否?」

裴熙載起身,正色道:「士爲知己者死,下臣必不負殿下所託。」

楊銘點了點頭,道:

「本王再送你一句話:欲成大事者,敢爲天下先。」

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九五章 返京第735章 創造需求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二一一章 妾妃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643章 各就各位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第664章 滎陽之圍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第605章 宗室領袖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74章 平反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520章 大柱國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一九四章 秦王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六章 女賊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559章 條件二九四章 河間王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第四章 八歲習武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七十章 一車美酒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603章 依律而行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657章 一步登天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三一章 吾教當興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十八章 關中盟四四章 說和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四三三章 李月暉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三二四章 談判七七章 孤魂野鬼三九四章 三推讓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零六章 上嫁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746章 齊王楊暕三六章 晚宴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643章 各就各位第605章 宗室領袖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589章 折辱武舉九七章 吃軟飯第652章 救火將軍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十六章 高門大閥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二三七章 救人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
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九五章 返京第735章 創造需求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二一一章 妾妃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643章 各就各位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第664章 滎陽之圍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第605章 宗室領袖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74章 平反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520章 大柱國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一九四章 秦王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六章 女賊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559章 條件二九四章 河間王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第四章 八歲習武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七十章 一車美酒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603章 依律而行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657章 一步登天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三一章 吾教當興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十八章 關中盟四四章 說和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四三三章 李月暉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三二四章 談判七七章 孤魂野鬼三九四章 三推讓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零六章 上嫁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746章 齊王楊暕三六章 晚宴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643章 各就各位第605章 宗室領袖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589章 折辱武舉九七章 吃軟飯第652章 救火將軍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十六章 高門大閥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二三七章 救人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