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

楊廣已經順利抵達張掖郡,在裴矩的安排下,攏共有二十六國參與這次貿易盛會。

原本就已經很熱鬧的這座邊塞重鎮,隨着楊廣的到來,已經是喧鬧到了頂點,城外滿是臨時搭建的營帳,車馬如龍。

伊吾被滅之後,西突厥原先設置在伊吾城的吐屯設,立即與蘇烈以及新任太守王威開始交涉,打算和大隋一起經營伊吾城。

這怎麼可能?楊廣的眼裡可揉不得沙子,直接讓那個吐屯設滾蛋了,而且讓對方告訴西突厥可汗,朕如果在張掖見不到他,西突厥就等着被我大隋鐵騎踏平吧。

吐屯,是突厥的一種官名,是突厥可汗派遣至附庸國的監察官,帶個“設”字,說明人家是突厥王室成員還有統兵權,伊吾國一直以來都是臣服於西突厥的,所以這裡也派駐有吐屯設。

楊廣這一次,面子又跌在地上了,人家西突厥的泥撅處羅可汗,壓根沒有一點回應。

於是他怒了,直接下令宇文述和來護兒整兵,打算親征西突厥。

他就是這個脾氣,說打就打,一點不帶猶豫的。

臨時建造的行宮內,裴矩趕忙勸道:

“陛下對西突厥的不滿,我們確實應該表露出來,但親征大可不必,臣有一計,或可相輔而用。”

楊廣皺眉道:“你說。”

裴矩徐徐道:“眼下的西突厥,勢力最大的是處羅,但是碎葉城(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城西南)一帶的部落,皆歸附於射匱可汗,這個人是達頭可汗的孫子,與處羅一向不和,我們可以誘使射匱往東攻打處羅,我們在張掖呈夾擊之勢。”

達頭可汗是原來的西突厥大可汗,早年聯合東突厥的都藍可汗,一起攻打啓民,啓民不得已依附大隋,於是他們倆又開始侵犯大隋邊境,最後楊堅派出了史萬歲,把他們這支突厥聯軍給打潰了。

東突厥都藍戰死,西突厥達頭逃回了牙帳,原本歸屬於西突厥的鐵勒十餘部,見他敗成這個鳥樣,於是直接朝大隋稱臣,迫使達頭逃亡吐谷渾,就此不知所蹤。

但是達頭的孫子射匱,眼下是碎葉城一帶的小可汗,與當下的西突厥大汗處羅不和睦。

其實不管東西突厥,都是一家人,可汗全部姓阿史那,他們屬於是親戚之間因爲利益而互相爭鬥。

大隋看他們不爽,他們內部,彼此也看對方不爽。

所以大隋一直以來的離間計,就沒有不管用的時候。

楊廣皺眉道:“射匱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西突厥不將朕放在眼裡,朕若不對其用兵,我上朝天威何在?”

“當然要用兵,”裴矩笑道:“但是上兵伐謀,我們就算用兵,也是在居於不敗之地的形勢下用兵,等到射匱和處羅內鬥的時候,纔是陛下親征的最佳時機,趁勢可一舉擊垮西突厥,使其三十年內,不復犯我邊境。”

“裴公此舉爲上策,臣附議,”來護兒道。

楊廣沉吟片刻,點頭道:“那就按世矩的意思辦,朕既然來了這裡,就不會空手而歸。”

他這次出來,攏共帶了十八萬人,但都是精銳,左右翊衛都在,單是這兩個軍府,滿編就有七萬兩千人,屬於精銳中的精銳,王牌中的王牌。

楊廣這個人的性格,就是受不了氣,處羅可汗不來張掖朝見他,對於楊廣來說是奇恥大辱,忍不了的。

怎麼離間,就交給了裴矩。

大隋兩大外交家,裴矩和長孫晟,一個主營西域,一個主營東突厥,各有分工。

裴矩與西域所有國家,都保持着一種良好的關係,與西突厥的大可汗處羅,小可汗射匱,都是當成哥們來處的,死道友不死貧道那種哥們。

裴矩是以賜婚的方式,誘使射匱的,意思你只要打處羅,大隋這邊就擁護你做西突厥可汗,還賜給一個和親公主。

射匱人家也是聰明人,早就收到消息大隋已經在張掖整軍,打算攻打處羅。

那麼眼下這個機會,肯定是要把握的,在他眼裡,西突厥本來就是他爺爺達頭可汗的,處羅的汗位他不會認,論輩分,他還是處羅的叔叔。

於是射匱毫不猶豫整頓軍馬,與鐵勒私下聯合,直接往西突厥的牙帳三彌山殺了過去。

鐵勒十餘部,跟處羅是死對頭,屬於那種你不死我都睡不着覺,八萬騎兵以奇襲之勢直撲處羅老巢,完全沒有準備的處羅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幾番交戰之下,主力被擊潰,而他只能率部族往高昌方向跑,因爲南邊的吐谷渾,眼下也是大隋的疆域,他敢進去就等於侵犯大隋國土。

身在張掖的高昌王麴伯雅收到消息後,慌了,處羅的殘部怎麼也有三四萬人,不是他能扛得住的,於是他請求楊廣發兵支援。

目前來看,形勢大好,楊廣有意出兵,卻又被裴矩給攔住了:

“我有一計,不費一兵一卒,可使處羅歸附。”

楊廣道:“你說。”

裴矩解釋道:“處羅的生母向氏,是中原人,這次也被陛下帶至張掖,我們可以讓她向西去往高昌,說服其子歸附。”

向氏,是楊廣手裡的一個砝碼,開皇二十年,向氏和自己的第二任丈夫婆實特勤可汗前往京師朝見楊堅。

當時西突厥正好爆發內亂,所以兩人沒敢回去,暫時被鴻臚寺安頓在京師。

等到她的兒子處羅控制住局勢後,她的第二任丈夫也死了,她想回去,結果回不去了,大隋把她給扣下了。

楊堅以此爲砝碼,派遣使者崔君肅去西突厥招撫處羅,由此西突厥向大隋稱臣。

聽到裴矩這麼說,楊廣起初是不樂意的,他怕放走向氏之後,手裡就沒有制衡處羅的底牌。

但是轉念一想,你媽在我手裡,你都不尊重我,可見有沒有向氏,都一樣啊。

於是他點頭道:“讓她告訴處羅,不來歸附,朕親率大軍滅之。”

於是裴矩派出一支五百人的使團,護送向氏前往高昌,而宇文述則親率大軍五萬,過玉門關,前往伊吾城,兵壓高昌,給處羅造成壓力。

西邊的射匱和鐵勒人想弄死我,東邊的楊廣或可以放我一條生路,怎麼選?其實很好選了。

沒有人會跟自己過不去,眼下這種東西夾擊的局面,處羅註定沒有第三個選擇,於是他率領殘部三萬八千人,投降大隋。

楊廣這邊,採用了裴矩的建議,將處羅麾下的部族分成了三個部分。

處羅的弟弟闕度設,率領族內老弱一萬七千人,被安頓在了會寧郡,會寧郡就在隴西郡北邊,屬於關隴地區。

另外一大主力特勤阿史那大奈,被要求前往山西的樓煩郡居住,也就是後世的忻州市西部。

阿史那大奈這個人,在歷史上是非常有名氣的,跟着楊廣打高句麗,後來又跟着李淵造反,最後被李淵賜姓史,也就是史大奈。

後世姓史的人當中,有一些就是出自這個突厥姓氏阿史那,當然了,是很少一部分,史姓最大的一支出自華夏造字始祖倉頡,蒼頡,又稱史皇氏,史姓就是從他而來。

而蒼頡是河南人,所以史姓的祖先,在河南。

至於最後的處羅可汗,楊廣沒有讓他去別處,以後就跟在我身邊,當個跑腿的吧。

西突厥處羅時代,就這麼結束了,而射匱是個聰明人,親自來張掖朝見楊廣,並獻上了五千匹馬。

處羅當初要是也這麼幹,就不會是今天的結局。

楊廣本意,是不想封射匱爲西突厥大可汗的,但是這小子眼下和鐵勒人,已經把西突厥的牙帳三彌山給佔了,獲得了周邊部落的擁護。

如果楊廣不認,這小子還得反。

如今的西突厥已經元氣大傷,楊廣認爲犯不着了,於是敕封射匱爲西突厥大汗。

裴矩的本意,是想趁此機會滅了高昌,但是楊廣沒同意。

因爲麴伯雅太會拍馬屁了,把楊廣哄的很高興,直接是喊父皇的,因爲他娶了和親公主,而和親公主是被楊廣認了閨女的,所以他叫爹,完全合適。

外加西突厥眼下內部不穩,高昌現在只能往大隋這邊靠攏,所以暫時沒有憂患。

眼瞅着一個比皇帝年紀還大的人,口口聲聲的叫皇帝爹,裴矩心裡那叫一個別扭。

也就是這個時候,內史省的敕封詔書送來了。

“啓民和長孫晟,都死了?”行宮中,楊廣不高興了。

他是真不高興,不是裝的。

因爲啓民是大隋一手扶持起來的,與大隋關係親近,而且楊廣北巡的時候,啓民也是賣力招待,忠誠可嘉,長孫晟更是大隋與東突厥交流最重要的一個人,這倆人一掛,對大隋來說損失非常巨大。

裴矩也是心思沉重,皺眉道:

“啓民的長子咄吉世,我見過,年輕氣盛,不好打交道啊。”

宇文述也道:“太子準允了咄吉世繼承汗位,應是也考慮到了這一點,突厥是長子繼承,咄吉世很早之前,就已經掌控了突厥最大的幾個部落,他那幾個弟弟都還沒成氣候,也就是他可以控制啓民離世後的局面。”

“朕不喜歡這個人,”楊廣手裡拿着一封信,動火道:“而且敕封詔書語氣太善,太子在信中還勸朕安撫胡虜?朕安撫胡虜?他是怎麼想的?”

裴矩趕忙道:“臣以爲,太子所慮甚適,眼下我們只有安撫,但需派使者前往突厥,看看這位新任可汗到底是什麼品性,是否親隋,如其果有異心,我們再從長計議。”

“不行!”楊廣甩手將信件扔掉,揮袖道:“朕就沒有在國書上用過這樣的語氣,現在就改。”

裴矩這邊是有楊銘授意的,囑咐他勸說楊廣,但是再好的舌頭,也勸不了楊廣這號獨斷的人。

於是敕封詔書由虞世南主筆,改成了上朝對藩屬國該有的語氣,不過在裴矩的攪和下,加了幾句比較溫和的話。

整體看來,有對啓民過世表示哀悼,也希望咄吉世能承繼父志,繼續效忠大隋,還有一些暗示,暗示咄吉世要是不聽話,大隋會收拾你。

這可是東突厥,他稱臣與否,完全取決於內部是否穩定,如果內部穩定,它會希望大隋向它稱臣。

未來十年後的東突厥,將會解鎖一個華夏幾千年來北方遊牧民族史無前例的成就:

控弦百萬!

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16章 世民北上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761章 勸酒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二四零章 秦王嬪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五七章 胡姬酒肆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562章 一世英名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六章 晚宴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692章 四大關係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552章 弒君者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745章 諭齊王暕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第716章 世民北上六十章 兩難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五四章 大忌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二十六章 河東裴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85章 悍兵難管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第647章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四二章 形勢大好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639章 舉個例子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四章 八歲習武八九章 宇文都知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四八章 個子最高九五章 返京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702章 紙上談兵六十章 兩難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
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16章 世民北上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761章 勸酒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二四零章 秦王嬪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五七章 胡姬酒肆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562章 一世英名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六章 晚宴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692章 四大關係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552章 弒君者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745章 諭齊王暕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第716章 世民北上六十章 兩難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五四章 大忌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二十六章 河東裴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85章 悍兵難管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第647章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四二章 形勢大好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639章 舉個例子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四章 八歲習武八九章 宇文都知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四八章 個子最高九五章 返京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702章 紙上談兵六十章 兩難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