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羈縻政策

隨着麥鐵杖部的順利渡河,高句麗的臨岸防線被徹底擊潰,陣型大亂,末客紇石利不得已下,只能令大軍往三佛寨方向撤退。

這個地方,就是臨岸防線的關鍵所在,守住三佛寨,分佈在周邊的剩餘五寨,便可依據有利地形遙相呼應,彼此兼顧,但要是丟了三佛寨,剩下五座軍寨,就形同虛設了。

雙方一夜一日的激戰,戰損天差地別,隋軍這邊,先鋒軍薛祚陣亡三百人,傷者五百,而對面的紇石利部,則是漫山遍野的屍體,不知道死了多少。

麥鐵杖部進場之後,三個兒子趕赴烏玉山部所在的方向支援,而麥鐵杖則是令大軍迅速清理戰場,收回箭簇以及散落的將士屍體。

收集屍體,主要是怕衛士身上的甲冑被扒走,因爲高句麗正在這麼幹。

他們也發現,過河的隋軍之所以這麼利害,就是源於兵器太鋒利,甲冑太堅固,因此小規模的戰鬥,高句麗這邊會玩命的搶屍體,而大隋這邊則是拼命的守屍體。

麥鐵杖已經下令:遺落甲冑者,斬。

此令一出,前線當即就砍了幾個火長,以儆效尤,以至於府、團、旅、隊、火各級作戰單位,一旦出現身邊戰友陣亡,先把甲冑扒下來,以免落入敵軍。

畢竟他們這些甲冑,可是被無數人眼紅的,他們如果丟失過重,那些沒有裝備精煉鎧甲的部隊,會鬧不滿。

所有的不滿,都來自於不公平,憑什麼你有我沒有?

你丟了?好,我舉報你。

麥鐵杖是個粗人,沒有這麼細膩的心思,但是人家混起來之後,身邊的幕僚門客可是不少,這幫人就是負責給他出各種主意的。

從涿郡至遼東,兩條線,傍海道以及盧龍道,眼下已經出現了千年來未有之盛景,數不清的人馬正踏上這片人跡罕見的土地。

楊廣是最後出發的,當他得知李靖用了九天才抵達通定鎮,當即就把柳城郡太守楊林甫坐地免官,押送京師由太子問罪。

楊林甫也冤啊,我特麼一封一封的求援軍報早就發給韋雲起了,是這小子按兵不動,這不能怪我啊?

但是他沒有把韋雲起賣了,因爲他知道自己就算被押回京師,也沒啥事。

因爲他是觀王楊雄的遠房堂侄,是大隋宗室。

楊廣當即下令,四月二十之前,吐萬緒必須攻打遼東城,五月五之前,必須拿下。

爲什麼?

因爲楊廣打算在五月五,進駐遼東城。

他不着急不行啊,後面的輜重保障,眼下已經亂成一團,不斷有民夫逃跑,抓都不好抓。

楊約跟他哥哥楊素一樣,是頂了尖的大狠人,奏請皇帝親領兩千人,開始到處殺人。

別說逃跑的了,不聽話直接就砍了。

雖然手段極爲血腥,殺了七八千人,但是效果非常理想,民夫逃跑的態勢,也被有效的壓制下來。

楊廣大爲高興,直接封了楊約勳位的第一等,左光祿大夫。

王薄的那句口號,可謂是殺人誅心,已經傳至涿郡一帶,以至於從前線逃亡的民夫,一半跑去了山東,另一半跑去了河北。

張須陀接收到了楊玄感派人送來的三十萬石糧食,本來是打算賑濟災民的,可惜的是,現在齊郡的災民,不是要你的賑災糧,而是要搶你的賑災糧。

無奈之下,張須陀以此糧食,於民間招募士卒,組成了一支五千人的軍隊,朝着王薄的大本營長白山殺過去了。

嶺南,甯越郡。

寧長真收到了沈婺華的那封信,但是他卻並沒有在意,而是隨意的擱置一旁,繼續餵養着籠中之鳥。

三個兒子寧洄藻、寧璩、寧據都在。

長子寧洄藻娶的是冼家的閨女,寧璩娶的是馮家的閨女,寧據娶的是談家的閨女,這三家都是嶺南豪酋。

“父親認爲,這糧,該不該借?”寧洄藻小心翼翼的問道。

寧長真悠閒的漫步在園中,淡淡道:“沒有。”

“這個.好像有,”頗爲實誠的老二寧璩。

寧長真笑了:“你有你給。”

老三寧據嬉皮笑臉道:“父親說笑了,這麼說,您覺得不該給?”

寧長真淡淡道:“我不是不想給,這是她第一次找我辦事,論交情,我該給,但是我不能給,不然皇帝就會覺得,你爲了一個女人,肯出糧,但是不肯爲朕分憂獻糧,是什麼道理呢?”

長子寧洄藻恍然大悟:“大隋皇帝剛愎自用,不能容人,還是父親考慮周到,這糧不能借,但是太子那邊,又該如何交代?”

“就說沒有糧食,”寧長真道:“我轄地匪盜四起,疲於應對,田畝稀少,賦稅收繳艱難,庫中沒有存糧。”

“得罪了太子,不太好吧?”寧洄藻皺眉道:“兒子聽說,當今太子極得人心,馮盎有意讓玉致做太子的女人,此事若成,馮盎在嶺南的地位將無人可以撼動,於我部族不利。”

“馮盎?”寧長真呵呵道:“他比我難多了,被人重視,也是被人惦記,人踩在刀刃上,一個不好,就會弄傷自己,他是求外以保內,殊不知,我嶺南已經被盯上了,與其求人,不如自保。”

寧洄藻疑惑道:“何爲自保?”

寧長真慢悠悠的踱着步,悠哉悠哉道:

“當今皇帝,雄心壯志,繼位不過六年,大事是一樁連着一樁,對於大隋來說,突厥、高句麗這是外患,而我嶺南,是內憂,自秦漢以來,南北王朝對我嶺南,一直是採用羈縻之策,便是他們口中的以夷制夷,以其俗治其俗,時至今日亦是如此,但是當今皇帝,擔任揚州總管時,曾對人放言,嶺南不應特殊,其賦稅宜參照各地繳納,人家早就想打我們的主意了。”

寧長真繼續道:“所以我嶺南今後,不應與外界過多交流,獨據一方,自善其身,方爲固本之策,若大隋律法在嶺南頒行,各部族帥酋的好日子,也就過到頭了。”

“哪有這麼容易?”老三寧據笑道:“歷代多少皇帝都辦不成的事情,當今皇帝就能辦成?”

寧長真道:“東都、運河,哪件事是歷代帝王辦成的?人家不照樣做成了嗎?馮盎是個笨蛋,不知羈縻之策於我有利,反而像條狗一樣去巴結人家,殊不知嶺南就屬他們家勢大,朝廷要動嶺南,先得收拾他。”

“這麼看來,山東有民造反,對我們來說還是好事,這樣一來,皇帝打下高句麗,還需整頓山東,無暇顧及我嶺南,”寧洄藻皺眉道:“只是這樣一來,皇帝太子都得罪,我們今後只怕是步步維艱。”

寧長真道:“今後的事,今後再說,高句麗也不是那麼好打的,要不然也不會徵召百萬大軍,可是自古以來,就沒有哪個朝代,能供應的起百萬大軍的糧餉輜重,此番征討,後勤必出問題。”

“既然父親主意已定,那麼東宮來的那個崔謂,又該如何打發?”寧洄藻道。

寧長真道:“自然是請他進來,告訴他我們的難處,讓他來吧。”

被安頓在客室的崔謂,被人引到了後園,見到寧長真之後,崔謂笑道:

“寧使君考慮的如何了?”

寧長真最大的職位,是嶺南道安撫使,所以稱之爲使君,崔謂是個送信的,叫令使。

“老夫昨日已經令人查驗各庫,所存庫糧不足二十萬石,雖有心而無力,”寧長真嘆息道:

“這樣吧,信,雖然是我那義妹寫的,但老夫知道是太子的意思,庫存糧食,崔令使可帶走十萬石,以解太子燃眉之急。”

跟你要一百萬,你給十萬,這是打發要飯的,你要是真沒有,我不說什麼,但是我知道你有。

崔謂笑道:“嶺南不問世事,偏安一隅,竟也如此艱難?”

“農事不足,屯田有限,自不能與中原繁華之地相論之,”寧長真笑道。

崔謂微笑點頭:“既然如此,我一個信使,做不了主,也就不多問了,不過太子有意要求寧使君長子洄藻入京相見,我這裡剛好也沒有足夠的人手押運這十萬石糧食,不如就讓大郎隨我一同回去吧?”

他的這句話中,“要求”倆字,語音更重一些。

寧洄藻頓時一愣,吃驚的看向他爹,明擺着這是要拿他當人質。

當今太子夠陰啊。

寧長真看向長子,笑道:“既是太子有心,你便去吧。”

“父親.”寧洄藻目瞪口呆,目光求助,他希望他爹能夠拒絕。

在嶺南,他瀟灑的一批,去了京師,狗屁不是。

寧長真笑道:“玉致眼下不是也在京師嗎?去了那邊,你也有個親近之人,等見過太子之後,便及早回來。”

他是在暗示兒子,千萬要和馮玉致多多親近,在京師,能保你的只有馮玉致。

寧洄藻面如死灰,見了太子,我就能回來嗎?我什麼時候回來,可由不得我自己啊。

但是他很怕他爹,也很瞭解他爹,知道父親決定的事情,是無法更改的。

於是寧洄藻只能客氣的朝崔謂揖手道:

“今後還要崔令使多多照顧了。”

只要離開嶺南,他就得仰人鼻息,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崔謂笑了笑:“大郎的押運隊伍,需自備口糧,不然十萬石一路北上,人吃馬嚼的,到時候只剩下九萬石,這個數字可不吉利。”

他也是在暗示寧長真,你給的這點糧食,對你來說,不吉利。

寧長真深感此人難纏,微笑道:“自當如此。”

崔謂,是楊約的心腹隨從,沒點本事,也不會被安排在楊茵絳身邊。

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七十章 一車美酒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二章 以後再說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735章 創造需求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767章 貓哭耗子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665章 目有重瞳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第730章 殺心起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560章 大封宗室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第764章 牽扯太多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563章 有失遠迎二二二章 牛、羊、豬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559章 條件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566章 以牙還牙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00章 皇帝帶貨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698章 一鍋飯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716章 世民北上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725章 共定海內九五章 返京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一九六章 亂戰三四二章 倒黴崔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485章 造橋大匠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628章 誠信第一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十二章 南北之爭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645章 蘭陵蕭銑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一九四章 秦王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
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七十章 一車美酒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三二章 以後再說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735章 創造需求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767章 貓哭耗子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665章 目有重瞳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第730章 殺心起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560章 大封宗室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第764章 牽扯太多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563章 有失遠迎二二二章 牛、羊、豬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559章 條件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566章 以牙還牙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00章 皇帝帶貨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698章 一鍋飯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716章 世民北上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725章 共定海內九五章 返京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一九六章 亂戰三四二章 倒黴崔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485章 造橋大匠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628章 誠信第一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十二章 南北之爭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645章 蘭陵蕭銑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一九四章 秦王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