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雙子同出

楊瑞今年九歲,楊瑾八歲,剩下的老三楊琦老四楊琮,都是五歲,老五楊璨四歲。

其中老大、老三、老五,是嫡出,不得不說,楊茵絳的肚子是真爭氣啊,老楊家屁股都快笑歪了。

長女楊翼軫,次女楊星馳都是四歲。

五個兒子兩個閨女,而眼下,韋纖惠與燕小棠,幾乎同時臨盆。

楊雄家裡的女眷和韋貞家的女眷,已經全都進宮了,就等着孩子降生呢。

雖然韋纖惠與燕小棠就算生下兒子,也是庶出,但是太子的庶出跟一般人的庶出,是兩碼事。

楊勇的庶出能封王,楊昭的庶出能封王,楊銘的庶出怎麼可能不封?

武士彠的老婆楊妙智也進宮了,但是她不能進燕小棠的寢殿,因爲她也懷孕了,懷孕的女人是不能見生產的,會衝着。

最讓人揪心的,就是韋、燕兩人的分娩過程非常艱辛。

韋纖惠吧,也許是因爲當年跳河傷了身體,但燕小棠沒什麼事啊,今年才二十三歲,不算高齡,但是她也費勁。

兩人都住在宜春宮,裴淑英也是一臉着急,進進出出的指揮安排。

“佛祖保佑佛祖保佑,”楊雄的幾個女兒眼下全都在牀榻邊上照應着,有擦臉的,有掰腿的,還有給燕小棠揉胸口的。

楊雄在前殿內來回踱步着,緊張道:“怎麼會這麼久怎麼會這麼久”

“父親無需着急,吉人自有天相,”次子楊綝在一旁勸慰道。

六子楊恭道詢問一旁的內侍:“隔壁韋良媛怎麼樣了?”

內侍答道:“是難產,太醫署最好的帶下醫,已經全都過去了,太子也去那邊了。”

韋纖惠的情況還不如燕小棠,難產是有生命危險的,所以楊銘和裴淑英都在韋纖惠那裡。

“章仇太翼怎麼說?”楊雄朝李百藥問道。

老一輩的人還是比較信章仇太翼和道士趙昭的,年輕一代現在比較推崇袁天綱。

趙昭也是運氣楊昭這是死了,否則他將來還得改名字。

李百藥道:“章仇先生卜算的結果是大吉,乃雙子同出之象,袁天綱也卦算了,卦象乃是金水相生,正合今年的天干地支,應是兩位皇子。”

“今年是壬申,天干之壬屬陽之水,地支之申屬陽之金,確實是金水相生,又是二陽,確應是皇子,”楊雄的三弟邢國公楊貴道。

楊貴是個奇葩,不尊佛,信道,自號逍遙仙,自己還擱家裡煉丹呢,比較懂這個。

楊雄聽罷稍稍安心一些。

就在這時候,隔壁殿宇傳來了敲鑼的聲音,這代表着孩子出生了。

“快去問問,”楊雄朝李百藥道。

話剛說完,燕小棠的寢殿內,一個接生婆跑了出來,拿着繫着紅綢的銅鑼,重重的敲了一下。

楊雄等人聞聲之後,頓時大喜,一窩蜂的離開前殿,進入中央院落。

“良媛誕子,大吉大利,”接生婆朝楊雄恭賀道:“恭賀陛下,恭賀太子,恭賀觀王,是龍子龍孫。”

接下來禮部官員吼了一嗓子,院子裡的所有人都朝着寢殿方向跪拜。

人家這是跪新生兒呢。

楊銘一天之內,新增兩個兒子,過程雖然艱辛,好在母子平安。

接下來,就沒有男人什麼事了,大家都去了宜春宮主殿,太子要設宴慶祝。

“名字我已經想好了,韋良媛的孩子早生一刻,爲孤的第六子,單字璟,小棠的孩子爲七子,單字珏(jue),”楊銘笑對衆人道。

“好名字,”邢國公楊貴笑道:“珏字,乃雙玉而合,正應了雙子同出,太子取的好啊。”

韋貞去了江都,今天在東宮的,是他的親弟弟韋德蒨,征討高句麗的時候是隨軍慰撫使,如今是從五品的大理寺正,掌議獄,正科條。

“皇室添子,乃普天之慶,臣恭賀太子,”韋德蒨笑道。

眼下殿內的,基本就是楊雄他們家和韋貞他們家,雖然韋貞他們家是西眷,但是今天東眷的勳國公房和逍遙公房也都來人了。

這兩大分支在韋世康還活着的時候,發生過矛盾,當時韋世康和西眷的韋師斗的挺利害,但是後來不鬥了,和好如初,畢竟是同族。

尤其是楊瑞眼下看上了勳國公房的韋珪,所以東眷和西眷現在更團結了,畢竟韋纖惠的兒子基本沒有繼承權,但是楊瑞要是有兒子,那可是高順位。

韋纖惠嫁給楊銘之後,是東眷巴結西眷,現在反過來了,因爲楊瑞的關係,西眷又得巴結東眷。

互相巴結,可不就是更團結嗎。

還得是京兆韋啊,人家這個家族,幾乎沒有低谷期。

對於楊銘的取名,觀王府與京兆韋都非常滿意,原因很簡單,楊銘給孩子排輩了,老六和老七,因爲正常來說,這是庶出,不能跟楊瑞他們這樣的嫡出排在一起。

再者,都是玉字旁,等於是不分嫡庶了。

楊銘就是想通過這個方式,來淡化嫡庶之別,當然,他也只能是淡化自己兒子的區別,別的人,他沒這個能力。

楊瑞他們肯定早早的就回來了,但是他們不能進屋探視他們的親弟弟,因爲還太小。

“好傢伙,又多了兩個弟弟,”楊瑾皺眉道:“我還盼着是兩個妹妹呢。”

這話一出口,裴淑英趕忙給了兒子一下:“亂說,弟弟妹妹都是一樣的。”

楊家的幾個女眷,楊上慈、楊夢參、楊十戒,這可都是聽到了,雖說童言無忌,但是她們心裡肯定也不高興,怎麼?你嫌弟弟多啊?放心,他們不會跟你爭的,因爲你們都是庶出,沒什麼好爭的。

燕小棠雖然姓燕,但人家現在背後的靠山是觀王府,河東裴再厲害,厲害不過宗室吧?

猗氏縣公夫人楊上慈笑道:“弟弟長大之後,就是魏王的玩伴了,妹妹長大卻不能與殿下一起玩耍,那殿下是喜歡弟弟呢,還是喜歡妹妹呢?”

楊瑾一愣,想了想道:“那要是這麼說的話,還是弟弟好。”

裴淑英長鬆了一口氣。

楊上慈等人也笑了。

“現在妹妹可是寶貝嘍,”這時候,一旁的楊瑞開口了:

“咱倆就兩個妹妹,你瞧瞧父王平日有多寵愛靜女(楊翼軫小名)和秀兒(楊星馳小名),咱倆呢?成天落不着個好臉色。”

楊瑾好奇道:“這是不是就叫物以稀爲貴?”

“那是肯定的,”楊瑞說完,和弟弟楊瑾相視大笑。

楊瑞說話,是沒有人敢挑刺的,先別說人家楊茵絳就在這裡,不在這裡,也沒人敢。

不過楊茵絳此刻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韋珪身上,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怎麼看都不順眼。

當媽的就是這樣,兒子是自己的心頭肉,以後長大娶了媳婦,就不是自己的了,就會聽媳婦的了。

所以婆媳之間的矛盾,其實就在兒子身上。

韋珪現在可是大自由,楊瑞能去的地方,她都能跟着去,而楊瑞本來就是哪都能去。

不過眼下,她渾身不自在,因爲很多人的眼神,像是在審視犯人一樣,審視着她。

於是她低着腦袋,也不敢說話,好在韋家這邊的女眷都在護着她,至少讓她有了些安全感。

“今年多大了?”楊茵絳突然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問道。

韋家這邊瞬間一慌,因爲她們現在對外宣稱,韋珪只有十三歲,但是韋珪模樣看起來,肯定不止十三。

而太子妃親自過問,你又不能不說實話,這可如何是好?

韋珪正要擡頭答話,楊瑞卻率先道:“母妃,阿澤今年十三歲了。”

這話一出,在場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沒有比楊瑞更適合回答的了。

楊茵絳並不在意,而是笑了笑:“小字是一個澤嗎?哪個澤?”

楊瑞又代答道:“雷霆雨露,莫非恩澤的澤。”

裴淑英在一旁搖頭苦笑,這娘倆的對話可不一般啊。

“水草交厝,名之爲澤,乃低窪之水,不算好字,”楊茵絳故意道。

楊瑞反駁道:“低窪之水,能滋養萬物,乃萬物之恩惠,《齊民要術》有言,耕而不勞,不如作暴,蓋言澤難遇,喜天時故也,澤爲水聚匯處,是好字。”

“秦王好學問啊,阿澤的小字,正是源自於此,”新蔡郡公夫人韋婉道,她是兵部侍郎斛斯政的媽,韋珪的親大姑。

她這一插嘴,等於是打斷了楊茵絳娘倆繼續鬥嘴。

楊茵絳微笑作罷,她今天這麼一試探,大概也試出兒子的心意了,看樣子楊瑞是鐵了心了。

小小年紀不學好,出宮一趟帶回來一個女人?你比你爹還出息。

這時候,徐景進來了,朝楊茵絳道:“稟太子妃,殿下取名了,韋良媛所出爲璟,燕良媛所出爲珏。”

說罷,徐景將兩張字呈給楊茵絳看。

楊瑞在老媽身邊踮着腳看過之後,直呼道:

“好字啊,快告訴兩位姨妃,讓她們高興高興。”

你個傻子,都跟你論資排輩了,你還能笑的出來?楊茵絳點了點頭:

“確實是好字,知會宗正寺,刻錄譜牒吧,派人送往江都,向陛下皇后報喜。”

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666章 天寒地凍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01章 指桑罵槐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628章 誠信第一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二二六章 進士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487章 (先鋒開拔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第730章 殺心起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五一章 天大的事二六四章 高玥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589章 折辱武舉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731章 可稱公子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578章 舊時父女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三六章 晚宴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768章 值這個價四三二章 七貴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760章 右僕射第637章 救荒法十四章 太子妃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二九零章 鞭罰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七七章 孤魂野鬼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560章 大封宗室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四二七章 捱打第725章 共定海內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534章 臨洮縣公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六七章 御史中丞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第579章 弔唁長孫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480章 太師李穆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687章 火燒糧草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764章 牽扯太多二二二章 牛、羊、豬
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666章 天寒地凍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01章 指桑罵槐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628章 誠信第一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二二六章 進士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487章 (先鋒開拔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第730章 殺心起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五一章 天大的事二六四章 高玥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589章 折辱武舉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731章 可稱公子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578章 舊時父女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三六章 晚宴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768章 值這個價四三二章 七貴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760章 右僕射第637章 救荒法十四章 太子妃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二九零章 鞭罰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七七章 孤魂野鬼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560章 大封宗室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四二七章 捱打第725章 共定海內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534章 臨洮縣公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六七章 御史中丞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第579章 弔唁長孫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480章 太師李穆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687章 火燒糧草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764章 牽扯太多二二二章 牛、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