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

與楊素交談,真正稱的上聽君一席話,少走十道彎。

也許是因爲自己和楊茵絳的事情,已經板上釘釘,所以楊素罕見的說了很多掏心窩子的話。

而楊銘迫切的希望能從對方身上學到更多,所以這一老一少,直接從上午聊到了太陽落山。

楊素心情大好,因爲他從楊銘身上,看到了從別人身上看不到的天賦。

與這孩子論事,一點就透,甚至他故意將一些事情說的隱晦,楊銘照樣能夠領悟。

不愧成長於二聖身邊,果然不同凡響。

有些人,你懶得跟他多說一句話,而有些人,會讓你忘乎所以的與他促膝長談。

直到油燈點上,楊素這才起身活動了一下身子,吩咐下人呈上飯食,他打算繼續和楊銘聊下去。

「裴矩這個人,是大才,但其人過於深沉,難以深交,不過這也是文人的通病,他們寧願鑽進書房一整日不出來,也不願出門會友,把酒交歡。」

說得對,楊銘認同道:「他甚至有些孤僻。」

「很正常,」楊素笑道:「智慧超羣之人便是這樣,因爲他們跟誰交流,都覺得對方不足與謀,久而久之,就不願和人打交道了。」

就是自負唄,楊銘又道:「荊州總管府,尚有多個位置空缺,越公心中可有良才人選,當然,我希望越公舉賢避親。」

「沒法避,」楊素大笑道:「其實沒有什麼良才,只看你怎麼去用,用的好了就是賢才,用不好就是廢物,各世家的儲備人才有很多,殿下只管取用便是,用的順手就繼續留着,不順手就讓他滾。」

楊銘微笑點頭,他完全贊成楊素的話。

歷史上,隋末雖然會冒出很多名流青史的大人物,但這些人,都是順應形勢而生,他們有多大能耐,其實很大程度上佔了天時的加成。

他們是順應時代的產物。

所以楊銘至今爲止,只挑選了三個人,李靖、房玄齡、杜如晦。

李靖是有真才實學的,三個舅舅都是當代名將,又是楊素的門生,還是關中弟子,資源得天獨厚,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學到了別人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本事。

至於房玄齡,實屬機緣巧合,楊銘在胡姬酒肆偶遇對方,剛好河東那邊又缺人打理,所以纔會想到他。

而杜如晦也是差不多的情況,楊銘初到荊州,便調查了轄下各州郡主官的底細,見到杜吒這個名字,覺得耳熟,想了很久纔想起,是杜如晦的爹。

杜如晦實在是名氣太大,所以楊銘才忍不住想要見一見,好奇心驅使下,纔有了後者入總管府做官的事。

就如楊素所言,人才多的是,關鍵看你怎麼用。

高熲如果不是獨孤家的家臣,他也混不到如今這個位置。

晚飯上來了,非常豐盛,

楊茵絳臨時充當侍女角色,爲兩人擺上碗快,

「你們都聊了一天了,可否准許茵絳加入呢?」

楊銘點了點頭,拿起快子:「我先墊墊肚子。」

楊茵絳就跪坐在楊銘一旁,手裡也拿着一雙快子,不過她是在爲楊銘夾菜,她自己不吃。

望着面前兩個小的相處融洽,楊素頗感欣慰,弟弟楊約還是盡心的,將茵絳培養的很好。

反觀自己長子,真是一言難盡。

他很清楚,自己已經走到了人臣的頂點,那麼將來的路,必然會是往下走。

高熲如此,他楊素也不例外。

楊家在他的庇護下,維持了近二十年的昌盛繁榮,那麼接下來,又該靠誰呢?

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楊堅在皇后過世之後,遷居仁壽宮,朝中政務,幾乎由太子楊廣全權負責。

獨孤加羅生前最喜歡在此常住,不過楊堅這次離京,帶走了陳氏和蔡氏兩位美人。

人到老年,身邊沒人侍奉是不行的,這兩位很早便入宮,不過一直被獨孤後壓着,沒有出頭之日,現在獨孤後不在,兩人也就順利上位了。

不過楊堅一直秉承着對妻子的承諾,所以兩位美人被寵幸多年,也沒有機會懷上龍種。

以前不會,以後也不會。

這兩人眼下都被封了貴人,其中陳氏,便是陳叔寶的同父異母妹,陳淑儀的姑母。

蔡氏也是江南人,舊陳被滅之後,全家被擄至大興,成年後被獻給了楊堅。

這倆人,楊銘都沒有見過,姿色如何,也沒見聽說,因爲沒有人敢在背後議論皇帝的女人長的好看不好看,純純作死呢那是。

其中這個陳氏,後來被封爲宣華夫人,歷史上記載,她跟老爹楊廣還有一腿。

什麼歷史記載的呢?還是魏徵主編的《隋書》。

徵就是徵的繁體字,魏徵就是魏徵這個老王八,楊銘之所以對魏徵存在很大的偏見,就是因爲對方形容獨孤後的那八個字。

楊銘其實很記仇,他有看不慣任何人的權利。

今年的歲首,因爲皇后新故的原因,大家都只能低調點過,張燈結綵就不要想了,那是要掉腦袋的。

大興情況最嚴重,至於地方,天高皇帝遠,只怕酒肉都已經吃上了。

楊銘今年十五歲了,成年了。

百日服喪期已過,楊銘可以脫下斬衰,換成齊衰繼續服喪三年。

這個時候,他可以成婚了。

裴矩那邊,楊麗華已經做好了他的工作,於是楊堅下旨,冊封裴矩之女裴淑英,爲河東王側妃,從三品外命婦,賞田三十畝,絹一萬匹,粟一萬石,佛經三十卷,金鉢一個,銀鉢一個,珠寶兩盆,綾、錦各三千匹。

楊暕成婚的時候,楊廣是晉王,楊銘成婚的時候,楊廣是太子。

所以,百官朝賀,禮物堆積如山。

正常來說,側妃嘛,不該辦的這麼隆重,但是楊堅顧及裴矩的面子,所以准許裴淑英出嫁,參照正妃禮儀。

裴矩心裡再怎麼不高興,表面上也得裝作高興。

不過當迎親的隊伍將女兒接走之後,這位大隋權臣老淚縱橫。

晉王府,今晚的楊廣夫婦都會住在這裡,他們要待客十餘日,纔會返回東宮。

客人實在是太多了,主要接待的都是親朋好友,正五品以下的官員,都進不了大門。

楊銘應酬過後,返回了青山房。

裴淑英一身大紅衣,盛裝打扮,已經在寢室內等了他很久了,見到楊銘後,她趕忙去熱水。

關中有個習俗,成婚當晚,新娘得給新郎洗一次腳,至於其中寓意,大概是要新娘恪守婦道,知道自己的本分是伺候丈夫。

楊銘坐在牀邊,任由裴淑英爲他脫掉靴子,然後握着他的腳踝,輕輕放入水盆,

「燙嗎?」裴淑英擡頭問道。

楊銘微笑搖頭:「正合適。」

裴淑英甜甜一笑,低下頭,細心的爲楊銘洗腳。

突然間,裴淑英發出一聲尖叫,原來是楊銘挑起腳,抹在了她的胸前。

這下好了,一向臉皮薄的裴淑英頓時不知所措,呆呆的看着楊銘,樣子傻乎乎的,像個笨蛋。

「你準備好了嗎?」楊銘笑道。

裴淑英知道他在說什麼,羞赧的點了點頭。

在她出嫁之

前,裴府會有專門的女婢教導她同房之事,該怎麼做,應該注意哪些細節,怎樣比較容易懷上孩子,怎樣才能取悅丈夫,都會囑咐的清清楚楚。

但是裴淑英終究是第一次嘛,所以會顯得很生疏。

半晌後,她一個翻身,無力的躺在楊銘懷中,說道:

「我今晚提高攬德的事情,是不是不合適?」

楊銘忍不住笑道:「你都已經提了,還有什麼不合適的?怎麼?你阿爺查出來了?」

裴淑英乖巧的點了點頭:「高玥身上的秘密太可怕了,你千萬不要對任何人說,包括楊茵絳。」

「行,我肯定不說,」楊銘臉色凝重道。

裴淑英還是不放心,加重語氣道:「咱們就當爛在肚子裡,千萬不能說出去。」

楊銘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點頭道:

「到底怎麼回事?」

裴淑英平復了一下心情,拽來一件褻衣裹上,強撐着坐起身,然後正色道:

「你在宮裡那麼久,見過傳國玉璽嗎?」

楊銘一愣,趕忙坐起身,皺眉道:「沒有見過。」

裴淑英像是怕被人聽到一樣,上前抱住楊銘,附耳小聲道:

「阿爺說,他見過,眼下在皇宮裡的傳國玉璽,缺了一塊角,不是漢孝元皇后摔壞的那一角,而是另外一角。」

楊銘呆住了

還特麼有這回事?這傳國玉璽也太不經摔了,怎麼還缺了一塊?

這可不是好事啊

祖父楊堅一直被人詬病得位不正,如果玉璽都缺了一角,一旦被人知道的話,恐怕更要宣揚他不是天授人君。

不過話說回來,傳國玉璽是北周時期就拿回來的,祖父楊堅也是從宇文家手裡拿到的,這麼看的話,宇文家當年拿到手的,也是塊缺了角的?

要不然怎麼會和高玥牽扯上關係?

當年王莽篡漢,孝元皇后怒摔玉璽,缺了的那一角後來補了塊金子,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如果楊堅手裡的玉璽再補一塊金子,很容易被人當作贗品。

宇文氏一直隱瞞情況,所有人都不知道,所以楊堅得手後,也只能繼續瞞下去。

不然大家會說,人家宇文家好好的玉璽,落到你手裡,怎麼又缺了一塊?是不是上天都覺得,你不該做皇帝呢?

這種言論一旦宣揚開來,對他們老楊家是非常不利的。

因爲在老百姓眼裡,天最大,下來纔是皇帝。

楊銘趕忙問道:「傳國玉璽跟高玥有什麼關係?」

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622章 監門將軍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572章 憂憤而死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506章 攻克遼東六六章 是非之地第747章 楊老四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六四章 高玥第644章 苛捐雜稅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594章 雙子同出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第504章 五女山城八一章 嚴重警告第666章 天寒地凍五一章 天大的事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724章 傳染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八八章 紅拂私奔四五三章 苦肉計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四四章 說和第574章 平反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740章 留活口六十章 兩難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491章 軍府亂象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八六章 左右之爭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752章 下手太快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553章 公主將嬪九九章 黑吃黑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十二章 南北之爭二八二章 做嫁衣第689章 巨馬河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504章 五女山城二十二章 撩妹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736章 徐景第579章 弔唁長孫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52章 弒君者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第603章 依律而行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487章 (先鋒開拔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499章 羈縻政策六五章 書房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585章 你混蛋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七三章 挖牆腳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645章 蘭陵蕭銑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
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622章 監門將軍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572章 憂憤而死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506章 攻克遼東六六章 是非之地第747章 楊老四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六四章 高玥第644章 苛捐雜稅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594章 雙子同出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第504章 五女山城八一章 嚴重警告第666章 天寒地凍五一章 天大的事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724章 傳染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八八章 紅拂私奔四五三章 苦肉計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四四章 說和第574章 平反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740章 留活口六十章 兩難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491章 軍府亂象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八六章 左右之爭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752章 下手太快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553章 公主將嬪九九章 黑吃黑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十二章 南北之爭二八二章 做嫁衣第689章 巨馬河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504章 五女山城二十二章 撩妹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736章 徐景第579章 弔唁長孫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52章 弒君者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第603章 依律而行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487章 (先鋒開拔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499章 羈縻政策六五章 書房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585章 你混蛋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七三章 挖牆腳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645章 蘭陵蕭銑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