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

楊銘只是失眠,不是什麼大病,但現在,他患病的消息已經傳出去了,每天來王府探視的官員絡繹不絕。

誰都怕他出事,因爲前面有個楊昭的例子,楊昭一開始的時候,大家也以爲他是小病。

楊茵絳一直在前面擋着,秦王已經生病了,你們還來打擾幹什麼?

除了有限幾位大老之外,其他人都見不到楊銘。

楊雄、韋津、楊汪、韋約、楊嶽,李靖,眼下就在楊銘的寢室。

幾人得知楊銘只是患了不睡之症後,才稍稍安心。

韋津咳嗽一聲,開口道:“洛陽有消息傳來,再熬三個月,運河就成了,河北難,也是難在一時,將來好好彌補安撫便是。”

“就怕這三個月不好熬啊,”楊嶽嘆息道:“我那侄子楊萬石,河間太守,差點被賊軍攻進縣城,雖說最後虛驚一場,但由此可見,河北竟艱難至此。”

楊雄道:“齊王做的太過火了,陛下旨意明確,以一年爲工期,他這麼拼命趕工,只會草管人命,我看吶,接下來的幾個月,還會出亂子。”

“那倒也不一定,”韋津道:“武安的兩撥叛軍,眼下都被剿滅,河間的也被元弘嗣順利鎮壓,山東有張須陀,東郡有化及,齊王經此一遭,也算是有了教訓,想必會有辦法安撫的。”

“是嗎?”楊茵絳冷笑一聲,指着桌子上的一封信,道:“剛剛送進來,不足半個時辰,諸位要不要看一看?”

韋津頓時皺眉:“洛陽來信?”

楊茵絳搖了搖頭:“兵部急遞,六百里加急軍情。”

幾人同時一愣,面面相覷,不用說,這特麼河北又出事了。

楊茵絳將信交給楊雄,由他傳閱衆人。

幾人看完之後,臉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河北信都郡首府信都縣(邢臺),被一個叫高應年的攻破,信都太守崔弘峻被俘。

緊接着,高應年與趕來平叛的趙郡太守魚俱羅在信都郡堂陽縣大戰三場,魚俱羅大敗,率殘部退回趙郡廮陶縣。

高應年自號大將軍,招募從運河上面逃下來的民夫,擁兵萬餘。

叛軍眼下已經分爲三路,一路由賀若彌統帥,直逼河間郡而去,一路由斛律善業統帥,直撲運河東光縣一段,而高應年自己,則是率三千人往廮陶縣,主動尋求與魚俱羅決戰。

如果說張開和高獎,可以歸於民亂,那麼這個高應年,已經是明目張膽的造反了。

信都郡,是冀州首府,也是冀州最大的城,如今被叛賊所據,這對朝廷來說是奇恥大辱。

楊雄勃然大怒:“怎麼就能這麼快,這纔不到半個月,信都都丟了?”

“這個高應年是什麼人?不會是舊齊的漏網之魚吧?還有這個賀若彌、斛律善業,這是鮮卑姓氏啊?”韋津也坐不住了,四個使持節,兩個兵敗,河北到底怎麼了?

楊茵絳冷冷道:“三人的出身,如今還不清楚,但至少不是尋常亂民,要不然魚俱羅也不會敗,如今人家主動出擊,可知其志不小,河間郡剛遭民亂,如今已經經不起任何風波。”

說着,楊茵絳看向自己的丈夫:“萬石是守不住的,惟有北上請求涿郡出兵,方可鎮壓叛軍。”

“不妥!”李靖斷然道:“涿郡的兵不能動,那邊的軍府是防外的,若被調走,一旦高句麗有變數,我北邊屏障無存,屆時內憂加上外患,事情只會越來越大。”

“沒錯!”坐在牀上的楊銘終於開口道:“上次河間鬧出亂子,元弘嗣已經是冒險出兵,此番不同於上次,賊兵已經不是簡單的亂民了,諸位試想一下,那個賀若彌明知河間郡以北,就是涿郡邊塞,有大軍駐紮,他怎麼還敢去呢?”

楊雄渾身一震:“不會是與外部勾結,內外夾擊想要一舉入侵涿郡?高元有這個膽子嗎?”

高元,就是高句麗的王,被大隋冊封爲平陽王。

開皇十八年,高元親率大軍侵犯遼西,先是被韋衝擊退,後來楊堅令漢王楊諒爲行軍大元帥,高熲爲元帥長史,領兵三十萬,攻打高句麗,可惜敗了。

不過這麼一下,高元也嚇的不輕,趕忙遣使謝罪,自稱“遼東糞土臣元”,繼續向大隋稱臣納貢。

結果就在去年,高句麗斷貢了。

以楊廣的脾氣,他能忍嗎?他忍不了,你給我爹貢,你不給我貢,你是瞧不起我。

而楊廣迫切的要修大運河,實際上一半原因,就是要幹高句麗。

楊雄這句話,也讓在場的幾人瞠目結舌。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高元那個王八蛋,兩面三刀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如果真如楊雄猜測的那樣,一點不會讓人意外。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事情可就大發了,眼下皇帝還在北邊呢,如果高句麗犯境,突厥再反水,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必須派遣大將前往鎮壓,越快越好,否則涿郡出了問題,引來高句麗,河北局勢將一發不可收拾,”韋津直接站起來,一臉焦急。

楊雄皺眉道:“遠水難解近渴,涿郡太遠了,依靠關中是不實際的,還得靠山西,兵還得從山西募,將也得從山西選。”

蒼山公楊嶽皺眉道:“眼下山西可供選擇的良將不多,太原通守於仲文算一個,馬邑太守王仁恭算一個,還有臨汾太守喬鍾葵、河內太守張定和,當然了,還有蕭摩訶,就是年紀大了點,魯公的大郎懷義,年紀又小了點。”

楊嶽說的這幾個人裡,只有兩個不是太守,一個蕭摩訶,一個於仲文。

於仲文是左屯衛將軍,也就是史萬歲的那個左屯衛。

楊銘就怕河北出事,所以提前一步將其派往太原,就任通守一職,是太守的左官。

這個職位,是大業二年新設置的,不是每個郡都有,只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地方或是臨時需要的地方,纔會設置。

而太原太守,是太子妃的嫡子代王楊侑,屬於是掛名的。

那麼眼下,太原郡的所有事務,其實就是於仲文管着。

李靖皺眉道:“可是魚俱羅是使持節,或許應該由他爲行軍總管,從山西募兵。”

“魚俱羅都敗成這副樣子,怎麼還能用他?”楊雄不贊成。

李靖解釋道:

“勝敗乃兵家常事,魚俱羅之敗,敗於兵力不足,加上對方早有防備,在堂陽縣以逸待勞,當年我率軍進入河北,曾路過此地,這裡地勢平坦,無險可依,無勢可借,不宜決戰,由此可見,那個高應年選在這裡迎擊魚俱羅,是早有預謀的,應是知兵之人。”

接着,李靖看向楊銘,道:“魚俱羅身爲趙郡太守,熟悉河北地形,我以爲,還是應該用他,其他人可爲輔助,以史大郎爲上選。”

楊銘點了點頭:“吃一塹長一智嘛,不應因一時之失,就徹底否定一個人,這樣吧,傳我令,着山西境內,太原、上黨、臨汾、絳郡,募兵一萬人,以魚俱羅爲行軍總管,喬鍾葵爲總管長史,史懷義爲總管參軍,務必於一個月內,平定叛亂。”

衆人紛紛點頭。

韋津和韋約這對堂兄弟對視一眼,深感楊銘處事果斷,怪不得平漢王,滅土谷渾都是人家去,確實是厲害。

人家這樣的安排,用意明顯,喬鍾葵和史懷義,說白了就是去盯着魚俱羅的,讓魚俱羅完全遵照楊銘的意思辦。

兄弟倆離開王府之後,同乘一車,韋津沉聲道:

“你覺得,秦王不會是故意想讓魚俱羅輸吧?好讓更多的人對齊王不滿。”

韋約頓時皺眉道:“你怎麼想的?這麼大的叛亂,秦王會在這個上面打主意?不要這麼小心眼,你知道人家爲什麼病了嗎?”

“爲什麼嗎?”韋津好奇道。

韋約破口道:“被齊王給氣的,河北那邊告狀的信函一封接一封,聽說已經死了十幾萬人了。”

“他還能因爲這個生氣?”韋津不太理解。

韋約嘆息一聲:“剛開始我也不理解,工程死人,很正常的事情嘛,但實情是,秦王確實是因爲河北百姓受難,民不聊生,而導致徹夜難眠。”

韋津好奇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韋約嘿嘿笑道:“秦王府文學杜如晦不是娶了韋彤的閨女嗎?我從她那知道的。”

韋津皺眉沉默許久,嘆息道:“還是楊素和裴矩厲害啊,咱們家也是時運不濟,誰能想到太子會早夭呢。”

“咱們眼下應該和齊王劃清關係,保持中立,再觀後效,”韋約小聲道。

韋津臉色凝重的點了點頭。

王府內,高玥突然來找,而且希望與楊銘單獨交談。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眼下丈夫虛弱,楊茵絳不放心,蹙眉道:

“有什麼事情,連我都不能知道嗎?”

高玥點了點頭:“我只跟殿下一個人說,王妃想知道的話,可以以後詢問殿下。”

“暖冬涼夏也不能留?”楊茵絳皺眉道。

高玥搖了搖頭:“不可對第二人言。”

楊茵絳沉吟片刻,看向暖冬涼夏,道:“搜她的身子,一個角落都不能放過。”

楊銘忍不住笑了:

“至於嗎?又不是外人,不用搜了,你們都先出去吧。”

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735章 創造需求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四七章 夫妻恩愛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四零章 秦王嬪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七四章 家大業大四五三章 苦肉計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750章 名字不好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一九四章 秦王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487章 (先鋒開拔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三四章 造化弄人第753章 重在民部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580章 家規六條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七五章 舐犢情深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583章 荊州故人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595章 嘔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487章 (先鋒開拔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三七一章 裴看穿九八章 藝人三九四章 三推讓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701章 自命不凡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622章 監門將軍一五六章 薨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761章 勸酒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736章 徐景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第687章 火燒糧草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四三三章 李月暉第574章 平反第488章 軍驛夜話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
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735章 創造需求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四七章 夫妻恩愛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四零章 秦王嬪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七四章 家大業大四五三章 苦肉計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750章 名字不好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一九四章 秦王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487章 (先鋒開拔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三四章 造化弄人第753章 重在民部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580章 家規六條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七五章 舐犢情深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583章 荊州故人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595章 嘔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487章 (先鋒開拔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三七一章 裴看穿九八章 藝人三九四章 三推讓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701章 自命不凡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622章 監門將軍一五六章 薨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761章 勸酒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736章 徐景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第687章 火燒糧草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四三三章 李月暉第574章 平反第488章 軍驛夜話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