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傳染

皇帝如果要收拾太子,絕對不會放出風去,因爲那樣的話,會讓太子有所防備。

實際上,外面瘋傳的這股謠言,是楊約的傑作。

他現在已經死了,但是楊約生前算準了皇帝一定會收拾太子,所以早早安排人手於洛陽,直等到江南大事既定,便將這類謠言傳播出去。

目的是給楊銘提醒,也是給他續命。

蕭銑、杜伏威、馮盎、操師乞四路叛軍被鎮壓的消息傳至洛陽之後,這類謠言便迅速開始瘋傳,在紫微宮的朝堂上,已經不止談論過一次了。

楊廣瞬間陷入被動,他能認嗎?他不能認啊。

想要收拾一個平定天下的元帥,沒有絕對站得住腳的理由,那是想都不要想,何況這個人還是儲君。

可是那些謠言傳的有聲有色,說什麼皇帝讓齊王坐鎮江都,就是準備對太子開刀了,原因是太子兵權過重。

謠言謠言,遙遙領先的預言,楊約這輩子最後一次製造輿論,是拿事實說話,所以朝中很多大臣,都覺得不對勁了。

“此事必有人在背後謀劃,大理寺應該徹查,”大理寺卿鄭善果在朝會上道:

“太子已經在返回東都的路上,若抵京之後,聽聞這類中傷之言,恐寒了太子的心啊,各路將士,也萬難接受。”

還徹查什麼?楊廣心裡比誰都明白,最會傳播謠言的還能有誰?狗日的楊約,你死都死了,竟然還將了朕一軍?

就算查出來能怎麼樣?把楊約的棺材扒開?弘農楊不答應。

太子也不答應。

楊廣本來確實是打算等到楊銘回來之後,逐步削弱其權利,然後置於東宮,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將東宮衛率換一波人,就可以將太子控制住。

但是這波謠言一起,楊廣只能是放緩動手,不然就把謠言給坐實了。

楊廣點頭道:“一定要徹查,找出幕後指使,此人包藏禍心,妖言惑衆,朕必殺之。”

“此等謠言確實可笑,”陳國公竇抗呵呵道:“太子爲陛下親子,試問,惟見子不孝,何嘗見過父不仁?正所謂謠言止於智者,臣以爲,不理會,其自散矣。”

“怎麼能不理會呢?”左備身府大將軍張瑾道:

“這類無稽之談,本來就是蠱惑民意,朝堂袞袞諸公,沒有一個人會相信,但是市井坊間之平民,軍伍戎中之將士,他們信不信呢?陳公,這不是小事,太子至孝,聞之付之一笑,但其麾下諸將,若起異心,便是兵變。”

竇抗挑眉道:“我說公瑾,你是不嫌事大啊?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張瑾道:“我的意思,要控制住太子麾下的將領,以防不測,直到謠言徹查清楚的那天,當然,這會委屈諸將,但也是爲大局考慮嘛。”

“萬萬不可!”門下省楊達道:“將士攜功而返,若遭冷遇,纔是大禍,你也是領兵之人,怎能說此混賬之話?”

“好了好了,諸位都消消氣,”虞世基站出來道:“我們現在要議的,是如何儘快將謠言壓制下去,避免傳於軍伍,自古軍中之事,要萬般小心,太子威望極高,若軍方生出不滿情緒,諸位也不想看到吧?”

已經返回洛陽的於仲文嘆息道:“怎麼壓?你們爲什麼不早點壓呢?我在回京的路上,沿途都在傳,恐怕太子已經聽說了,背後主使,端的可惡至極,這是要毀我大隋國祚。”

騰王楊綸道:“沒有那麼嚴重,沒有人能毀我國祚。”

“怎麼不嚴重?”於仲文道:“半路上我已經盡力壓制,但還是在軍中傳播開來,有些將領已經要鬧着返回江都,護衛太子,你覺得還不嚴重嗎?”

嚴重,楊廣已經意識到有多嚴重了,自己這個兒子得民心了。

楊綸頓時怒道:“太子只帶着東宮左右衛率,而且已經在返回東都的路上,你們是不是也太小題大作了?我算是看明白了,傳播謠言者,就在這座朝堂上。”

楊智積趕忙接茬:“滕王覺得會是誰呢?本王也覺得,這類廣傳之謠言,背後主謀絕對非同一般,國事政務清清楚楚,就差將朝會上議的事,公諸於衆了,要查,就從六部十一寺開始查。”

一時間,整座朝堂議論紛紛,嘈雜至極。

楊廣現在的心情非常不好,已經懶得控場了,直接帶着楊瑞起身就走,留下朝臣們繼續在議論着。

順利接手楊約司隸大夫位置的楊詢雙手握於小腹,不冷不淡道:

“齊王,謠言當中提到,您在私下裡曾經說過,太子必死於你手,應該沒有這回事吧?”

楊暕瞬間大怒:“我特麼私下說的話,能傳到你耳朵裡?我說楊詢,你腦子裡塞着牛屎嗎?這場謠言明擺着是在挑撥我兄弟之情,中傷陛下太子,你特麼這話是什麼意思?”

他可不敢打楊詢,人家好歹還是個句容縣公。

因爲受傷而留在洛陽的楊玄縱呵呵道:“我聽着這話,總覺得齊王是說的出口的。”

“楊玄縱!”楊暕頓時暴起,走過來抓着玄縱衣領道:

“剛纔陛下在的時候,你怎麼不敢說這話?現在故意說,是想將矛頭往我身上引是吧?我們兄弟的事,什麼時候特麼的輪得到你插嘴?你算什麼東西?呸!”

一口唾沫唾在了玄縱臉上,然後楊暕便趕緊撒開手,返回原位。

他也怕激怒玄縱,畢竟這個楊老二是個狠人,一條胳膊就能把他撂倒。

這就是爲什麼,我們華夏從古至今,很多時候發生糾紛矛盾,是互相吐唾沫,因爲這個只能算侮辱,不算鬥毆,行爲過分但不犯律。

楊暕的分寸還是把握的比較好的,他要是敢動手,事情可就大了。

他現在別說打楊銘,玄縱他都不敢打。楊恭仁站出來道:“好了,諸位都回去吧,朝會已經結束,不要在這裡爭吵。”

宇文述過世之後,裴蘊接手民部尚書,而楊恭仁除謁者臺大夫之外,還兼任了民部侍郎。

東宮那邊,楊茵絳是最爲心知肚明的那個,她心裡比任何人都緊張,但是她知道,絕對不能表露出絲毫。

丈夫與皇帝的對決,已經開始了,從今往後每一天,她都得數着日子過,正如楊約教導她的那樣,一定要控制好情緒,不要讓任何知道她在想什麼。

出宮迎接丈夫的親信崔集回來了,他是崔謂的兒子。

“主母,太子傳消息,抵達東都之後,會暫住秦王府,讓您無需擔心,”崔集小聲道。

他是可以自由出入東宮的,以楊廣眼下對東宮的猜忌,也不會盤查這個人,因爲人家是妻子派出去探查丈夫何時歸來,理由正當,你怎麼查?查就漏出馬腳了。

崔集繼續道:“太子染了風寒,頗爲嚴重,您不必攜世子探望,留在宮中就好。”

楊茵絳大急:“殿下身邊可有好醫?”

“您放心,太子安危無虞,陛下得知消息後,也已派太醫往滎陽去了,太子大約明日抵達滎陽碼頭,”崔集道。

楊銘是不會在板渚碼頭下船的,他可以直接進洛陽,然後住進光道坊的秦王府,光道坊一共住着三家。

秦王府,韋貞、郭榮。

韋貞是自己人,郭榮是楊堅的人。

當年監修洛陽,楊銘是在秦王府挖了一條地道的,可以直通城外,以備不時之需。

在洛陽,西北是皇城,東北是高級別官員的宅邸,楊銘的光道坊,東接皇宮,北面是政道坊,政道坊再北,就是洛陽的北城牆了。

而政道坊也是住着三家,楊麗華、楊素、裴矩。

之所以選擇住進秦王府,就是因爲這裡可以逃命,一旦形勢不利,他會逃出城外進入河北,接手吐萬緒的大軍,以及控制山東張須陀的大軍。

吐萬緒身邊,有一個人,這個人掌握了河北一半的軍政大權,就是楊銘的屬官裴熙載,南方還有李世民,只要楊銘逃出京,就沒人能把他怎麼樣。

當然,這是最壞的情況。

板渚碼頭,太醫署首席巢元方,攜一衆太醫,登上了楊銘的樓船,爲太子診治。

人家楊廣是不會讓一個人給楊銘看的,而是一夥人看,確定一個統一的治療方案,那麼就不存在有人搞鬼了。

而楊銘,確實病了,感冒之後爲了加重病情,臨近碼頭前兩天,還咬牙泡了一個冷水澡,第二天就發燒起不來了。

發燒,怎麼也得三天,巢元方等人登船的時候,楊銘正燒着呢,發燒可裝不出來。

大隋沒有降燒藥,只能物理降溫或者硬扛。

太醫署趕忙令人爲屋子裡加暖,保持一個均勻的溫度,然後便開始在楊銘的脖子上、腋下、後頸部位,以沾了溫水的毛巾擦拭。

其他諸將都在屋子裡,沒有人離開,因爲擔心有人對太子動手腳,所以他們必須盯着。

“殿下是感染風寒所致,並不會傳染,應入宮靜養,”巢元方做爲醫生,給出他的建議。

李靖直接道:“不行,薛收與杜如晦近來服侍殿下,也染病了,說明是傳染的,宮內皆爲貴人,太子還是應暫避。”

做戲做全套,與楊銘一起光着膀子迎風洗冷水澡的,還有房玄齡、楊元慶、張元備、薛收和杜如晦,其他人都沒事,就他倆躺下了。

巢元方,不是一個簡單的醫生,他是太醫令,也就是說,人家是個官。

聞言,巢元方立即改變口風:“藥師說的是,避一避,確實是最穩妥的。”

萬一太子身上的病真的傳染,帶進了宮裡,他不得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巢元方爲自己考慮,也得這麼說。

一旁的孫思邈無動於衷,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爲熱,這就是風寒客人,傳染個屁啊。

但是他沒有說出自己的診斷意見,因爲剛纔給楊銘擦拭腋下的時候,太子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只聽孫思邈道:“太子回洛陽之後,最好還是在宮外靜養,等到痊癒之後再進宮,疾者,邪祟外侵內染,還是要回避一下陛下和皇后。”

李靖面無表情,放下心來。

二六四章 高玥第659章 將功贖罪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599章 盡善盡美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599章 盡善盡美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626章 不差錢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746章 齊王楊暕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709章 大昏招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658章 斛律明月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三七一章 裴看穿五七章 胡姬酒肆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四三章 爭取儲君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二十二章 撩妹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703章 如嫡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六一章 背鍋俠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四六章 一敗塗地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599章 盡善盡美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684章 五五開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八零章 齊國公九九章 黑吃黑二五零章 武士彠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513章 臨陣抗命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第655章 敗局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481章 君君臣臣二四零章 秦王嬪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581章 出使突厥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六九章 舉薦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731章 可稱公子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五六章 胡商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639章 舉個例子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十三章 老實人
二六四章 高玥第659章 將功贖罪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599章 盡善盡美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599章 盡善盡美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626章 不差錢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746章 齊王楊暕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709章 大昏招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658章 斛律明月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三七一章 裴看穿五七章 胡姬酒肆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四三章 爭取儲君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二十二章 撩妹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703章 如嫡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六一章 背鍋俠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四六章 一敗塗地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599章 盡善盡美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第684章 五五開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八零章 齊國公九九章 黑吃黑二五零章 武士彠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513章 臨陣抗命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00章 皇帝帶貨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第655章 敗局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481章 君君臣臣二四零章 秦王嬪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581章 出使突厥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六九章 舉薦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731章 可稱公子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五六章 胡商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639章 舉個例子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十三章 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