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

楊煜想把這件事往楊銘身上扣,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畢竟楊銘不在現場。

你說射你的是楊銘的手下?那就是楊銘的手下了?楊銘肯定會失口否認。

這事搞不好,還真就成污衊了。

而且楊煜現在也底虛了,因爲他來大興乾的這件事,是見不得光的,要不然也不用偷偷把人綁走。

晉王如果真的給阿爺寫信,自己回去鐵定會被罵死,這事辦的,怎麼越來越亂了。

眼下自己又被圈禁在王府,守在外面看守屍體的部曲,只怕也危險了,楊銘那小子太狠了,說不得會來個殺人滅口。

想來想去,自己好像壓根就不該來晉王府。

那楊老二可真不是個東西,一句話都不讓我說,就給我扣個誣陷的帽子,還講不講理了?

「你們都圍過來,咱們議一議這事該怎麼解決,」楊煜將部曲都召進屋裡,商討脫身的法子

事實上,楊銘當時也嚇壞了,等到楊煜離開晉陽樓之後,他趕緊就把那個射箭的叫出來詢問。

本來楊銘以爲那小子肯定是手滑了,才一不小心射出那一箭,誰知道竟是因爲離得遠,沒聽清楚,所以並不知道對方是一位郡王。

又見對方過於囂張,這才忍不住來了一箭。

就說嘛你一個衛士也敢射殺皇室?

不過楊銘看那個叫陳奎的小子挺機靈,射術不錯,而且還北上打過突厥,立過戰功,於是乾脆調至自己身邊做了近衛。

他還真不怕楊煜告狀,哪怕你告到二聖那裡,又怎麼樣呢?

只要不是我親手持弩射的你,這事就別想扣在我腦袋上。

至於高玥的事情,楊銘不打算瞞着楊廣,因爲瞞不住,雖然老爹到現在都沒有問過他,但是高玥在晉陽樓的事情,整個大興都知道。

何況楊諒真的來信要人的話,他怎麼辦?還得指靠老爹啊。

不過楊約跟自己的要人的事情,他打算暫時不說,因爲他覺得,楊約不會告訴老爹高玥身上的秘密,這老小子會吃獨食。

傍晚時分,楊廣送走郭衍之後,將楊銘召來身邊。

一家三口一起吃晚飯。

老大楊昭這段時間吃住都在軍府,已經很多天沒見到人影了,而楊嬋大姨媽來了,所以早早就休息去了。

「說吧,到底怎麼回事?」楊廣邊喝酒邊吃菜,饒有興致的看着自己兒子。

於是楊銘老老實實的將事情經過講了出來。

蕭妃聽罷,頓時蹙眉道:「高緯的女兒?」

楊銘點頭道:「應該不假,聽說此女在幷州一帶名氣不小。」

晉陽樓的事情,楊廣早就知道了,之所以沒有詢問楊銘,是因爲他覺得不值得問。

一座酒樓嘛,有什麼好問的?還有那艘五牙艦,多大點事啊。

楊廣道:「此女什麼模樣?」

「沒見過,」楊銘老實道。

….

楊廣愣道:「沒見過?」

他是真沒見過,因爲沒什麼好見的,就算高玥長的跟天仙似的,又能怎樣?

自己才十二歲,身邊就有一個大美女陳淑儀,不也只能看看嗎?

楊銘道:「此女總是戴着幕籬,似乎有意遮蓋面容,所以孩兒一直沒見過其真面目。」

【講真,最近一直用@

人?」

「正是如此!」楊銘點頭道。

楊廣冷哼一聲,看向蕭妃道:「堂堂漢王,偷雞摸狗般來擄一個女人,他也不嫌丟人?」

蕭妃努了努嘴,道;「或許這名女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一個女人能有什麼特別?難不成是菩薩轉世?」楊廣冷哼道:「還是個藝妓,老五這些年的口味是越來越差了。」

楊銘低頭吃菜,聽着他們夫妻倆擱那數落楊諒。

老爹這個人一看就是個大義,瞧不起女人,以至於他完全沒想過高玥身上或許真有什麼值得楊諒關心的大秘密。

看不起女人是要吃大虧啊,楊老三不就栽了跟頭嗎?

半晌後,楊廣突然陷入沉默,思索許久後,終於皺眉道:

「不對勁,你剛纔說,這個***在晉陽生活了十幾年?」

糾正你一下啊,藝妓藝妓,是藝人,不是***,楊銘點頭道:「是的,此女琴藝絕佳,剛來大興便轟動一時,不少世家子都曾前往觀其獻藝。」

楊廣又道:「既然在晉陽十幾年,老三爲什麼沒有下手?怎麼反倒剛過去的老五下手了?此女既是馮小憐的女兒,模樣應該不差,以老三那副德行,不該錯過纔對。」

「不但沒有下手,三叔也不讓別人下手,在晉陽,此女是受三叔庇護的,」楊銘解釋道。

楊廣頓時皺眉,沉吟一番後,道:「看好這個女人,無論誰來索要,都不要給。」

「孩兒曉得,」楊銘點了點頭。

楊廣已經察覺出不對勁了,雖然此女曾是皇室貴胃,但眼下也不過是個庶女,齊國已亡,她有什麼地方值得老五惦記?

老五雖也好色,但終沒有老三那麼不堪,何況老五正妃比較強勢,已經打死過老五在外面偷養的好幾個女人,按理說他不該如此纔對。

再說了,他怎麼好意思讓自己的兒子給他搶女人?那張老臉不要了?

而自己是真正見過馮小憐的,高女就算只繼承乃母一半姿色,便已是難得的美人,以老三那種恨不得將全天下美女都擄回家裡的性子,不可能不下嘴。

這兩個蠢貨到底在搞什麼鬼?

思來想去,楊廣也懶得再爲這些小事費心。

他現在有大事要做,沒功夫探究這類雞皮蒜毛的事情,於是囑咐楊銘幾句之後,便回房歇息了,明日還有朝會呢。

….

楊銘這下子算是吃了定心丸,有老爹在背後頂着,誰來要人都不好使。

結果楊廣剛走,管家褚季來了,說什麼楊煜想要求見蕭妃。

蕭妃微笑着看向楊銘:「你猜他會說什麼呢?」

楊銘笑道:「他不說求見阿爺,而是要見阿孃,自然是覺得阿孃心慈,多半是想請阿孃放他走。」

蕭妃點了點頭:「吾兒藏於屏風後,聽聽他怎麼說。」

接着,管家褚季將楊煜帶了進來,後者一進來便趕忙行禮道:

「二阿母,侄兒思來想去,此事應與銘弟無關,只是當時心急,才誤會了銘弟。」

蕭妃笑道:「理應如此,銘兒雖頑劣,但不至與兄弟相爭。」

說着,蕭妃突然間轉換面孔,冷冷道:「你欺吾兒年小,誣陷與他,我本欲明日覲見二聖,求個公道,你既已悔改,速速離京。」

行,行,我這就走,楊煜真的被嚇到了,這件事一旦被捅到二聖那裡,別說他挨訓了,父王也少不了會被訓斥一番。

畢竟聖後最不願看到的,就是父王在外面沾花惹草。

而楊銘這小子本就是寵兒,而他又是聖後最不待見的庶子,誰佔便宜,一目瞭然。

罷了罷了,捱罵總比捱打強,小錯總比大錯容易熬過去。

楊煜就此告退,領着自己的部曲灰熘熘的走了。

眼下大興形勢特殊,戌時便會宵禁,他離開王府的時候偏偏剛過戌時,結果剛出了崇仁坊,就被一隊武侯衛給圍住了。

而他身邊又帶着幾十個部曲,更容易被誤會。

好在他隨身攜帶着魚符,亮明身份之後,那些武侯衛倒也不敢爲難他,而是親自將他護送回來南城。

雖是一場小風波,但卻讓楊煜越發覺得憋氣。

第二天,楊煜便帶人從明德門離開,當他騎在馬上,轉身回望大興城時,勐的啐了一口:

「這個地方老子再也不來了。」

楊廣在朝會結束之後,沒有第一時間回府,而是派魚贊帶回來消息,大隋又一位大人物過世了。

斛(hu)律孝卿,也就是楊暕老丈人,民部尚書韋衝的前任。

這個人比較特殊,他本是舊齊的尚書令,於北周攻齊時投靠了宇文氏,楊堅建隋之後,先後任太府寺卿,山南道行臺僕射,後來在民部尚書的位置幹到兩個月前。

衆所周知,大隋是以關中貴族集團爲基本盤,陳、齊兩地很少有人能在大隋做大官。

其中最出名的,是李德林,入隋後官至內史令,開皇十二年過世,裴矩就是接了此人的班。

這個人是舊齊地區公認的第一大儒,被齊人稱之爲「天下偉器」。

楊堅召他入朝,一來是因此人博學通典,陰陽緯候,無不涉獵,另外,多少也有點照顧齊人面子的意思。

李德林之下,就是斛律孝卿了。

斛律孝卿這個人,在史書中也不過寥寥幾筆,不算特別出名,但他這輩子卻幹過一件大事。

這件事說來也不復雜,很簡單,就是跑跑腿就幹成了。

但影響卻極爲深遠。

他將一件齊後主高緯交給他,讓他轉交給任城王高湝的東西,從北齊帶回了北周,獻給了周武帝宇文邕,楊堅篡周之後,也順利的接管了這件東西。

這件東西在楊銘所在的後世,經常被人拿來說事,說什麼一百幅《蘭亭序》也比不上它的價值。

沒錯,它就是縱觀華夏曆史,是個皇帝就將其看的比命還重的:傳國玉璽。

圓盤大佬粗

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第508章 冒失僭越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四二章 形勢大好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595章 嘔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689章 巨馬河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五八章 王府參軍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二九八章 洗白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637章 救荒法四一章 宇文娥英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690章 善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635章 河西戰線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744章 寧願一死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724章 傳染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二六七章 教坊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562章 一世英名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六章 女賊第476章 項籍虞姬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三九章 香味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483章 一代巨匠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二九一章 滎陽王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七二章 佛道領袖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
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第508章 冒失僭越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四二章 形勢大好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595章 嘔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689章 巨馬河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五八章 王府參軍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二九八章 洗白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637章 救荒法四一章 宇文娥英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690章 善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635章 河西戰線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744章 寧願一死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724章 傳染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二六七章 教坊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562章 一世英名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六章 女賊第476章 項籍虞姬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三九章 香味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483章 一代巨匠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二九一章 滎陽王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七二章 佛道領袖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