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

楊銘也去了韋府一趟,弔唁韋衝,順帶安撫了韋挺一番。

當日在楊廣面前,楊銘曾經幫他說話,所以韋挺心裡很感激,事後將楊銘送出府外,敬重非常。

人過五十不稱夭,韋衝六十八歲亡故,其實已經算高壽了,當然,如果不是齊王妃突然暴斃,他應該還能再活幾年。

所以韋挺的怨恨,都集中在了楊暕身上,如果不是楊暕亂搞,他們家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三天後,朝會如期舉行。

楊廣對這件事情絕口不提,下面的人更是不敢提,大家都當做沒有發生一樣。

但楊廣心裡已經打定主意,等到東京建成,他就去洛陽收拾楊暕。

在楊堅時期,任何官職出缺,什麼時候補,得一直等到楊堅尋摸到合適人選。

楊廣基本上是繼承了乃父的政治思路,所以經常也這麼幹,但是現在,民部管着運河的補給一事,必須得有人主持才行,不然洛陽那邊,齊王馬上就會亂了陣腳,以至於影響到運河開通。

而楊廣心裡其實已經有了一個合適人選,但是他還是想要聽聽,這幫大臣們都是什麼想法。

首先,他將目光看向了自己兒子,楊銘會舉薦誰,楊廣心裡是非常感興趣的。

雖然民部尚書這個位置,無論楊銘舉薦誰,他都會否決,因爲他是不會讓老三將手伸進民部的。

“秦王覺得,何人可以接掌民部,以續其事?”

楊銘站出來道:“兒臣舉薦吏部侍郎楊玄感。”

這話一出,很多人都傻眼了,包括楊廣同志。

論資歷,楊玄感不夠格,論能力,楊玄感不行,論形勢,楊素現在下野了,弘農楊正在走下坡路。

以此三點來看,楊玄感連作爲候選人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楊玄感聽到這句話,心裡還是很高興的,腰桿瞬間挺得筆直,別看自己這個女婿平時不給他好臉色,關鍵時刻還是不會掉鏈子的。

楊廣呵呵一笑:“朕會酌情考慮。”

這句話,既給了兒子面子,也沒有刺激到楊玄感,但是明眼人心裡都清楚,楊玄感是真不行。

這時候,楊廣的頭號寵臣來護兒站出來,道:

“臣舉薦許國公,出任民部尚書。”

許國公,就是宇文述,毫無疑問,宇文述是有這個能力的,但是宇文述自己心裡也明白,自己不可能擔任此職,如果是他,皇帝會提前跟他打個招呼。

沒打招呼,就是沒戲。

接下來,各方紛紛下場,舉薦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選。

既然是舉薦,當然得把這個人捧起來,所以每一個被舉薦之人,都被誇讚的天花亂墜,就好像民部尚書不用他,民部的工作就不能施展。

還有人舉薦楊銘,甚至還得到楊廣讚揚,誇他有眼光,但楊銘心裡清楚,老爹是擱這演戲呢。

下面這幫湖塗鬼,被人家耍的團團轉。

整整一個半時辰,楊廣這邊都沒有拿主意,很顯然,被舉薦的這些人,都不符合楊廣的心意。

楊銘也在心裡盤算着,東宮那邊到底有哪個人,適合坐這個位置。

他認爲,這個位置必然是出自太子黨,楊雄、楊弘都有機會,但是這兩人已經是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再兼個一部堂官,似乎權力給的太大了。

那麼還能有誰呢?

歷史上,楊廣一朝做過民部尚書的,有好幾個,其中一個人,按照歷史看來,應該是要接班的,但是楊銘覺得,此人眼下,好像有點過於低調了。

老爹不會是屬意他吧?

這個人給楊勇做過太子右庶子,現在是楊昭的太子左庶子,身上還兼着左侯衛將軍,年齡也不小了,五十八歲。

有沒有可能,楊銘都想試着舉薦一下,因爲大哥楊昭註定今年會病逝,自己有了舉薦這層香火情,今後說不定用得着此人。

於是楊銘站出來道:“民部眼下責任重大,負責運河所需的民夫徵調及糧食供給,這兩項在東京營造期間,一直都是太子在主持,所以東宮那邊可謂輕車熟路,接手民部會順利很多,所以兒臣舉薦太子左庶子長孫熾,爲民部尚書。”

楊廣頓時愣住了這小子怎麼想到的?

他是在揣摩朕的心意?如果是這樣的話,老三也太可怕了。

好在這個時候,楊銘刻意將目光移至對面,瞥了人堆里長孫成一眼,這個微小的動作被楊廣捕捉到,心中頓時釋然。

還好,長孫成就是老三提上來的,如今幫長孫熾說話,應該是和長孫成商量好的。

楊廣也在心裡安慰自己,他的自負,不允許別人猜透他的心思,

長孫成收到楊銘的眼神後,也是一臉矇蔽,你看我幹什麼啊?咱們倆私下可沒有合計這件事啊?

秦王一向小心謹慎,今天怎麼回事?朝堂上也是能使眼神的地方?

長孫熾是長孫成的親二哥。

雖然楊廣打定主意,只要是老三舉薦的,他一個都不同意,但是人家跟自己心目中的人選撞上了,那就沒辦法了。

長孫熾終究是老大的人,老三就算有舉薦之情,也並無大礙。

於是楊廣欣慰的點了點頭,笑道:

“秦王的提議,朕深以爲然,爲今之計,是儘快接續民夫徵調與糧食供給,長孫在洛陽一事上,一直輔輔左太子,駕輕就熟,由他來接手會容易很多。”

這句話等於是拍板了,雖然諸位大臣仍有不贊成的,但是楊廣一旦定下的,基本就改不了了。

於是楊廣當場宣佈,長孫熾出任民部尚書,而太子左庶子的差事,仍然兼着。

明擺着就是增加太子東宮的勢力,再有異議的,基本就是傻逼了。

朝會結束之後,長孫成本想着追上楊銘問問情況,順道感謝一下人家,結果楊銘主動去找蘇威了。

蘇威繼續向前,目不斜視道:“殿下怎麼猜到是長孫熾?老夫想破腦袋也沒有想到會是他。”

“當然是用腦袋猜的,”楊銘微笑着與蘇威聯袂而行,道:“尚書省如果出缺,蘇公幫我補個人怎麼樣?”

尚書省,是國家權力中樞,這裡面的人,大多都有真才實學,而且很多年齡偏大。

年齡一大,身體就會出毛病,也就容易告病返家,空出位置,而楊廣也一直在給尚書省補充新鮮血液,替換掉那些老邁腐朽之人。

蘇威笑道:“殿下先告訴我,你想補的那個人是誰?”

“現任太常寺太祝,陳叔達,”楊銘道。

“噢原來是他,”蘇威點了點頭:“老夫有過風聞,說這個人走的是裙帶關係,聽說秦王嬪陳氏,是他的侄女,這麼說,殿下也是因爲這層關係,保舉此人?”

楊銘笑道:“不是,是我個人比較欣賞他。”

蘇威忍不住笑道:“能得殿下賞識,陳叔達運氣不錯,放心,一旦有缺,老夫這邊會優先考慮此人,”

“但是”蘇威突然狡黠一笑,道:“大家都知道,殿下兼任鴻臚卿,不過是一時之舉,事後殿下肯定也看不上這個位置吧?”

楊銘頓時會意,笑道:“蘇公放心,等打發走鐵勒那幫人,本王這邊,必然會保舉令郎接任。”

蘇威點頭微笑。

他的兒子蘇夔,是鴻臚寺少卿,少卿和卿,雖然只差着一個等級,差別可就大發了。

好比後世的局zhang和副局zhang,在正的面前,副的和底下其他人,沒什麼區別,

而有些人幹一輩子副的,都提不了正。

如果蘇夔能夠成爲一寺主官,那麼將來再有變動,肯定也是幹正的,不會再去幹副的了。

這是一個大臺階,上去就上去了,上不去就不好上去了。

蘇威肯定不方便提拔自己兒子,所以借楊銘的手,是最合適的。

雖然楊銘眼下似乎沒有什麼實權,但是別忘了,人家是親王,是正一品的皇子。

一直出了朱雀門,蘇威和楊銘纔算分開,剛坐上馬車,就聽陳奎說,長孫成來找了。

於是楊銘將他邀上馬車,笑道:“有什麼事情,去貴府再說吧。”

長孫成倍感榮幸,卻不知道楊銘這裡,惦記着他的閨女呢。

他的府邸,不在九三這條線上,而是次了一等,在九四,因爲長孫成身上沒有爵位,只有個上柱國的勳位,還是楊銘給他爭取的。

他爹的平原縣侯,被他大哥長孫謩給襲了,但是他大哥掛了。

楊廣早些時候不待見老二長孫熾,所以沒有讓長孫熾襲爵。

長孫府在永寧坊,佔地面積也不算小,這是當年楊堅因爲長孫成在突厥外交上面的功績,賞賜給他的。

如今他的兒女和妻子,都住在這裡。

進府之後,當然要由夫人高氏親自接待,端茶遞水皆親力爲之,殷勤侍奉。

每一個被伺候的人,都伺候過別人,誰都不能例外。

楊銘就座之後,笑道:“我舉薦乃兄,私心肯定的是有的,當然,長孫熾在東宮輔左太子,實心用事,也是本王看重他的原因之一。”

這個時候,功勞就要往自己身上攬了。

長孫成一臉感激道:“二兄是有大才的,可惜性格木訥,少言寡語,以至於不顯人前。”

謙虛了性格木訥的人,可做不了太子左庶子,五品以上的官員,哪個不是人精?

楊銘環顧左右道:“真要說到木訥,本王第一時間想到的,反而是令郎無忌?他可在府上?”

“在的,”

長孫成點了點頭,趕忙給妻子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將兒女們都帶進來,拜見秦王。

楊銘年齡不大,輩分卻大,長孫成有意交好,自然會讓家中晚輩出來露露面。

若能在楊銘這裡混個臉熟,總是有好處的。

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第716章 世民北上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一五六章 薨第609章 反客爲主四三章 爭取儲君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532章 一觸即潰八四章 又保一個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597章 木棉花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691章 謝恩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740章 留活口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79章 弔唁長孫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760章 右僕射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657章 一步登天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七八章 五牙大艦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五六章 胡商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486章 軍輜開運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479章 任人唯親九十章 納吉二三九章 江南陳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第747章 楊老四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716章 世民北上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483章 一代巨匠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六七章 御史中丞
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第716章 世民北上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一五六章 薨第609章 反客爲主四三章 爭取儲君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532章 一觸即潰八四章 又保一個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597章 木棉花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691章 謝恩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740章 留活口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79章 弔唁長孫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760章 右僕射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657章 一步登天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七八章 五牙大艦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五六章 胡商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486章 軍輜開運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479章 任人唯親九十章 納吉二三九章 江南陳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第747章 楊老四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716章 世民北上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483章 一代巨匠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六七章 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