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

回到王府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因爲交通不便的緣故,其實一天之內,也做不成多少事情,早晨寅時起牀,上午己時離宮,中午在楊麗華家裡混了一頓飯,聊到下午申時,回到家已經快酉時了。

馬車這玩意,不過是代步工具,其實沒有多快,騎馬倒是快,但很不舒服,屁股得隨着馬蹄的節奏,一顛一顛的,非常累。

徐景見到楊銘回來,趕忙通報,說是晉王楊昭來過,囑咐楊銘這幾天留意長孫成,說是太子的意思,讓他到城外迎一迎對方。

楊銘一天沒有回來,徐景早就派人到城外的官驛守着,一旦有消息,會第一時間通知王府。

大隋的規矩,所有進京官員,都要先在大興城外的官驛暫時停步,名爲接風洗塵,實際上也有搜查的意思。

大興是京師,關防特別嚴格,正五品以下官員的隨從,不能攜帶利刃。

當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幾乎所有官員的隨從,都攜帶有兵器,但是隻要不被搜出來,那就是沒攜帶。

楊銘也明白老爹這番佈置的意思,人是自己力保,才得了上柱國,那麼拉攏長孫成,就還得他親自出馬。

大致詢問一番長孫成的行程後,楊銘覺得,自己還是早早去官驛等着吧,這樣一來顯得有誠意。

不要認爲郡王就不會低頭,就不會放下身段與人結交,實際上,楊堅在北周時期,身段就放的非常低,爲人特別謙謹,交好了很多家族,所以在篡周的時候,才能獲得大部分人的支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huanyuan.換源,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銘過門而不入,直接令車隊掉頭,趕往城外的官驛。

大興城外的這座驛站,是整個大隋最大的官驛,名叫長安驛,坐落在大興城與藍田縣之間,幾乎相當於一個市鎮大小,值守在此的官員小吏,多達七百人。

官驛,主要是歸兵部管,因爲驛站最大的作用,其實是傳遞軍情。

驛站分驛、站、鋪三部分,

驛,是接待賓客和安排物資運輸的部門。

站,是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的部門。

鋪,是地方各州、郡、縣官員遞交公文、信函的部門。

這裡的住宿條件,是非常不錯的,畢竟是官方部門,接待的大多都是重要人物,怠慢不得。

楊銘每次返京,都會在長安驛盤桓幾個時辰,吏員會走個過場,清查一下車隊所載之物,因爲楊銘是郡王,郡王返京,是要以水撒路,敲鑼淨街的。

楊銘趕到長安驛的時候,詢問驛官,後者已經接到河東驛的通報,預判長孫成會在今夜子時抵達。

夜裡趕路,是非常非常慢的,除非緊急情況,一般不會有人選擇走夜路。

但是長孫成是奉旨返京,是有時間規定的,不能超時,讓你三十天回京,你敢超一天,就是違旨。….

如果超時了,沒有適當理由,是會直接問罪的。

當初冀州刺史趙煚奉旨返京,人都病成那個樣子,照樣不敢延誤,硬生生拖着殘病之軀趕回了大興,回來就不行了。

這個規矩,非常不人性化,但是也從側面彰顯,皇權的至高無上。

驛官說長孫成子時抵達,那就不會是丑時。

在驛站內隨便吃了點東西,楊銘便開始枯等,給長孫成請功的奏疏,已經送到仁壽宮,楊堅那裡還沒有批,不過應該不會有問題。

畢竟奏疏是太子擬的,如今是太子主政,楊堅不會不給兒子面子。

因爲他如果經常駁斥楊廣的

話,會造成太子權威有損,不利於楊廣的順利接班。

教訓子女,是背後的事,當着外人面,楊堅從來不會訓斥楊廣。

熬到亥時,驛官風風火火來報,長孫成的車隊已經進入官驛,只等接風洗塵之後,便會前來拜見楊銘。

楊銘既然是帶着拉攏的目的來的,當然不會硬等對方來拜見,於是主動離開房間,前往車隊所在的前院。

長孫成是聰明人,雖然他沒有見過楊銘,但是眼下的大隋,還能穿着喪服在官驛晃悠的,只能是直系宗室。

而且方纔驛官早有話帶到,說是河東王眼下就在驛站,等他返京。

「下臣長孫成,拜見殿下,」一臉風塵的長孫成趕忙迎了過去,朝楊銘行大禮。

楊銘擡手去扶:「一路辛苦了,本王在此專程等候,是奉太子命,爲長孫使者接風洗塵。」

「太子恩典,下臣感激涕零,」

長孫成的相貌,非常予人好感,是那種讓人看一眼,就會覺得這個人非常靠得住的面相。

興許是常年駐守邊疆的緣故,他皮膚粗糙不堪,臉上的皺紋像是被草原風沙磨礪過一樣,溝壑縱橫。

「五十多歲的人了,辛苦半輩子,如今返京是該好好享享福了,」

楊銘親切的握着對方雙手,笑道:「使者若還有精力,咱們不妨即刻返京,本王在王府爲你接風。」

「殿下擡愛,下臣怎會不從?」長孫成道。

回去的路上,兩人共乘一車,這期間,楊銘隻字未提給對方請功的事情,只是噓寒問暖,聊些家常的話。

王府,早已收到消息的裴淑英,張羅人準備晚宴,爲長孫成接風。

因爲楊茵絳有孕在身,不便見客,所以是裴淑英露面接待。

她看出丈夫對來人的重視,於是親自請對方入座,招來侍女伺候。

長孫成心知,眼前這位端莊婦人,便是內史省老大裴矩獨女,人家對自己這麼客氣,頗讓他有些受寵若驚。

於是他趕忙令隨從帶進來一件禮物,是一面純金的圓盤,上面凋刻着神鳥孔雀。

工藝比較粗糙,一看就是出自突厥,不過此圓盤既厚且大,需兩個人合力才能擡起。突厥人就是這樣,不講究形狀造型,只講究大。….

「此物乃下臣臨行前,啓民可汗所贈,重一百二十斤,夫人細膩,此物確實不適合,可熔了之後,鍛鍊成首飾之物。」

裴淑英當然不會喜歡這類玩意,實在是太粗糙了,擺在哪裡都不好看,不過好在金子量大,一百二十斤呢,打造成其它飾品確實很不錯。

「使者盛情難卻,那本宮就受之不恭了,」裴淑英答謝道。

接下來,夫婦倆熱情的招待了長孫成,並且留對方在王府住下。

長孫成這個人,還是值得拉攏的,他在家中排行老二。

大哥長孫謩(),在北周時期做過勳州刺史,已經過世了。

三弟長孫熾,現任太常寺少卿,因爲曾經做過廢太子楊勇的東宮右庶子,所以不受楊廣待見。

老四長孫敞,在楊廣還是晉王的時候,就跟着楊廣混了,是楊廣的侍衛。

兄弟四個,實際上還是屬長孫成混的最好,因爲他是兩國使者,所以他乾的事情,是要向楊堅直接彙報的,有隨時面聖的資格。

長孫家的基本盤,在洛陽,得益於北魏元氏從大同遷都洛陽,所以他們這一族在北魏時期非常吃得開,號稱王左門第。

甚至還有一種說法,說是長孫氏原本就是從拓跋氏一支裡分出來的,而拓跋氏,就是北魏元氏。

現今大隋洛陽一帶,仍是元家和長孫家說了

算,甚至整個中原地區,都是他們勢力覆蓋範圍。

原本長孫成有個族叔,叫長孫覽,在開皇初年,相當吃得開,與楊雄、元諧、高熲、虞慶則、賀若弼是一個輩分的大老,女兒還嫁給了楊秀,成爲蜀王妃。

長孫覽過世之後,長孫家便沒有再出過中樞大老。

如今的長孫成,有四個兒子,三個閨女,其中一兒一女在史書上名氣超大。

一個是四子長孫無忌,一個是三女長孫無垢,也就是觀音婢了。

現在的長孫無忌,才八歲,觀音婢四歲,他們倆都是長孫成的繼室高氏所生。

是繼室,也就是續絃的正妻,所以他們倆是嫡出,長孫成剩下的那些子女,都是亡妻元氏所生。

這也就是爲什麼,歷史上長孫家唯有長孫無忌在李世民那裡最吃得開,因爲人家是長孫皇后一個媽生的親哥哥,他們倆的親孃高氏,是北齊宗室之女。

歷史上,兄妹倆在長孫成過世後,被幾個哥哥趕出了家門,相依爲命,被舅舅高士廉撫養長大,就是高士廉做主,將觀音婢嫁給了李世民,這小子也靠着外甥女,成功打入凌煙閣。

都落魄到這種地步,才輪得到李世民,可想而知,長孫成如果不死,李世民根本沒有機會娶人家的閨女。

這倒不是說李世民的出身不好,而是因爲他是次子,換做建成的話,那就是綽綽有餘了。

長幼有序,人家李建成將來能襲唐國公,李世民能有啥?他啥也沒有。

所以熟知歷史走向的楊銘,直到現在,都沒怎麼將這哥倆放在眼裡。

不過建成與自己同庚,今年也十六歲了,不知道這小子會娶了哪家的姑娘,他再不成婚,在大隋就算是大光棍了。

楊銘對建成的婚事,還是很感興趣的,因爲歷史上記載,建成的妻子鄭觀音,是在十六歲的時候嫁給他,而李建成比鄭觀音大了足足十歲。

也就是說,李建成二十六才成婚,可能嗎?絕對不可能,因爲這樣的話,李淵是會被戳嵴樑骨的。

二十六成婚,能被人笑話死。

堂堂隴西李氏,怎麼可能給人留下這個笑柄.

圓盤大佬粗

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六十章 兩難第726章 五座大橋五五章 吃剩飯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二二六章 進士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三三章 做妾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730章 殺心起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763章 告狀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596章 關稅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760章 右僕射第545章 雙眼皮七九章 負荊請罪二四零章 秦王嬪二六七章 教坊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513章 臨陣抗命六一章 背鍋俠第710章 蠻子九六章 頂包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730章 殺心起十七章 純屬意外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687章 火燒糧草七一章 朱雀大街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644章 苛捐雜稅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三九章 香味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481章 君君臣臣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763章 告狀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九二章 建成小兒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四十章 爽約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五四章 配婚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六十章 兩難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三章 小狗崽子第581章 出使突厥四二七章 捱打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562章 一世英名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二九八章 洗白
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六十章 兩難第726章 五座大橋五五章 吃剩飯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二二六章 進士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三三章 做妾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730章 殺心起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763章 告狀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596章 關稅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760章 右僕射第545章 雙眼皮七九章 負荊請罪二四零章 秦王嬪二六七章 教坊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513章 臨陣抗命六一章 背鍋俠第710章 蠻子九六章 頂包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730章 殺心起十七章 純屬意外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687章 火燒糧草七一章 朱雀大街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644章 苛捐雜稅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三九章 香味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481章 君君臣臣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763章 告狀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九二章 建成小兒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四十章 爽約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五四章 配婚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六十章 兩難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三章 小狗崽子第581章 出使突厥四二七章 捱打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562章 一世英名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二九八章 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