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兵械優勢

辛世雄進入遼東半島,開始構築防線,他的首要任務,是半島的敵軍不能漏出來,給南下主力造成影響,次要,纔是打卑奢。

什麼情況下打卑奢呢?先解決掉卑奢以東的十幾座山城。

卑奢就是大連一帶,這裡是近海區域,而辛世雄想要到達卑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封鎖,以逸待勞。

卑奢如果沒有水師支援,與烏骨城的聯繫再中斷,時日一久,後勤保障就會出問題。

而隋軍佔領遼東城之後,有一個意外之喜,就是這裡囤積有巨量的糧草物資,有些被敵軍給燒了,有些來不及燒。

本來大隋還缺糧,打下遼東之後,一下子吃飽了。

歷史上,楊廣前兩次攻打高句麗,都沒把遼東給打下來。

遼東半島的地形,是中間高,周圍低,中間的山脈,就是長白山的餘脈千山,這裡是一處風景秀麗的形勝之地,後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A級景區。

辛世雄想在這裡堵截半島敵軍,重兵應該設置在南北兩側的低矮走廊,至於中間的高地,不好佈防,只能儘快拿下蓮花城、向陽城、鳴蟬寺,梨山城,以此四城構築防線。

史萬壽和令狐長,佈防於半島南北兩側低地,相隔近三百里。

楊萬石領步三甲四千五百人,負責攻打蓮花城等四城,郭嗣本領輕騎二的五千人,爲策應。

其餘大軍,各自佔據有利地形、水源地、出入要道,佈置防線。

“多派遊騎斥候,探查周邊,稍有異象,立即稟報,”辛世雄在一座山腳下臨時搭建的營帳中,研究着半島地形。

龐犇在一旁道:“很奇怪啊,我們至今爲止,只遇到小股敵軍,見我即退,鄧暠說半島囤積有敵軍一萬多人,不知是否準確。”

亞將周仲安道:“鄧太守的軍報,目前爲止還是準確的,出入不大,卑奢城除了水師,也就是四五千人的樣子,其它十餘座山城,加起來能有一萬,就不錯了,但是卑奢水師走沒走,我們就不知道了。”

大隋遠征高句麗,二十四路總管,唯獨一路,楊廣管不了,那就是來護兒的水軍,不是不想管,是夠不着啊,人家在海上飄着,通訊是完全斷絕的。

卑奢水師如果沒走,對辛世雄的威脅是相當可怕的,所以辛世雄非常小心,根本不敢冒進。

“只要南北防線構成,水師在不在,都無關痛癢,”辛世雄沉聲道:“我們還是要謹慎一些,等到楊萬石拿下四城之後,嚴防死守,嚴密監視各地水源,看看前方斥候能打探到什麼消息,如果水師走了,我們再往西南進軍。”

楊萬石打四城,不輕鬆,主要是爬山太累了。

“真是鳥不拉屎的地方啊,人怎麼都住在山上?”楊萬石朝身邊的副將發着牢騷。

副將也是納悶:“山上無水,他們是怎麼吃水的?”

楊萬石蹲下來,雙手從溪水裡捧起一汪清水喝了幾口,吧唧着嘴道:

“好水啊,這麼好的水讓這些蠻夷喝了,真是糟蹋,這裡應該是下游,派幾騎往上游查看,看看這溪水是從哪來的。”

山泉水,是肯定有泉眼的,主要來自於山體浸水,也就是雨水落在山上,慢慢往下滲透,于山體縫隙中形成水道,然後通過泉眼流出,形成溪澗,這種泉水,時有時無。

還有一種,是地下水反涌的自流泉,一般在地勢低窪處可見,這種泉水源源不斷。

從古至今,有人生活的地方,肯定得有水,楊萬石料定山城的用水,肯定取自山下,有山就有水,山水總相依。

五騎爲一火,沿着溪流往上游走去,彎彎繞了走了七八里,他們發現了一座敵軍營地。

五人趕忙下馬,將戰馬栓入林中,然後小心翼翼的往前摸索,查看情況。

這座營地不大,也就七八座大小不一的木帳篷,上面掩蓋着荒草,比較隱蔽。

遊騎小隊,是非常有耐心的,窩在草叢裡不發出一點聲音,靜靜的注視着遠處動靜。

不大一會,便見到幾十個平民裝扮的壯力挑着水桶過來打水,原來在營帳的後面,有一汪水潭,由山體中的一個泉眼匯聚而成,他們是從這裡挑水,然後送上山。

分出一名遊騎返回稟報情況,剩下四人仍在原地監視。

楊萬石收到消息後,立即撥出兩百兵給旅帥李嵩,令他前往查看。

李嵩帶人趕到目的地之後,沒有聲張,而是繼續查看這些挑水民夫的上山路徑。

“這條路上山,頗爲隱秘,或可做爲我軍主攻方向,”副官返回來,小聲道。

楊萬石從正面打,非常艱難,主要是因爲上山的路實在不好走,而衛士們又披着重甲,等到爬上去,也都沒力氣了。

但是李嵩發現的這條小路,雖然彎彎繞繞,卻非常好走,不用衛士們披荊斬棘硬往上爬。

“都藏好了,咱們晚上再行動,先把營地的雜種都宰了,然後沿此路上山,”李嵩吩咐衆人都隱蔽好,然後靜等入夜。

楊萬石收到消息後,立即派人聯繫郭嗣本的輕騎二,讓他把各處水源地盯緊了,但是不要聲張,他要藉着敵軍的運水路線攻城。

他們這邊,清一色的精煉兵械,而山上的高句麗士兵,裝備慘的一批,柳條紮成的盾牌,外加一把刀,這就是一名合格的士兵了。

主要還是因爲地方小,資源有限,好的裝備都給那些大城了,山城上主要還是依靠地形優勢抵禦隋軍。

別的不說,你躲在城牆後面,居高臨下往下面扔石頭,那殺傷力不比弓箭小。

楊萬石就是吃了這個虧,因爲精練甲冑不懼刀槍,但是怕石頭,被砸中了,那是內傷,何況山腰上就沒一塊落腳的好地方,往上衝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就會崴腳。

人一旦崴腳,就廢了。

入夜後,李嵩帶着兩百人摸進水潭營地,將營中不過百的高句麗士兵殺了一個乾乾淨淨,沒留一個活口,而他這邊,竟然就幾個傷員。

於是兩百人的旅隊,沿着小路小跑上山,前鋒六人,扛着一根從水潭營地卸下來的木樑,這是用來砸門的。

山城外圍的城垣,應該是有門,這是李嵩的判斷,沒門他怎麼往裡挑水呢?總不能挑着水桶爬過城垣吧?

剛接近第一道城垣,嗖嗖的幾支冷箭就射出來了。

但是李嵩這邊完全不懼,大家心知肚明,你只要不是扔石頭,我就不怕你。

“砸門!”李嵩低喝一聲,衛士們給扛着木樑的六人讓開道路,然後又分出七八個人,合力抱着木樑就往那道不怎麼堅固的門上撞了過去。

只是一下,門就被撞爛了。

“排矟手列於兩側,繼續上山,弓矢手不要射箭,留着上去用,”李嵩左手持盾,右手持矛,靠着火把的照亮,帶着人往山頂的山城衝鋒。

他這輩子就沒有打過這麼安全的仗,有精煉盾牌頂着,內心非常輕鬆,何況他們這兩百人,是全甲。

就這樣,經過半夜的激戰,李嵩的兩百人旅隊,拿下了蓮花山城,殺敵六百,俘虜兩千多平民,自身傷了二十七個,一個沒死。

楊萬石秉承了楊家的家風,下令降兵一個不留,壯丁全部驅趕出城,在半山腰做苦力,加固城垣。

控制水源,便可以控制山城,楊萬石又在各處水源地佈置兵力,他的這條防線,隨着四城相繼被拿下,已經初見雛形。

辛世雄將龐韜三千人的弓矢一,也派了過來,分別駐防於四城,並將消息傳給了李靖。

只有這裡構築好防線,麥鐵杖才能安心的打烏骨。

烏骨城必須在十天之內拿下,因爲十天之後,宇文述的中軍主力,要從這裡南下。

但是烏骨,非常不好打,這裡河道縱橫,有鴨綠江的一大支流愛河,愛河又分流出了舊帽山河、牛毛生河、八道河、草河等2000餘條大小河流。

所以愛河,是遼寧丹東地區的母親河,烏骨城,就在丹東。

這裡有山城三十餘座,其中的鳳凰山城,屯兵一萬五,是整個高句麗最大的一座山城。

“十天,我們根本不可能拿下烏骨,如果照這個辦法打,大總管的主力不可能按期南下,”蘇烈指着地圖上星羅密佈的山城道:

“觀其分佈,各爲呼應,我若分兵去打,容易被牽制,最好還是合圍,等到大軍南下,再徐徐圖之。”

麥鐵杖皺眉道:“圍剿,不是長久之計,烏骨一帶囤有重兵,一旦突破防線,就會侵擾我南下主力,還是應集中兵力去打烏骨與鳳凰山,其它山城勢必會救,我便可形成牽制,這是以攻代守。”

蘇烈反對道:“烏骨城的任務,就是阻擊我主力南下,我若去攻,未必接戰,一旦遊走各方,伺機尋我主力,那時候可就圍不住了,你要知道,誰去打平壤,高句麗那邊是清楚的,人家知道不是咱們。”

這是楊廣的鍋,不過歷史上第二次攻打高句麗,楊廣改正了,可惜那一次出了個楊玄感。

隋亡,楊玄感居功至偉,如果不是他在後方造反,第二次打高句麗,就拿下了。

“我贊成蘇總管的意思,”老大麥孟才道:“父親既然猶豫,不如上報李總管定奪。”

麥鐵杖沉吟片刻,點了點頭:“那就看看總管的意思吧。”

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597章 木棉花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669章 大冢宰第734章 禮部侍郎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四二七章 捱打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三三九章 撂挑子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541章 嶺南爆雷八十章 有罪無功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第731章 可稱公子第498章 兩項技能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753章 重在民部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698章 一鍋飯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596章 關稅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四章 說和第689章 巨馬河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四七章 夫妻恩愛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二二二章 牛、羊、豬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526章 形勢複雜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六七章 御史中丞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47章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539章 遼東郡王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561章 不準迎接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598章 不懂政治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712章 你別幹了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七六章 至善至孝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六六章 是非之地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660章 世嫡皇孫第562章 一世英名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574章 平反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690章 善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711章 楊廣離京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
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597章 木棉花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669章 大冢宰第734章 禮部侍郎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四二七章 捱打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三三九章 撂挑子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541章 嶺南爆雷八十章 有罪無功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第731章 可稱公子第498章 兩項技能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753章 重在民部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698章 一鍋飯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596章 關稅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四章 說和第689章 巨馬河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四七章 夫妻恩愛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二二二章 牛、羊、豬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526章 形勢複雜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六七章 御史中丞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47章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539章 遼東郡王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561章 不準迎接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598章 不懂政治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712章 你別幹了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七六章 至善至孝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六六章 是非之地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660章 世嫡皇孫第562章 一世英名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574章 平反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690章 善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711章 楊廣離京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