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

龜茲境內的東突厥大軍,統帥是特勒康鞘利,突厥三大官位:葉護、設、特勒,這都是皇室成員擔當。

而康鞘利之所以出現在這裡,就是接到始畢的命令,過來滅了楊玄挺,然後栽贓給西突厥。

畢竟龜茲是西突厥的附屬國,玄挺如果死在這裡,西突厥脫不了干係。

始畢也是在見過李靖派過去的使者韋節之後,有了這個主意,要不然他也不知道楊玄挺會去龜茲,而他身邊有中原小靈通趙德言,自然知道玄挺是什麼來路。

這樣的人死了,大隋朝廷肯定會追究。

不過很可惜,康鞘利來遲了一步,玄挺也是夠小心的,如果他進了城,免不了就會多耽擱幾天,因爲龜茲王會招待他,但是他沒進城,這運氣屬實爆棚。

沒抓到玄挺,康鞘利卻遇到了契苾歌楞的鐵勒主力,既然都遇到了,那還說什麼?幹唄。

突厥不存在不打就跑的情況,因爲民風如此,我能不能幹過你,得幹過之後才知道,幹不過了再跑不遲。

再者騎兵遭遇,誰跑誰吃虧。

當年楊銘攻吐谷渾,曾經與契苾歌楞有過一面之緣,對方趕來也是爲了能夠瓜分地盤,但是被楊銘喝退了。

那時候的西突厥政權不穩,一直有內亂,何況裴矩在張掖,硬生生靠着一張嘴,把西突厥給穩住了,否則滅吐谷渾不會那麼順利。

後來楊廣巡視張掖,把處羅給收拾了,射匱趁勢而起,成爲新的西突厥可汗,沒過多久就開始對高昌用兵。

當時的朝堂,一直認爲應該給契苾歌楞一個和親公主,分化其與射匱的關係,因爲鐵勒跟處羅是死仇,但跟射匱可不是。

那次派出去的使者叫崔儀,是契苾歌楞漢人軍師崔禛的幺弟,此人回來之後,朝堂便沒有了與鐵勒和親的念頭。

因爲崔儀帶回來的消息說,那個時候契苾歌楞就已經打算依附射匱,大隋想要分化,已經行不通,因爲鐵勒距離大隋太遠了,中間隔着一個西突厥,而鐵勒內部,也是心向歸附突厥,而不是依附大隋。

因爲鐵勒要是跟西突厥鬧翻,大隋救不了他們。

過年了,趕在年前的頭幾天,長安縣造紙場的幾批紙也順利賣完,錢都給了左右武衛,用來發餉。

朝廷肯定也需要安撫其它軍府,大家放心,一個一個來,先把他們的賬清了,接下來就是你們了。

衛士們還是有這個耐心的,畢竟左右武衛的工資結清,他們是看在眼裡的,心裡也就有盼頭,知道朝廷不會賴他們的賬。

上元節的燈會,還要籌備,正月的時候,關中地區今年的賦稅就會收上來,難熬的一年也算熬過去了。

“遼東那邊,右僕射傳來消息,靺鞨與契丹已經在準備國書,願意併入大隋,並且爲大隋鎮撫東北,那麼明年開始,我們應該往那邊遷徙人口,以求長遠,”楊恭仁在今晚的宴會上,邊喝酒邊說道。

不得不說,裴矩的那張嘴,已經是爐火純青了,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說服靺鞨與契丹的,但人家就是把事給辦成了。

大家比較傾向於高句麗之戰,讓對方嚇破了膽,畏懼大隋,所以裴矩纔會這麼順利,這當然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另外的原因,大概就是大隋允許他們繼續管理舊有地盤。

剩下的,就是靠裴矩的個人發揮了,你得把人家哄住才行,讓他們能夠放心的依附大隋,騙人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宇文述吃着肉,哈哈笑道:“還得是裴公啊,真乃今之張儀,不過河北、山西、山東在去年的時候,已經往高句麗舊地遷徙三萬餘人,約五千戶,這次往東北遷徙,是不是換個地方。”

楊約笑道:“換哪呢?南方人肯定不會去,北方也就剩下關中與河南,這是我大隋國本所在,不能遷,所以還得從山西、河北、山東遷徙。”

關中與河南,向來是大隋最大的兵員儲備所在,又是糧倉,人口從來沒有流失過,一直處於增長趨勢。

當年洛陽建成之後,便有天下富商總計六萬餘戶遷往東都,隨着大運河的貿易逐漸發展,往中原遷居者,爲天下最高,遠超關中及其它地方。

楊銘聽到楊約的話,沒有吭聲,而是低頭喝着肉湯,他其實是希望關中往東北遷徙的,可以有效的分化關中的門閥勢力。

再說了,高句麗就是從山東、山西、河北遷徙過去的,東北如果還是這三個地方,以後洛陽以東,完全就是三省世家的天下了,會對京師造成極大威脅。

但你想要關中人去東北,眼下完全是癡心妄想,但凡生活過得去的老百姓,都不會去,何況是世家。

人家世家還想着讓別人做開路先鋒,把那裡治理好了,他們再去撿現成。所以楊銘越發覺得,以洛陽爲東都,簡直太超前了,雄踞天下正中,俯瞰四方。

“東北民風彪悍,往那邊遷徙人口,要慢慢來,”盧楚道:

“河北遭遇連年大亂之後,許多郡縣已經成爲寬鄉,需要外來人口填充,而不是往外遷徙,山東也是如此,山西情況稍好,卻又是我關中東面屏障,不宜再遷了。”

河北和山東,是近幾年兵變最多的地方,以至於有些縣城損失過重,人口大量流失,已經出現田多人少的跡象。

而大隋一直以來,都是狹鄉(人多田少)人口往就近的寬鄉(人少田多)遷徙,山東與河北的人口已經不算富裕了,畢竟這兩個地方就是天下糧倉的華北平原,又是修運河,征討高句麗死人最多的地方,所以當下,田畝與人口之間的比例,是均衡的。

這個均衡,是虛假均衡,因爲平民的授田,普遍不足額,但是下面報上來的數字,顯示是均衡的。

大隋的均田制,本來就是一本爛賬。

衛玄道:“我們在明年,肯定需要儘早遷徙一批漢民過去,胡漢混雜,有利於地方治理,臣以爲,可以盤查天下獄所,輕罪者,願舉家遷徙東北,可赦免其罪。”

“這個主意好,”楊銘放下湯勺,點頭道:

“靺鞨與契丹已經願意歸附,我們這邊動作慢了,恐會生變,畢竟那裡也生活着很多突厥人,這是一個立場搖擺的地區,如果不是始畢西征,我們也沒有機會攻略東北,衛公此言,可爲上策,但還可以放寬一些,只要不是十惡大罪,皆可以此免罪,朝廷還會給予盤費工具,助其早日立穩腳跟。”

十惡就是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和內亂。

宇文述問道:“衛公管着民部,當今犯罪羈押者,大約多少?”

大隋立國初期,監獄裡沒有多少犯人,因爲開皇律比眼下的大業律嚴格很多,亂世用重典嘛,楊廣繼位之後,天下漸趨穩定,所以大業律要稍微寬鬆一些。

開皇年間犯罪,重點的直接就砍了,輕點的打個半死,真正羈押在牢獄裡的,其實沒有多少人。

楊堅也不願意花錢養活罪犯。

什麼一年兩年徒刑啊,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啊,那會都沒有,要麼死要麼半死,被關起來的,都不是一般人,大部分還能出來。

但是大業元年開始,律法寬鬆之後,牢獄裡面的犯人就多了,但是這些犯人也有前提,就是你的家屬得給監獄交錢,等於是伙食費,沒錢的,刑部也不願意關你。

你要是個土匪被抓到,家裡又沒有錢給你交伙食費,怎麼辦?刑部會找民部出一個文件,把你的戶籍改成奴婢,賣出去。

奴婢是很慘的,還不如關在大獄裡面呢。

各大家族內府上的奴婢,那是高等奴婢,低等奴婢都在外面幹苦力呢,挖礦的,種地的什麼都有,基本吃不飽飯,死了一塊草蓆就把你埋了。

衙門口向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你以爲跟你鬧着玩的?平民老百姓,最好一輩子都不要跟衙門打交道。

衛玄回答道:“在押罪犯,全國大約六萬餘人,至於除去十惡之後有多少,還需覈查一下。”

“那應該沒多少了,十惡之罪大多被判死和流徙,”楊約笑道:“幾萬人足夠了。”

至少在京師,關在刑部大獄的罪犯,很多都是被牽連的,比如漢王叛亂,牽連了一大撥人,這些人的家裡呢,還有點錢,能夠養着他們在監獄不被弄死。

東宮的那個王珪,是聽了袁天綱的話躲過一劫,後來太子立儲,大赦天下,纔敢離開終南山。

大赦天下,是分罪名的,像王珪這樣的,本該不屬於赦免範圍,但是太原王氏有本事把你劃入赦免範圍。

是啊,你的叔父王𫠆跟着楊諒造反,你被牽連了,但是刑部派人調查後,驚訝的發現,原來你跟你叔父王𫠆早就翻臉了,老死不相往來,噢.那你就沒事了。

所以天下所有大獄當中關押的罪犯,其實很多素質都不低,用來充作遷徙人口,非常合適。

律法適當寬鬆一些,利國利民,但有些罪名肯定還得重典。

楊銘認可了衛玄的建議,令其即刻就辦。

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701章 自命不凡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31章 手起刀落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761章 勸酒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498章 兩項技能第703章 如嫡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543章 諡號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第685章 悍兵難管二十二章 撩妹五九章 豪放名士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744章 寧願一死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655章 敗局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482章 老少談心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689章 巨馬河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518章 西方之劫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499章 羈縻政策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758章 清理門戶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第653章 江淮羣賊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二一一章 妾妃五五章 吃剩飯第691章 謝恩八十章 有罪無功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709章 大昏招第597章 木棉花第599章 盡善盡美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49章 家宴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658章 斛律明月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723章 三十歲整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746章 齊王楊暕六二章 買賣難做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726章 五座大橋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598章 不懂政治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689章 巨馬河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九八章 帶下醫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一五四章 大忌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第625章 登高之門
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701章 自命不凡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531章 手起刀落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761章 勸酒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498章 兩項技能第703章 如嫡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543章 諡號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第685章 悍兵難管二十二章 撩妹五九章 豪放名士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744章 寧願一死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655章 敗局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482章 老少談心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689章 巨馬河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518章 西方之劫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499章 羈縻政策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758章 清理門戶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第653章 江淮羣賊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二一一章 妾妃五五章 吃剩飯第691章 謝恩八十章 有罪無功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709章 大昏招第597章 木棉花第599章 盡善盡美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49章 家宴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658章 斛律明月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723章 三十歲整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712章 你別幹了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746章 齊王楊暕六二章 買賣難做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726章 五座大橋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598章 不懂政治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689章 巨馬河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九八章 帶下醫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一五四章 大忌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第625章 登高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