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

宇文化及這次南下,帶走了七萬大軍,被封爲河北黜陟討捕大使,麾下有兩位行軍總管,史詳和屈突通。

如果單靠化及,他能力有限,所以楊廣才安排了兩位行軍總管幫忙,一旦平叛結束,功勞最大的還是宇文化及。

這是爲了嘉獎宇文述。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賞賜的,那就是將宇文述的許國公往上面提一提,改成比“許”更高的國號,但這個辦法被提出來之後,也是遭到很多人反對。

大隋立國至今,國公封號被提級的,只有楊素,從越變成了楚。

李渾從申國公到鄴國公,這不是提級,申和鄴是一個等級的,都是非常小的國號。

這次遠征,平壤是宇文述和來護兒拿下的,又是宇文述受降的,看起來似乎他的功勞最大,實則不是,功勞最大的其實是楊廣。

因爲人家是御駕親征,皇帝本身是行軍大元帥,而宇文述是行軍大總管。

所以御史臺有個不長眼的,竟然直接懇請楊廣封禪泰山,當時的朝會上鴉雀無聲,連楊廣自己都不好意思接這個茬。

沒錯,朕的終極目標就是封禪泰山,但是眼下還不太行。

楊廣好大喜功沒錯,但是他沒有那麼不要臉,楊堅統一天下,都沒敢封,他只是滅了一個高句麗,臉皮還沒有厚到那種程度。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

回到遼東城的宇文述和來護兒,在楊廣的禁衛護送下,進入設置在遼東城的臨時朝堂。

剛邁過門檻,宇文述撲通一聲就跪下了:

“陛下受天命,愛育率土,剪除夷類,乃三百年內,未有之功,臣恭祝陛下得創大業。”

說罷,直接朝着楊廣磕了一個頭。

三百年內,最大的功勞,肯定得是楊堅的一統天下,但是人家陳朝不是夷類,那也是華夏正統,所以宇文述的馬屁,拍的其實挺到位。

這就是聰明人,跟誰搶功都不能跟皇帝搶,一定要把功勞都推到皇帝身上,而他們不過是在皇帝的指揮下,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你都跪了,我不跪好像顯得我不忠心,於是來護兒無奈也跪下了,說了一些吹捧楊廣的話。

楊廣親自走下臺階,將兩人扶起,笑道:

“二卿爲國之肱骨,今後不可再跪。”

我一開始就沒想跪,都怪宇文述這個馬屁精,來護兒趕忙謝恩,隨後兩人在右側位置的兩個空位坐下。

這倆人,可以說是當下大隋軍方最有權利的兩位大將軍,分管左右翊衛,如今還立下這麼大的功勞,今後的軍方系統,這兩人無疑會接班史萬歲與賀若弼,成爲軍方毫無爭議的兩位大佬。

大隋尚武,本來軍方的權利就非常大,尤其是一場大戰過後,至少三五年之內,軍方肯定會冒出一些牛逼人物,在朝堂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武將坐大,對皇權是不利的,但是比文官坐大要強上很多,畢竟武將造反,沒幾個成功的,但是文臣禍國,危害非常大。

關隴集團本無文武分途之事,但是自從崔仲方提出三省六部的中央集權官制後,正在一步一步的朝着文武分家的方向發展。

十二衛四府大將軍,與三省六部十一寺,這就是武將集團和文官集團。

楊約率先笑道:“恭賀許國公,榮國公,兩位此番爲陛下分憂,足顯忠烈,近日來,陛下每日都會在朝會上盛讚二位,可見陛下恩隆之重。”

兩人趕忙又朝着楊廣行禮謝恩。

宇文述道:“上託陛下洪福,下賴將士用命,臣實無功勞,若無文升、藥師協助,臣恐鑄成大錯,無顏再見陛下。”

他是心虛了,害怕被人找後賬,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去搶功,勻給下面的人,大家都得了好處,就不會再計較了。

他這麼一謙虛,楊廣反倒是更開心了:“卿立大功而不自傲,難能可貴,若我大隋將士皆類許公,朕無憂矣。”

你特麼開的什麼頭?你不要功勞老子還要呢?來護兒嘴角抿了抿,心裡大罵對方。

宇文述繼續道:“臣之過錯,羞於啓齒,時至今日每每想起,仍覺汗顏,臣並非謙虛,確實身負大錯,差點連累諸將,此番遠征,功在陛下,其次爲榮國公、於仲文、李靖、衛玄等諸位將領,臣請陛下犒賞三軍,撫卹將士,以慰英靈。”

他這是讓楊廣花錢,犒賞將士,他落個好名聲。

楊廣有錢嗎?有,宇文述就怕楊廣沒錢賞,把平壤都給搜刮乾淨了。

錢、糧、女人,你想賞什麼賞什麼。

楊廣這邊,早有見過清單了,心裡也有個底,知道該怎麼賞。

首先是高家的王室成員以及一些貴族們的女眷,有功的將領一人一個,大家也都可以品嚐一下高句麗風情。

其中那個高允芝,是給太子留着的,楊廣這邊已經知道了,他明白宇文述是想修復與太子的關係,所以樂得幫忙。

賞賜完了女人,就是賞賜錢財金銀珠寶,大家都有份,大頭是朕的,剩下的你們自己分。

麥鐵杖搶來的那些寶物,也給麾下將士分了分,你一雙手能拿多少算多少,剩下的都給了楊廣,他自己都沒有留。

楊廣現在看見麥鐵杖那張粗糙的黑臉,越看越順眼,你一點都不醜,簡直英俊無匹。

不過麥鐵杖眼下還沒到,在來遼東的路上,除了宇文述、來護兒、李靖之外,其他將領都在本部留守,約束着歸心似箭的將士,而衛玄半路上已經離開,去往東路主持大局。

外面等着召見的李靖,被內侍請入廳內,他是半跪,這是軍禮。

“卑職李靖,拜見陛下。”

楊廣微笑擡手:“剛纔許國公還在朕面前稱讚你,很好,藥師此番沒有讓朕失望,除臨洮縣公之外,加封上柱國,食邑八百戶,錦緞兩千匹,坐吧。”

李靖謝恩之後,坐在了早已給他準備好的位置。

以前他只能參加楊銘的小朝會,沒資格參加大朝會,不過從今以後可以了,因爲身上有公爵,還有實職。

北返的大軍,駐紮在遼東以南百里之外,主將都留在原地,只有一些功勞卓著的低階將領,跟着一起回來了。

於仲文就沒有來,因爲宇文述走後,他得留下控制大軍。

但是西路軍以及主力的慰撫使們,都回來了,他們已經沒用了。

李靖之後,楊廣召見的就是虞世基、劉士龍、楊綝、宇文靜禮、高以賢。

楊綝是在辛世雄手下做慰撫使,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隱形人,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插手,只有一些大事需要奏報的時候,辛世雄才會覺得,原來我身邊也有監軍啊,這跟沒有一樣啊。

辛世雄對楊綝無疑是非常感激的,人家是觀王次子,卻一次都沒有干預他的用兵,如果監軍都是這樣的,外出征戰的將領也不會那麼排斥這個位置。

劉士龍已經不會再因爲麥鐵杖私自處決乙支文德的事情告狀了,但是他咽不下這口氣,眼下回到皇帝身邊,他是非常安全的,所以還是告了麥鐵杖一狀。

告什麼?濫殺平民。

麥鐵杖在烏骨和平壤,確實都這麼幹了,他這個人的性格就是這樣,排外加護短。

打遼東,他損失最大,打烏骨,還是他損失最大,底下的將領死了一個又一個,長子都掛了,脾氣再好的人,也得發泄。

所以他不但殺俘虜,還殺平民。

殺的都是錢啊。

俘虜賣到內地做奴隸,能換錢,平民將來要繳稅,這也是錢,這要是換成嘉靖,這是朕的錢!麥鐵杖少不了喝一壺。

但楊廣不在乎,楊廣搞錢的路子比嘉靖野,嘉靖手下文官勢力太大,滿口仁義道德,所以錢不好搞,但是楊廣沒有這種擔憂,他手下武將和文官是比較均衡的,武將不跟你講仁義道德。

楊廣:我帶着大家一起賺錢。

嘉靖:你們都把朕的錢貪了。

結果劉士龍這麼一開口,好傢伙,武將集團指着他的鼻子就罵,各種貶低嘲諷,畢竟劉士龍是南方人,而這裡面坐着的很多是關中人,關中人看不起南方人。

虞世基看在眼中,心裡也是一陣唏噓,多少有點同病相憐,自己都混到這個份上了,但因爲出身南方,還是被人看不起啊。

玄感罵的最狠,唾沫星子離得這麼遠,劉士龍都感覺噴到他臉上了。

但他已經不敢還嘴了,因爲惹衆怒了。

楊玄感人家是楚國公,尚書省八座之一,屬於是宰相了,劉士龍勳爵都沒有,根本不敢跟人家對噴,否則惹出楊約,下場更慘。

衆人罵了一通之後,楊廣出面安撫道:

“士龍無需介懷,卿此番慰撫,盡心盡責,朕都看在眼裡。”

說罷,楊廣掃視羣臣,重點瞪了楊玄感一眼,沉聲道:

“爾等相辱,與辱朕無異,今後再有,嚴懲不貸。”

剛纔罵人的那幾個,趕忙起身主動領罪。

這下子,劉士龍成死忠了,因爲只有楊廣能護着他,只見他哭訴跪地:

“臣但知盡忠職守,絕無私仇,陛下明鑑。”

不管怎麼說,楊廣安排給劉士龍的本職工作,人家是做好了,楊廣肯定不會怪罪,而劉士龍也會對楊廣越來越忠心。

在皇帝眼中,臣子只有一個過錯,那就是不忠,其它的,咱們都好說。

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566章 以牙還牙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三九八章 帶下醫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二十二章 撩妹第684章 五五開第596章 關稅三四一章 靜照庵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749章 君臣相合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八一章 嚴重警告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八六章 左右之爭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596章 關稅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二五零章 武士彠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第597章 木棉花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739章 隔代親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三十章 深不可測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二九二章 擦鞋底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七三章 醍醐灌頂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736章 徐景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726章 五座大橋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705章 水軍出動二六一章 寡婦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480章 太師李穆七一章 朱雀大街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672章 離強合弱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四二七章 捱打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二四零章 秦王嬪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761章 勸酒第666章 天寒地凍五四章 配婚第627章 潮汕地區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十章 爽約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572章 憂憤而死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
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566章 以牙還牙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三九八章 帶下醫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二十二章 撩妹第684章 五五開第596章 關稅三四一章 靜照庵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749章 君臣相合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八一章 嚴重警告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八六章 左右之爭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596章 關稅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二五零章 武士彠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第597章 木棉花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739章 隔代親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三十章 深不可測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二九二章 擦鞋底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七三章 醍醐灌頂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736章 徐景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726章 五座大橋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705章 水軍出動二六一章 寡婦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480章 太師李穆七一章 朱雀大街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672章 離強合弱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四二七章 捱打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二四零章 秦王嬪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761章 勸酒第666章 天寒地凍五四章 配婚第627章 潮汕地區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十章 爽約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572章 憂憤而死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