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九章 江南陳

或許是因爲隔代親,楊廣對自己的庶出子女,視若無睹,但是對兒子的庶出,還是比較寵愛的。

比如楊昭的庶長子楊倓,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楊堅還活着,但是楊堅連這個曾孫的面,都沒有見過一次,或許真的當成了小狗崽子。

喜愛歸喜愛,但是楊廣心裡也清楚,能承襲父蔭的,還得是嫡出。

當他收到消息的時候,心裡沒有一絲一毫的傷心,一個尚未出生的庶出孫子,顯然不可能有感情。

不傷心,但是他很生氣,老二在江南做的那些屁事,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只不過是裝作不知道而已。

一來,楊暕是老二,楊廣本來就對他沒有寄予厚望,只要你能鎮撫江南,沒有人造反就可以了。

再者,老大仁厚,老三陰險,家裡面還真就得有一個蠻橫霸道,飛揚跋扈的人,幫他做一些其他兩個兒子,永遠都不會去做的事情。

比如,支持他開挖運河。

結果呢,剛回京,就鬧出這種醜事,楊廣怎能不氣?

何況兄弟倆,還是因爲一個女人的意氣之爭,天底下沒有女人了嗎?雖然楊廣不否認,陳叔寶那個女兒,模樣確實難得。

也許是下晌睡得久了,眼下的楊廣沒有睡意,而是在書房內兜兜轉轉,翻閱着一些關於黃河古河道的記載。

皇后披了一件斗篷進來,眉頭緊蹙道:

“高野傳信回來了,孩子沒有保住,陳叔寶的女兒已經被送回銘兒那裡了。”

“嗯”楊廣澹澹迴應一聲,繼續翻閱着典籍,就好像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皇后生氣道:“暕兒是該管管了,他也太亂來了,陳叔寶的女兒,是當年母后賜給銘兒的,他怎麼敢給人家擄走?”

“嗯”楊廣還是簡簡單單一個字,他的所有專注力,都集中在書籍的內容上。

蕭後無可奈何的嘆息一聲:“反正暕兒回京了,就在咱們眼皮子底下,以後好好管教便是了。”

楊廣還是沒有說話,蕭後冷哼一聲,負氣走了。

她剛剛離開,修容夫人陳氏便來了,陳氏十九歲入宮,今年二十歲,是陳叔寶的四女,名叫陳霂,眼下正值女子最好的青春年華,其姿色與姐姐陳淑儀不相上下,但卻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溫婉柔情。

楊廣獨愛江南女子。

陳氏進來之後,一言不發,乖巧的幫着整理凌亂的書籍,

楊廣隨口問道:“你與你那個阿姐,關係如何?”

陳霂並不知道陳淑儀的事情,聞言乖巧答道:“妾身有三個阿姐,不知陛下問的是哪個?”

楊廣道:“沉婺華的女兒。”

“原來是長姐,”陳霂微微頷首,道:“妾身很小的時候,常與長姐玩耍,但長姐離家早,後來在京師再見,便不復從前關係了。”

陳叔寶的這些女兒當中,就屬陳淑儀最是顛沛流離,八歲便被親生父母送給了楊廣,楊廣轉手又送給了宇文述,宇文述認了義女,改名宇文毓敏。

陳淑儀十六歲的時候,堪稱國色天香,現在的模樣,實際上都屬於長歪了。

都說女大十八變,陳淑儀的妹妹們是越變越好看,她是越來越豐潤,本來是清秀的瓜子臉,現在成鵝蛋臉了。

楊廣點了點頭,道:“這丫頭是挺可憐的,明日你去一趟秦王府上,幫朕帶一句話,只要她將事情爛在肚子裡,朕就給她個名分,算是彌補,如果不聽,朕賜她一死。”

陳霂當然不會追問,是什麼事情,乖乖的點了點頭,繼續埋首整理典籍

秦王府,

陳淑儀在知道自己肚子裡的孩子,已經沒有的時候,原本就虛弱的她,直接哭暈了過去。

宮裡派來的御醫,有三個,一刻不敢懈怠的伺候着。

楊茵絳一直陪在這裡,生怕陳淑儀有什麼閃失。

鼕鼕冬,門外有人敲門,是內侍高野的聲音:

“請王妃出來一下。”

楊茵絳輕輕開門,問道:“高內侍還有事情?”

高野道:“奴婢就要回宮了,王妃切記陛下的囑咐,等人醒來,把話都說清楚,她應該懂得輕重的。”

“知道了,高內侍請,”楊茵絳親自絳高野送出府外。

楊約並沒有離開,因爲他不放心,見到高野離開之後,他便湊了過來,說道:

“你是明事理的,孩子的事情千萬不能讓楊銘知道,齊王這次返京,陛下有大用,這個時候誤了陛下的大事,陳淑儀必死無疑,連你也得擔罪。”

楊茵絳好奇道:“什麼大事?”

“你怎麼也不懂理了?我能告訴你嗎?”楊約沒好氣的瞪了侄孫女一眼:“總之,我不會害你,今後在朝堂,我會和齊王走的比較近,你不要亂猜,這是爲了朝局。”

楊茵絳無奈嘆息一聲,點了點頭。

翌日清晨,陳淑儀醒來,目光呆滯的靠坐在榻上,問道:

“孩子呢?”

坐在榻邊的楊茵絳道:“已經令人送往終南山的一座道觀,道門真人超度之後,會找尋一個福地掩埋,淑儀不要再想了。”

陳淑儀幽幽道:“我對不起他。”

“這不是你的錯,”接下來,楊茵絳苦口婆心的將當下情形述說了幾遍,三番五次的勸解陳淑儀,千萬不能讓楊銘知道。

“這個仇,我該怎麼報?”陳淑儀反問道。

楊茵絳無奈道:“報不了的,他是齊王,跟殿下一樣,都是陛下的嫡子,你把身子養好,等到殿下回來,再給殿下懷上一個,日子久了,事情也就澹忘了。”

“我忘不了”陳淑儀頓時哭出聲:“我從小就寄人籬下,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唯獨遇到楊銘,最是寵我慣我,我一直盼着能有個他的孩子,如今孩子沒了,我怎麼能不恨?”

楊茵絳正色道:“你記住,爲殿下計,這件事你也得爛在肚子裡,你出身比我好,本就生在帝王之家,難道還不明白,咱們這些嫁入皇室的女子,有哪件事能由着自己的?”

“陛下的口諭裡,講的明明白白,殿下若是知道此事,你死,我也不好活。”

楊銘是陳淑儀的軟肋,聽完楊茵絳的話後,她也清楚自己該怎麼做,只見她點了點頭,道:

“我不會說出去,但是這個仇,我也不會忘,早晚有一天,我要親手殺了他。”

楊茵絳只當她是胡說,不過陳淑儀不往外說,那就一切無礙了。

這時候,外面有下人通傳,修容夫人陳氏前來探望。

楊茵絳趕忙出府迎接。

等到陳霂進入房間,楊茵絳知機退下。

“我是不是還得下榻,給你請安?”陳淑儀澹澹道。

陳霂微笑道:“阿姐說的什麼話?這裡只有姐妹,沒有其它。”

說着,陳霂在牀榻一邊坐下,小聲道:“內命婦不可隨意出宮,我是奉陛下旨意來的,阿姐需知”

陳淑儀聽完之後,沒有第一時間答應,而是轉移話題道:

“阿霖如今已是妃位,可曾想過幫自己的叔伯兄弟謀劃一番?”

陳霂微微蹙眉,小聲道:“並非沒有這個心思,只是不敢提,咱們家不招人待見,已非一日,我恐陛下不喜。”

陳淑儀搖了搖頭:“我曾經聽秦王說起過,陛下最是善待南人,如今阿爺已故,咱們南陳再無人可讓陛下忌諱,你如今正值受寵,現在不扶持自家人,萬一哪天失寵,還有機會嗎?”

陳霂一愣,低頭陷入沉思。

陳淑儀見狀,繼續道:“孃家沒有助力,你在宮裡也站不穩,咱家兒郎都是自小讀書,皆爲名師指點,有學識見解,文采不輸關中子弟,諸位叔伯正值盛年,皆幹練之才,你莫要誤了。”

陳霂是被說動了,沉默半晌後,點頭道:“阿姐考慮周到,此事我需與阿婤也提一提,她現在被封了充儀夫人,寵幸不在我之下,只是我們不能隨意出宮”

說着,陳霂看向陳淑儀,陳淑儀點頭道:

“宮外的事情由我來張羅,阿爺已故,咱們兄弟姐妹,不能再生疏了,秦王殿下會幫着咱們的,只要你們倆在宮裡伺候好陛下,一切都好說。”

有秦王幫忙的話,陳霂更是心中大定,正如陳淑儀所言,沒有足夠強大的孃家依靠,她和六妹陳婤無論如何受寵,終究是擡不起頭。

換源app】

歷史上,陳叔寶的兒子當中,有八個在楊廣時期入朝爲官,除此之外,整個陳家有將近上百人被召回京師錄用,原因就是陳霂、陳婤受寵,吹了枕邊風。

實際上,也是楊廣有意扶植江南世家。

歷史記載:隋煬帝以後主第六女婤封爲貴人,絕愛幸,因召陳氏子弟盡還京師,隨才敘用,由是併爲守宰,遍於天下。

其中,陳叔寶的五弟,舊陳宜都王陳叔明,後來做到了禮部侍郎。

七弟,舊陳新蔡王陳叔齊,任國子司業。

舊陳晉熙王陳叔文,爲宜州刺史。

舊陳始興王陳叔重,爲太府寺少卿。

舊陳義陽王陳叔達,大業中爲內史舍人,李世民時期爲宰相

餘者多達七十餘人,皆爲縣令,可謂是遍及天下。

楊銘知道這段歷史,所以跟陳淑儀提過那麼一嘴,大意是,將來會幫着陳家子弟入仕,陳淑儀當時覺得不可能,但現在,她要爲家族考慮了。

她深知,自己人單勢孤,報不了仇,唯有扶植家族,再作圖謀。

第552章 弒君者一五四章 大忌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716章 世民北上六三章 舊時主僕第588章 豪放派一五四章 大忌第530章 謹慎持重七一章 朱雀大街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727章 吃虧是福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552章 弒君者第539章 遼東郡王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第534章 臨洮縣公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738章 五鳳樓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第553章 公主將嬪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二三三章 麥秋第677章 我舅老爺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六九章 舉薦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二九四章 河間王九十章 納吉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91章 謝恩第666章 天寒地凍七二章 佛道領袖四一章 宇文娥英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89章 折辱武舉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511章 兵械優勢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754章 高玥求子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751章 十五道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725章 共定海內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五三章 楊廣進京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
第552章 弒君者一五四章 大忌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716章 世民北上六三章 舊時主僕第588章 豪放派一五四章 大忌第530章 謹慎持重七一章 朱雀大街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727章 吃虧是福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552章 弒君者第539章 遼東郡王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第534章 臨洮縣公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第738章 五鳳樓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第553章 公主將嬪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二三三章 麥秋第677章 我舅老爺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六九章 舉薦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二九四章 河間王九十章 納吉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91章 謝恩第666章 天寒地凍七二章 佛道領袖四一章 宇文娥英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89章 折辱武舉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511章 兵械優勢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754章 高玥求子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751章 十五道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725章 共定海內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五三章 楊廣進京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