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一代巨匠

第483章 一代巨匠

古代自然災害,大體爲八種:旱、水、蟲、飢、雹、風、疫、地震,其中水災排第二。

而華夏古代水災,黃河排第一,長江排第二,這並不是說黃河氾濫比長江氾濫嚴重,而是以古代的防汛防洪水平,防不住黃河。

而現代,是長江水災嚴重程度遠超黃河,畢竟長江的水量是黃河的二十倍,而且支流衆多。

黃河上游的黃土高原,帶來了大量泥沙淤積,泥沙又逐漸沉降下來,致使河牀不斷擡高,日積月累,古代的人們只好擡高河堤來鞏固河道,隨着河牀擡高一分,河堤便相應擡高一分,以至於黃河下游成了地上水,高出地面,成爲懸河。

後世因爲在黃河上游退耕還林,治理水土流失,建造攔洪水庫與臨河大堤,大大減輕了黃河氾濫。

但是在大隋,黃河一旦漲水,跑就對了。

這個跑,是指皇帝貴族,可不是老百姓,老百姓得留下來築堤。

一場大暴雨,洛陽城內的洛水暴漲,眼看着就要漫過堤岸,楊廣已經帶頭跑路了,但也不會跑遠,跑北邙山躲一躲就行,那裡地勢高,洛水再氾濫,也淹不到那去。

何況雷雨這玩意,就是一陣一陣的,不可能下很久,只要雨停了,水位就會降下去。

洛水是黃河的支流,只看當下洛水的湍急程度就知道,黃河肯定也漲水了。

東都洛陽,有着超過京師大興的排水系統,但是再好的排水系統,也經不住你城裡面有條大河。

眼下數不清的軍士百姓,已經趕往城內洛水兩岸,以石頭築壩,擡高岸堤,以防止洪水漫灌。

其中最爲關鍵的,就是位於皇城東北角的含嘉倉,城外東北方向十來裡的回洛倉,以及位於鞏縣東南,洛河與黃河匯流處的興洛倉,

其中興洛倉是重中之重,因爲這個糧倉緊挨着黃河與洛水,眼下也是從這個倉調運糧食北上,這裡要是淹了,將來遠征高句麗的大軍,至少二十萬人得餓肚子。

即使建倉的時候已經考慮到水患問題,但是這一次的雨實在是太大太急,幾十個倉窖已經被淹了。

雨停,是在夜裡的丑時三刻,但是想要等到水位下去,還得一天才行。

洛陽,損失不算嚴重,就是死了幾百個築堤的人,以及一半百姓家中的屋頂坍塌,但是當楊廣得知興洛倉淹了三分之一後,徹底怒了。

怒了就得發泄,找誰發泄?誰修的糧倉就找誰,宇文愷唄。

清晨,北邙山的一座山莊內,楊廣劈頭蓋臉的大罵宇文愷,要不是因爲他是皇帝,得注意儀態,他真想給宇文愷幾個大耳瓜子。

“固若金湯?這就是你說的固若金湯?”楊廣指着宇文述罵道:“倉,是你修的,現在糧食淹了,伱去給朕解決,將士們餓肚子,你去給他們找糧食。”

宇文愷一臉黑線,尼瑪啊,你就是抄了我的家,我也給你弄不來幾百萬石糧食啊?

糧食沒有,命有一條,你殺了我吧。

宇文愷跪地道:“臣難辭其咎,請陛下降罪。”

“不降罪!”楊廣大袖一揮:“你想撂挑子?想都不要想,去給朕找糧食去,淹了多少,你給朕補多少。”

宇文愷擡起頭,老臉錯愕,這麼大的雨,我這輩子也是頭一次見,你不能讓我一個人擔責啊?糧倉是我修的沒錯,但你兒子還是監工呢?

“還不快去?”楊廣又怒斥一句。

宇文愷老臉抽搐,看向其他大臣,蘇威和牛弘趕忙給他使眼色:你先走人再說,別愣在這裡了。

“臣告退,”宇文愷哭喪着臉離開。

人走後,牛弘道:“洛陽三座糧倉的防水還是做的很好的,只是誰也預料不到,昨晚這場雨會這麼大,興洛倉眼下只淹了三分之一,已是幸事,水部有呈文報上來,昨晚的雷雨主要降於宜陽、洛陽和偃師一帶,雨雲在偃師已然減弱,可見受災範圍不大。”

“還不大啊?”虞世基皺眉道:“近三百萬石糧食被淹,一郡之地作物受災,這麼大的損失,朝廷得撥糧救災,還得補上這三百萬的軍糧虧空,這樣的損失,陛下繼位之後,是從未有過的。”

放你媽的屁!修洛陽損失不大?還是修運河損失不大?馳道、河北民變,哪個不比這次損失大?

牛弘呵呵冷笑,就因爲這些都是人禍,而昨夜是天災?

“不如這樣,”裴矩道:“三百萬石被淹的糧食,眼下救出來,還能用,就以此爲賑災糧,撥下去吧。”

好傢伙,你夠狠啊,牛弘瞪眼道:“洪水浸泡之糧,會變質發黴,如果食用不當,極易產生疫情,裴公啊裴公,你不該不懂吧?”

裴矩愁苦道:“那你說怎麼辦?眼下從哪可以調撥賑災糧?一兩日之內食用,還是沒有問題的。”

“那一兩日之後呢?”牛弘道:“就可以拿好糧食賑災了?”

裴矩搖頭不語,他也沒有辦法,人家皇帝剛纔對宇文愷的態度已經表明了,別指望朝廷出糧,泡水的糧食如果清洗乾淨,儘快食用,還是沒問題的。

可問題就在於,如果清洗不乾淨,便會如牛弘所言,會產生疫情,畢竟不是好水泡過的糧食,是洪水。

好水泡過的也會有黴變,也不能吃啊。

蘇威直接道:“浸泡之糧需儘快處理,不宜煮食,更不宜以此賑災,事關陛下聖明,臣以爲,受災之地並不廣,所用賑災之糧有限,還是開倉撥糧吧。”

楊廣沉默片刻,淡淡道:“軍糧不能動,乃將士飽腹之物,百姓當然也要施賑,既然不需要多少,着令洛陽各級官員籌糧,以賑災民。”

衆臣頓時愣住了,剝我們的皮啊?

牛弘見狀,立即附和道:“陛下聖明,臣贊成,獨孤家爲外戚,應做表率。”

說罷,牛弘的目光看向趙國公獨孤纂。

表率?我這個外戚已經過時了,你怎麼不讓蕭家做表率?老牛啊老牛,你真是個攪屎棍。

獨孤纂站出來,正色道:“臣願籌糧三千石。”

“不妥,”楊廣擡手道:“卿爲朕之表兄,當曉朕愛民之心,三萬石,立即籌備。”

好傢伙,你還知道我是你表哥啊?平時像訓下人一樣訓我,用得着我了,就是表兄了?

“臣領旨,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湊出三萬石,爲陛下分憂,”獨孤纂道。

這句話說的,讓在場的人連翻白眼,三萬石就砸鍋賣鐵了?你們家靠着運河,一個月也能賺這麼多吧?

獨孤家爲河南首富,這是婦孺皆知的事情,你這張嘴是真敢說啊。

既然獨孤纂已經認捐了,河南的其它幾個大家族,也不好意思不出力了,畢竟鬧災的是他們老家,指望別人幫忙,是不切實際的。

於是鄭家、元家、長孫家也都認了。

在大隋,哭窮的官員不少,主要是不能不哭窮,否則人人都知道我有錢了。

有錢人有個毛病,就是不希望別人知道我有錢,而那些炫富的,都是腦子有問題的。

朝堂這些大佬都是聰明人,難道不明白皇帝是誰肥宰誰嗎?

宇文愷跟楊銘是有香火情的,他實在是不到辦法去補這麼大的虧空,所以只有兩個辦法,有人能幫他求情,或者自己病重垂危,那麼這事就能躲過去。

這也是官員的一貫做法,遇到問題,不去解決問題,而是去擺平給你提出的問題的人。

快死了和有人幫忙求情,這是擺平皇帝的唯二辦法。

所以宇文愷給楊銘寫信求助的同時,一腦袋栽在自己牀上,開始裝病了。

他的病是很好裝的,因爲他本來就有病,只要斷了藥,那看起來就是重病之人,畢竟一把年紀的人了,身上沒點病是不可能的。

洛陽城已經在清理洪水退去之後的淤積,半數平民都在緊急補修屋頂,整個東都髒亂差。

正如水部報上來的水災情況一樣,受災的地域並不廣,主要的損失還是來自於興洛倉,其它方面,七十萬石的糧食,就可以賑災。

而洛陽的官員們,已經湊出這個數來了。

楊廣返回洛陽皇宮之後,開始思索怎麼補上興洛倉的虧空,他肯定不會全都指望宇文愷,難道楊廣不知道宇文愷沒有這個能力嗎?

當時不過是正在氣頭上,所以纔給對方下了這樣一道命令,當然了,宇文愷必須給他弄回一些糧食來,要不是他沒把糧倉修好,至於這麼大損失?

大軍的糧草供應如果跟不上,這可是大問題。

但是楊廣一時間,也確實找不到辦法了,洛陽三大倉,已經抽乾了整個國家,關中都鬧了糧荒,眼下還能去哪弄糧食呢?

在世家身上扒皮?行不通,免除奴婢部曲賦稅,已經讓他們非常不滿了,再來一濟猛藥,怕是要出亂子。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宇文愷病逝的消息傳進宮裡。

本來是裝病,結果幾天沒喝藥,身體沒能抗住,弄巧成拙,一代工程巨匠,就此撒手人寰。

楊廣也愣住了,你可真會死啊。

(本章完)

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第714章 寄人籬下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二三六章 偶遇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53章 公主將嬪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45章 雙眼皮第748章 以身入局一五六章 薨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648章 兩撇鬍子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十三章 老實人第760章 右僕射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五七章 胡姬酒肆三六章 晚宴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八六章 左右之爭八五章 手起刀落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二三六章 偶遇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三三章 做妾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559章 條件三二四章 談判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第672章 離強合弱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763章 告狀第683章 南面可汗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612章 一諾千金五五章 吃剩飯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660章 世嫡皇孫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508章 冒失僭越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九三章 祖籍九江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五四章 配婚四五三章 苦肉計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509章 水師相遇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九章 河東郡王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635章 河西戰線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26章 形勢複雜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99章 盡善盡美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727章 吃虧是福五一章 天大的事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十三章 老實人
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第714章 寄人籬下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二三六章 偶遇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53章 公主將嬪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45章 雙眼皮第748章 以身入局一五六章 薨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648章 兩撇鬍子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十三章 老實人第760章 右僕射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五七章 胡姬酒肆三六章 晚宴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八六章 左右之爭八五章 手起刀落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二三六章 偶遇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三三章 做妾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559章 條件三二四章 談判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第672章 離強合弱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763章 告狀第683章 南面可汗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612章 一諾千金五五章 吃剩飯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660章 世嫡皇孫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508章 冒失僭越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九三章 祖籍九江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五四章 配婚四五三章 苦肉計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509章 水師相遇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九章 河東郡王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635章 河西戰線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26章 形勢複雜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99章 盡善盡美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727章 吃虧是福五一章 天大的事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十三章 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