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索然無味

下場的是楊元慶。

這小子在整個遠征高句麗之戰中,是被公認的年輕一代第一猛將,弘農楊家傾力培養的碩果,在高句麗一戰功成。

眼下的朝堂,誰都知道楊元慶將來是要進軍府的,而且未來如果沒有意外,十六衛大將軍,必有人家一席之地。

自身本領過硬,是次要的,主要還是爺爺和爹牛逼,而他能襲國公。

親姐姐是太子妃,想不襲都不行。

面對聲名赫赫的楊大郎,單雄信自然不敢大意,別看他年紀更大一些,但經驗一點都不佔優。

人家楊元慶十來歲就被扔到邊關了。

雙方還是馬槊,卸掉槍頭,銅鑼聲響起之後,雙方瞬間進入狀態。

噹噹,噹噹噹,當的郎當噹噹噹,槍桿敲擊之音,仿若爆豆。

單雄信的武藝讓在場的很多人都感到驚訝,而宇文化及和楊玄挺,則是着重觀察着楊元慶,在他們倆看來,單雄信的招式太死板,沒有變化,遠不如楊元慶來的天馬行空。

勝敗只是早晚的事。

“胡鬧!”楊銘一臉佯怒道:“快爲壯士療傷。”

場中央,楊元慶一杆子拍在了單雄心右邊耳朵一側,後者直接被擊暈過去,撲通砸在地上。

好在單雄信也年輕,體魄強健,暈乎乎半晌後,眼前冒着金星,一臉懵逼的站了起來:

“小人.甘.甘拜下風。”

楊銘見對方沒事,這才令人將單雄信攙扶下去。

由此可見,隋末大亂鬥,乃時勢造英雄,大隋主力不損的情況下,這些民間出身的英雄人物,確實不是朝廷勇士的對手。

楊元慶朝着楊銘行禮道:“是卑職失手了,請太子降罪。”

“不算失手,是孤原先沒有說清楚,”楊銘朝衆人道:“既是點到爲止,不宜傷其要害,諸位切記。”

衆臣趕忙應聲。

玄感意氣風發,得意的撫着鬍鬚,自己長子三下兩下,就把資評最高的武舉給打暈,這說明我楊家武德充沛。

事實確實如此,楊素的後代當中,也就是老大楊玄感,老六楊民行,老七楊積善不能打,其它都是狠人。

楊素留給玄感最大的財富,就是他這幫兄弟們,別看楊茵絳經常數落玄感,玄挺他們可是完全以玄感馬首是瞻的。

接下來的程咬金,直接被人稱小霸王的老二楊玄縱,給打爆了,整個過程只有招架的份,就像是貓戲老鼠一樣。

這就是專業的與業餘的區別。

“楊門皆虎將啊,玄感有兄弟至此,何所求也?”楊銘笑呵呵的看向玄感。

玄感趕忙道:“這位程咬金,也不是凡人,京師能在玄縱手下走這麼多回合的,挑不出幾個,應入備身府。”

楊銘第一次見到程咬金,就是在楊玄感家裡,當時程咬金還喝了玄感不少春醪,玄感心裡清楚,程咬金是張須陀的人,張須陀是太子的人,那麼程咬金等於太子的人。

楊銘微笑點頭:“就按照玄感說的辦,授程咬金左備身府虎賁郎將。”

“卑職叩謝太子恩典,”程咬金趕忙謝恩。

這是目前爲止,被分配級別最高的一個,畢竟是關係戶,關係都能走到太子那了。

那麼接下來,還有一個關係戶,誰呢?侯君集。

侯君集的祖上全是大官,正宗的關隴集團,他也是比較倒黴,當爹的死的太早,又趕上楊廣這個輕易不給襲爵的皇帝,以至於他爹的肥城郡公,沒他的份。

其實不能怪楊廣,大隋的一大半公爵,都是來自於北周時期,楊堅篡周之後,爲了皇權的穩固,北周時期的爵位,大隋全都認了,而楊堅時期,也基本都准許襲爵,爲的也是穩固權利。

但是現在到了二代皇帝,傳承於北周的爵位,哪些能認,哪些不能認,楊廣都有個譜,有些北周延續下來的爵位,確實跟吃空餉差不多,佔着茅坑不拉屎,幹啥啥不行,像這一類的,楊廣是不會讓他襲爵的。

沒貢獻還想吃國庫?你又不是我們家親戚。

侯君集就是這一類的,他爹進入大隋之後,已經沒有實職了,他們家跟李密家還不一樣,李密家裡頻繁與各大門閥聯姻,幫人家說話的很多,自身家族也有實力,侯君集他們家,在關隴集團當中,沒啥牌面,偏偏又是依附宇文家的。

依附宇文家的,在大隋是最不招待見的。

但有一個人,會庇護一些,誰呢?楊麗華。

所以侯君集上殿之後,楊銘只是讓蘇烈跟對方適當的切磋了一下,就安排進了宇文述的左翊衛。

對關係戶的偏袒,有時候就是這麼的明目張膽。

而楊銘最關心的,其實是徐世績,這個人他是必須要留在自己身邊的,準確點說,是留給自己的兒子。

所以徐世績直接被安排成了秦王侍衛。

侍衛,主要看你伺候誰,領導的司機和辦公室的司機,壓根就不是同一類崗位。

徐世績今年才十九歲,又是出身寒門,東宮要職根本輪不到他,所以給世子做侍衛,慢慢往上爬,是最合理的。

段志玄、劉武周、薛舉,也都有安排。

其中以薛舉出身最好,他爹薛汪在金城任職,也就是甘肅蘭州,所以他們家眼下是住在金城,但是人家的老家,是河東,正宗的河東薛氏出身。

歷史上,他有兩個兒子,薛仁杲、薛仁越,這是老薛家仁字輩的,那麼老薛家還有一個仁字輩的,還沒出生,比他這倆兒子名氣可大得多了,薛仁貴。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一個人也是走膂力矯壯這一科,樑師都。

樑師都被貶成了守門小卒,楊銘現在監國,完全可以明目張膽的將他撈回來,但是既然有了科考,你走個名正言順的過場,不是更好嗎?

而樑師都本身也確實能打,十場九勝,唯一的敗績,是輸給了尉遲敬德。

進殿之後,樑師都幾乎是下意識的朝宇文述那邊瞥了一眼,楊銘見狀,趕忙道:

“官復原職,出去吧。”

殿內頓時響起一陣鬨笑,樑師都畢竟是老人了,跟殿內的這幫武將也是老相識,大家也是順着太子的話調侃了一番。

楊銘得搶在別人開口之前,先把樑師都安頓了,否則樑師都一個戴罪之身,真要在朝堂上給宇文述難堪,殺他都不算冤枉。

樑師都心裡也清楚,太子是在保他,因爲他剛進來的時候,宇文述的臉色已經變了,一副隨時都會開口的樣子。

人家要是一開口,他的舉人資格都能被剝奪。

而宇文述,也是大胸懷,知道太子有意維護,所以並沒有打算針對樑師都,但是那個小子剛纔看自己的眼神當中,有殺氣。

好傢伙,你想弄死我?

就憑你?

武舉這一科,一天之內就結束了,第二天開始,就是其它的二十一科,其中以進士科爲各科之首。

這一科一旦拔魁,是鐵定要進三省的,因爲今年是第一屆大規模增報舉人、爲國選才,所以朝廷一致認爲,今年的科考一定要把士子們都安排好,算是打個榜樣,以期後來者如雨後春筍,絡繹不絕。

三省,一直都是朝廷中樞機構,兩個是伺候皇帝,一個是興國安邦,可謂重中之重。

所以這一科,註定了會是關係戶的集中地,沒有關係進不了大興殿。

太常博士褚亮的兒子褚遂良。

楊素的幕僚門生,陳子良。

楊瑾的師傅王通的親弟弟,王績。

楊雄的幼子,楊師道都特麼來了。

虞世南的好朋友,劉孝孫。

楊銘看到名單的時候,真不知道他們是來考試來了,還是拼關係來了。

要是論後臺,楊師道得上去啊。

這場進士科,讓楊銘覺得索然無味,這就是爲什麼難評優劣了,你不但得評人,還得參考人家的家世。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觀王的面子你能不給嗎?由此可見,想要通過科考快速扶持寒門,任重道遠啊。

接下來的殿試,楊銘基本上就是走過場了,因爲這一次科考沒有達到他的初衷,寒門選上的沒幾個,不過楊銘也都妥善安置了,畢竟有一個算一個。

而河北山東,他也是着重照顧,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說到底,今年的科考,還是爲世家門閥當中的子弟,鋪了一條名正言順的路,人家們藉着國家的政策,興高采烈的入仕了。

這樣不是辦法,所以楊銘打算重開學堂。

開皇年間,楊堅在各州郡興辦學堂,是爲官學,爲的就是給朝廷選拔人才,但是效果差強人意,所以楊堅又給廢止了。

那麼怎麼才能讓學堂體現出它的作用呢?這個問題就需要好好思考了。

在科考結束的第三天,楊銘主持朝會,在朝會上,他提出了重開學堂的念頭,不只限於郡,縣一級也需要要官辦學堂。

他的這個提議,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楊銘終於體會到了老爹楊廣當年的感受。

既得利益集團,是反對改革的,要改革,就必須照顧到他們,否則就改不了。

楊銘是不會放棄的,楊堅當年能做成,他也一定能做成。

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763章 告狀第761章 勸酒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六四章 再闖東宮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三四一章 靜照庵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585章 你混蛋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634章 東西聯盟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549章 家宴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三四一章 靜照庵二四零章 秦王嬪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三二四章 談判第七章 化險爲夷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06章 攻克遼東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742章 日月二門第514章 野心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767章 貓哭耗子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724章 傳染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九六章 頂包第673章 渡河之戰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第488章 軍驛夜話八二章 實話實說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三六章 偶遇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692章 四大關係八四章 又保一個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一八零章 齊國公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514章 野心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72章 憂憤而死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三九章 撂挑子
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763章 告狀第761章 勸酒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六四章 再闖東宮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三四一章 靜照庵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585章 你混蛋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634章 東西聯盟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549章 家宴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三四一章 靜照庵二四零章 秦王嬪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三二四章 談判第七章 化險爲夷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06章 攻克遼東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742章 日月二門第514章 野心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767章 貓哭耗子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724章 傳染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九六章 頂包第673章 渡河之戰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第488章 軍驛夜話八二章 實話實說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三六章 偶遇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692章 四大關係八四章 又保一個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一八零章 齊國公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514章 野心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72章 憂憤而死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三九章 撂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