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

比楊銘先到的,是襄陽水師,因爲江夏距離江南,路途並不遠,何況一路都是順流而下。

水軍一到,形勢立即變了。

正在從宣城郡渡江往廬江郡的叛軍,被瞬間截斷,這段水域沒有多寬,是適合搭設浮橋的,而浮橋根本經不住大船的撞擊。

正如蕭世廉描述的那樣,水軍一到,過去的回不來,沒過去的也過不去了。

李靖和麥鐵杖的兩路大軍,在經歷了長達二十天的轉戰廝殺,將張善安、闞陵部徹底擊潰,兩人也都被生擒了。

沈綸二人帶回來的襄陽水軍開始分散開來,七支五牙艦隊封鎖各個水域,一根根拍杆像是拍蒼蠅一樣,將江面上擺渡的小船拍的粉碎。

與此同時,楊銘率大軍抵達淮南郡,張須陀史懷義進入江都郡,朝廷的兩支龐大援軍,及時趕來。

李靖在收到楊銘的命令之後,在廬江郡以南的同安郡左岸,開始搭設浮橋,楊銘會從同安郡渡江,抄杜伏威和馮盎的後路。

杜伏威肯定也不會坐以待斃,緊急調動還沒有過江的趙破陣、王雄誕部,佈防於長江對岸,阻止對面過江。

實際上,從整個形勢來看,叛軍基本上就要完蛋了,問題就出在襄陽水師,蕭銑沒能力攔住,但是他也沒有派兵支援江南戰局,爲什麼?

因爲李世民在荊州。

進入江夏之後,李世民沒有去武昌,而是直接去打江夏縣,六千人啊,就去打蕭銑的老巢,聽起來實在不可思議。

但蕭銑是扛不住的,因爲玄獎是從江陵郡渡江,蕭銑得知消息後,把大軍都調往江陵郡對岸的巴陵郡佈防,他想破腦袋也沒有想到,李世民會出現在江夏。

因爲江夏城以南,全是自己的大軍,層層佈防,根本就沒想到會有漏網之魚。

可是他現在想要召回大軍,幾乎不可能了,因爲李世民是清一色的騎軍圍城,而且是圍而不打,你就算派遊騎給各路大軍通風報信,也送不出去了。

李世民在等,在等巴陵郡的結果,那裡有丘和與楊玄獎兩部主力大軍,如果能吃掉張鎮周,蕭銑就徹底完蛋了。

打叛軍有一個訣竅,就是一定要逮着對方主將的位置強攻,因爲叛軍本來就是一盤散沙,本身並不團結,只要拿下主將,餘部自潰。

而丘和手底下,李世民給他留了幾個攻堅的猛人,單雄信、朱粲、段志玄。

被圍在江夏城的蕭銑,久久等不到支援,決定親率城內兩萬守軍突圍,兩萬對六千,優勢在他,但是蕭銑對李世民,那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強突了一撥,死了三千人,無奈之下又給退了回來。

十月十八,張鎮周於亂軍之中,被朱粲射殺,巴陵郡四萬多叛軍半數傷亡,剩下的潰散了。

十月二十五,楊玄獎和丘和的大軍抵達江夏城外的時候,沈法興帶着武昌的一萬兩千人也來了。

人家是投降來了,江夏被圍的消息,他是知道的,但是沒有動,因爲他也在觀察,如果南邊的大軍有回援跡象,他也回援,因爲那樣的話,蕭銑還有的救,如果沒有,那就不值得救了。

李世民當時不接受投降,已經準備滅了沈法興,好在沈光出來的及時,將太子的安排敘述給了李世民,沈法興才得以保住小命。

但是很明顯,他投降的不及時,只能算錦上添花,算不上雪中送炭。

李世民派人往江夏城內,要求蕭銑投降,這個時候蕭銑不投降,下面的將領會弄死他,困獸之鬥,就不要再掙扎了。

於是蕭銑打開城門,帶着自己麾下的文武官員,向朝廷臣服。

丘和將會繼續奔走各地,掃滅荊州境內餘下的各部叛軍,而荊州南岸,實際上已經塵埃落定了,李世民平叛荊州,大隋之亂只剩下江南了。

“江南局勢竟至如今地步?”李世民一臉怒意的坐在江夏城的郡守府內,表情凝重。

他是坐在主位的,雖然他的級別沒有玄獎高,爵位更不行,但是這一次荊州之亂,很明顯他是主帥,丘和是聽他調配的。

軍方有軍方的規矩,人家現在威望最高,自然是老大。玄獎點頭道:“我們需要儘快支援江南,世民行軍詭譎,能打硬仗,我從麾下調撥一萬人給你,你儘早往西去吧,荊州這邊有我和丘和,就足夠了。”

玄獎不會拿李世民當外人,因爲李世民是楊瑞的人。

李世民沉聲道:“只要太子南下,江南的事情應該會很快解決,沒有長江天險據守,江南之地就是一馬平川,馮盎這個狗東西,我就知道他一定是反了。”

竟陵郡公楊坦也是一陣後怕道:“幸虧世民反應的快,不然咱們晚走一步,只怕就走不了,蒼梧陳雄、岡州馮智戣等人,看樣子就是留下來對付我們的,只不過他們沒有想到我們走的這麼快。”

慕容三藏道:“嶺南叛軍實力雄厚,又與杜伏威等人結盟,雖無長江天險,也可退居江淮以南,傭兵自立,太子算無遺策,肯定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若能分化離間,可收奇效。”

李世民笑道:“不要想那麼多,我們在這裡都是紙上談兵,真正的形勢只有親眼看一看,才知真相,我三天之後便動動身,這裡的事情就託付給清河公了。”

“世民儘管安心,”楊玄獎道:“荊州絕對萬無一失。”

三天後,李世民帶着沈法興、龐韜、獨孤凌雲共三萬兵馬啓程動身,趕赴江南戰場,並派人將蕭銑被俘的消息四處傳播。

江都,宇文述最近憂心過重,沒日沒夜的主持大局,身體累垮了,如今他是半躺在議事大廳內,以虛弱的身體安排着各路部署。

本來已經被皇帝下旨流徙的宇文兄弟,因爲父親病重,而沒有被驅逐,留下來照顧病重的老父親。

這種風俗在大隋是比較通行的,因爲重孝嘛,再重的罪,有時候也得先盡孝。

“太子已經到了,如今有水軍.咳咳有水軍封鎖長江,是時候拿回江陽縣了,過江的叛軍如今都囤聚在江陽、六合與瓜步山一帶,粗略估計,有七萬之衆,董純攻江陽、薛世雄攻六合,瓜步山交給懷義,太子渡江之後會有一場大戰,我們不能讓太子冒險,必須儘快剿滅過江之賊,然後南下支援太子。”

說罷,宇文述看向張須陀,道:“你立即領本部兵馬登上海船,往吳郡支援來護兒,告訴他,把晉陵和吳郡都給我拿回來。”

“末將遵命!”張須陀正色道。

宇文述疲憊至極,已經撐不住了,擺了擺手示意衆人趕緊去張羅大事,接着,他看向自己的長子化及,嘴脣慘白道:

“太子已經來了,等我見到太子之後,會爲你們求情,希望太子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保你兄弟二人後半生平安。”

宇文化及望着父親灰白的面龐,不忍道:“父親安心靜養吧,既然太子來了,您老就可以少操心了,齊王曾私下派人告訴兒子,他會保我們無虞。”

宇文述一愣,強撐着身體坐起來,道:“糊塗,他有那個本事嗎?他有那個信譽嗎?你們啊,太容易相信他了,齊王此人最不可靠。”

宇文智及一臉無奈道:“可是太子不待見我們兄弟啊,淑儀那邊也不是沒給我們說過好話,但太子見了我們,依然沒有好臉色。”

“沒有好臉色,不代表會動你們,”宇文述道:“太子是個念舊情的人,我這次南下江都,沒有事事尊奉齊王,就是做給太子看,史萬歲都死了,我又能活多久呢?你們現在不想辦法投進太子門下,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宇文化及小聲道:“可是齊王暗示我們,陛下有動太子的念頭,我們若是依附太子,恐被殃及池魚。”

宇文述像是聽到了極爲可笑的事情一樣,笑道:“你們覺得,以太子眼下的權勢,陛下動的了嗎?我實話告訴你們,宗室暗地裡是站在太子這邊的,當今天下,沒有人可以對他造成威脅了。”

宇文化及兄弟目瞪口呆:“您老的意思是,太子有逼宮的可能?”

宇文述嘆息道:“陛下真敢動太子,太子就真敢逼宮,以陛下的雄才大略,他不會走這一步,你我父子,與陛下父子,是不一樣的,老夫從來沒有提防你們兄弟幾個,你們兄弟也不會做出不孝的事情,但是人家父子,一直都互相提防着,太子不會入甕,陛下也無從下手。”

宇文化及完全懵逼了,他理解不了。

放在以前,宇文述不會跟兒子們說這些,但是眼下,他怕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自己身體自己知道,南征北戰一輩子,各種沉痾舊疾,一旦大病,舊疾復發,自己也就差不多了。

“你們都把嘴巴封嚴實點,人生在世不過四個字,思進思退,我哪天要是不在了,你們就只能靠自己了,”宇文述緩緩閉上雙目,緩緩道:

“欲臨死而無掛礙,先在生時看得輕,你們吶,自求多福吧,不吃虧不長記性,我是教不會的。”

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十四章 太子妃第485章 造橋大匠三四一章 靜照庵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748章 以身入局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二十二章 撩妹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664章 滎陽之圍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二四零章 秦王嬪一零六章 上嫁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五章 坐地分贓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08章 小奸巨猾三一章 吾教當興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第648章 兩撇鬍子第650章 宗團驃騎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三章 小狗崽子五四章 配婚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第556章 改換門庭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第634章 東西聯盟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六六章 是非之地八八章 紅拂私奔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660章 世嫡皇孫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549章 家宴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第738章 五鳳樓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742章 日月二門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588章 豪放派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514章 野心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二三三章 麥秋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三四一章 靜照庵七十章 一車美酒
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十四章 太子妃第485章 造橋大匠三四一章 靜照庵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748章 以身入局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二十二章 撩妹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664章 滎陽之圍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二四零章 秦王嬪一零六章 上嫁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五章 坐地分贓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08章 小奸巨猾三一章 吾教當興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第648章 兩撇鬍子第650章 宗團驃騎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三章 小狗崽子五四章 配婚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第556章 改換門庭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第634章 東西聯盟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六六章 是非之地八八章 紅拂私奔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660章 世嫡皇孫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549章 家宴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第738章 五鳳樓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742章 日月二門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588章 豪放派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514章 野心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二三三章 麥秋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三四一章 靜照庵七十章 一車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