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章 妾妃

竇彥這次去山西,六部衙門都得出人跟着,方便在當地協調部署。

他是東京營造土木監,洛陽沒建成之前,當地的刺史太守,都歸他指派,再說了,人家還是工部侍郎,正三品的中樞大臣。

石料算是解決了,憑藉長平郡一個地方,就足保供應,太行之巔不是說着玩的,人家那邊扒開土地往下面挖個十來米,就全是石頭。

長平郡,下設丹川、沁水、端氏、濩澤、高平、陵川六個縣,治所在丹川,也就是山西晉城市澤州縣高都鎮。

六個縣裡面,只是一個陵川縣,就能保證洛陽的全部用料,因爲這個縣城,坐落在太行山上南部山脈的絕頂位置,與河南的河內郡直接接壤。

這裡的石料硬度最高,材質最好,後世用重型機械開鑿,都特麼費勁。

關鍵是還有大理石,以及遍地的紅土和石灰岩。

取料是從這裡,但運輸,還需要從丹川縣方向下河南,因爲陵川縣與河南之間,幾乎沒有路。

後世大名鼎鼎的掛壁公路,就是爲了連通陵川縣與河南地區,現在可沒有。

眼下,人可以翻山越嶺,慢慢過去,馬過不去,這裡幾乎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半封閉地區,開皇初年剛剛立縣。

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木料了。

昨天竇彥已經動身啓程,帶了很多人去了長平郡。

今天的朝會,議論就是木料從哪搞。

事實上,像大隋這樣的封建時代,木頭是完全不缺的,植被破壞一點不嚴重,遍地都能找到大料。

但是好的木料,還得是南方。

太子楊昭的意思是,宮城,必須用好料,這是母庸置疑的,至於其它地方,可以從周邊地區就地取材。

朝會期間,裴矩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叫武華,是山西地區最大的木材商人,可以由這個人供應一部分木料,朝廷不出錢,事後可以給他補個官,就當是彌補了。

裴矩這個人,還是正直的,如果換成楊素,還給你補官?做夢吧你,老老實實白乾就行了。

修建洛陽,是爲國家修,那麼砍伐林木,自然不用花錢,但這種事情,是有講究的,你不能見顆大樹,論斧子就砍。

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幹,就像長平郡的磚灰窯,不是誰都能幹的。

商人,是底層人士,你再有錢,那也是下等人,但是你花點錢可以做官,翻身做上等人,那誰都會樂意。

武華肯定也樂意,這個人,就是武則天的祖父,祖籍山西文水。

「我看行,」楊銘點頭贊同。

楊達也點了點頭:「這個人倒是可以試試,眼下就需派人立即徵調。」

太子楊昭笑了:「今日朝會的氣氛,還算和諧,接下來,我們再議宮城所用木料,應該從哪裡運送。」

臨近中午,也算是議出一個結果,宮城用料,由荊、揚二地供應,那裡有最適合營造宮殿所用的松木和杉木。….

松木北方也有,但是材質和南方樹種區別較大,北松油性太大,不防火。

荊、揚部分地區有金絲楠木,在大隋,它就叫楠木,是比較珍貴的木料,大興宮裡面也有這種料,但不多。

四川也有好料,但是運輸太費勁。

商議來商議去,單是宮城木料的運輸,就要消耗人力二十萬。

歷史有記載: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轂終日不過進三二十里。略計一柱,已用數十萬功,則餘費又過於此。

楊銘也沒有辦法,他敢在這上面提意見,那就是不孝,畢竟宮城是老爹住的地方,真把楊廣得罪壞了,自己以後能不能參加朝會都

是個問題。

所以他還是將十六條草桉搬了出來,奢侈就奢侈吧,少死人就行。

木料這一項,主負責人是楊達,宮城木料,則是交給工部侍郎柳肅來負責。

歷史上,楊達也是因爲修洛陽,和武家結成了聯姻,成了武則天的外祖父。

柳肅即刻動身,趕赴荊州豫章郡,主持工作,朝廷這邊如果有另外補充,會由官驛遞送給他。

楊銘這些天,忙的頭都大了,整個人非常疲憊。

回到家裡,已經是下午,探視過王妃和兒子之後,他叫來暖冬涼夏,給自己按摩身體。

這時候,徐景又進來了,

「唐國公長子建成求見。」

「就說我休息了,不見,」楊銘沒時間浪費在建成身上,難得的下午休憩時光,他不想浪費。

不大一會,他便睡了過去

李建成見不到楊銘,只能悻悻然的返回家中。

剛進門,李淵便急切的詢問道:「怎麼樣?秦王答應嗎?」

建成搖了搖頭:「面都沒見着,殿下下朝之後,便一直在休息,聽管家說,殿下這段時間非常疲累,咱們能不能換個時間再去啊?」

「你懂什麼,」李淵責備道:「秦王現在被拜爲東京營造大監,不日便會前往洛陽,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會回來,你阿姐已經十八了,錯過今遭,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建成在楊銘的撮合下,已經成功和裴蘊的女兒裴曦配對。

但是按照迷信說法,建成上面還有個姐姐,姐姐嫁出去,他再成婚才符合規制。

所以李淵打算將長女李秀晴許給楊銘,因爲楊銘的王妃和正妃之下,還有個妾妃的位置空着呢,妾妃是從四品。

畢竟眼下的楊銘,聲勢如日中天,先封秦王,又平滅幷州之亂,如今有總督東京營造,女兒給人家做個妾,不虧。

【穩定運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huanyuan.】

有了這層關係,楊銘今後也可以幫着自己的長子建成安排安排。

建成老大不小了,現在還只是個候補官員,想要入仕,需要有分量的人舉薦才行,楊銘無疑是最佳人選。….

但是建成,不好意思再去了,人家那麼累,哪有功夫見他這個閒人啊。

「唉」李淵不住嘆息:「臉皮子這麼薄,你能幹成什麼大事?」

但是建成在他爹這裡,臉皮是厚的,不管他爹怎麼埋汰他,反正就是不去。

傍晚時分,楊銘睡醒了,只覺得這一覺睡得特別舒服,醒來後神清氣爽。

於是他讓徐景跑一趟唐國公府,把建成喊來,瞧瞧這小子到底有什麼事。

李淵大喜過望,趕忙令兒子出門,臨行前還將女兒的畫像都準備好了。

殊不知,李秀晴什麼模樣,楊銘早就知道了。

「就爲這事?」楊銘合上畫軸之後,哭笑不得,李淵還真是豁的出去啊。

不過這幅畫像,顯然出自名匠之手,竟然比自己當初在祖母獨孤加羅那裡見到的畫像,更爲逼真。

建成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我阿姐還是美貌的,就是不愛說話,人挺沒趣。」

「哈哈」楊銘被他這句話給逗笑了。

你是親弟弟嗎?哪有這麼揭自己姐姐短的?

楊銘笑道:「是唐國公的意思?」

建成趕忙點頭:「阿爺阿孃都願意,說楊家哥哥是皇室貴胃,阿姐許你,一點不虧。」

楊銘笑得前仰後合,當然不

虧了,李淵也真是打的好算盤啊,也難爲建成這麼實誠。

不過楊銘心裡清楚,建成在他面前實誠,在別人面前就未必如此了。

李秀晴給自己做妾妃,倒也沒什麼,畢竟嫁夫隨夫,將來就算李淵真有機會造反,李秀晴跟他爹也沒什麼關係了。

正如柳述獲罪,蘭陵公主楊阿五,寧可跟親哥哥楊廣翻臉,也絕不改嫁是一個道理。

「轉告唐國公,選個好日子,就給送過來吧,」楊銘笑道。

建成大喜,趕忙答應一聲,一路小跑出了王府。

妾妃雖然有個妾字,但不是一般的妾,人家是有品級的,如果楊銘是皇帝,那麼這個位置等同於貴妃。

納了李秀晴,那麼至少眼下,能將李淵綁在自己這條船上,不要小看李淵,他這一支,是目前整個隴西李閥,勢力最大的一支。

而且李淵現在接了蔡王楊智積的班,成爲左羽林衛大將軍,直接負責皇帝楊廣的安保工作。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跟着去洛陽,因爲楊廣帶走的是右羽林衛和宇文述的左衛,共四萬人。

李淵的媳婦竇氏,孃家那邊的勢力也是相當強悍,好幾個國公,而竇氏,是北周關隴集團領袖宇文泰的親外孫女。

楊銘也是出於這一點考慮,才下的決定,他現在需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楊茵絳、裴淑英、李秀晴,都是正統的關中集團。

唐國公府,收到消息的李淵大喜過望,已經着手準備女兒的嫁妝。

楊銘如果還是郡王,李淵是不可能這麼做的,如果楊銘和太子楊昭關係不佳,李淵也不可能這麼做。

近來有小道傳言,說是太子打算廢了太子妃崔氏,李淵本有意將女兒送進東宮,但後來一琢磨,正妃都能廢,自己閨女給人家做妾,一旦不得寵,豈不是下場更悽慘?

終究是嫡親的閨女,李淵下不了這個狠心,所以盯上了楊銘。

至於已經被授封齊王的楊暕,李淵壓根就沒有考慮過,這個人太濫情了,名聲不好。

我是嫁女兒,又不是賣女兒.

圓盤大佬粗

第487章 (先鋒開拔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513章 臨陣抗命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二六七章 教坊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七九章 透心涼五六章 胡商一五四章 大忌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41章 嶺南爆雷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541章 嶺南爆雷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648章 兩撇鬍子第595章 嘔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一九六章 亂戰第556章 改換門庭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五四章 配婚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第734章 禮部侍郎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478章 倚老賣老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第八章 蘭陵蕭氏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740章 留活口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608章 小奸巨猾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709章 大昏招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507章 殘部補充七九章 負荊請罪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506章 攻克遼東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七八章 五牙大艦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489章 北部大人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581章 出使突厥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658章 斛律明月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第707章 尊師重道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
第487章 (先鋒開拔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513章 臨陣抗命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二六七章 教坊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七九章 透心涼五六章 胡商一五四章 大忌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41章 嶺南爆雷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541章 嶺南爆雷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第648章 兩撇鬍子第595章 嘔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一九六章 亂戰第556章 改換門庭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五四章 配婚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第734章 禮部侍郎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478章 倚老賣老第768章 值這個價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第八章 蘭陵蕭氏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712章 你別幹了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740章 留活口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608章 小奸巨猾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709章 大昏招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507章 殘部補充七九章 負荊請罪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506章 攻克遼東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七八章 五牙大艦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489章 北部大人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581章 出使突厥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658章 斛律明月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第707章 尊師重道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