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

百姓們早已聽聞,自己的親人將會從戰場上歸來的消息。

可是,經歷了太多次的希望與失望,這種期待也逐漸變成了絕望,他們已經不相信這樣的傳聞了,他們不敢相信,只怕到最後,這種期待只會再次破滅。當正在勞作的老人,看着面前那怎麼也翻不完的土,擦拭着眼淚的時候,他朝思暮想的兒子出現在他的身邊,一手接過了他手中的鋤。

老人們看着自己的兒子,他們有些迷茫,是自己死了,見到了兒子的魂靈?

當他們重重的跪倒在父母的面前,抱住他們的腿的時候,他們泣不成聲,撫摸着兒子的臉,他的身軀,所有的話語都變成了嗚咽,只是嗚咽着,什麼都說不出來,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的幸運,有些受盡了戰爭創傷的年輕人回到了家,卻只能看到那光禿禿的墳堆,佈滿蛛網的房屋。

邯鄲處處都是哭聲,聽不到歸家的笑聲。

孩子們哭的最大聲,看着自己總是思念,卻有些記不住臉的熟悉的陌生人,這些粗漢用力的抱着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疼的哭起來,他們也不願意鬆開,一直都在流血的士卒們,終於有機會可以流淚,整個趙國都沸騰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將士回到了家鄉,死氣沉沉的趙國忽然間就復活了!

年輕人的歸來,帶來了一種最大的生機。

就好像是一個嬰兒降生,從啼哭聲開始甦醒,邯鄲之中的哭聲,正是新生嬰兒的啼哭。邯鄲城裡,忽然就多了很多的行人,歸來的將士們抱着自己的孩子,帶着他們上街,雖然市是關着的,也沒有什麼酒肆食肆,可是他們就是想跟家人們去轉一轉,看看自己的家鄉,那些商賈們睜大了雙眼,邊哭邊笑着的走出了家門。

趙國醒了過來。

耕地上又出現了身強力壯的男人,他們揮舞着農具,開始翻土播種,他們的妻在遠處準備着飯菜,看着耕地裡的丈夫,老人們則是抱着孫兒,坐在鄉邑門口,聊着天。

馬服君,馬服君。

當將士們回來之後,馬服君的名字,再次出現在了趙人的口中,是馬服君讓他們回來服侍家人,也是馬服君擊敗了秦人,救下了他們,沒有百姓不感謝他的,也沒有百姓不愛他的,幾乎是所有的趙人,都在爲他的英雄而祝福,在這一天,邯鄲裡有很多人自發的趕到了馬服鄉邑。

監門都被嚇壞了,馬服君可沒有留下多少的門客啊,他攔着這些人不讓他們進去,而馬服的鄉民們都是抗着農具就衝了出來,誰敢來馬服鬧事??這些人再三解釋,他們是來拜謝馬服君的母親的,監門也沒有讓他們都進去,只是分成三十人,依次進入,隨後,就是各種各樣的人來到了馬服君的院落門口。

趙母聽聞,也是顫顫巍巍的走出了院落。

那些歸來的年輕人,他們的家人,朝着趙母再三叩拜,將她當作自己的長輩一樣對待。面對這麼多人的感謝,趙母心裡的激動是難以言表的,而這些歸來的將士們還帶來了禮物,大多都是些玩具,原來他們是聽說馬服君還有個兒子,這些玩具就是送給馬服子的,趙母啞然。

好奇的婢女抱着小傢伙走出來的時候,頓時就被衆人圍住了。

“真像馬服君啊!”

“是啊,長大之後,也定然是個與馬服君一樣英明神武的賢人啊。”

“趙國又要多一個賢人啦!”

小傢伙在婢女的懷裡,看到這麼多的生人,竟是半點不懼,瞪大了雙眼,看着他們,眨巴着雙眼。

就在整個趙國都從死寂裡甦醒的時候,卻是有一首歌曲在各地都傳開了,很多孩童們在鄉邑里蹦蹦跳跳的玩着,嘴裡卻是在唱着,老人們坐在不遠處,笑着聊着天,偶爾聽到孩子們的歌曲,抱怨幾聲,方纔笑眯眯的側耳聽起來,只聽到孩子們在唱着:

“小河裡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潔的山石被沖刷激盪。士兵白衣紅領整裝待發,跟隨他從曲沃奔赴疆場。我們見到了勇武的主君,還有什麼不歡樂的地方?”

“小河裡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潔的山石白得發光亮。士兵白衣紅袖整裝待發,跟隨他從鵠邑奔赴疆場。我們見到了勇武的主君,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地方?”

“小河裡的水啊汩汩流淌,水底山石映出粼粼波浪。我剛剛得到起事的命令,不敢輕易告人傳播四方!”

老人們臉色大變,幾個老人急忙站起身來,對那些孩童們大聲呵斥道:“住口!別再唱了!”,這首揚之水,講的是一個故事,當初晉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師於曲沃,號爲桓叔。桓叔好施德,是個有名的賢人,很得民心,百姓們都依附於他,在後來,桓叔起事,晉臣潘父殺死了晉昭侯,要迎桓叔爲王。

而這首揚之水,就是在說桓叔的軍隊整裝待發,準備跟隨從桓叔殺向都城的場景。

邯鄲城裡,穿着貴族服飾的趙王,領着自己的幾位大臣,開心的走在街道上,自從武安城的戰事傳到了王城之後,趙王就笑得合不攏嘴了,趙國擊敗了強大的秦國,寡人的馬服君擊敗了秦王的武安君,想到這一點,趙王就是激動的拉着自己的大臣,一遍遍的告訴他們自己是如何力排衆議,讓馬服君奔赴戰場的。

馬服君,幾乎就是掛在了趙王的嘴邊。

他無論是見到誰,都要提一提馬服君的不凡之處,而給與馬服君的賞賜,他也是定下了,他本是準備將伯陽,平陽,安陽,中牟都給馬服君當封邑,虞卿臉都白了,急忙拉着趙王:別,您這樣封,這邯鄲郡都要變成馬服郡了,馬服君還這麼年輕,您現在就給與他這樣的賞賜,等他將來再立功,您要怎麼封啊??

王宮內的大臣死死勸阻,趙王也沒有辦法,便讓虞卿來負責這件事。

趙王已經很久沒有敢走出王宮,他在剛剛登基的時候,曾經立下誓言,要振興趙國,要用那些天下聞名的賢才,讓諸國不敢小看趙國,這些年裡,現實總是在不斷的捶打着他的理想,他不敢離開王宮,他看到那空蕩蕩的邯鄲,他會害怕,無時無刻都個回聲,在提醒他:丹,這都是您的過錯。

如今,他終於敢走出王宮了。

看到路上那些商賈,趙王都覺得倍感親切,甚至還從他們那裡買了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御史趙暉就跟在他的身後,他需要記錄君王的言行,很多那些關於君臣之間隱秘的交談,能夠流傳到後世,就是因爲有他這樣的人。趙王看起來非常的開心,看着活過來的邯鄲傻笑着。

偶爾也會停下來與行人交談,跟那些歸來的士卒們談論戰事。

士卒們以狂熱的神色,講述着馬服君的赫赫武功,趙暉眯着雙眼,看着趙王,趙王聽聞這些言語,不怒反喜,甚至還要賞賜,趙暉暗自嘆息着,繼續跟在他的身後,趙王遊蕩了一整天,正要回去,忽然,從遠處的幾個孩童口中聽到了那熟悉的詩歌,揚之水。

趙王一愣,聽了片刻,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忽然就沉默了下來。

趙暉走上前來,有些困惑的說道:“也不知道爲什麼,那些士卒歸來之後,趙國各地都有人在傳唱揚之水。”,趙王沒有言語,急匆匆的朝着王宮走去,耳邊還是那刺耳的揚之水,趙暉低下頭來,笑了笑,急忙跟了上去。趙王回到了王宮,忽然說是得了疾病,也不宴請羣臣了,整日都是獨自待在王宮裡。

“虞相,請您回去罷...上君有疾,不能見您。”,武士有些爲難,擋着面前的虞卿。

虞卿神色憔悴,並沒有往日裡的風範,這些時日裡,趙國大軍的後勤,是虞卿一個人來處理的,徵集糧食,分發種子,春祭播種,這位風度翩翩的假相,幾乎沒有好好睡過一天,哪怕是如今,他還要記錄各地歸來的士卒,對他們進行賞賜,並且還要讓他們在最快的時間內投入到耕耘之中,分發耕牛,分配亡者的耕地,虞卿是沒有空閒時日的。

若是沒有虞卿在國中,趙括想要安心與白起交戰,那是不可能的。

他也是王宮內唯一辦事的大臣。

卻也是最受排擠,最不爲趙王寵愛的大臣。

他看着面前的武士,說道:“請您稟告上君,我可以治好他的病。”,武士方纔再次走進了王宮內,過了許久,武士方纔走了出來,說道:“請進。”,虞卿拖着身軀,一步一步朝着王宮內走去,當他走進了宮殿的時候,趙王正坐在上位,皺着眉頭,頹廢的凝視着前方,眼裡滿是濃濃的擔憂。

這神色,反而是與憂國憂民的趙括有些相似了。

“上君...”,虞卿俯身長拜,趙王這才擡起頭來,看着他。

“我聽聞上君有疾,前來醫治。”

“哦?您知道寡人的疾病?”

“知道,上君的疾病,是揚之水。”,虞卿認真的說着,趙王顯得有些驚訝,虞卿笑了笑,方纔說道:“我是來祝賀上君的。”,趙王有些惱怒,質問道:“爲什麼事祝賀?”

“當初燕以樂毅爲將,覆滅齊國,齊人畏懼他,故而放出流言,以騎劫替代。如今,馬服君擊敗秦國,秦人畏懼他,這纔在趙國內造謠,想要離間您與馬服君。可以看出,秦人就像曾經的齊人畏懼樂毅那樣畏懼馬服君,上君您有這樣的賢才來輔佐,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麼?”

趙王聽聞,思索了片刻,方纔笑着說道:“您說的很對...只是...”

“馬服君是趙國最爲仁義,最爲正直的人,若是上君連他都信不過,還能信任誰呢?”

“虞卿啊,當年的桓叔,也是當時仁義,正直的人啊。”

虞卿長嘆了一聲,方纔說道:“可馬服君不是宗室,也不會有人想着擁立他,士卒和百姓正是因爲他的仁義正直而跟隨他,若是他做出不仁不義的事情,百姓們也會棄他而去,若是您還信不過他,等到他回國的時候,您可以跟他索要虎符,若是他沒有半點遲疑,直接上交,那就說明了他是值得您信任的。”

趙王有些遲疑的看着虞卿,說道:“他爲寡人擊破敵人,寡人迎接他的時候卻開口索要虎符,不太合適啊。”

虞卿苦笑着,說道:“那就由我來說。”

趙王這才笑了起來,非常開心的邀請虞卿留下來,他要款待虞卿,虞卿即刻拒絕了,他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怎麼會有時間來參與宴席呢?趙王依依不捨的將他送出了王宮,心裡的擔憂,似乎也都散去了,似乎是這樣。

而與此同時,在魏國之內,揚之水也再次響起。

揚之水是屬唐風,三晉地區傳頌唐風,並沒有什麼不對,畢竟晉國就是唐國,可是此刻忽然傳頌揚之水,那就足以讓魏王膽戰心驚了,尤其是在段乾子爲他報告這個消息的時候,魏王的眼裡幾乎噴出火來。王宮內,段乾子還在說着些城內的情況,他說道:“各地的百姓們不去勞作,望着河內的方向高歌揚之水。”

“有駐守大梁的將士,正在大量的收購素色布帛..”

他正在說着,忽有一人閃了出來,來人正是龍陽君,龍陽君穿着寬大的衣裳,當他快步走來的時候,衣袖揮動,猶如鳳凰,英姿颯爽,魏王直勾勾的看着他,出了神,段乾子站起身來,正要行禮,忽然,龍陽君從衣袖裡拿出了短劍,朝着段乾子衝了過去,段乾子被嚇得一動不動,驚懼的看着龍陽君的短劍。

“砰~~”,卻是魏王及時拔劍,擋在了段乾子的面前。

魏王憤怒的看着面前的龍陽君,兩人的劍碰撞在一起,龍陽君盯着魏王,忽然,他痛苦的丟下了手中的短劍,幾滴眼淚劃過臉龐,他說道:“上君,這是范雎的離間計,段乾子是個卑鄙的小人,他已經被秦人收買了...請您不要信任他,晉鄙戰死,若是再逼死無忌,魏國就要滅亡了....”

看到龍陽君的淚水,魏王忽然就有些慌了,他急忙放下了手中的劍,走到了龍陽君的身邊,連忙勸說道:“寡人並不是想要殺死無忌啊,您多慮了,至於段乾子,他的先祖對魏國的功勞很大,縱然他有些過錯,也不該將他殺死啊...請您不要再傷心了,寡人是不會爲難無忌的...等他回來,寡人親自設宴款待他...”

段乾子嚇得癱坐在了地面上,看着擁抱在一起的君臣兩人,段乾子連滾帶爬的走出了王宮。

深吸了一口氣,方纔擡起了頭。

龍陽君最強大的武器,不是他的劍,是他的眼淚啊。

揚之水,白石鑿鑿,素衣朱襮,從子於沃。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於鵠。既見君子,云何其憂?

揚之水,白石粼粼,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

揚之水繼續響徹在趙魏兩國的土地上,除了范雎,誰也不曾想到,一首簡單的詩歌,能夠引起一場巨大的變故。

既見君子,云何其疑?

云何其疑?

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聖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三十七章 太行山賊寇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由弟子們整理而成的經典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強之王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兩百一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揮劍決浮雲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兩百五十三章 真相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十三章 真君子也第四百八十九章 趙括家的親戚趙高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兩百一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九十四章 王宮內最後一位賢良(感謝蒙毅123的盟主)第兩百五十章 互訴(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兩百四十五章 驚魂之夜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長城還是做狗?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兩百六十九章 被秦國排斥的趙政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七十三章 賢相與名將
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聖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三十七章 太行山賊寇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由弟子們整理而成的經典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強之王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兩百一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揮劍決浮雲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兩百五十三章 真相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十三章 真君子也第四百八十九章 趙括家的親戚趙高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兩百一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九十四章 王宮內最後一位賢良(感謝蒙毅123的盟主)第兩百五十章 互訴(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兩百四十五章 驚魂之夜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長城還是做狗?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兩百六十九章 被秦國排斥的趙政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七十三章 賢相與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