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

許國使者聽了當下不敢置信言道:“趙軍出兵作戰,已是超過三個月了吧,按道理而言,大軍出征在外如此之久,士卒思鄉,不可能士氣仍是如此高昂。”

劉黑闥言道:“你有所不知,我軍與趙軍交戰多年,故而深明其底細,趙軍士卒都是府兵。士卒不需回家耕田,平日都是在軍營中操練,每月還有一斗至兩鬥米的糧米可以領,若是出征在外,每月俸糧再加五成。故而趙軍士卒是人人喜戰在外,奮勇無比。”

許國使者聽聞後良久不言,嘆了口氣言道:“此作法雖聽的容易,但實際上若無充足糧米,何來勞軍之資。趙軍有懷荒,御夷二鎮之源,真是不愁吃穿。”

劉黑闥如此說完後,許國使者當下瞭解趙軍雖連戰三個月,但士氣仍是十分旺盛,當立即稟告宇文化及不可浪戰,於是連夜再度乘小船出城。

不過許國使者這一度卻是沒這麼好運氣了,待行了半途時,爲趙軍水師發現,結果在登岸時,連夜被埋伏的趙軍室得奚部騎兵給拿在了荒郊之中。

此人被拿到徐世績的面前,徐世績見之後,言道:“汝叫什麼名字,從何而來?”

對方昂然不答。

徐世績淡淡對左右言道:“給我撬開他的嘴巴。”

當下此人被押下,天明之後,一名將領回報言道:“這小子骨頭挺硬的居然撐了兩個時辰,不過還是挨不住招了。”

徐世績點點頭,問道:“他說了什麼?”

夜色朦朧。細雨澆灑。

黑底白字的許字大旗爲雨水打溼,垂落一邊。

戰馬的蹄聲在林間響動。火把搖動,許軍的士卒肩扛長槍。兩旁騎兵不斷來回奔馳着,大聲喝令。

兩萬許軍士卒冒雨趕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二人皆是披着一層蓑衣騎在馬上。

宇文化及一雙鷹目,望着樹林之中的雨霧。

陡然迎面一名騎兵,持鞭而來,此人來到宇文化及面前勒馬,戰馬隨即打了擺子,將身上泥水撒得四處都是。

此人上前稟告言道:“陛下。前方斥候稟告趙軍掘開滏陽河,水灌永年城,現在永年城左近十幾裡都是一片澤國,道路被沖斷,難以行進。”

“什麼?”宇文智及臉上一僵,對宇文化及言道:“皇兄,李重九居然水灌永年城,看來劉黑闥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萬一城池一破。劉黑闥一旦投降,我們就成了孤軍了,此去援夏還有何意義。”

一旁一名許軍將領言道:“是啊,陛下。眼下我們一定要加快行軍,不要顧及邯鄲了,直抵永年城城下解圍。”

宇文化及將手一止。言道:“急什麼,你們沒聽說永年城城下。已作澤國了,就算我們到了城下。就能突圍進城嗎?”

“皇兄那要如何辦?連邯鄲城都不攻了嗎?要知道趙軍之前釋放我,並主動求和,這分明是畏懼我軍之舉。”宇文智及問道。

“但這也可能是誘敵示弱之舉,”宇文化及言道:“我們要先等到永年城中劉黑闥確切的消息,再做判斷,你們放心,劉黑闥此人不會如此輕易降趙的。”

“傳令下去,全軍停止前進,就近紮營。”宇文化及當下言道。

在邯鄲城北一處隱蔽河谷之中。

河谷內,李重九親率三萬趙軍,秘密駐紮在河谷之內。

不過待聽說宇文化及並沒有中王馬漢誘敵之計,而率軍停止前進之後,令埋伏了數日了衆趙軍將領不由大失所望。

“看來不可以宇文化及敗在李密手上,而小瞧此人。”大將尉遲恭看着地圖沉聲言道。

王馬漢言道:“怕啥子,既然宇文化及不中計,我們就出兵與他幹一戰,我軍有三萬人馬,宇文化及只有兩萬,他們打不過俺們。”

“幾位將軍不可大意,宇文化及雖殘暴無道,但他至今不倒,所賴身邊兩萬心腹精銳,這可都是當年徵過遼東驍果軍的底子。”出言乃是宇文化及的降臣虞世南。

一旁另一名降臣歐陽詢亦出聲附和言道:“宇文化及兩萬士卒養精蓄銳已久,而我軍攻夏三個月,好似強弩之末,實在不易在這時候開戰……”

“他孃的!你說誰是強弩之末,”王馬漢左手揪住了歐陽詢,右手高高舉起,言道,“你這鳥人,乃是貳臣,在此也有說話資格。”

歐陽詢看見王馬漢舉起沙包大的拳頭,不由雙目一翻,一旁虞世南連忙言道:“王將軍,我們也是隨便說說,若是不中聽,就算了。”

砰!

李重九一拍桌子喝道:“給我放下。”

王馬漢天不怕地不怕,但一見李重九動怒,當下鬆手。

李重九指王馬漢言道:“你下去自領十軍棍。”

王馬漢嘟囔了幾句,當下下帳自己去領罰了。李重九看向虞世南,歐陽詢溫言言道:“部下粗魯,兩位受驚了,還請不要見怪。”

虞世南,歐陽詢受寵若驚,當下一併言道:“王上,王將軍乃是性情中人,我等正巧也是,很對脾氣啊。”

聽虞世南,歐陽詢兩名文臣自稱性情中人,衆將皆是暗暗想笑。

而李重九亦不由莞爾,這兩位後世大書法家,雖名留千古,但從古至今並沒有字如其人的說法。不管歷史上,還是當今寫得好字,作得好學問的人,不少都是通過捧臭腳而博名,名過其實。

不過這樣的人,也有這樣人的用處。

李重九當下問道:“眼下我欲破宇文化及,兩位有什麼對策?”

虞世南,歐陽詢對視一眼,虞世南想了一番,言道:“王上一統河北,乃是大勢所趨,宇文化及不明天時,妄圖螳臂擋車,乃是無謀。以臣揣想許國上下,必不肯與他玉石俱焚。陛下只要遣一名能言擅道之臣,秘密往魏郡一趟,若能說服幾名大臣,特別是尚書右僕射裴矩,以他的威望必能令魏郡紛紛歸降。”

裴矩的名字,對於李重九而言,並不陌生,這位臣子與裴寂一般都是出自河東裴氏,其人歷仕齊主,隋文帝,隋煬帝,宇文化及,竇建德,李淵,李世民七代帝王。史書上言其歷事諸主,均受禮遇,以熟悉故事,常受諮詢。

乃是隋唐時堪比馮道一般的臣子。

歷史上這樣的人,都是極爲善於左右逢源,並精通爲官之道的,說白了就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以裴矩現在的眼光,斷不會看不出宇文化及並無前途,當然他眼下這一戰,未必會輸,但無論如何他絕不會最後奪取天下的人。

不過裴矩也未必會投降自己,如此之人,都是心思難測,在宇文化及沒有決定性失敗前,若無好處,裴矩也不會貿然投降自己。

李重九言道:“既然如此,何人可以出使?”

虞世南,歐陽詢左盼右顧,當下出首言道:“我們二人與裴矩有舊,可說得裴矩前來。”

“王上!”尉遲恭想要出言阻止。

李重九將手一止,尉遲恭當下不言。

虞世南,歐陽詢見此臉上一僵。

李重九言道:“虞愛卿之前獻黎陽倉,許國之人若知你來魏縣必恨之入骨,萬一有了閃失卻是不好,倒是歐陽愛卿降趙之事,知道之人卻是不多,可以代勞一趟。”

歐陽詢當下言道:“如此多謝趙王。”

歐陽詢得了差遣當下大喜而去。

魏郡距離邯鄲不遠,歐陽詢當下連夜趕路,一日一夜即趕到魏郡縣治安陽城。

安陽城距故鄴城不遠,鄴城被毀後,即取代鄴城成爲這一代的中心城市。

歐陽詢到了安陽後,當下向城門官亮出自己身份。城門官聽聞太常卿歐陽詢居然從黎陽城逃了出來,都是訝然,事實上自黎陽倉失陷後,衆人不是以爲歐陽詢戰死殉城了,或者就是投降趙國了,沒想到現在活蹦亂跳的站在眼前。

歐陽詢見城門官一臉狐疑的樣子,當下喝道:“想什麼呢,你敢質疑我嗎?”

城門官當下一臉畏懼的言道:“怎麼敢質疑太常卿呢?”

歐陽詢當下言道:“現在安陽主事的是何人?”

城門官如實言道:“乃是柳左丞。”

歐陽詢聞言大喜,許國左丞柳調,河東人,其父乃是文帝時的宰相,在隋煬帝時柳調任尚書左司郎中,他與自己都是仕官多年的舊僚,在江都之變中,一併降了宇文化及,都可以算是老交情了。

當下歐陽詢言道:“帶我去見柳左丞。”

城門官聽對方要見柳調,正中其意,也巴不得將這燙手山芋丟掉,當下二人一併來到左丞府上。

經通稟後立即得見,歐陽詢入了中堂,但見一名面似滿月的男子立於堂中,當下垂淚言道:“柳兄,沒想到我們二人此生還能再見。”

柳調轉過身來,見歐陽詢當下訝道:“外人說你從黎陽逃出來,我想必然哪個招搖撞騙之徒,沒想到真的是賢弟你啊。這一番受苦了,你是怎地從趙軍手裡脫難的。”

柳調見歐陽詢目視左右,當下會意對手下人言道:“你們退下。”

待堂中只剩下二人時,歐陽詢當下言道:“吾此來是來搭救大哥你的。”

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
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七百七十八章 北伐(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六百四十一章 過門之事(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四百一十章 與民同樂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與守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