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

永年城城北。

東面的天空微微露出魚肚白,晨光微曦。

滏陽河水的上游,趙軍的民役仍是在連夜築壩。在大壩兩邊,蘆葦叢中,兩千趙軍埋伏其中,並嚴陣以待。蘆葦叢中牀弩,三矢弩,火箭,小舟等一應具備,在淺灘還設下鐵樁,以防備敵軍水軍偷壩。

“築壩堰水七日,看來已是到了掘壩的時候。”看着大壩,李重九欣然言道。

這滏陽河大壩長半里,高三丈,由三萬民役,加上兩萬士卒費了七日築成。現在大壩左近擠滿都趙軍士卒,民役。

徐世績向李重九回稟言道:“啓稟王上,隨時可以。我軍士卒大部已撤到高地之上,臨城土山有薛萬徹率三千士卒把守。”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開始掘壩!”

得到李重九的命令之後,滏陽河上游十幾艘大船駛下,由程名振率數百水軍以巨木摧壩,隨即滾滾洪濤,隨着堤壩掘開,頓時向永年城的方向涌去。堤壩附近趙軍士卒,民役則一併動手,將大石土袋紛紛擲入堵塞滏陽河下游,讓河水改道,都往永年城方向直灌而去。

在永年城內,城牆的夏軍看到洪流朝自己奔來,即已是不寒而慄,城牆上的士卒猶如沒頭蒼蠅一般亂走,一面亂走還一面高喊言道:“趙軍決水灌城了,快逃啊!”

城中夏軍士卒百姓聞之之後,更是恐慌,哭喊之聲到處都是。

劉黑闥提劍衝上城頭,對着四面亂竄的士卒大喝言道:“不要慌,給我各守其位,違令者斬。”

在劉黑闥的積威之下,夏軍士卒當下微微鎮定了下來。劉黑闥擡眼望去,但見土黃色的洪流,淹沒了樹林田野。直朝永年城捲來。還有城下那趙軍大營,亦是一併被捲入了洪流之中。

不過劉黑闥見大水淹過趙軍大營內,一片寂靜,顯然早已是人去樓空。

緊接着洪流直蓋城下,永年城是有兩道護城河,都是引滏陽水而修建,大水一來。直接將第一道護城河充得滿溢,水勢因此稍稍一緩,但後浪跟着前來,越過第一道護城河,直接將第二道護城河淹沒。

黃潮直打在城牆底下,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中游滏陽河原先河道,幾已堵塞,現在大河改道直往永年城城下宣泄。那滾滾洪流,無盡無止,直灌城下,那勢不可擋的樣子。令城頭士卒們都是雙腳打顫。

劉十善見水勢甚急,大聲言道:“大哥快走,這裡危險。”

劉黑闥一把推開劉十善,喝道:“慌什麼!”

但見潮水直打在了永年城城牆之下,一下漫過數尺高。黃土夯築的城牆,抵住了這一波巨浪。眼見城牆抗擊了洪水之勢,衆士卒們心底這纔是稍稍定了下。

但水勢還是從城門之處,直漫入永年城。

劉黑闥見了搖了搖頭。言道:“快,守住糧倉,不要可水入了糧倉。”

“諾!”

其弟劉十善得令後,直接從城牆策馬從馬道之上奔馳而去,水勢淹入永年城十分迅速。街道上瞬間都是積了一尺深的水,劉十善的戰馬踏水而過,而街道上都是亂竄的夏軍士卒。

一旁街道的坊門前。無數百姓拍擊着坊門,言道:“快,行行好,放我們出去。快放我們出去。”

而坊門外的坊官坊丁則是對着坊門內大喝言道:“哭叫什麼,在這裡哭叫有用了,回各自屋,上了房樑,包準你們沒事。”

劉十善聽了坊官的說辭,心底無奈,這平民百姓可都是舊屋,平日隨手一掰,就能下一大塊土疙瘩,撒泡尿,都尿出個窟窿,大水一淹,房屋能存幾間。但眼下城內兩萬夏軍自身難保,劉十善哪裡空無暇顧忌百姓的安危,當下催馬直往糧倉而去。

現在永年城下已成爲一片澤國,從山頭望去永年城幾乎已成爲湖中之島,最矮的城東城牆彷彿矮了一截,在水淹下已是沒去了三分之一。土黃色城牆孤伶伶的浮在水面上,夏軍的士卒有氣無力的站在城頭,無能爲力。

趙軍主力,早已是盡數移營,往城東高地佈陣。趙軍士卒們作壁上觀,看此水淹永年城的一幕,而滏陽河河水仍是滾滾向城池傾瀉。

李重九,徐世績等人索性乘坐小舟,視察水攻永年城的戰況,看了一遍後,不由十分滿意水攻戰法之結果。當下轉而在城東薛萬徹駐守的土山登岸。

李重九,徐世績一併來到土山之上眺望,洪水已是漫入永年城中,大水一至,泥沙具下,城內的屋舍已是浸泡在中。永年城現在也是氾濫成災。

薛萬徹不由冷笑言道:“劉黑闥不知能支撐得幾日?”

徐世績言道:“不可大意。薛將軍,依我之見,城池未破都還需謹慎。”

李重九言道:“那就等下去。”

“王上,我只擔心突厥……”薛萬述滿是擔憂的言道。

正待這時,一舟船急急駛至土山靠岸,張玄素從船上下岸,直來到土山上向李重九言道:“啓稟王上,邯鄲王馬漢將軍稟告,宇文化及從魏縣率精兵兩萬,抵至邯鄲西面。”

徐世績聞言言道:“宇文化及果真坐不住。”

“真是不甘寂寞,不等着我們去攻魏縣,倒是自己來城下送死。”薛萬述怒道。

李重九言道:“何必動怒,宇文化及來援永年城,此亦在情理之中。”

薛萬述言道:“宇文化及也知,我們攻下永年城,滅劉黑闥之後,下一步必是囊括河北,對於宇文化及而言,兩軍兩敗俱傷,保持一個河北的均勢最佳不過。只要我們趙軍退兵,他就可以乘着劉黑闥奄奄一息,李唐南顧攻鄭之際,再度崛起。”

徐世績言道:“宇文化及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他以爲我軍與劉黑闥血戰,師老於城下,孰不知,我軍眼下兵精而糧足。”

衆將正是一併點頭,李重九看向土山上諸將言道:“很好,徐世績聽令,你率三萬大軍於此駐紮,繼續攻打永年城。我與其餘衆將率三萬人馬至邯鄲,迎戰宇文化及。”

“諾。”衆將一併抱拳答允。

邯鄲城內。

數名趙軍押着一人來到大堂。

此人奮力大聲言道:“不要殺我,我乃是堂堂宇文家之人,豈是你們這些販夫走卒可以殺得的。信不信我……”

此人待押至大堂上後,一名滿臉扎須的大將正於堂上正坐,看見對方後哈哈大笑言道:“孃的,說了不要無禮,弄傷了宇文公子如何是好?還不給宇文公子賠罪。”

左右士卒聽了連忙向對方賠罪,此人哼地一聲,言道:“你搞什麼名堂,先硬而後軟這一趟少來,我宇文智及見得還少嗎?”

王馬漢哈哈一笑,上前言道:“哪裡在宇文公子面前耍手段,這一段請宇文公子坐客良久,特是來放了宇文公子的。”

當下王馬漢給宇文智及鬆綁,對門外言道:“酒菜備下了嗎?”

“備下了。”

“快,送端進來,我今日要給宇文公子壓驚。”

宇文智及當下暗暗納悶,他本以爲趙夏兩國扯破臉後,自己必死的,沒料到王馬漢居然要放了自己,這中間必有蹊蹺。當下宇文智及也是虛與委蛇,笑道:“王將軍,哪裡話。”

說完二人坐下,各自對飲,宇文智及有心試探言道:“王將軍要放過回去,莫非兩國現已交好。”

王馬漢喟然言道:“某是粗人,就開門見山,眼下趙王正率圍攻劉黑闥的永年城,現在兩軍相持城下,勝負未分。但你兄長似乎有意……唉,我知道之前咱們做得有點過,所以還請令兄長能不計前嫌,兩家化干戈爲什麼來着。”

“是不是化干戈爲玉帛。”宇文智及當下成竹在胸的微笑。

“是的,是的,就這個意思,”王馬漢摸了摸腦袋,一臉懇切的言道,“趙王還請兄臺帶個話給令兄,就說只要兩家能夠罷兵,待我軍攻下永年城後,可讓汲,武陽兩郡以爲酬謝,兩家永爲友邦如何?”

信你纔有鬼了,好個李重九,又設計來詐我與我大兄。宇文智及心底冷笑一聲,但面上卻是笑着言道:“如此太好了,能不會吹灰之力就得兩郡,何樂而不爲。我必然回去勸說我兄長。你就在此靜等好消息了。”

王馬漢當下十分高興,二人又對飲幾杯,王馬漢當下就催促宇文智及趕快起身。

宇文智及正有此意,當下就乘勢告辭,當初來趙軍爲質的隨員,亦是一併釋放。宇文智及與隨從都是一臉又驚又喜,難以相信他們居然可以如此逃出生天。

當下宇文智及與隨從匆忙驅車,急急從邯鄲西門而去。

此刻宇文化及正率兩萬精銳許軍趕向邯鄲,正路遇宇文智及一行。

宇文化及二人兄弟相見,皆是潸然淚下,彼此抱頭痛哭了一陣。

哭了一陣後,宇文化及問道:“你是怎生從趙軍手上逃出來的。”

宇文智及言道:“當然還不是兄長之故,李重九見你兵壓邯鄲,故而心慌了,這才放了我,想與你求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
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三百零三章 發財方可立品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兩百六十章 風波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兩百零二章 動之以情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兩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羅援軍(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