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

宇文化及聽有李重九求和之意,不由寒笑一聲。

宇文智及見兄長的神情,當下進一步言道:“李重九此人反覆無信,之前就如此背盟詐奪黎陽倉,眼下他與劉黑闥激戰,無法抽身,而懼怕皇兄你的兵威,故而才使議和,用此爲緩兵之計,好拖延時間,若是一旦其攻下了永年城,不僅不會給我軍二郡,還會進一步兵發魏縣,剷除我們,好統一河北。”

宇文化及聞言欣然點了點頭,言道:“智及,看來你這一番在趙國沒有白呆,見識長進了不少,爲兄也是這般認爲,趙軍也是求和,越是低聲下氣,說明他們越是懼怕我們,更堅定了我們攻取邯鄲之心。佔據邯鄲,可以威脅趙軍從大名至永年城城下的糧道,還以爲隨時取回我的黎陽倉,此乃一舉兩得。”

宇文智及言道:“皇兄此舉高明。不過我們可以詐作與趙軍議和,乘邯鄲不備,襲取邯鄲城。”

“正有此意。”宇文化及冷笑一聲,看向遠方的邯鄲城。

永年城。

徐世績站在山頭,徐徐看向永年城。永年城附近早已是一片澤國,昨日傍晚又下了一場雨,滏陽河河水水勢更大,直灌入趙軍洪澇區,如此導致永年城立在水面上的城牆又矮了一截。

可以想象在大水浸泡之中城中夏軍士卒士氣是如何低迷。

一旁薛萬述言道:“依這樣下去,恐怕永年城會不攻自破。”

徐世績搖了搖頭,肅然言道:“未到最後一刻,什麼都可能發生,只要永年城一日沒有投降,就不可以掉以輕心。”

隨即徐世績向一旁大將趙全庭言道:“水軍準備好了嗎?”

趙全庭抱拳言道:“準備好了。”

徐世績言道:“下令水軍出戰。”

這邊趙軍擂動戰鼓,三十餘艘趙軍的水船在湖面上出動。

趙軍水船都是載量數百石的小船,甲板下十名槳手奮力划船,而船上則有二十名趙軍熟悉水戰的士卒。

舟船四面有革盾遮蓋,士卒們持刀槍戒備。甲板上或者裝備一架輕型拋石機,要麼是一架牀弩,由將領指揮着直向永年城城下劃去。

城牆上的夏軍顯然沒想到,趙軍居然在永年城已成一片水澤之際,還要攻城。趙軍的船隻開進射程,從船頭上頓時射出拋石,弩箭,劈頭蓋臉地朝城牆上的夏軍打去。而甲板上的趙軍士卒,亦是舉起強弩朝城頭上射擊。

不過趙軍水軍顯然很估計城樓上的牀弩,投石機。亦不敢太靠近城牆。只是在遠處散射。

薛萬述看趙軍水戰一幕。言道:“我軍就憑几十條小船,恐怕要攻破夏軍城牆,恐怕不易。”

徐世績言道:“不過卻能動搖夏軍守城的決心。”

這時只聽轟地一聲從城東傳來。

“怎麼回事?”徐世績問道。

一名斥候言道:“是,薛將軍駐守城東臨城土山。發出一拋石砸中了夏軍城牆,豁開了一個缺口。”

徐世績點點頭,薛萬述笑着言道:“看來不需等王上回來,攻打永年城之事,就可以進一步進展了。”

永年城中,城東的喧囂聲一陣接着一陣。

已是入夜之時了,但趙軍攻勢仍是不止。城東城牆的燈火,一道又一道,

劉黑闥臉上陰晴不定。他按劍立在船頭,士卒在城中街道划船載着他與數百援軍,趕往交戰之中的城東。

從城西趕到城東,城西尚可涉水前行,而城東乃是永年城低窪地。故而積水甚深,水深幾乎可以沒過人脖子。

土黃色的渾水在腳下流淌着,劉黑闥突記起那一年黃河泛了大水,洪水衝進他們村落也是同樣一幕,那場大水帶走了他親兄長一家。

正待劉黑闥細思一刻,只聽嘩啦一聲,他看到街道的一側屋舍七扭八歪地,在大水浸泡之下,轟然倒塌的一幕。劉黑闥按劍不由咬了咬牙。

數百援軍趕到城東城牆,趙軍攻勢剛剛停歇,劉黑闥看着城頭上滿地的亂石,以及射在城牆縫隙裡的牀弩大鏃,以及依着城牆夏軍傷兵,就如此暴露在城牆,在趙軍土山上拋石機的射程之內呻吟着。

“是,大將軍!”

眼見夏軍士卒見到燈火下劉黑闥,紛紛起身。

一名缺了半邊胳膊的老兵上前問道:“劉娃子,昨日我大兒子沒了,這一戰我們還能打下去嗎?”

燈火之下衆士卒看向劉黑闥黝黑的面龐都尋求着希望。

劉黑闥看着這位與他同鄉的族叔,毫不猶豫地言道:“能!”

衆士卒臉上都露出喜悅,守城的夏軍士卒他們不懂得太多大道理,既然劉黑闥說能繼續打下去,就繼續打下去。

士卒如此,不等於將領亦是如此。

城北數名將領,聚到城樓向劉黑闥稟告戰況。

劉黑闥認真的聽着衆將稟告,依目前戰況,城東還可以堅守,但衆將領似已喪失了死守了信心。

“趙軍太狠了,這是簡直將東海之水都搬來了,要將我們餵魚蝦啊!”

“好似當年關雲長水淹七軍啊!”

“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尋想個法子,要不要派人出城去河南,向王世充或是李唐求援軍。”

“餿主意,眼下唐鄭大戰,李唐忙着攻鄭,王世充是自身難保,他們倆誰也不會來助我們。”

“大將軍,你給我們個準信,這城到底還能守多久。”

劉黑闥轉過頭,言道:“衆位兄弟,我已得到可信的消息,突厥幾十萬大軍已出動攻趙國,雁門,上谷都要被攻下了,馬上就要入幽京了,只要再忍耐片刻就好了,到時就是我們反攻的時候。”

“突厥人啊!難啊。”

衆將搖了搖頭,一名將領言道:“趙軍攻夏已快三個月了,但突厥人卻還在雁門。上谷轉悠,大將軍不是我信不過你,是信不過那班突厥胡人,若眼下還是指望突厥人,我們手下那些山東兵,恐怕就要鎮不住了。”

“鎮不住了,就換人。”劉黑闥斥道。

衆將議論紛紛,一名將領開始委婉露出與趙軍議和之意。劉黑闥面上鐵青,一雙滿是厚繭子的雙拳握緊,卻不說什麼。

門外傳來叩門之聲。一名將領入城稟告言道:“啓稟大將軍抓到一名細作要潛入城內。”

劉黑闥問道:“是趙軍細作嗎?”

這名將領言道:“此人是坐小船要潛入城內。抓到初時我們也以爲是趙軍奸細。後此人自稱是從魏縣來的,說有重要軍情稟告,堅持要面見大將軍才說。”

“帶進來。”

不久這名細作被拿內,對方儘管被押。卻是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

劉黑闥心知能在趙夏兩軍激戰之時,仍能潛入城中之人,必是有膽識的人。

對方見劉黑闥後言道:“這位想必就是大將軍了,在下有禮了,並代大許陛下向大將軍問好。”

劉黑闥雙目一眯言道:“你說是從魏縣來的,可是眼下永年城下都是趙軍包圍,你是如何入城的?”

那人言道:“也不盡然,趙軍在昨日水淹永年城時,早都撤到城東高處。何況就憑趙軍水師那幾艘破船,也想抓到我,做夢了吧。”

劉黑闥微微點頭,對方言道:“不過趙軍眼下掘堤灌城之事,大大出乎我之意料。不知眼下趙夏戰況如何,憑夏軍的精銳該讓趙軍在城下吃盡了苦頭吧。”

劉黑闥哈哈一笑,言道:“是你來問我,還是我來問你,你既自稱是許主來使,可有來書?”

“沒有。”對方乾脆答道。

劉黑闥言道:“沒有來書要我如何信你。”

對方言道:“我冒死此來,並非是要大將軍信我,只是來告訴大將軍一個消息。”

一旁將領一拍桌子言道:“沒有憑據,我們怎知消息是真的,還是假的?”

那人露出笑意言道:“只要是好消息,就是真的。”

“儘管說來。”劉黑闥言道。

此人臉上笑容一斂,肅然言道:“在下也不賣關子,實不相瞞,陛下已率兩萬精兵從魏縣倍道至此,來解永年城之圍。陛下懇請大將能再堅守數日,只要大軍一到,許夏兩軍內外夾攻,必可大破趙軍。”

此言一出,衆將皆是作色,紛紛起身。一人言道:“若宇文……許國陛下能援救我們,那麼永年城還有希望。”

那人笑着言道:“那諸位還懷疑我的身份嗎?”

劉黑闥抱拳言道:“這位兄臺得罪,劉某在這裡給你賠罪。”

對方起身施禮,言道:“大將軍威震河北,在下久仰已久,實在不敢當。”

劉黑闥言道:“貴主能不計前嫌,來援我夏軍於危難之時,劉某十分感激。不過我要實話告之,趙軍雖與我相持城下近十日,但兵力卻沒有什麼折損。若是許主要來解永年城之圍,現在還不是時機。”

對方聞言不由訝然言道:“換作他人,求之還來不及,大將軍卻能推卻,真是令人好生敬重,真不枉我來城內一趟,見識到大將軍如此英雄人物。”

劉黑闥言道:“莫要給我戴高帽子,眼下許軍是我永年城最後希望,若是你們被李重九擊敗,則一切休提。你眼下立即出城,將此事稟告給貴主,就說我永年城還能支撐數日,請他不要在此時輕兵冒進,也不要與趙軍決戰。如此正遂了李重九之願。”

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
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六百八十一章 爲了自己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大結局明天更新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六百七十八章 入城勸降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五十八章 頡利的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頭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