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入城

迎接大將軍南歸的人很多,六部幾乎都有人前來,不過來的人最多的,還是兵部和禮部,這是題中應有之意,不必細說……

實際上,來的人雖多,爲首的卻只有兩人。

其中一個不用問了,禮部尚書方謙親自出迎,大將軍儀仗來到不遠處停下,護衛們簇擁着大將軍趙石排衆而出。

趙石只是略微一個打量,立即翻身下馬。

這個時候,禮部尚書方謙領頭,躬身施禮,“恭迎大將軍回京。”

衆人官職高的,站在方謙身後,躬身行禮,官職低一些的,則已經拜伏於地,恭迎大將軍回京的聲音,在十里長亭外迴盪。

而爲首的另外一人,卻是負手而立於衆人之前,衆人行禮之間,卻是將其顯得更是鶴立雞羣一般,孤傲非常……

趙石並不拿大,卻是先向那人拱手施禮,“趙石見過魏王殿下,有勞殿下遠迎,真真是趙石的罪過。”

此人正是當今皇叔,魏王李玄道,又是數載過去,魏王李玄道看上去蒼老許多,身子盡力挺直,也已有了些佝僂,人也瘦的厲害,鬢間白髮叢生,即便珠冠博帶,也掩飾不住蒼老之態。

見趙石沒有失了禮數,他眉宇之間的威嚴凌厲之意才緩和了下來,微微一笑,擺了擺手道:“大將軍功勳卓著,又揚我大秦威名於塞外,別說迎出來十里,就算是讓北方在潼關等着,也是應該。”

“殿下謬讚了。”

趙石確實沒有想到迎接他的人裡面會有魏王,也不清楚其中有着什麼樣的意味,不過皇族中有這樣一位皇叔在此,可謂是給足了他顏面。

又施了一禮,這才轉向旁邊的衆人,拱了拱手,說話也就隨意的多了,“諸位辛苦了,這大冷的天,咱們也就不用如此多禮了吧……方大人,一別經年,今日重見,卻勞你遠迎至此,可是我的不是了,回京之後,定要與大人喝上兩杯才成。”

方謙這才直起身子,回身擺了擺手,讓衆人都起來,笑道:“就算大將軍不說,之後老夫也是要討擾一番的,這次大將軍榮歸京師,京師百姓歡欣鼓舞,陛下那裡也是高興的很呢,至於我等,也是與有榮焉,些許慰勞,實在不足掛齒,不過大將軍旅途勞頓,又是如此天氣,不如儘快回京安頓……”

“之前陛下已經有了旨意,準大將軍回府修養幾日,再入宮面聖,陛下對大將軍之榮寵,實是讓我等欽羨啊……”

說話有些囉嗦,但也算不卑不亢,露出些親近之意,卻並不明顯。

魏王李玄道在旁邊微微撇嘴,,他自小從軍,雖然在朝中呆了多年,但還是看不太慣這些文官做派。

他現在還掛着個參知軍事的職銜,在樞密院任職,不過實際上,已經漸漸不參與朝政了,在景帝李玄謹,廢太子李玄持相繼歿後,他更是深居簡出,淡出了朝野的視線之外。

不過當今成武皇帝繼位,對這位皇叔卻是尊重有加,比起景帝一朝來,他現在卻要自由的多了,如今更能代替皇家來這裡迎接大將軍趙石回京,其實只說明一件事,這位皇叔在成武皇帝心目的分量,是很重的,甚至有意重用……

但魏王李玄道心灰意懶已久,在軍中的舊部多已凋零殆盡,就算還有那麼幾個忠心的,這麼多年下來,也都有了自己的一番前程,可以說,十多年過去,魏王在東軍中的威望,早已消逝殆盡……

代之而起的,是趙石,張培賢這樣的軍中大將,這樣一番情形,魏王李玄道心裡明鏡似的,以其人之傲岸,更是不願在這些曾經的部下面前出現了……

而方謙此人,和大將軍趙石深有淵源,都是景王府舊人出身,景帝多疑而又善變,所以景帝一朝的時候,這些景王府舊人並沒有多麼的親近,反而都有着這樣那樣的間隙。

方謙聰明一些,能夠置身事外,像李承乾,王虎,趙石之類的人物,卻是反目成仇,一場大變過後,王虎身死,李承乾也縮起了腦袋,齊子平之類的文人,不成氣候,而大將軍趙石的權勢卻是越加的顯赫了起來……

在這樣一個時候,禮部尚書方謙的選擇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這些文人見風使舵起來,其種種做派自然難入魏王這樣的人的法眼。

不過朝野間事,宦海浮沉,見的多了,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廢話少說,寒暄片刻,魏王李玄道乾脆的一揮手,“這樣的天氣,有什麼話,回京再說吧……”

衆人會意,也都巴不得趕緊回去,天氣確實冷了些,身子弱的已經打起了哆嗦,魏王發話,衆人自是遵從。

於是,兩支隊伍合在一起,隨即繼續往長安方向行進。

一路上,少不得和魏王聊上兩句,和方謙應付一下,和這兩個人,都各有淵源,與方謙雖同爲景王府舊人,但接觸的卻少。

反而是和魏王李玄道,打過不少的交道,曾經在魏王李玄道部下征戰,魏王李玄道曾屢次在樞密院爲他說話,雖然有着和景帝李玄謹賭氣的成分在裡面,但在那個時候於樞密院爲他仗義執言的,也就是一個魏王而已……

後來魏王李玄道還曾登門造訪,將自己的流落在外的唯一兒子交在了他的手上,如今,這個兒子已經成爲了魏王府世子,一直留在國武監,如今還成了國武監的教習。

本來,魏王還曾寫了書信給遠在河中的他,讓他招魏王府世子從軍,哪怕給個親兵牙衛的身份也好,以魏王的心性,能屢次求人,一來是對趙石無比激賞,二來,恐怕也是對這個兒子寄望太深的緣故了。

不過魏王府的這位世子,在外面流落的太久了,無論心性氣度還是才幹,都流於平庸,想要像他父親那般,沙場建功,是不可能的了……

趙石不願自找麻煩,回書勸了兩句,許是魏王李玄道也看到了這一點,加之這是魏王府的唯一子嗣,所以也就沒有了下文。

這般說來,趙石回想了一下,和魏王李玄道打的交道真的不少,不過他這個時候也沒有交結皇室的興趣,這又是衆目睽睽之下,所以和兩人說話,也都流於泛泛,連關於朝政的事情都沒提幾句。

十里的路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時當正午的時候,長安城門已然在望。

朝廷準備的很是充分,一些百姓也來到這裡,擺上香案之類的東西,迎接大將軍回京,鑼鼓什麼的更是不缺,看上去很是熱鬧。

一番喧囂嘈雜,大將軍儀仗終於通過長安西門甬道,進入長安城內。

隨大將軍南歸的軍兵,被帶着去到駐紮的軍營,迎接大將軍回京的朝廷命官們也都紛紛告辭離去。

直到所有該走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些幫着大將軍引路或是回府佈置的官員還留在隊伍之中。

這個時候,魏王李玄道才露出真正的笑容,微微拱手道:“本王也就陪你走到這裡了,本想跟你多聊聊,在京裡呆的久了,外間之事看是看不到了,就想多聽聽,但你這一路辛苦,之後宮裡肯定還有聖旨下來,你這裡回府又是一番忙亂,也就不打擾了……”

說到這裡,頓了頓,卻是話鋒一轉,低聲道:“靖佳那丫頭不錯,命又不好,以後多照看些……若是負心薄倖,本王這裡可繞不了你……”

說完,也不待趙石再說什麼,大笑道:“本王這就去了,改日再招你過府飲酒耍樂,告辭。”

隨即,帶着幾個隨從揚長而去,看上去頗爲灑脫,但總不脫孤寂淒涼的味道。

趙石微微蹙了蹙眉頭,這纔想到,別看靖佳公主看上去孤孤單單的,但人家的可有着不少哥哥呢,看上去人緣還不錯?怎麼往日裡沒看出來呢?

而他和靖佳公主的事情,都傳到魏王耳朵裡去了?

這外間的傳言,定也已經是紛紛揚揚,自己到是無妨,對靖佳的名聲卻是有礙,不如趁此機會,娶了過門算了,想來李全壽那小子也不至於不答應……

不過這事還得容後再說,如今已經入城,家門近在咫尺,什麼朝廷,什麼聖旨之類的,都不如回家要緊……

回身揮了揮手,一行車馬漸漸加快了速度,奔着定軍侯府方向而來……

果然單章求月票效果顯著,今天單位停電,所以這兩章都要晚上碼出來,很費勁,明天也是如此,而且明天晚上還要請人吃飯,夠頭疼的,尤其是停電之後,空調沒了,那熱的,真讓人受不了。)(未完待續。,!)

第223章 成軍第825章 樞密第584章 諸事第1441章 文樓第379章 風雪(二)第910章 草原第338章 遇敵(三)第503章 雲涌(三)第530章 宣旨(二)第674章 喋血第539章 善後第502章 雲涌(二)第592章 自污(二)第719章 開端(八)第899章 圍城第490章 勞軍(二)第1190章 廷議(二)第694章 慾望第1439章 做歌第334章 山匪(四)第1348章 彩頭第28章 等?退?第44章 麻衣第811章 駙馬第1297章 皇帝第414章 山林第1398章 激戰第891章 冷淡第779章 議和(一)第1018章 說服第480章 蜀亡第238章 血夜(六)第1407章 爭權今天只能一更了第482章 參議第101章 捉賊(五)第990章 決定第710章 開端(一)第381章 求生第1523章 太子第1284章 興慶第375章 遇匪(一)第676章 追查第1081章 冬天第96章 計劃第1472章 名醫第1009章 功勞第1051章 諸事(二)第1378章 政治第33章 驚議第1115章 盟約(十)第154章 祝壽(四)第186章 豔遇?第31章 內亂第1348章 彩頭第1065章 戰歌第1393章 質詢第328章 鏖戰(二)第37章 開拔第463章 洞房第1291章 大事第786章 議和(八)第375章 遇匪(一)第838章 秘聞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40章 來訪(三)第75章 團練第477章 大戰(三)第306章 擒王第239章 血夜(七)第1404章 請命第925章 部衆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462章 麻煩第624章 處置第569章 陌生第1530章 學問第1500章 運氣第1169章 爭辯第369章 始末第1341章 應對第939章 道士第810章 相絕第135章 密議(一)第1245章 西涼(九)第646章 冬日第16章 血戰(三)第1429章 書信第1359章 結親第522章 戰報(二)第1351章 周枋(四)第38章 解圍第383章 商人第330章 鏖戰(四)第215章 年關(八)第1543章 激戰第163章 慶功(一)第511章 雲涌(十一)第278章 關下第1315章 封賞
第223章 成軍第825章 樞密第584章 諸事第1441章 文樓第379章 風雪(二)第910章 草原第338章 遇敵(三)第503章 雲涌(三)第530章 宣旨(二)第674章 喋血第539章 善後第502章 雲涌(二)第592章 自污(二)第719章 開端(八)第899章 圍城第490章 勞軍(二)第1190章 廷議(二)第694章 慾望第1439章 做歌第334章 山匪(四)第1348章 彩頭第28章 等?退?第44章 麻衣第811章 駙馬第1297章 皇帝第414章 山林第1398章 激戰第891章 冷淡第779章 議和(一)第1018章 說服第480章 蜀亡第238章 血夜(六)第1407章 爭權今天只能一更了第482章 參議第101章 捉賊(五)第990章 決定第710章 開端(一)第381章 求生第1523章 太子第1284章 興慶第375章 遇匪(一)第676章 追查第1081章 冬天第96章 計劃第1472章 名醫第1009章 功勞第1051章 諸事(二)第1378章 政治第33章 驚議第1115章 盟約(十)第154章 祝壽(四)第186章 豔遇?第31章 內亂第1348章 彩頭第1065章 戰歌第1393章 質詢第328章 鏖戰(二)第37章 開拔第463章 洞房第1291章 大事第786章 議和(八)第375章 遇匪(一)第838章 秘聞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40章 來訪(三)第75章 團練第477章 大戰(三)第306章 擒王第239章 血夜(七)第1404章 請命第925章 部衆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462章 麻煩第624章 處置第569章 陌生第1530章 學問第1500章 運氣第1169章 爭辯第369章 始末第1341章 應對第939章 道士第810章 相絕第135章 密議(一)第1245章 西涼(九)第646章 冬日第16章 血戰(三)第1429章 書信第1359章 結親第522章 戰報(二)第1351章 周枋(四)第38章 解圍第383章 商人第330章 鏖戰(四)第215章 年關(八)第1543章 激戰第163章 慶功(一)第511章 雲涌(十一)第278章 關下第1315章 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