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 糊弄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將血》更多支持!

“跟老師去吐蕃的時候,也見了不少吐蕃人,吐蕃人看上去。。。。。。很淳樸,好像沒老師說的那麼難以相處。。。。。。。”

緩過勁兒來的太子殿下,給自己圓着場。

趙石挺膩歪老師這個稱呼,給太子當老師,就是個麻煩,既要講究上下尊卑,又要講究爲師之道,歷代給太子當老師的人們,恐怕多數都是這個感覺,當然,純正的儒家教育下的傢伙除外。

“吐蕃人在高原上呆久了,給外面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少,見了咱們還不夠稀奇的呢。。。。。。。。”

“再者說了,吐蕃人雖有戰亂,但也無非是佛教和本教之爭,無關其他,高地人不會到低地生活,低地人也不會想着去高地佔一片地方,所以說,他們之間的戰爭,算得上平和了。。。。。。。。北邊草原上的胡人不一樣。。。。。。。”

“胡人各部之間,爲了爭奪草場,男人隨時都可以拿起弓箭,騎上戰馬變成殺人不眨眼的軍人,我在草原上,就沒見過太過年輕的部落首領,許是草原風寒使然,但我看最重要的,就是太過年輕的首領,根本無法坐上首領的位子。”

“血脈在草原上很重要,但武力纔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李珀此時挺着小身板,搖身一變。成了好學生。不過確實。在東宮的時候,他的身邊不缺飽學之士,說起治政,和爲帝之道來,這些人自然比趙石強上不知多少,但趙石的這番言論,卻是他們無法說出口的,甚至連想都沒想過。

一旦說起胡人。估計都是書本上那些東西,連吐蕃人和草原胡人的正臉兒都沒見過,又能說出什麼真知灼見來呢?

而越是飽學之士,越是能將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說的確切無比,好像真理一般,他纔不管說的到底對不對,他只知道,自己永遠是對的便成了,其實這就是讀書人所謂的辯難的本質所在。

其實。趙石走到今日地步,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能夠揚長避短。對自己的所長所短,有個清晰的認知,什麼事情都想攙和一腳的人,是走不到他這個地位上來的。。。。。。。

此時李珀想了想,道:“這麼說來,古之靖胡之策,又有哪些適用於如今呢?”

趙石喝了口酒,心裡有些無奈,他說的雖多,但真要說怎麼讓北邊長治久安,他可也沒底,除非。。。。。。漢人出現了足夠先進的武器,比如說火槍,讓胡人無有憑藉的優勢,不然的話,北邊的胡人總歸有一天還要南下,甚至於佔據中原之地,稱王稱霸。

但這個能說嗎,說出來怕也沒人相信。

國武監已經鼓搗出了突火槍,憑藉實物弄出這個來其實很簡單,甚至於,如今對火藥有了足夠認知的工匠們,還能做出相當不錯的改良。

不過就算如此,憑着國武監那幾個工匠,即便加上朝廷匠作監的人,弄出來的東西,射程大約在百步左右,有效殺傷距離大概在五十步,打出去的是瓷片,碎鐵和石子之類的東西,如果目標身上有着甲冑,不用說什麼鐵甲皮甲之類的東西,就說是防禦最差的棉甲,這種東西想在二三十步之外打穿,也不太可能。

也就是說,裸身站在百步之內,可傷皮肉,到了五十步之內,纔可能致命,如果外面再穿點東西,殺傷距離就變成了二三十步,你要穿着鐵甲,好嘛,站在突火槍前面,他也不定能穿透過去。

而且,準確性極差,當然,大規模使用的話,可以彌補這一點。

不過,突火槍最大的缺點,還是其耐久性,因以竹筒作爲槍管,使用幾次之後,竹筒就會崩裂,很容易傷到自己。

這樣最原始的火器,前景很不錯,但趙石認爲,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他是無法代替弓箭的,就算有他推動,在百年之內,出現威力勝出弓弩的火槍的機會也不大。

而即便在槍械盛行的時候,還有着很多騎兵戰勝全火器軍隊的例子。

所以說,北方胡人,還能囂張很長一段時間,而且基本無解。

看過突火槍之後,趙石覺着,在這東西上面,還是不要浪費太多的精力了,這東西在水戰的時候,也許還有點用處,拿到野戰當中來,則純屬找死。

而其身份地位使然,還不如做一些更直觀,更有用的事情,比如說一套成體系的培養人才的體制,提高工匠的地位等等,就像他如今在國武監做的那樣。

不過就算這些,看上去也是前路漫漫,上上下下的求索去吧,有的等呢。

面對好學的太子,趙石一邊喝着酒,一邊隨意的開始糊弄,“要想北邊安定,其實很簡單,能保證十萬騎軍,常駐於邊地,時時操練,準備深入草原作戰,以懲不臣,一仗下來,估計就能平靜十餘載,要是能保證每隔十年,出戰一次,追亡逐北,胡人不平則平。”

說到這裡,趙石看了崔晉一眼,笑道:“要是有飽學之士能有那個膽量,真如先賢所言,深入草原腹地,行那教化之事,讓胡人也變得知書達理,只想着到咱們大秦來做官兒,到了那個時候,胡人還有什麼值得忌憚的呢?”

李珀吭吭哧哧的笑了起來,陪着趙石又飲了一杯,崔晉也只能連連賠笑,心裡卻在想,文武相輕,原來晉國公這樣的人物,也不能免俗啊,哼,如果陛下有旨意傳下,咱們這些讀書人,未嘗不能成就班定遠那樣的偉業。

恐怕到了那個時候,頭一個站出來阻撓的,就是晉國公了吧?

就像此次殿下想要會盟草原諸部一般,若是晉國公能親自隨行,或者召回大將軍木華黎,他就不信,那個什麼桑昆真的敢在盟會之上冒犯殿下。

再多的理由,其實也不過是權勢之爭罷了。。。。。。。。

其實,這也就是文武之間不合的根子了,文人們和武人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從來就不在一個位面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終看的還是哪邊得勢而已。

無疑,如今的大秦已經漸漸進入以晉國公趙石爲首的武人集團的控制,文人們正在遭受接連不斷的打擊,短時間內,怕是無法跟武人們相抗衡了。

“殿下出行吐蕃,看上去所獲匪淺,這一次遠行大同,應該更有助益纔對。”

李珀笑着點頭,“老師說的不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吐蕃之行,所獲良多,不過未能親見老師領兵征伐不臣,到底留下了一樁憾事啊。”

趙石搖了搖頭,“殿下有這樣一個心意也就成了,所謂兵兇戰危,說句不好聽的話,咱們這些人,就是靠着殺人奪命吃飯的,殿下身份尊貴,還是離戰陣遠些的好。”

李珀又有點不滿意,嘀咕了一句,“當年魏王殿下可是甘冒矢石,爲國守邊來着。”

崔晉這下忍不住了,連忙勸道:“還請殿下慎言,魏王和殿下怎好放在一起比較?”

趙石也是嘿嘿一笑,心說,魏王吃了不少苦,卻連皇位的邊兒都沒摸到,現在更是爲了個兒子,弄的焦頭爛額,這一輩子,就是一出悲劇。

可好,景興皇帝的孫子,卻在羨慕魏王的軍旅生涯,嘿嘿,有趣有趣。

李珀也知自己失言,擺了擺手,訕訕一笑道:“多年前的事情了,說說又怎麼了?當年太宗世民,不也戰功赫赫。。。。。。。”

他這裡越說越不像話,顯然是喝的有點多了,李珀不怎善飲,東宮衆人都曉得,只是不知道的是,太子殿下跟趙石飲酒,那是喝一次多一次,估計是見人家一杯接一杯的下肚,有些眼饞的緣故吧?

崔晉這裡急的嘴脣都哆嗦了,奈何旁邊還有位晉國公,還別有用心的來了一句,“殿下雄心不小。”

只這一句,就差點沒讓崔晉心臟停了拍兒。

李珀小臉通紅的點着頭,“父皇也曾說過,沒能親眼見到大軍進入興慶城的景象,實乃平生憾事。。。。。。。。。嗯,北邊將有戰事。。。。。。。老師能不能知會木將軍一聲,讓學生隨軍西進?學生保證,絕不給木將軍添麻煩。”

趙石聽了,不由也咧了咧嘴,心道,還有其他麻煩比太子隨軍更大的嗎?若是有的話,怕是隻能是御駕親征了吧?

他這裡乾脆的搖頭,拒絕道:“這個可不成,樞密院的文書早已去了草原,允木將軍便宜行事,我的話可沒那麼好使吧?”

李珀失望的嘆了口氣,也覺自己這點心思有些可笑了,太子雖然尊貴,但遠不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地步,即便是父皇,想要做什麼,也會有這樣那樣的考量,不然的話,這一次遠行,就不會是什麼代天巡狩了,而將是御駕親臨纔對。

小小的孩童,惆悵的望着車蓋,這一副景象,落在旁邊兩人眼中,一個覺着今天總算見到了太子殿下孩子氣的一面,一個則差點沒樂出聲兒來,你個毛孩子,裝的有點過了啊。。。。。。。。。(未完待續。。)

第1119章 盟約(十四)第933章 問答第1213章 攻城第1023章 決定第1479章 張承第1516章 篇 章第1562章 大軍第695章 宮爭第904章 雁門第十卷天下興亡誰人曉七百九十九章 聖旨第418章 聖旨第352章 祝壽(二)第1332章 對議第1441章 文樓第398章 獎懲(三)第599章 皇子第1467章 鬥氣第1355章 踏青第1368章 聚飲(三)第1479章 張承第983章 賞賜第1299章 小事第932章 震懾第851章 父子第1094章 草場第1450章 評說第530章 艱途(六)第1098章 商人(四)第379章 豪傑(三)第840章 明瞭第1402章 商隊(三)第41章 傷勢第1543章 激戰第1239章 西涼(三)第1245章 西涼(九)第474章 飛燕第237章 血夜(五)第570章 重傷第1174章 宮飲第156章 祝壽(六)第578章 激戰(二)第685章 歸人第1231章 鎮軍第575章 戰機第1307章 鬧劇第1313章 君臣(五)第88章 衝突第726章 解州第236章 血夜(四)第32章 紛亂第1072章 獻策第988章 軍議第1500章 運氣第734章 臨汾第757章 獻計第680章 相遇(三)第643章 瑰寶(一)第108章 談論第439章 演武(一)第1231章 鎮軍第444章 可笑第761章 驚濤第28章 等?退?第192章 故人(二)第1525章 指點第1477章 殿議第1046章 來人第227章 進京(二)第570章 重傷第1550章 享受第692章 新鮮(六)第1281章 天狼(二)第481章 行進第420章 明尊第1561章 碰撞第629章 人來(二)第1388章 兄弟(二)第164章 前夜第1319章 見歡第955章 目光第313章 香侯第533章 戰機第822章 天妖(四)第812章 公主第21章 意外第1354章 開端第13章 遭遇第1303章 女子第160章 襲寨第513章 雲涌(十三)第1166章 人情第137章 密議(三)第417章 家事(二)第429章 遊園(二)第213章 年關(六)第408章 獎懲(十二)第113章 夜宴(四)第1432章 興革第954章 自薦
第1119章 盟約(十四)第933章 問答第1213章 攻城第1023章 決定第1479章 張承第1516章 篇 章第1562章 大軍第695章 宮爭第904章 雁門第十卷天下興亡誰人曉七百九十九章 聖旨第418章 聖旨第352章 祝壽(二)第1332章 對議第1441章 文樓第398章 獎懲(三)第599章 皇子第1467章 鬥氣第1355章 踏青第1368章 聚飲(三)第1479章 張承第983章 賞賜第1299章 小事第932章 震懾第851章 父子第1094章 草場第1450章 評說第530章 艱途(六)第1098章 商人(四)第379章 豪傑(三)第840章 明瞭第1402章 商隊(三)第41章 傷勢第1543章 激戰第1239章 西涼(三)第1245章 西涼(九)第474章 飛燕第237章 血夜(五)第570章 重傷第1174章 宮飲第156章 祝壽(六)第578章 激戰(二)第685章 歸人第1231章 鎮軍第575章 戰機第1307章 鬧劇第1313章 君臣(五)第88章 衝突第726章 解州第236章 血夜(四)第32章 紛亂第1072章 獻策第988章 軍議第1500章 運氣第734章 臨汾第757章 獻計第680章 相遇(三)第643章 瑰寶(一)第108章 談論第439章 演武(一)第1231章 鎮軍第444章 可笑第761章 驚濤第28章 等?退?第192章 故人(二)第1525章 指點第1477章 殿議第1046章 來人第227章 進京(二)第570章 重傷第1550章 享受第692章 新鮮(六)第1281章 天狼(二)第481章 行進第420章 明尊第1561章 碰撞第629章 人來(二)第1388章 兄弟(二)第164章 前夜第1319章 見歡第955章 目光第313章 香侯第533章 戰機第822章 天妖(四)第812章 公主第21章 意外第1354章 開端第13章 遭遇第1303章 女子第160章 襲寨第513章 雲涌(十三)第1166章 人情第137章 密議(三)第417章 家事(二)第429章 遊園(二)第213章 年關(六)第408章 獎懲(十二)第113章 夜宴(四)第1432章 興革第954章 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