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文樓(六)

老頭兒年老皮厚,衆目睽睽之下,侃侃而談,說着一些連自己都不信的言語,臉不紅心不跳。

“大人明察秋毫,我等心安矣。。。。。。說起來,去歲還多賴朝廷賑濟得當,纔不使我河洛盡成鬼蜮,今歲朝廷又有新舉,我等也多有歡欣,這一地百姓,感朝廷之恩者,不計其數,我等寧不感焉?”

“我王氏一族,世居洛陽,小有名望,朝廷寬宏至此,王氏已別無他念,唯願附於翼尾,盡我綿薄之力,以報朝廷之恩。”

“便如今日,官府雖治政得力,然去歲禍患四起,地方殘破,恢復之日無期,今秋許就依然。。。。。。”

說到這裡,老頭兒搖了搖頭,長長嘆了口氣,滿臉的悲天憫人狀。

“我王氏小有積蓄,怎能坐觀?所以,無論軍糧,還是官府賑濟所耗,王氏皆願助之,不求虛名,只願河洛百姓安居樂業,爲朝廷解憂而已。”

說完這些話,老頭兒又是重重一禮。

衆人心中不由大罵了一聲無恥,而胡烈嘴角也抽動了一下,心中道了一聲,奸猾。

這人無恥之處在於,將赤裸裸的出賣和投靠,說的是花團錦簇,正義無比。

奸猾之處在於,多爲廢話,一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無賴模樣。

不過不管多膩歪,雙簧還得演下去。

胡烈笑道:“好,洛陽王氏到還算明理。今日之語,我都記着,望你好自爲之。勿要重蹈覆轍。。。。。。”

老頭再施一禮,重新安坐,心也終於安定了下來。

這個風頭不好出,之後如何,還要看情勢而定,不過這文樓之會嘛,王家已是不用擔心什麼了。

至於其他人怎麼想。只要王氏能夠得以保全,哪裡還顧得了那麼多?

他這裡安心了下來,胡烈卻不成。

他再次環視左右。收斂起了笑容,嚴厲的道:“之前諸位將文樓之會弄的宣宣揚揚,人盡皆知,怎麼?如今卻又一言不發。做何道理?難道是以爲本都尉官微職輕。說話做不得數嗎?”

有了洛陽王氏在前,之前各族隱隱間定下的攻守同盟其實已經土崩瓦解。

這麼一來,讀書人的弱點也一下就冒出來了,都存着亂七八糟的心思,根本不可能同進同退。

再無恥的作爲,再無良的言行,也都會在這些讀書人身上出現,偏偏。他們還能在儒家教誨中找到相應的理由。

這不,幾乎話音未落。便已經有人迫不及待的站了起來。

“朝廷即有撫民安境之心,又有王公在前,我長水劉氏怎甘人後。。。。。。。。。。”

長水地界偏了些,卻又靠近秦境,長水劉氏一族如此迫不及待,也就有情可原了。

自此之後,好像一下打開了閘門,廳堂內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有些人慷慨陳詞之間,好像之前許多故事,從來不曾發生過,他們本就是大秦順民一般。。。。。。。。

不過氣氛終於和諧了起來,正想獻媚之際,並無一人有何異議。

也不稀奇,這些人皆有家族之累,他們身上擔着的,除了虛名之外,還有老幼妻兒,而這裡已非後周治下,沒什麼不殺讀書人的祖訓。

說幾句風涼話容易,但後果實在擔當不起。

於是,文人的醜陋嘴臉,也就都露了出來,什麼國家社稷,什麼文人風骨,也就都拋了個乾淨。

其實,這也正是這個時代,文人的侷限性所造就出來的文人羣體,無分對錯,形勢使然而已。

危難之際,總有忠烈之士涌現,但實際上,更多的人會選擇屈從。

他們所一直謳歌的東西,在大多數時候,卻會被多數人完全摒棄,這不得不說,是人類這個羣體的一種悲哀。

不過,話說的再多,也不過是那點東西。

圍繞的還是饑民和軍糧,胡烈終於聽的有些厭煩了,要是這次聚會,只是逼着這些大戶人家獻出些糧草,那可真就成了笑話。

一旦傳出去,名聲也很糟糕,對於河洛的長治久安,或有短暫的益處,但從長遠看來,會開一個極爲不妥的先例。

而對於爭霸中原而言,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胡烈不懂那麼多的大道理,也看不到那麼長遠。

但他十分清楚,國公的意思是,殺人可以,但絕對不能和亂匪一樣,不問因由,大規模的強奪田產屋宅,或者是其他什麼。

之前做的已然足夠,罪名也有,而如今逼着富戶獻糧,味道就不對了,即便對方自願,也是不成。

於是,他連連擺手,咳嗽了幾聲,讓廳堂之內,安靜下來。

這才呵呵笑道:“諸位心意,我已明瞭,但。。。。。。朝廷不缺這點糧草,之所以去歲河洛如此艱難,怕在座諸位也清楚其中關節,就不需要我多說了吧?”

衆人豎着耳朵傾聽,都怕漏下一個字,初入文樓時的各種心思,這會兒也都放了下來。

人這腰桿一軟,再想站直了,真的是千難萬難。

既然拋開了臉面,也就顧不上其他了,而衆人也都明白,此時此刻,文樓之會,纔算真正進入正題。

而這位年輕的都尉大人之後說的每一個字,都可能關乎到各家的命運,估摸着,也正是這位都尉大人身後站着的國公爺的意思。

這裡的多數人也都明白,之前種種,讓他們沒了多少討價還價的餘地。

果然,這次再無什麼意外發生,幾乎沒什麼轉折。

“第一個,我家大帥將上奏朝廷。免河洛百姓一年錢糧。。。。。。但只是普通百姓之家,在座諸位,甚或是其他一些大戶人家除外。想來,諸位不會有何異議吧?”

衆人默然,多數人覺得,這也只是將方纔獻糧之議,變了變,到還算能夠承受。

不過還是有幾位嘴裡開始發苦,這幾位所在之處。無一不是去年亂事鬧的很兇的地方,家族損失不小。

加之困於大秦之制,家族入不敷出已經有幾年了。這次卻又雪上加霜。。。。。。。

但能說什麼嗎?不能,去年地方上亂事鬧的越兇的地界,沒有他們的推波助瀾,怕是不會如此。這顆苦果。也只能這麼硬着嚥下去。

用句難聽的話說,自作自受而已,在這裡還一點不滿也不能流露出來,因爲一旦追究下來,誰知道家族會落得個什麼下場?

在衆人無語,胡烈微微一笑便接着道:“此爲警戒世人之故,如此區而待之的緣由所在,怕各位心裡也應該有數。。。。。。”

“說起來。各位應該慶幸纔對,當年我大秦揮兵入蜀。亂匪蟻聚,地方上豪強紛起,我秦軍平蜀,不知斬下多少人頭,其中像爾等樣人者,不計其數。”

“之後二十餘載,蜀中再無丁點反覆,偏偏河洛這裡,接二連三出了變故,其中道理,不言而明,寬容太過,反而讓人生了小覷之心,今日我在這裡跟你等把話說明白,今日會後,過去之事便不提了,但自今日起,再有任何反覆之心,大秦朝廷上下,怕就沒這麼好說話了。。。。。。。。”

“我這裡給你們提個醒,哼,省得日後有人說什麼不教而誅,好了,咱們接着說正事。。。。。。。。”

就在此時,外間有吵鬧之聲隱隱傳來。

胡烈皺了皺眉,停住話頭,回身看了看,吳小妹會意,疾步離開,片刻之後便已迴轉,稟報道:“來遲的兩家同時到了,現已拿下,等候處置。”

胡烈哈哈一笑,“此時纔來,恁也晚了,這兩位對自家人的身家性命都不上心,咱們還要供着他們不成?”

“你押着這兩個給布政使衙門傳信,兩家從匪,之後又不知悔改,應以重處。”

吳小妹行了個軍禮,諾了一聲下去了。

趙葵有些羨慕的看着吳小妹的背影,他此時已經覺着有些厭煩,如此長篇大論,實在令人氣悶。

尤其是這些傢伙的嘴臉,除了讓人作嘔之外,實在一無可取之處。

同爲降人,他趙家和這些人比起來,呸,這些無恥之輩也配和他們趙家並論?

後周治下,遍地鼠輩,就是不知道,那嶽東雷其人若何,如果也與蛇鼠兩端之輩相仿,也就太讓人失望了。

這邊,胡烈轉回臉色,笑道:“此等不知進退,不識時務之輩,死不足惜,望諸位引以爲戒。”

一個死字出口,在座諸人心都拎了拎。

嚴刑酷法,終於落到了河洛地界,樓外那兩位,也只不過。。。。。晚到了些。。。。。

終於,這次文樓之會,還是被蒙上了一層淡淡的血色。

沒有人開口求情,他們都來自河洛各處,也許之前有些交往,但要說交情有多深厚,可以舍家爲之,卻斷無可能。

胡烈看了看衆人的臉色,卻再無安慰之言出口,而是直接繼續道:“廢話已經說的夠多了,咱們說第二件事。”

“洛陽國武監分院之事,想來各位也都知道了。。。。。。”

說到這裡,胡烈想想不由失笑,河洛的事情怪就怪在這裡。

什麼事情大家都知道,什麼事兒大家都明白,卻還要自己在此浪費口舌,這感覺,確實有點奇妙。

他心裡也是暗道,怨不得大帥不想見這些人,確實見了也沒什麼好說的,一羣的僞君子,打破那層光鮮的外殼,裡面都是烏七八糟的東西。

跟這些傢伙浪費脣舌,真真膩歪。

不過,話還是得說下去。

“在座諸位的家中,皆有子弟在國武監分院進學,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而作亂之人,除了當場擊斃,或過後擒拿者,至今無有音訊的,還有一些,都是哪些人,來自何方,我這裡都有記述。”

“這第二件事就是,平亂,亂匪肆虐,藏匿各處,與官府爲敵,惑亂人心,本來此等逆匪,一旦查實,當罪誅九族,遇赦不赦。”

胡烈的聲音一下嚴厲了起來,很多人面上也微微變了顏色。

胡烈這才話鋒一轉道:“但朝廷寬仁,顧及河洛戰亂方過,不宜嚴懲,使得河洛動盪故,而未曾過於追究此事。”

“但國有國法,此輩不除,地方不靖,欽差令各家協助官府捕拿之,限期半載。。。。。。換句話說吧,諸位家中逆子逆孫什麼的,最好由各家自己獻上來,屍首人頭不論,活的也無所謂,而過了期限,還有未曾歸案者,那可就對不住,這罪過怕你們擔不起。。。。。。”

“醜話也說在前頭,窩藏不報,助其脫逃者,一旦查實,這回也就不會再有什麼情面或者其他什麼考量可言了,數罪併罰,家破人亡之際,後悔可就晚了。”

“至於哪些鼠輩需要緝拿歸案,想來諸位也都清楚,不過,過後還是會有朝廷海捕文書奉上,至於做不做,該怎麼做,諸位想清楚了,事先也跟諸位說一聲,沒什麼招安,這河洛地界上的匪患,關聯到各家之生死,望各位慎之。”

“接下來,咱們說第三件事。”

“河洛這地界透着奇怪,大家好像都不願爲官,從軍,從軍也就罷了,河洛之人。。。。。。。”

說到這裡,胡烈搖頭笑了笑,接着道:“怕是在後周治下久了,把從軍當做了苦差,下賤之事,這事兒呢,咱們不去說他,大秦軍旅縱橫天下,軍中豪傑輩出,也容不下這等樣人。。。。。。。”

“所以,還是說說爲官吧,明年秋闈,長安需要出現一些河洛士子,雖說本都尉覺着,河洛的讀書人。。。。。。。若是當了官兒,除了無能之外,怕還要擔心他們爲禍地方,沒什麼好處。”

“但這是朝廷的意思,咱也違抗不得,順便宣告一聲,讓諸位家中子弟加緊備考,說不定真能搏個功名回來呢。。。。。。”

這話說的真讓人臉上掛不住,輕蔑之意也再無遮掩。

說完,也不再看衆人的臉色,胡烈站起身來,揮了揮手,吩咐道:“成了,該說的都已說完,讓他們上酒上菜,本都尉就不陪着了,你們也接着這個機會商量一下,定一定日後行止,胡某告辭。。。。。。。。”(未完待續。。)

第1475章 閨語第1409章 情仇第472章 內衙第955章 目光第310章 心結第1280章 天狼第830章 截殺第1076章 分封(二)第1438章 舊情第1297章 皇帝第323章 大戰(一)隨手打開評論看了一下阿草也笑了第1274章 白晝第368章 餘生第474章 飛燕第599章 皇子第642章 逝去第1137章 相見第68章 縣城第47章 剷除第138章 來訪(一)第851章 父子第1397章 突變第1373章 局面第1491章 路遇第1018章 說服第1283章 天狼(四)第1123章 盟約(十八)第1192章 忙碌第1461章 怪事第1422章 太子第1374章 推心第1061章 王罕第305章 完顏第565章 關內第455章 驚變第537章 來臨第935章 賢能第1500章 運氣第1010章 螟蛉第247章 歸家第1351章 周枋(四)第218章 偶遇第730章 大防第1039章 自信第500章 異心第770章 鏖兵(三)第53章 心思第1370章 聚飲(五)第1188章 氣惱第714章 無題第1504章 範本第992章 小勝第829章 皇權第1484章 輕鬆第189章 府中第1511章 婚姻第801章 親戚第809章 桃林第911章 結義第994章 戰前第1444章 文樓(五)第1136章 回京今天只能一更了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829章 皇權第182章 爲官第239章 血夜(七)第243章 崩殂第592章 自污(二)第33章 驚議第1386章 興革第1011章 朝野第704章 亂子(四)第977章 乃蠻第735章 算盤第575章 戰機第86章 風雲(四)第1243章 西涼(七)第1145章 國策第386章 回京(一)第491章 青龍第1452章 夜飲第107章 長安第1251章 陸相(二)第1009章 功勞第968章 洪流第1107章 盟約(二)第43章 書吏第843章 大軍第383章 商人第234章 血夜(二)第567章 混亂第989章 將軍第1199章 指點第681章 相遇(四)第439章 演武(一)第156章 比鬥(二)第693章 重遇(一)第288章 戰略(一)
第1475章 閨語第1409章 情仇第472章 內衙第955章 目光第310章 心結第1280章 天狼第830章 截殺第1076章 分封(二)第1438章 舊情第1297章 皇帝第323章 大戰(一)隨手打開評論看了一下阿草也笑了第1274章 白晝第368章 餘生第474章 飛燕第599章 皇子第642章 逝去第1137章 相見第68章 縣城第47章 剷除第138章 來訪(一)第851章 父子第1397章 突變第1373章 局面第1491章 路遇第1018章 說服第1283章 天狼(四)第1123章 盟約(十八)第1192章 忙碌第1461章 怪事第1422章 太子第1374章 推心第1061章 王罕第305章 完顏第565章 關內第455章 驚變第537章 來臨第935章 賢能第1500章 運氣第1010章 螟蛉第247章 歸家第1351章 周枋(四)第218章 偶遇第730章 大防第1039章 自信第500章 異心第770章 鏖兵(三)第53章 心思第1370章 聚飲(五)第1188章 氣惱第714章 無題第1504章 範本第992章 小勝第829章 皇權第1484章 輕鬆第189章 府中第1511章 婚姻第801章 親戚第809章 桃林第911章 結義第994章 戰前第1444章 文樓(五)第1136章 回京今天只能一更了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829章 皇權第182章 爲官第239章 血夜(七)第243章 崩殂第592章 自污(二)第33章 驚議第1386章 興革第1011章 朝野第704章 亂子(四)第977章 乃蠻第735章 算盤第575章 戰機第86章 風雲(四)第1243章 西涼(七)第1145章 國策第386章 回京(一)第491章 青龍第1452章 夜飲第107章 長安第1251章 陸相(二)第1009章 功勞第968章 洪流第1107章 盟約(二)第43章 書吏第843章 大軍第383章 商人第234章 血夜(二)第567章 混亂第989章 將軍第1199章 指點第681章 相遇(四)第439章 演武(一)第156章 比鬥(二)第693章 重遇(一)第288章 戰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