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章 大軍

溫勒兀兒忽像豹子一樣從地上彈了起來,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草原老人。。。。。。。。。

所有的野性,在危險來臨的時候,都爆發了出來。

他用最快的速度,竄上馬背。

和他同樣衰老的戰馬,好像知道主人的心意,撒開馬蹄,跑了起來。

年輕的馬駒兒們,還沒經過戰爭的洗禮,所以,他們遠不如父祖那麼敏銳,還在羊羣四周撒歡。

這個時候,溫勒兀兒忽已經顧不上教導這些孩子,在敵人出現的時候,應該做好怎樣的準備。

他用最快的速度來到孩子們的身邊,一把將自己最喜愛的孫兒抓起來,抱在懷裡。

並聲嘶力竭的喊着,“快走,快走,敵人來了,回去帳篷,回去帳篷。。。。。。。。”

他的血液已經沸騰,但同樣,恐懼也抓住了他的心。

他不知道,自己一家能不能躲過這場劫難。

戰爭是如此的突如其來,就像。。。。。。當年蒙古諸部混戰的時候那樣,也許只因爲幾句口角,第二天,敵人就會毫無徵兆的衝進你的部落。

溫勒兀兒忽帶着孫兒們很快跑回了帳篷,他知道,已經來不及回到部落中去了,唯一可以指望的,也許。。。。。。。只能希望,部落中的戰士,能夠像他一樣警覺,在敵人到來之前,派出戰士,將敵人擋住。

或者,手中的彎刀,以及弓箭,能爲他和親人們,爭取到一點時間,等待部落戰士的到來。

帳篷前面,溫勒兀兒忽和兩個年長些的孫兒駐馬凝視遠方。

他們手裡緊緊握着弓箭,身上看上去有些臃腫,因爲穿了兩件皮襖。外面一件還沾了水。。。。。。。

年輕的孩子還不知道害怕,他們興奮的望着前方,還在臆想着想要像祖輩一樣,用敵人的鮮血來證明自己的武勇。

其他的女人和孩子都擠在帳篷中。被溫勒兀兒忽嚴令,不得離開帳篷一步。

因爲,等到他們都戰死了,那麼,按照草原上的規矩。帳篷中的孩子和女人,只要沒有拿起彎刀和弓箭,她們還能成爲奴隸,雖然奴隸的遭遇會很悲慘,但卻可以活下去。

草原上的人們,只要能活下去,那麼就還有復仇的機會。

現在,溫勒兀兒忽已經鎮定了下來,他見過太多的鮮血和死亡,敵人的。朋友的,親人的。

所以,這個時候,他依舊在慶幸,他的兒子正跟在大汗身邊,所以,家族的血脈,一定會流傳下去。

當然,此時此刻,他沒有想到。正是因爲年輕健壯的成年戰士大多都南下了,所以,蒙古諸部崛起之地,是如此的空虛。只剩下了一些老人,孩子和女人。

戰爭一旦在這裡爆發,那麼,結果將不堪設想。

很快,幾個黑點出現在視野當中。

這個時候,溫勒兀兒忽身旁的孩子。還在惦記着自家的羊羣,想要在打退敵人之後,將羊羣搶回來。

但這一次,溫勒兀兒忽沒有像往常一樣,連打帶罵的對待他,而是一直盯着遠方移動的黑點。

黑點越來越近,讓兩個孩子高興的是,敵人並不像爺爺說的那樣多,只有三個人,一人雙馬。

他們看上去,和蒙古人沒什麼明顯的區別,羊皮襖,禿髮,尖頂帽,騎着同樣矮小的戰馬。

勢均力敵,這是孩子的想法。

但之後,讓孩子驚訝的是,敵人並未來跟他們爭鬥,而是在他們遠處,便奔馳了過去,甚至連望都沒望他們一眼。

在更遠的地方,同樣有黑點在移動。

兩個孩子有着騷動,但還在跟在爺爺的身旁,雖然他們並不太懂,這些所謂的敵人,是不是真的敵人,爲什麼對他們視而不見,但他們從騎上馬背,就被爺爺一遍遍的告知。

將來如果他們加入大汗的軍隊,那麼一定要跟在老戰士的身邊,這會讓他們活的更久,也更容易立功。

現在,無疑爺爺就是這樣一個老戰士,爺爺不動,那麼他們也就不會擅自行動。

這個時候,也顯示出了蒙古人的傳承,是如此的粗獷蠻強,幼崽從出生到長成,自動的便在遵循戰爭原則。。。。。。。

不像孩子們那樣懵懂,溫勒兀兒忽清楚的知道,也許,此時此刻,他們的身後,已經佈滿了這樣三三兩兩的敵人。

他們在幹什麼?溫勒兀兒忽自然明白,他們在尋找大隊的騎兵的蹤跡,以及聚集在一起的部落。。。。。。。。。。。。

像他們這樣,離開聚居地,在外放牧的牧人,並不值得這些遊弋騎兵關注。

這讓他更加絕望,但同樣,也讓他勇氣倍增,這也是任何一個久經戰陣的軍人必備的素質,即使絕望,也從不會輕易屈服於恐懼。

等待的時間,是如此的漫長。

在這裡的爺孫三人,已經不記得,從他們眼前過去的騎兵,到底有多少人了。

兩個孩子開始緊張了起來,就算再年輕,他們也知道,這樣多的騎兵過去,那麼,跟在他們身後的大隊人馬,將有多少呢?

“不要害怕,孩子,長生天在看着我們,用我們的勇氣來證明我們值得他關注吧。”

溫勒兀兒忽像任何一個老戰士那樣,在激勵着年輕的幼崽,絕不在他們面前露出任何的驚慌和怯懦。

因爲幾乎每個蒙古人成年戰士都知道,他們就是這些幼崽效仿的對象,他們驚慌,則幼崽就會驚慌失措的逃走,他們怯懦,那麼幼崽也會卑躬屈膝。

大地慢慢傳來震動,那是大隊騎兵到來的先兆,祖孫三人立即握緊了弓箭,隨時準備夾緊馬腹,發起衝鋒。

這樣的勇氣,確實非是中原漢人可比,也只有草原這樣嚴酷的環境,才能造就出如此悍勇的戰士。

天邊出現了一條黑線。不停涌動的黑線。

潮水一般的騎兵,縱馬而來,馬蹄聲如同草原上的春雷,沉悶而又震撼人心。整個大地好像都在起伏,秋風中也開始蘊滿了殺氣。

溫勒兀兒忽猛的發出一聲嚎叫,雙腿夾緊馬腹,向敵人迎了上去,不過這次。他的身後,不再有和他一樣英勇善戰的同伴兒,只有兩個孫兒,發出稚嫩而又帶着顫抖的聲音,毫不猶豫的跟隨在他身後。

從天空望下去,在這遼闊蒼涼的一片草原上,黑壓壓的騎兵蜂擁而來,而他們的對面,卻是孤零零的三個人。

悲涼而雄壯,在之前。不知有多少蒙古諸部牧民,發起了這樣無奈而又悲壯的衝鋒,但他們同樣,都印證了這個民族,是如此的頑強。

不過,敵人有備而來,他們也許會欽佩敵人的勇氣,也許會認同敵人的做法,但這絕不意味着敵人會心慈手軟。

弓箭,往往是草原人發起攻擊的信號。

但溫勒兀兒忽還在想着。快了,快到可以射出第一箭的時候了,那時,他會用最快的速度。射出箭矢,帶走一個敵人的生命,他對自己的準頭,很有信心。

可惜,也許他們只有射出一箭的機會,不然的話。。。。。。。。。

然後。沒有然後了,秦人制作的良弓,射程更遠,拿在成年的草原戰士手裡,也更爲可怕。

大軍過處,三個人影倒在地上。。。。。。。。。。。。

隆隆的馬蹄,踏碎了一切,只剩下三匹失去主人的戰馬,被騰出手來的戰士,順手收在身邊,成爲大軍的一部分,這是不錯的戰利品。

大軍繼續向前,毫不停滯。

閃亮的彎刀,將帳篷斬的粉碎,戰馬過處,一地狼藉,騎兵馳向遠方,留在他們身後的,是一片死寂。

就算間或有着漏網之魚,但隨後到來的,纔是此次攻伐蒙古諸部的主力大軍,拉烏爾汗的戰旗,飄揚在他們的頭頂,他們會掃蕩一切,在這樣的大軍面前,不會有任何人有逃生的機會。

而草原的規則,也將不再適用於這次戰爭。

因爲拉烏爾汗的主人,那位爲草原諸部敬畏的人說了,他不像看到任何俘虜。

拉烏爾汗,大秦大將軍,木華黎忠實在執行了這個命令,即使,他曾經也是蒙古諸部的一員。。。。。。。

在這一點上,克烈部極爲不滿,因爲他們不但想得到這片廣闊的草原,而且,想要生活在這裡的部族臣服於他們。

這將是他們壯大自己的最好機會,這一次,沒人會跟他們再爭奪草場,無論是乃蠻人,或者是韃靼人,對這片草原都沒有任何的興趣。

當然,篾兒乞人除外,但比起克烈部來,在這次戰爭當中,他們只配享用一些湯水罷了。

但無論他們有着怎樣的野心,在木華黎嚴厲的目光下,以及在那遙遠的南方,那個人的注視之下,他們都不得不屈服於這個決議。

還有合撒爾。。。。。。。。這是個不容忽視的傢伙,他想要奪回曾經屬於自己的一切,爲此,他將自己部族中所有的成年戰士都帶了出來。

他已經做好的殺戮的準備,復仇之戰,不會有任何人懷疑,他會碾碎復仇之路上所有的障礙。

但他沒想過,要殺光以前的同族,將蒙古人崛起之地,變成蒙古人的墳墓。

爲此,他甚至想與木華黎廝打,讓他改變這個命令。

但最終,他無奈的發現,所有人都對他報以冷淡的目光。

而木華黎,這個已經成爲草原騎兵的主宰,權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那位該死的哥哥,鐵木真的傢伙,是一個同樣冷酷無情,卻又不容其他人反對的人。

不過,之後,木華黎單獨見了他一次。

並告訴他,作爲主人的安達,在所有人當中,他都是極爲特殊的那一位,所以,他容許合撒爾當衆冒犯他的威嚴,也會在這個時候,跟他解釋一下,但不會有下一次了。

於是,合撒爾明白了,這個命令將不會有任何更改,任何違抗這個命令的人,都將只有一個下場。

因爲蒙古人的手上,已經沾滿了漢人的鮮血,而從成吉思汗鐵木真率軍南下的時候,其實便已經決定了整個蒙古部族的命運。

女真人已經差不多絕跡於北地,契丹人還有一些在苟延殘喘,但等待他們的命運,將不會有什麼改變,党項人,早已亡國滅種,在漢地西北,剿除党項人餘孽,已經有些年了,而且會一直繼續下去。

蒙古人。。。。。。。。和他們沒什麼分別,區別之處只在於,合撒爾因緣巧合之下,和那人結爲了安達。

所以,在將來,草原上,將不會再有蒙古人這個部族存在,卻會有一支血脈流傳下來。

木華黎面無表情的跟合撒爾說着,這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但不要將這種幸運視作理所當然,不然的話,蒼狼的血脈,將就此斷絕。

所謂安達。。。。。。木華黎輕蔑的笑了笑,繼續說着,你應該比我更清楚,他的份量到底有多重。

合撒爾並沒有被說服,但他已經意識到了危險。

他從來沒有信任過那位安達,但那位安達比他的哥哥鐵木真強的地方只在於,他沒有欺騙他。

他想了很久,最終有了決定。

他一邊派出自己的長子,去到南邊,跟那位安達求情,一邊則帶領戰士,跟隨大軍出征,同時也自暴自棄的想着,讓蒙古人的命運見鬼去吧,他會在征戰當中,收攏一些願意跟隨他的蒙古戰士,這也是他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

因爲他沒有任何背叛的理由,而且,這樣的一支大軍,他左右不了,這樣一支大軍,出現在草原上,將不會有任何人能夠阻擋他們的腳步,蒙古諸部。。。。。。也不成。

如果當年十三翼之戰,他們面對的是這樣一羣敵人的話,他們將不會有任何逃走的可能。。。。。。。。。

大軍最終成型。

光克烈部,便來到了三個萬人隊,他們對東北草原勢在必得。

合撒爾帶領五千戰士,加入了這支足以稱之爲龐大的大軍。

而韃靼人,來了兩個萬人隊,乃蠻人更多一些,有兩萬五千人。

篾兒乞人,帶來了一個萬人隊。

漢人的騎兵,也來到了草原,他們帶來了很多糧草,爲這支十餘萬人的騎兵大軍,添加了無窮的動力。。。。。。。。。。)

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1262章 韋州(八)第1077章 分封(三)第803章 漏風第225章 謀算第342章 突圍(一)第1240章 西涼(四)第1371章 醉酒第677章 餘孽第453章 條陳(二)第352章 祝壽(二)第86章 風雲(四)第927章 部衆(三)第1391章 洛陽第1062章 天下第151章 殺人第98章 捉賊(二)第754章 離間第714章 無題第1410章 佈局(二)第711章 妹夫第951章 知府第1546章 挑撥第529章 宣旨(一)第1025章 投誠第1560章 狹路第774章 鏖兵(七)第612章 不歡第570章 融洽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1011章 朝野第1446章 文樓(六)第1330章 入宮第5章 大雪第642章 逝去第324章 大戰(二)第353章 祝壽(三)第858章 金殿第369章 始末第1393章 安撫第772章 鏖兵(五)第1565章 相議(二)第594章 自污(四)第1001章 血色第326章 盜匪第982章 聯姻第830章 截殺第1164章 惱火第1161章 李府第1184章 事多第1082章 冬天(二)第839章 老頭第373章 北行第852章 大亂第1366章 賜婚第1126章 迎候第472章 內衙第155章 比鬥第102章 夜執第581章 戰後(二)第516章 雲涌(十六)第1410章 樞密第338章 遇敵(三)第673章 長街第1302章 沈鶴(二)第1521章 長亭(三)第472章 內衙第1373章 局面第1190章 廷議(二)第816章 內衙(三)第1384章 向西第611章 勸說第544章 父子第276章 爭強(二)第1173章 入宮第399章 獎懲(四)第1350章 周枋(三)第458章 童生第324章 大戰(二)第1190章 廷議(二)第554章 解圍第1527章 心結第893章 閉門第548章 故交第649章 偶遇第708章 戰略(一)第158章 祝壽(八)第511章 雲涌(十一)第957章 幕僚第1059章 生死第958章 北上第744章 決議第291章 先鋒第1387章 佛事第187章 求情第40章 陰謀第1323章 家宴第1561章 碰撞第724章 洛陽第535章 艱途(一)
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1262章 韋州(八)第1077章 分封(三)第803章 漏風第225章 謀算第342章 突圍(一)第1240章 西涼(四)第1371章 醉酒第677章 餘孽第453章 條陳(二)第352章 祝壽(二)第86章 風雲(四)第927章 部衆(三)第1391章 洛陽第1062章 天下第151章 殺人第98章 捉賊(二)第754章 離間第714章 無題第1410章 佈局(二)第711章 妹夫第951章 知府第1546章 挑撥第529章 宣旨(一)第1025章 投誠第1560章 狹路第774章 鏖兵(七)第612章 不歡第570章 融洽第1122章 盟約(十七)第1011章 朝野第1446章 文樓(六)第1330章 入宮第5章 大雪第642章 逝去第324章 大戰(二)第353章 祝壽(三)第858章 金殿第369章 始末第1393章 安撫第772章 鏖兵(五)第1565章 相議(二)第594章 自污(四)第1001章 血色第326章 盜匪第982章 聯姻第830章 截殺第1164章 惱火第1161章 李府第1184章 事多第1082章 冬天(二)第839章 老頭第373章 北行第852章 大亂第1366章 賜婚第1126章 迎候第472章 內衙第155章 比鬥第102章 夜執第581章 戰後(二)第516章 雲涌(十六)第1410章 樞密第338章 遇敵(三)第673章 長街第1302章 沈鶴(二)第1521章 長亭(三)第472章 內衙第1373章 局面第1190章 廷議(二)第816章 內衙(三)第1384章 向西第611章 勸說第544章 父子第276章 爭強(二)第1173章 入宮第399章 獎懲(四)第1350章 周枋(三)第458章 童生第324章 大戰(二)第1190章 廷議(二)第554章 解圍第1527章 心結第893章 閉門第548章 故交第649章 偶遇第708章 戰略(一)第158章 祝壽(八)第511章 雲涌(十一)第957章 幕僚第1059章 生死第958章 北上第744章 決議第291章 先鋒第1387章 佛事第187章 求情第40章 陰謀第1323章 家宴第1561章 碰撞第724章 洛陽第535章 艱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