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質詢

“晉國公請。”

徹底冷清下來的府邸門前,張培賢僵硬的肅手邀客。

趙石作爲始作俑者,也沒了笑模樣,不過禮節上也不缺,“張將軍請,韓大人請。”

三人臉色都不好看,稍一禮讓,趙石便率先進了府門。

府邸之中最清淨的地方自然是書房所在,但無論是禮節,還是交情,以及將要談及的事情,書房那地方都不怎麼合適。

所以,三人來到了府中前院正廳。

三人落座,沒有什麼客套,趙石當仁不讓的坐了上首,藉着上茶點的工夫,趙石打量了一下,正廳中的擺設很符合張培賢武人的身份,有點簡陋,透着粗獷氣息,卻又能彰顯出主人的威嚴。

趙石瞧了瞧,心想,也不知道這裡以前住的是哪位後周臣子,後周掀起河洛民亂的時候,可是打着還我舊冠的旗號。

看看張大將軍這裡的佈置,好像這個口號也沒什麼錯啊。

當然,這種無聊的念頭,並不能佔據他的腦海,他的注意力,很快就回到了兩位河洛重臣的身上。

氣氛尷尬而又凝重,都憋着火氣呢,張培賢的親兵奉上差點之後,很快就都出了正廳,和趙石帶來的親兵分列兩側,將廳堂口把守了起來,涇渭分明,人人都瞪着眼珠子,幾乎能碰觸一連串的火花來。

誰也沒有喝茶,再嚐嚐洛陽吃食的閒心。

沉默片刻,搶先開口的是趙石。

“這裡沒有旁人。客套話咱們也就免了,從潼關,到洛陽這一路上,我也瞅了瞅,韓大人,我想問問你,這麼長的時日,你除了向朝廷要糧要人之外。還做了些什麼?”

韓聰萬萬沒想到,趙石頭一個會拿他開刀,滿心的愕然之後,就是憤怒,然後就是惶恐,憤怒是因爲太不留情面,惶恐則是。他已經明白了過來。話雖是眼前這位晉國公說的,但人家是欽差,是代表朝廷在問話。

在這樣直接的質問之下,他再也無法安坐於位,臉色漲紅的站起來躬身道:“下官才疏學淺,有負朝廷所託。。。。。。。”

趙石哼了一聲,擺手道:“河洛民生凋敝,一路上田野荒蕪。我看春耕肯定是誤了,韓大人回去之後就是戶部侍郎,給河洛饑民送糧草,正得其便啊。。。。。。。”

話頭是越來越硬,即便韓聰出身河間韓氏大族,又做了一任封疆大吏,在這樣的職責面前,這汗也冒出來了。

這指責對不對?對也不對,河洛的情形就是這般。去年戰事鬧的太兇,河洛幾乎等於遭了一次天災。

這個冬天太難熬了。河洛上下,從布政使到各地官吏。面對的都是一個大大的爛攤子,匪患,饑民,這兩樣就是河洛去年冬天的主題。

焦頭爛額之下,好不容易將冬天熬過去了,沒鬧出更大的亂子,但情勢沒有多少緩解,更加嚴峻艱難的春天到了。

人禍勝於天災,這個道理已經成了河洛上下的共識。

河洛青壯在去年的亂事中,十去三四,這對社會生產結構造成的傷害,遠非簡單的數字可以描述。

春耕,怎麼還能保證春耕?種子是向朝廷要的,人力勉強夠用,但耕牛,農具,甚至是水源,向什麼人要去?

就像偃師,十室九空之下,別說耕種了,即便是賑濟都不用了,那裡的田地,也只能荒着,就像汝州,一戰過後,汝州百姓都被周軍遷去了兩淮,百里之內,都不見人影,如同鬼蜮。

長水,永寧,澠池等地,情形其實還要好的多,但那會兒民亂鬧的如火如荼,就算好又能好到哪裡去呢,這些地方的匪患,在戰後卻是猖獗的厲害,還好,知道晉國公要來,着實梳理了一番,不然的話,這位國公爺所見所聞,還要糟糕十倍不止。

在趙石口中簡簡單單一句話,但擱在河洛,是真沒有辦法,千頭萬緒之下,韓聰很想問問,換了晉國公你,又能怎麼樣?

但能這麼問嗎?顯然不能。。。。。。。。就算韓聰想解釋,也不知從何說起。

實際上,他自己也在慶幸,今年不用在河洛任職了,這個爛攤子,誰願意收拾就收拾去吧,若再在這裡待下去,他都不知道,還有沒有那個心氣當這個官兒了。

但趙石一句比一句嚴厲的質問,讓他感覺到,自己戶部侍郎的位置,好像也不那麼安穩,如果這真是朝廷的意思,那麼回到京師,還有的麻煩呢。

秋後算賬的事情,在官場上真的是太平常了。

心念電轉間,韓聰立馬明白,這個時候不能太軟,不然的話,如果這裡的對答傳回朝廷,太多的罪名就會接踵而來。

強按住心裡逐漸升起的恐懼,回道:“還請國公息怒,下官自認已經竭盡所能,若有不足,也是下官才幹淺薄所致,回京之後,下官定會向陛下請罪。。。。。。。”

趙石冷笑了一聲,他認爲,韓聰只說對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真的才幹不足。

河洛戰事一起,這位布政使大人就好像消失在了紛繁的戰事當中,在朝廷邸報上,趙石就沒見這位布政使大人的名字。

一言不發,沉默是金,就是韓聰的寫照,連向朝廷要人要糧,都屬的張大將軍的名字,也許不是什麼才幹不足,而是會當官罷了。

拿韓聰開刀,也是早就想好了的。

河間韓氏得勢於正德年間,說起來還跟晉國公府有那麼點淵源,但從幕僚陳常壽那裡論起的這點子交情,早已在其收容許節之後,沒剩下多少了。

如今韓煒已歿,河間戰略地位急劇降低,這樣的土皇帝,正是要收拾的對象。

說落井下石也罷,說恩怨也好,或者說各人觀感所繫也無不可,反正,即將離任的韓聰,成了趙石入河洛之後,第一個敲打的對象。

至於敲打給誰看,那也就不用細說了,旁邊就有一位大將軍看着呢。

眼瞅着張培賢想要開口,趙石卻沒給他這個機會。

“韓大人到是有風骨。。。。。。。你應該也知道,河南戰事之後,我在朝中沒少爲河洛上下說了話,軍人們殺敵報國,提着腦袋在爲朝廷效命,爲他們說兩句好話,真不當什麼,再者說,沙場征戰,勝敗乃兵家之常事,朝廷應該體諒軍前將士一些。”

一句話,就已經堵死了張培賢開口的餘地。

趙石這裡則話風一轉,“但是。。。。。。韓大人,別跟我說才幹不足,回京向陛下請罪的話,你這個布政使還沒卸任呢。”

“我就不說戰事開始之後,河洛地方的百姓怎麼就會鬧的那麼厲害,你這個布政使之前施政如何,就說戰事之後,除了向朝廷伸手之外,哪些人玩忽職守,哪些人又參與到了亂事之中,又有哪些人盡忠職守,以死報國,你心裡有沒有數兒,到底清楚不清楚?”

也不用臉色由紅轉白,身子開始微微顫抖的韓聰回答,趙石徑自接着道:“我知道韓大人心裡明白着呢,但。。。。。。。陛下讓我問你一句,爲什麼不上報朝廷,自河洛戰事開始,你上了幾道表章?你這樣的臣子還能不能用?你心裡除了張將軍之外,還裝着哪個?”

當陛下兩個字出口的時候,韓聰身子僵了僵猛的便跪倒在了地上,張培賢也再坐不住,撩開衣袍,跪倒下來。

這就是欽使的威風,有的時候,即便對着聖旨,時機湊巧的話,你也可以不當一回事,但有的時候,只是欽使口中一句話,就能讓你膽戰心驚,威權再重的臣子,到底也還是臣子。

至於皇帝陛下說沒說過這番話,不重要,因爲趙石陛辭之時,說起將要履任戶部侍郎的韓聰,皇帝陛下確實只是輕輕搖了搖頭,喃喃道了一句,韓家人啊。

有了這個,其實就已經足夠了,河間韓氏風光的夠久了,將河間經營的鐵桶一般,景興皇帝沒動的了他們,但景興末年的那場風波,韓氏卻沒頭沒腦的捲了進去。

無論是成武皇帝,還是趙石,心裡都扎着一根刺呢。

而張培賢,韓聰兩個聽到最後一句,張培賢身子猛的哆嗦了一下,這話真的讓人膽寒,來自皇帝陛下的疑忌,是現在的他所無法承受的,誰也沒大將軍趙石那樣硬朗的身板兒,進了大理寺牢獄,還能安然出來。

如果說張培賢有了恐懼之心的話,那麼對於韓聰來說,這句話就好像晴天霹靂一般,劈在了他的腦門兒上,恐懼如同潮水一般淹沒了他,陛下這。。。。。。是要對韓氏動手了?

如果這罪名坐實了,謀逆的帽子也就扣在腦袋上了,還有比謀逆更大的罪過嗎?

實際上,趙石最後一句話,確實有些過了,眼前這兩位,一個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一個則是朝廷上將,手握大軍兵權。

也許在長安,可以這麼直接的問出來,現在嘛,卻有可能激起兵變,因爲這話太重了,沒人能夠承受的起這樣一個罪名。(未 完待續 ~^~)

第976章 會盟第583章 末路第1368章 趙氏第1506章 滅遼第159章 變生第1028章 交戰(一)第856章 中書(四)第1399章 戰爭(三)第735章 算盤第612章 不歡第605章 入宮第455章 驚變第173章 厚禮(三)第1517章 簡字第150章 陌刀第1305章 論政(二)第1252章 峽口第1144章 君臣第1155章 拜會(五)第1183章 兵部第935章 賢能第1271章 元康(二)第1494章 入城第70章 打鬥第1503章 爲父第488章 老道第443章 樓臺(二)第324章 大戰(二)第1138章 入城第1332章 對議第527章 比武第1028章 交戰(一)第1262章 韋州(八)第421章 明尊(二)第484章 舌劍第309章 兩帥第824章 天妖(完)第106章 反拙第1009章 功勞第893章 閉門第1567章 風雪第996章 戰意第1162章 交鋒第1423章 校場第813章 着涼第1377章 智商第846章 暴起第984章 戰術第5章 大雪第1564章 相議第933章 問答第1390章 河洛第976章 會盟第8章 煩惱第1548章 東去第1056章 宴請(四)第801章 親戚第531章 商議第442章 樓臺第708章 戰略(一)第851章 父子第672章 勘議第942章 刺殺(二)第155章 比鬥第933章 問答第260章 佈置第107章 長安第1207章 少年第48章 定軍(一)第950章 思慮第1501章 護衛第30章 殘軍第110章 夜宴(一)第902章 勇烈第443章 樓臺(二)第287章 平靜第1383章 談商第1013章 女眷第247章 歸家第851章 父子第626章 任命第1393章 質詢第1268章 使者(二)第935章 賢能第989章 將軍第382章 豪傑(六)第212章 年關(五)第949章 賞識第1250章 陸相第348章 大虎第1354章 開端第1254章 突擊(二)第112章 夜宴(三)第801章 親戚第1404章 請命第256章 變起(二)第1332章 對議第1428章 稍定第1389章 兄弟(三)第170章 狀元
第976章 會盟第583章 末路第1368章 趙氏第1506章 滅遼第159章 變生第1028章 交戰(一)第856章 中書(四)第1399章 戰爭(三)第735章 算盤第612章 不歡第605章 入宮第455章 驚變第173章 厚禮(三)第1517章 簡字第150章 陌刀第1305章 論政(二)第1252章 峽口第1144章 君臣第1155章 拜會(五)第1183章 兵部第935章 賢能第1271章 元康(二)第1494章 入城第70章 打鬥第1503章 爲父第488章 老道第443章 樓臺(二)第324章 大戰(二)第1138章 入城第1332章 對議第527章 比武第1028章 交戰(一)第1262章 韋州(八)第421章 明尊(二)第484章 舌劍第309章 兩帥第824章 天妖(完)第106章 反拙第1009章 功勞第893章 閉門第1567章 風雪第996章 戰意第1162章 交鋒第1423章 校場第813章 着涼第1377章 智商第846章 暴起第984章 戰術第5章 大雪第1564章 相議第933章 問答第1390章 河洛第976章 會盟第8章 煩惱第1548章 東去第1056章 宴請(四)第801章 親戚第531章 商議第442章 樓臺第708章 戰略(一)第851章 父子第672章 勘議第942章 刺殺(二)第155章 比鬥第933章 問答第260章 佈置第107章 長安第1207章 少年第48章 定軍(一)第950章 思慮第1501章 護衛第30章 殘軍第110章 夜宴(一)第902章 勇烈第443章 樓臺(二)第287章 平靜第1383章 談商第1013章 女眷第247章 歸家第851章 父子第626章 任命第1393章 質詢第1268章 使者(二)第935章 賢能第989章 將軍第382章 豪傑(六)第212章 年關(五)第949章 賞識第1250章 陸相第348章 大虎第1354章 開端第1254章 突擊(二)第112章 夜宴(三)第801章 親戚第1404章 請命第256章 變起(二)第1332章 對議第1428章 稍定第1389章 兄弟(三)第170章 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