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攻城

一隊隊的秦軍漫野而來,將視野所及之處,盡皆佔滿,修建營盤,設置拒馬,整頓軍伍,旌旗烈烈,人喊馬嘶,戰火硝煙的氣味在這一刻,終於越來越是濃重。

這一天雖然喧囂,也很是流了一些鮮血,但兩方之間,卻如有默契般,並無多少開戰之意,秦軍從容的立下營盤,直到天sè將幕,已然成型的營寨中便漸漸安靜了下來。

城頭之上,金國衆將一直觀望,有人請戰,yu趁秦人遠來,立足未穩之際,率軍襲營,都被完顏和尚壓了下來,合合理順已經挫了己軍銳氣,再要派人出去,一旦不成,本來便不甚高的士氣,不知會低落成什麼樣子呢?

再說了,漢軍可以守城,但野戰嘛,實不能託之以重任,若剩下的女真精騎傾巢而出,若折損的重了,之後還怎能壓制的住漢軍?一旦戰事稍有不利,便是完顏和尚,也不敢保證漢軍上下會不會起什麼旁的心思的。

可以說,金國長久以來的兵制,讓金人有些時候實在是有苦難言的很了。

加之臨汾,汾州之間不過數十里,離的如此之近,秦軍也遠遠不是什麼疲軍,憊軍,一些常見的守城招數,不用也罷。

就這麼,直到天sè漸漸黑沉,火把燃起,兩邊也無任何動作,雖說肅殺之氣越來越重,但這頭一天,除了金人數百騎士出城試探了一下之外就再沒有什麼碰撞發生了。

入夜時分,一身疲憊的完顏和尚回到鎮守使府,沒有立即召衆將議事,而是隨即密派自己的親兵統領帶其將令以及手書急往太原搬兵,若說之前,完顏和尚還只是有些心中沒底的話,今日親眼見到秦人軍威,便已到了心驚的地步了,所以回到府中立即毫不猶豫的寫下書信,並將行令金牌交予心腹手上,命其漏夜出城,一刻不停的趕往太原,令太原留守出兵

等到人走了,這才沉思良久,命人召集汾州衆將到鎮守使府議事。

一時無話衆將齊集。

完顏和尚沒再廢話立即頒令。

“耶律哥奴。”

“末將在。”“命你率妾個百人隊,守東城。”

“阿保。”

“末將在。”“你率五個百人隊,守北城。”

“黎大可。”“末將在。”“你率兩千漢軍,守西門。”

“王秀。”

“末將在。”“我命你率麾下漢軍,駐守南城,若讓秦軍入城一步,我唯你是問。”“顏顏,完顏祿順命你二人各率千人隊,手城南督戰,但有怯戰,作戰不力,臨陣脫逃者斬。”

這個命令一下,漢軍將領們背後都是一涼,王秀卻頭也未擡,心裡只道了一聲,果然。

完顏和尚yin沉的目光在衆人身上掃過,卻是冷笑道:“若無異議諸將這便下去ji勵士氣數萬人馬,又有堅城可依,若再守不住嘿嘿,豈非成了笑話?”

說到這裡臉sè終於緩了緩“諸位隨我守城,只要各盡其力,秦人斷攻不進城來,那趙石也是愚蠢,不在臨汾守城,卻來攻我臨汾,一心求死,咱們怎能不成全了他?

待得秦人久戰兵疲,太原大軍一到,定可將秦人聚殲於城下,到時各位皆有封賞,誰若得了趙石人頭,不論是出身來歷,封萬戶,賞黃金千兩,財貨女子,要什麼給什麼,若能趁機南下,我準各部大掠河中,所得好處“哼,我完顏和尚一分不取,至於諸位能得多少,就看你們的本事了,如何?”

前面的到還罷了,聽到完顏和尚後面的許諾,女真,契丹將領們已經是眼睛放光,這些年在太原,大同兩處駐守,這樣的機會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靠着那點軍餉以及漢官們的奉獻,實在沒意思的緊,若這回能縱兵大掠河中,所得必然豐厚無比,若是能捉到那個趙石,聽大帥的口氣,榮華富貴,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想到這個,有的人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心裡更是火燙火燙的。

至於漢軍將領,也是心動不已,要真是這般,還真的值得搏上一搏,他們這些當兵吃糧的,可比不得人家女真,契丹人,平日裡油水少的厲害,若真能在河中諸地大掠一番,那

幾句話的功夫,立時士氣大振,連王秀都擡起了頭,眼中帶了幾絲期冀,心裡已經在琢磨着,回去之後,該如何跟下面的人說道說道,提振士氣了。

說到底,秦人雖然看上去氣勢滔天,但今日在城頭也看了,秦人人數雖多,卻有許多丁壯充於其間,正軍人馬並不算太多,而自家數萬兵馬守城而戰,只要各人得力,還真不怕守不住城池,心裡多少有了幾分把握,再加上這許諾,漢軍將領們的心思也就都活絡了起來

秦軍大營,中軍帳內。

趙石也沒有閒着,瑣碎軍務自有旁人處置,不需多說,等到營中漸漸安穩,各部穩穩紮下營盤,便將衆將召到中軍議事。

與完顏和尚一般,到了此時,戰火將燃,也就沒了多少可議的事情。

衆將到齊,中軍大帳之中,燈火通明,衆將披掛嚴整,分列兩旁,只等趙石頒下軍令而已。

趙石正襟危坐,掃視衆將,大帳之內鴉雀無聲,衆將皆有躍躍yu試之sè。

“木華黎王勝保。”

兩個人邁步出來,同聲道:“末將在。”“你二人領騎軍於中軍,無我將令,不得輕動,但派斥候出去,盯緊汾州其他各門,有何異動,立即來報。”人略有些失望,退了回去。

“胡離王覽。”“末將在。”“你二人各率斥候營一部,往太原方向哨探,見機行事,謹記,軍倩爲要。”

人在趙石麾下幹了這許多年斥候,自然心領神會。

趙石笑了笑“嗯,帶上蔫狼,讓他帶劉啓升幾個人,喬裝入太原府,查探一下太原虛實,告訴他,我將最精銳的人手交到他的手上,若再誤事,就不用回來見我了。”

胡離,王覽兩人心裡都不由一喜,他們幾個人和杜山虎等人皆出身當年顯鋒軍,最是親近不過,上次蔫狼偷懶,回來之後吃了苦頭,連中軍議事,都,沒了他的份兒,看來大帥是真惱了他,不過現在好了,又有重任派下,雖說兇險了些,但大帥終歸沒忘了這份情分不是?兩人毫不遲疑,立即代蔫狼應下。

但他們卻沒注意到,國武監出身的那些年輕將領們聽到劉啓升這個名字,多數都愣了愣,要知道,當年頭一批進國武監的,可都記得此人,劉啓升,字飛雲,京兆人氏,長的黑黑的,個頭不高,人也毫不出奇,雖家裡有些辦法,讓他入了羽林左衛,但沒趕上什麼好時候,軍功是一點沒有,只是在左衛中當個隊正罷了。

後來王虎掌羽林左衛,國武監招人,也不知怎麼,這位便被踢出了左衛,稀裡糊塗的進了國武監,後來才知道,這位xing子頗野,只因些許口角,便跟營正親兵大打出手,這位仗着身板紮實,雖說被人揍的鼻青臉腫,但三五個膀大腰圓的營正親兵也被他打的不輕。

也該化倒黴,軍中毆鬥,在平日裡也不算什麼大事,最多挨幾板子也就算了,秦人本就彪悍,又都是軍人,打架鬥毆還不是家常便飯一般?

若是趙石統兵,這事都到不了趙石那裡,也就平息了,說不定,那幾個打架不利,給自家主將丟了顏面的親兵還得受到重處,但王虎掌了羽林左衛,那營正也正是王虎帶來的親信,更出身當年景王府,根底分外的紮實。

這位營正聽了親兵哭訴,怒火中燒,但也覺着有些丟臉,就沒怎麼聲張,但國武監招收生員,那營正卻是找到了機會,一腳便將劉啓升踢到了國武監。

也該這位文不成武不就的生蠻傢伙時來運轉,不知怎麼,當國武監斥候科開張,督學大人親臨選之,一番評測下來,這個並不怎麼出彩的傢伙竟是得了督學大人眼緣,一步邁入了斥候科,成了督學大人的親傳弟子。

要說這斥候科吧,在國武監生員眼中,卻是頗爲的神秘,雖說其中教授屢屢給騎兵科授業,連督學大人也不例外,但進入斥候科的十幾個人,卻多數時候不見蹤影,成了國武監中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一羣人。

之後陸續有人進入斥候科,卻也一般,絕少在國武監中lu面,就算打問,也都不提日常之中,到得得了督學大人什麼傳授,久而久之,除了覺着神秘之外,也就絕少有人問津了的。

而這次隨軍北來,這些人也在其中,百多人,儼然隸屬於猛虎武勝軍斥候營,官鼻小的,也是勇毅校尉了,讓一衆國武監同窗真的羨慕不已,這官兒升的,也太快了些吧?

而這些人在軍中也是獨立成營,紮營之時,也總伴於中軍帳側,儼然有如大帥親軍一般,自入河中以來,卻從未見這些傢伙動彈過,即便冬日裡兩軍斥候廝殺的你死我活,也沒見他們出戰過哪怕一次。

而今終於卻是這麼個差事,一些人已經隱約覺着,看來這些傢伙真的有不同凡響之處,不然如此重任,哪裡會派到他們頭上?

不管其他人怎麼想,也正如趙石所說,他將自己麾下最精銳的力量頭一次派了出去,可見對於太原方向的動向之關注,不過說到底,這支握在他手中,訓練數載,可以說是當世獨一無二的一支兵馬,確實不適合於正面戰場,現於當世的這一支直可稱之爲特種部隊的人馬,面臨的境地卻有些尷尬,連趙石自己,都有些不知道怎麼用了,大點的陣仗捨不得用,1小點的陣仗,卻又沒必要用,所以直到現在,才找到一個看上去比較合適的

但就算是趙石自己,也不會想到,將這頭常年操練于山林野地之間,間或行之於市井,喬裝打扮,只爲刺殺而生,又常以死囚兇徒練刀的兇獸放出去,將在太原府掀起怎樣的腥風血雨

。。。

不過那是後話了,這裡暫且不提。

“種懷玉。”接着,趙石沉聲道。

“末將在。”此時的種懷玉,心裡好像有千萬只螞蟻在爬,乍聽到自己的名字,心頭大跳之餘,卻是狂喜,在長安時,他斷不會想到,自己會有這等強烈到撓心撓肝的求戰yu望,但事情就是這麼怪,憋了幾個月,當初來臨汾之前,被大帥ji起的戰心沒有消減下來,卻是在心裡越燒越旺,麾下的年輕將領們,也被這口氣憋的焦躁不已,比他還要不堪的多,估計連他自己都有些不明白,那等血肉橫飛的戰陣有什麼好的,現在竟讓自己這般期盼,怎麼都抑制不住。

他卻是不知道,軍人要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殺人放火,攻城掠地,古今皆然,不會有任何例外,安享太平的軍人,也就失去了價值,與官僚無異,而這支年輕的軍伍,也正在努力的尋找着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這根本不會以他個人的意志爲轉移,對於戰功的飢渴,以及這些年來趙石有意無意的灌輸,讓他們的求戰之心根本不比任何當世精銳差了。

而這數月以來,卻苦無一戰的機會,除了在解州城下那一次外,而那一次,他們的表現卻並不出彩,一直到現在,猛虎武勝軍步軍上下,都已經憋的快受不了了,士氣之高昂,求戰之迫切,是旁人無法想象的,連種懷玉自己,都是這般,遑論其他人了。

“我命你領中軍攻城,記住,不是什麼練兵,只以陷城爲要,善用插重營,全力攻之,你可明白”

“末將明白,請大帥放心末將將定盡全力,取下汾州。“趙石點了點頭“好,我在陣後,看你手段

。。

“杜山虎,張鋒聚。”

“末將在。”兩人一起出列,同聲應道。

“你二人分領左右軍,備敵出城,兼有督戰之責,凡不聽將令,擅自退後者,斬之,不用失望,待城破之後,你兩部不須入城,追敵之責就交給你們了。”

杜山虎兩人確實有些失望,但也有些無奈,現如今,他們不管跟趙石多親近,卻也差着一層了,畢竟猛虎武勝軍,纔是趙石嫡系,又人多勢衆,比之當年羽林左衛,看上去還要精銳三分,而以他們的官職,也無法屈居於種懷玉等人之下,所以也只能如此這般而已。

兩人應令退下,趙石繼續“張嗣忠,孟青聽令。”

“末將在。”

看着眼前兩個氣勢凜然,各有風采的彪形大漢,趙石沉聲道:“你二人皆爲衝鋒陷陣之勇將,隨於中軍,伺機率部攻城,種懷玉,你要善用之。”

“末將遵令。”

“是,矢帥。”

分派已畢,趙石站起身來,大聲道:“傳令下去,明日休整一日,後日攻城,率先登城者,率先破城而入者,斬敵大將者,拔敵帥旗者,重賞,其餘皆報軍功,望諸君協力,破此堅城

第二日,汾州城下,除了昨日一戰留下的斑駁血跡以及被燒的灰黑,隱約可以看見令人噁心的黑乎乎的〖肢〗體的地方之外,出任意料的平靜。

從城上向下望去,秦人在忙碌的鞏固着營寨,越來越多的拒馬被推到營外,使整個秦軍大營看上去和刺蝟似的,從秦軍大營中傳出乒乒乓乓的聲音,雖然視線往往被一些東西遮擋住但誰都知道,秦人是在製作攻城器具。

耐心的敵人,往往令人更加的畏懼,壓抑的城頭上,漢軍將領們變得越來越是焦躁,動手打罵士卒的情形屢屢發生。

其實,相比較慘烈的廝殺,城下雖然安靜,但絕對談不上靜謐秦人遊騎在一箭之地外面,往來馳騁,不停的大聲喊話。

“城上的人聽着,咱們漢家兒郎,不爲胡狗驅使,今王師已到,降順者既往不咎不論女真,契丹,皆爲胡虜,殺一個獻上來,不但無罪,而且有功,當有重賞。

冥頑不靈,助紂爲虐者城破之後,一個不留,到時後悔可就晚了”

“獻上完顏和尚人頭的,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漢軍兄弟們王秀就是女真人的狗,你們殺了他,到咱們這兒來,又有大功,又能當個將軍,豈不比給女真人不當人般的使喚痛快的多?”

勸降之聲不絕於耳,雖無多大用處,但人心這個東西也很難說,這時看似無用不過到了守城艱難的時候,可就說不準了。

一天須臾而過,傍晚時分,完顏和尚親到城牆上觀瞧,眉頭幾乎擰成了一個疙瘩,秦人好整以暇,有恃無恐,防備嚴密,從從容容,有條不紊,在氣勢上,已經算是佔盡了上風,而這種待宰羔羊般的感覺,也越來越是強烈。

漢人兵書上都說,守城若不出城,多數必敗無疑,也就是說,讓敵手放心攻城,是守城大忌,偏偏此時手中沒有多少精銳可用,不然的話,定要今日出戰,挫一挫秦人銳氣才成,但現在嘛,卻只能想想罷了。

所幸,還有太原援軍,不然,真可謂是坐困愁城,內外斷絕,雖說手中有數萬人馬,但在大略上,汾州卻已成了死地一般。

他並非不善守城,大同那裡,西夏人這些年屢次來犯,皆在大同城下吃盡了苦頭,但從沒有這一次,來的讓人憋氣,幾乎還沒真正開戰,就已滿是毫無還手之力的感覺。

叮囑漢軍將領嚴加戒備,以防秦人趁夜偷城,這才悶頭走了,碰見王秀,還得勉勵幾句,到得此時,心情之壞也就可想而知了的。

一夜無話,第二日天sè方明。

秦軍大營營門四開,一隊隊秦軍踏着整齊的步子,從營中陸續而出,待得天光大亮,數萬人馬,已經在城下列開了陣勢,朝陽初生之際,金鼓聲聲,刀槍耀目,將汾水之畔的溫潤春風驅了個乾淨,只剩下一片肅殺。

城上城下,人喊馬嘶,傳令之聲迭起,一片喧囂中,透着隱隱的殺氣,城上城下的兩軍士卒,握緊手中刀槍,遙遙相望,到了這個時候,大戰已是一觸即發。

完顏和尚,早已率領衆將來到城牆之上,這是初戰,至關重要,將領不能不到,除了ji勵士氣外,還要觀察敵軍虛實,等到開戰一日兩日,全軍上下都適應了戰陣上的氣氛,將領們也就不必這般了,尤其是城頭險地,除非必要,像完顏和尚這樣的軍中主帥,便不會出現在這裡了。

完顏和尚眯着眼睛,向下望去,秦人密密麻麻的軍陣當中,中軍一杆大旗分外的顯眼,那是秦軍帥旗,仔細看去,帥旗之下,一羣人聚在一處,衆星捧月般,將一個渾身甲冑的大漢襯的分外突出。

此時那大漢若有所覺般舉頭往來,相隔足有千米,兩人眼中卻好似再無他人,目光交接之下,好像能碰出一連串的火huā,那大漢遙遙擡手指點,雖在城下,卻有居高臨下之姿,狀甚輕蔑,卻只換來完顏和尚冷冷一笑,趙石趙柱國,當年的喪家之犬,漏網之魚,卻原來是這麼一副樣子

隨着一聲令下,解州城下的一幕又重現了一番,式樣古怪的獨輪車,飛快的向着城下而來,像螞蟻一般,將其上的土石甩進汾州城下的護城河中,來來往往。不知疲倦。

與解州城微弱的反抗不同,汾州守城器具雖少,但還算齊全,城頭箭如雨下,早已佈置在城頭的幾具chuáng弩,也將粗大的標槍遠遠射下,城中趕製出的投炮也將大塊的石頭拋出,帶着呼嘯,砸向地面,一時間,秦軍開始出現傷亡,中箭的哀號着倒地,獨輪車失去平衡,滾翻下來,車下的人立即暴lu在箭雨之中,隨即便被射成刺蝟,巨大的石塊,從天而降,只要捱上一下,無論車人,都被砸的稀爛,城下頓時一片狼藉。

但說實話,效果有限的很,無áng弩還是投炮,都準頭不足,chuáng弩更是形容虛設,即便射中了,也被車上土方所阻,不能穿透méng着厚厚牛皮的車板,城上弓箭,準頭雖足,卻也是如此,只能間或射中車下秦軍的手腳罷了。

來來往往的秦軍,傷亡屢現,折損卻並不很重,而這點傷亡,根本無法使秦軍稍有退卻,所以待到正午時分,汾州南城下的護城河,已經被填平了大半兒。

城頭金兵將領大急,悍勇些的,立即請令出城,yu帶兵殺散這些推着古怪車子的秦軍,但皆爲完顏和尚所阻,秦人即有如此利器,看上去製作也簡單的很,也不會不防範有人出城,那麼,護城河效用已失,不必增添自家傷亡,靜等對方攻城便是。

有了這個想法,一個上午,護城河便被填了個七七八八,也就不很奇怪了。

但這也只是前奏而已,猛虎武勝軍的攻城利器可不是這種推土的車子

“投炮”

眼見秦人從遮掩的分外嚴實的陣後推出的一座座投石車,密密麻麻布滿了秦軍陣前,城頭之上的觀戰的將領盡皆失sè。

“還請大帥下城。”

這個時候可是不管什麼亂不亂軍心的了,立即便有人勸道。

完顏和尚哈哈大笑,指點着城下“還離的遠,傳令下去,讓耶律哥奴,阿保待命,隨時準備出城,務要毀了這些投炮。”

雖然說的輕鬆,但化也萬萬沒有想到,秦軍之中竟然藏有這許多投炮,這纔是秦人真正有恃無恐的緣故吧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秦人是怎麼在眼皮子底下製作出如此多的投炮的?若是運送而來,在城上怎麼會沒有看見?

而大軍征戰,秦人北來的,不過是數萬人馬而已,竟然帶了如許多的工匠?想到這個,完顏和尚心中已是一片冰涼,難道

。。。秦人攻河洛,不過是幌子,河中才是秦人必得之地不成?

一瞬間,心思電轉,但嘴上卻斷不會如此說,一面安撫衆將,命人ji勵士卒,一邊在心裡計較着,投炮,射程不過四五百步,到秦人近了,立即便命騎軍出城,也不能再顧什麼傷亡了,再大的折損,也要將這些投炮毀去才成,不然的話,這許多的投炮,一起發出巨石,想一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但讓人吃驚的是,離着大概還有七八百步的時候,那些笨重的投炮就已經停了下來,周圍皆是秦人密密麻麻的軍陣。

投炮特有的吱吱扭扭的上弦聲,在城頭都聽的一清二楚,衆將這回是真的慌了,完顏和尚也是變sè,秦人投炮射的竟如此遠法?

城下軍前,種懷玉立於將旗之下,神情凝重,這一戰,必勝。

“傳令杜ku卿,告訴他,若再能轟開城門,我這個位置給他來做。”

巨石拋空,落在城牆根兒下,滾動中碰上城牆,砸的城牆轟然大響,有些近了。

只是試探,但城頭上卻已一陣驚呼,親衛們根本不顧完顏和尚主帥之尊,此起彼伏的驚叫聲中,擁着完顏和尚以及衆將,就往城牆之下跑去,投炮之威,在大同城下,他們見的多了,但西婁人的投炮與秦人相比,便和玩具相仿,即便西夏人的投炮,也能轟上城頭,一砸便是一片,石塊飛濺,捱到身上,就是骨斷筋折,血肉模糊,每一次皆使士卒傷亡慘重,秦人的投炮只有更加的可怕,更加的讓人心寒

第二發,巨石呼嘯着,從城頭越過,砸在一駕擺在城牆附近的投石車上,投石車立時便是四分五裂,十幾個伺候在投石車旁邊的漢軍士卒,立時便在一陣慘叫聲中,淹沒於塵土飛揚之中,也不知傷亡了幾個。

第三發,直接碰在城牆上,一聲震耳yu聾的大響之後,城牆顫抖了幾下,行若無事的承擔了下來,但誰也不知道,下一次,這從來讓人都不會懷疑,它會倒下的厚重城牆,會不會猛的崩塌下來

(繼續八千字,哈哈,月票榜快衝進一百名了,大家加油。。。

投石車的威力稍微誇張了些是吧?但有古代大炮之稱的他們,在早期確實是比初期的火炮射程還要遠的存在,méng古人善用投石車,這個不是秘密,主要是méng古人不善攻城,所以就藉助了投石車的威力,併發揚光大了,不然的話,這個馬上民族也不可能打下那麼多的城池,所以呢,阿草覺着這個威力還算恰當,只是射程上稍微遠了些,大家就不要太計較了,看個精彩痛快最重要,是不是?

也許有人會說打仗不會如此簡單,覺着不過癮,但阿草覺着吧,善用工具,也是很重要的,阿草無意將火炮火槍什麼的弄出來,其實按照這個時代背景,應該有些這方面的發展了,但阿草覺着那麼做太超前了些,會失去很多戰場上的精彩場面,許多讀友估計也應該是這麼想的,所以,投石車就到這兒了,變化會有些,但不會太離譜,解釋一下,以免大家又有意見。)!。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將血 豆豆”

第504章 雲涌(四)第105章 故人第1097章 商人(三)第1377章 談戰第1408章 夜宴(四)第1030章 交戰(三)第848章 巾幗第858章 金殿第1484章 輕鬆第1379章 伏戰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635章 定計第517章 雲涌(十七)第635章 定計第450章 操琴第725章 過河第233章 血夜(一)第525章 任命第527章 比武第1431章 冷漠第37章 開拔第160章 羣戰第743章 爭執第1336章 努力第574章 去意第561章 人情第497章 軼事第417章 家事(二)第5章 大雪第1526章 遷陵第602章 歸家第1040章 猶豫第1375章 烏澤第628章 人來第599章 皇子第1099章 驚懼第1528章 大勢第479章 圍城(二)第1367章 聚飲(二)第1462章 麻煩第840章 明瞭第779章 議和(一)第479章 圍城(二)第1404章 邀請第288章 戰略(一)第123章 頑劣(三)第981章 安達第554章 解圍第1435章 驟聞第1087章 瘋狂第1362章 變更第1173章 入宮第997章 榮耀第1299章 小事第817章 天香第67章 剿匪第147章 出行(六)第1041章 對戰第1354章 放權第1204章 李氏第369章 決定(三)第96章 計劃第1247章 西涼(十二)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29章 平涼第1555章 覆滅第1382章 騎兵第171章 厚禮(一)第606章 夜談(一)第327章 鏖戰第635章 定計第542章 奏表(二)第462章 喧囂第491章 青龍第1380章 邀請第657章 講學第1400章 商隊第386章 回京(一)第1035章 獻策第804章 安排第1148章 國策(四)第862章 收官第861章 回府第256章 變起(二)第707章 春暖第1556章 拜會(六)第268章 絕情第1490章 行路第296章 裂痕第1394章 兩喪第370章 遭遇第1316章 封賞(二)第139章 來訪(二)第552章 接戰第405章 獎懲(十)第594章 自污(四)第1420章 書信(二)第126章 波瀾第1028章 交戰(一)第326章 盜匪
第504章 雲涌(四)第105章 故人第1097章 商人(三)第1377章 談戰第1408章 夜宴(四)第1030章 交戰(三)第848章 巾幗第858章 金殿第1484章 輕鬆第1379章 伏戰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八十九章 新鮮三第635章 定計第517章 雲涌(十七)第635章 定計第450章 操琴第725章 過河第233章 血夜(一)第525章 任命第527章 比武第1431章 冷漠第37章 開拔第160章 羣戰第743章 爭執第1336章 努力第574章 去意第561章 人情第497章 軼事第417章 家事(二)第5章 大雪第1526章 遷陵第602章 歸家第1040章 猶豫第1375章 烏澤第628章 人來第599章 皇子第1099章 驚懼第1528章 大勢第479章 圍城(二)第1367章 聚飲(二)第1462章 麻煩第840章 明瞭第779章 議和(一)第479章 圍城(二)第1404章 邀請第288章 戰略(一)第123章 頑劣(三)第981章 安達第554章 解圍第1435章 驟聞第1087章 瘋狂第1362章 變更第1173章 入宮第997章 榮耀第1299章 小事第817章 天香第67章 剿匪第147章 出行(六)第1041章 對戰第1354章 放權第1204章 李氏第369章 決定(三)第96章 計劃第1247章 西涼(十二)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29章 平涼第1555章 覆滅第1382章 騎兵第171章 厚禮(一)第606章 夜談(一)第327章 鏖戰第635章 定計第542章 奏表(二)第462章 喧囂第491章 青龍第1380章 邀請第657章 講學第1400章 商隊第386章 回京(一)第1035章 獻策第804章 安排第1148章 國策(四)第862章 收官第861章 回府第256章 變起(二)第707章 春暖第1556章 拜會(六)第268章 絕情第1490章 行路第296章 裂痕第1394章 兩喪第370章 遭遇第1316章 封賞(二)第139章 來訪(二)第552章 接戰第405章 獎懲(十)第594章 自污(四)第1420章 書信(二)第126章 波瀾第1028章 交戰(一)第326章 盜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