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陛見

(變成4k黨了,請大家支持。)

婚期將近,又有親朋來訪,得勝伯府是越加的熱鬧了起來。

說起來,趙石雖然已貴爲得勝伯,但府中卻只有老母在堂,娶的正妻年紀比他還小,還有一位妾室,雖然一直管着內宅,但在下人們眼中,總也覺着少些威嚴,都說男主外,女主內,府中趙石一旦不在,就都剩下了些女人,所以辦起喜事來,就也覺得好似缺了些什麼。。。。。。。。。

而這些親族長輩一到,就好像一下填充那些空缺之處,府中上下都踏實了許多,當然,這只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罷了,幾位長輩其實沒怎麼幫着操持,卻自覺不自覺間,就讓人感到有了主心骨似的。

加上張世傑兄弟,南十八,陳常壽等人裡裡外外掌着,不用說,府中哪裡有不熱鬧的道理?

到得四月中,晉封的聖旨終於下到了得勝伯府,晉得勝伯,明威將軍趙石爲羽林中郎將,賜金魚袋,之後又賜金銀綢緞以及田產若干,極盡豐厚之能事,彌補的意思非常濃厚。

這個聖旨一下,自也引起議論若干,但不論當事之人,還是那些事先得了消息的朝堂重臣,都有了心理準備,卻是平靜的很。

雖說羽林中郎將一直以來都是虛銜兒,但說到底,趙石也是一步跨入了同三品的行列,在武官之中也算得上是數得着的了,而以二九之齡,領羽林中郎將,晉大將軍位,自古以來,除了那些龍子鳳孫,天生尊貴之外,恐怕再也難有人企及,所以如此封賞,雖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又有些鳥盡弓藏的意思,但細究起來,卻也人說不出什麼旁的來了。

多數人心裡有些幸災樂禍,不過心底也難免要羨慕上幾分,大秦又多出了一位大將軍,而且是年輕的不得了的大將軍。

宣旨之後,接旨之人卻還要入宮謝恩,這是題中應有之意,沒什麼可多說的。

又一次入宮,對於趙石來說,已經沒什麼感覺了,樓閣依舊高聳,宮牆依舊環繞,看到的人不是太監就是宮女,偶爾可以看到守衛在這裡的侍衛,能認得出他的很多,幾乎離着老遠,那邊就已擡頭挺胸,到了跟前,不是他麾下左衛的,身子一正,手裡長槍立馬頓在地上,行的是宮中侍衛見到貴人們常見的軍禮。

而隸屬於左衛的,立即便是單膝跪地,行的見了自己上官的軍中正禮,和以前比起來,他在京中諸軍中的威望已是堅實的如同山嶽相仿了,當然,若是他任職羽林中郎將的消息傳開了,這些人便都是他名義上的下屬,情形估計又是不同。

這次陛見的地方卻是在凝翠園,而非是冰冷肅穆的乾元殿,這裡他來過,皇家園林,景緻自然不同尋常。

不過現在只是初春時節,雖已有些春意,但比起盛夏來,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臣參見陛下。”

景帝今日興致明顯不錯,氣色也好過往日,有心情遊園,興致自然不會壞道哪裡去的,即是遊園,自然少不得陪同之人,陪着景帝的可不是什麼大臣,而是一位宮中貴人。

趙石擡頭看了一眼,便如老夫子般斂起了目光,不過驚鴻一瞥間,那慵懶中帶着華貴,嫵媚中帶着威嚴的身影卻已全然收入眼底。

“免禮吧,來人,給得勝伯賜座。”

從起身,到落座,趙石能清楚的感覺到,那若有若無的目光可一直沒有離開過他的身上,趙石也不用轉頭去瞧,就能知道是誰,只是宮裡旁不會少了,其中尤以女人爲最,不過能這般陪在景帝身邊的,卻是不多。

心裡略一猜測,便能猜到幾分,景帝自登基以來,就一直未曾選秀入宮,他在景王府值守過兩年,皇后他是見過的,而那淑妃曲氏卻一直是聽聞,從未正面見過,想來能安然坐在這裡的,也就只能是她了,當然,景帝另有新寵也未可知。。。。。。。。

“原來這位就是得勝伯,景王府時就沒少聽人談起過,卻是直到今日,才見到了真人,果然聞名不如見面,卻要比傳聞中還要年輕上幾分呢。。。。。。。。”

聲音有些沙啞,如果非要形容的,這是一種帶着磁性的感覺,讓人感覺很舒服,和輕聲漫語,細聲細氣一點邊都不沾,很隨意的大氣,也讓趙石越加確定了對方的身份。

作爲潛在的有威脅的存在,趙石向來都關注的很,表露出善意的敵人才是最危險的,以退爲進,笑裡藏刀的伎倆,趙石遇到的已經不少了。

景帝今日的心情確實不錯,從他爽朗的笑聲中就能聽的出來。

“愛妃可不要只看他年輕,要說滿朝衆臣,能真心替朕分憂解難的肱骨之臣,卻又能有幾個?”

“陛下。。。。。。。。”帶着埋怨的關切,卻阻住了景帝的話頭,一個聰明的女人,趙石暗自道。

果然,景帝不以爲許的一笑,自嘲道:“是朕失言了,得勝伯,還不快見過淑妃娘娘?”

趙石起身恭恭敬敬的施禮,“臣趙石見過淑妃娘娘。”

那邊淑妃曲氏掩嘴輕笑,柔柔的擺手,“這個臣妾可不敢當呢,陛下的大功臣,當是臣妾要謝謝他呢。。。。。。。。”

“哦?此話怎講?”

“臣妾雖在深宮,但還是知道,若非得勝伯爲陛下在外征戰,又怎有如今宮裡宮外這太平景象?陛下定還在操勞國事,又哪能有如此興致,陪臣妾遊園玩樂?此皆拜得勝伯所賜,臣妾自然是要多謝他的。”

趙石聽着聽着,覺着這話說到後來,便有些不對味兒了,細細琢磨一下,瞳孔一縮,不由瞥了景帝一眼,到沒發現什麼異常,遂笑了笑,終是開口道:“臣惶恐,陛下信臣重臣,臣自當盡心竭力,已報陛下恩典,斷不敢當娘娘一個謝字。。。。。。。。”

“得勝伯居功而不自傲,得此能臣名將,實乃陛下之福,社稷之幸也,聽聞得勝伯佳期將近,嬌妻美眷,實是令人羨煞,臣妾篡越,借這一杯水酒,爲得勝伯祝,不知陛下準否?”

景帝饒有興致,擺手便道:“來人,賜酒。”

酒菜都是現成的,皇帝遊園,多數都是藉着由子野炊來了,桌子上擺的琳琅滿目,立即便有女官上前,欲爲趙石斟酒。

但到了皇宮這裡,皇帝身邊,想要消停一下都不可能,那邊淑妃曲氏輕輕擺手,屏退女官,輕盈起身,拈起酒壺,笑語盈盈,“得勝伯勞苦功高,妾在深宮,也是好生敬仰,這一杯酒又怎可假手他人?不然豈非顯得不夠誠心實意?”

接着捧起酒僎,大大方方便遞了過來,皓腕微露,膚白如雪,卻無法引動趙石一絲一毫的綺念,反而警惕之心大起,這女人好生厲害,伶牙俐齒,好似每一句都飽含深意,卻又輕輕鬆鬆的,不帶一絲煙火之氣,這樣的女人,恐怕。。。。。。。。恐怕也只能是皇宮的特產了。

“謝過娘娘。”接過酒僎,趙石一飲而盡,口舌可以殺人,但卻終不如刀劍利落,就算再是厲害,也被這深宮罩住了的,又有何懼?

淑妃曲氏,眸中波光閃動,笑聲中帶着讚賞,“這樣的豪爽男兒,在朝堂上恐怕可不多見呢。。。。。。。。。”

轉身入座,卻又向着景帝,帶着羨慕道:“那位李將軍雖未見過,不過想來也是有福之人,不然哪能得此良配。。。。。。。可惜,臣妾家中未有那等英姿颯爽,文武雙全的女兒,不然定要厚顏請陛下做主,配於得勝伯這樣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才成的。。。。。。。。。”

也不知想到了什麼,景帝臉上的笑容有了些僵硬,不過轉瞬即逝,旁邊的淑妃終於恢復了那副慵慵懶懶的樣子,嘴角含着笑意,依在景帝身旁,再不開口說話。

景帝擺手讓趙石重又坐下,聲音溫和如故,“柱國可是入宮謝恩來的?”

見趙石點頭稱是,景帝接着說的話,就帶了些感慨,“一晃數載,過的真快,前年時,都以爲大勢已定,朕遂派你入蜀宣旨,延蜀國君臣入京,不想卻是一直拖到了今日。。。。。。。。去歲驚心動魄之處,到了如今,朕也感同身受,不能忘懷。。。。。。”

說到這裡頓住,那邊淑妃曲氏知機的奉上美酒,景帝抿了抿,才復有歡容,笑道:“朕欽命建造的。。。。。。。差點成了笑話,本想着吧,蜀國君臣既然不能來京,便索性賞了給你就是了。”

“但世事變幻,真真讓人難以預料。。。。。。。。。。最終卻還是讓朕得了蜀地。。。。。。。。嗯,明日朕要詔見蜀主,你呢,明日一早入宮,陪朕一起見見。。。。。。。”

趙石老老實實的勸了一句,“亡國之人,陛下見了,恐不好受。。。。。。。”

這下不光是景帝笑了,那邊淑妃曲氏也有些意外的瞅了趙石一眼,接着便掩口輕聲低笑。

“朕就喜你這心直口快,也就是得勝伯,旁人斷說不出此言來的。”

那邊淑妃曲氏沒忍住,她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少年權貴,其他多數都是聽聞,做不得數,尤其是自家兄長那番哭訴,簡直就是一個凶神惡煞,殺人不眨眼的凶神形象,今日意外一見,心裡纔算有了些譜兒。

不脫無人脾性,膽子確實很大,說話不多,應對還算得體,在皇帝面前能如此從容的,還真沒 見過幾個,和自家那兄長相比,唉,真沒法相比,只這個氣勢,自家兄長就差的遠了。

只說此人好色的傳聞,就更不靠譜了,這人到現在,眼睛瞧過來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她對自己的容貌可從來沒妄自菲薄過,要說年紀太小,不諳情事,人家可都已經娶了一妻一妾,還有了兒子,現在還真張羅着要娶平妻呢,要不是定力非凡,恐怕就是傳聞純屬子虛烏有了。

啊,呸呸呸,這都是想到哪裡去了?

心裡亂糟糟的想着,嘴上卻道:“陛下恐怕是奉承話聽的多了,所以這樣的實話真話陛下聽了反而覺得新鮮。”

景帝點頭,“愛妃說的有理。。。。。。。。朕爲君王,滅人家國在先,而今卻要相對而坐,確有些尷尬,不過。。。。。。。。朕想啊,亡國之君,悽悽慘慘,朕若見了,定能以之爲鑑,時刻自省,不使自己昏聵,失了臣心,民心,讓祖宗社稷毀於一旦,所以,雖見之不喜,卻還是要親見上一面。”

“陛下英明,是臣錯了。”

“你是在替朕着想,能有什麼錯?”景帝搖頭失笑,心裡卻道,恐怕你是將朕想成了那曹孟德吧?生怕見朕戲弄,侮辱蜀國君主,心生不忍了吧?

不過他這可是錯的離譜了,趙石可沒想到那個,他只是想起幾年之前,太子李玄持事敗之時,眼前這位皇帝明顯想借他之手,出去自己的兄弟,那才真叫前事可鑑,怕的是到見了蜀君,又起殺心,到時候操刀是會是誰?那還用說嗎?

殺人雖然不怕,但日後的麻煩還能少了?蜀國雖然亡了,但蜀國那許多大臣還在,若是每隔一段日子,就來上一批刺客,才真叫人頭疼。

“好了,春寒料峭,總這般坐着,朕也有些受不住,趙石,陪朕走走。。。。。。。”

那邊淑妃曲氏也是知機,欠身道:“臣妾也有些乏了,這便告退回宮,還請陛下恕罪。”

(九一八就要到了,奇怪的是,防空警報今天就響了,難道這也要試音?

還有,多些書友告知,看來這次推薦也是難找的很呢,雖然每個月都能有兩次推薦,卻都是邊角居多,成績也就固定了,若是能有一次封推。。。。。。。。。。嘿嘿,yy中,找bug的同志,獵熊那一章是在冬天,還是春天,阿草也忘了,不過冬天熊也會醒的,都取決於溫度的變化。。。。。。。。嗯,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第1176章 評說第340章 遇敵(五)第796章 見駕(二)第1487章 商量第1090章 終結(三)第1024章 揮兵第1526章 遷陵第1420章 壓服第29章 平涼第1344章 紛擾第194章 故人(四)第920章 死戰(三)第321章 相見第251章 爲謀第839章 老頭第353章 祝壽(三)第937章 兄弟第1204章 李氏第968章 洪流第994章 戰前第1205章 平涼第889章 毆鬥第850章 鬧劇第983章 賞賜第1288章 思鄉第1073章 獻策(二)第1516章 篇 章第1475章 閨語第4章 親事第589章 大將第1098章 商人(四)第1503章 爲父第1173章 入宮第1360章 聖心第456章 驚變(二)第548章 故交第643章 瑰寶(一)第1200章 祭祖第1291章 大事第134章 先生(五)第244章 國議(一)第540章 宮城第1541章 怨恨第909章 人心第40章 陰謀第843章 大軍第64章 京官第123章 頑劣(三)第1064章 秋獵第737章 退兵第965章 長遠第852章 大亂第154章 祝壽(四)第1377章 談戰第174章 壽筵(一)第1559章 包圍第1374章 推心第569章 陌生第1499章 暴烈第718章 開端(七)第592章 自污(二)第306章 擒王第530章 艱途(六)第1446章 文樓(六)第245章 國議(二)第805章 種氏第32章 紛亂第529章 艱途(五)第1482章 人事第981章 安達第812章 公主第764章 入甕(二)第286章 探子第1071章 奪旗(二)第1442章 文樓(二)第502章 雲涌(二)第138章 來訪(一)第1127章 回府第1015章 舊部第222章 來人第2章 親戚第1134章 晚間第1011章 朝野第1365章 想法第631章 人來(四)第630章 來人(三)第858章 金殿第540章 宮城第293章 小勝第144章 出行(三)第1353章 捉拿第1369章 結巴第1152章 拜會(二)第398章 獎懲(三)第975章 王子第232章 黃雀第599章 皇子第378章 風雪(一)第1411章 遷徙第386章 狂戰(二)
第1176章 評說第340章 遇敵(五)第796章 見駕(二)第1487章 商量第1090章 終結(三)第1024章 揮兵第1526章 遷陵第1420章 壓服第29章 平涼第1344章 紛擾第194章 故人(四)第920章 死戰(三)第321章 相見第251章 爲謀第839章 老頭第353章 祝壽(三)第937章 兄弟第1204章 李氏第968章 洪流第994章 戰前第1205章 平涼第889章 毆鬥第850章 鬧劇第983章 賞賜第1288章 思鄉第1073章 獻策(二)第1516章 篇 章第1475章 閨語第4章 親事第589章 大將第1098章 商人(四)第1503章 爲父第1173章 入宮第1360章 聖心第456章 驚變(二)第548章 故交第643章 瑰寶(一)第1200章 祭祖第1291章 大事第134章 先生(五)第244章 國議(一)第540章 宮城第1541章 怨恨第909章 人心第40章 陰謀第843章 大軍第64章 京官第123章 頑劣(三)第1064章 秋獵第737章 退兵第965章 長遠第852章 大亂第154章 祝壽(四)第1377章 談戰第174章 壽筵(一)第1559章 包圍第1374章 推心第569章 陌生第1499章 暴烈第718章 開端(七)第592章 自污(二)第306章 擒王第530章 艱途(六)第1446章 文樓(六)第245章 國議(二)第805章 種氏第32章 紛亂第529章 艱途(五)第1482章 人事第981章 安達第812章 公主第764章 入甕(二)第286章 探子第1071章 奪旗(二)第1442章 文樓(二)第502章 雲涌(二)第138章 來訪(一)第1127章 回府第1015章 舊部第222章 來人第2章 親戚第1134章 晚間第1011章 朝野第1365章 想法第631章 人來(四)第630章 來人(三)第858章 金殿第540章 宮城第293章 小勝第144章 出行(三)第1353章 捉拿第1369章 結巴第1152章 拜會(二)第398章 獎懲(三)第975章 王子第232章 黃雀第599章 皇子第378章 風雪(一)第1411章 遷徙第386章 狂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