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相議(二)

(阿草上班了,十一長假下來,種種不適應,更新也只能換在晚上了。)

“費了這許多力氣,自然要畢其功於一役。。。。。。。。”

趙石道了一句,旁邊兩個人立即豎起了耳朵。

趙石斜眼瞅着兩個人笑了笑,接着道:“不管怎麼打,這一戰都已勝券在握,只是我在想,之後平定遼東,你們誰又願意爲國守之呢?”

張鋒聚和段從文,當即都愣了愣。

這事兒他們還真沒想過,戰功這東西自然不嫌多,只是遼東嘛,說起來,還真就不是什麼好地方。

契丹人,女真人,或者是蒙古人,紛紛在此立國不假,但他們卻都是地地道道的胡人,可見,遼東偏遠苦寒之地,對於漢人而言,與西涼,平夏,榆林等傳統的漢家西北邊塞之地,又有不同。。。。。。。。。。

這地方山高皇帝遠,一年當中,幾乎有小半年處於冰雪覆蓋之下,比之草原,也差不了多少,守在這裡的將軍,自古以來,差不多都等同於流放了,武將如此,文官更不用提,到了這兒,半條命也就沒了。

張鋒聚想了想便搖頭道:“遼東宣撫使,聽着不錯,不過,即使是朝廷給個節度使出來,小弟也是不會來的,大哥還是另選高明吧。”

他這裡直言不諱,段從文卻只能選擇默然不語,張鋒聚和大帥是結義兄弟,他不是,所以只能用沉默來代替拒絕。

看着兩人神色,趙石抿了抿嘴脣,心道,胡人屢屢以遼東爲立業之基,卻也不是沒有道理。

什麼皇者之氣云云,大多都屬無稽之談,看來啊,原因只有一個。大家誰也不願來此罷了。

久而久之,這裡難免就成了化外之地,和草原也沒什麼兩樣了。

而在他看來,遼東。實際上是個大有可爲的地方,有着出海口,高麗等小國近在咫尺,不愁沒有功勳戰績,遼東的物產。也算豐饒。

中原是好,但遼東也不差,在這裡天高海闊,不用受那麼多的拘束,誰要是能據守於此,其實是難得的福氣。

不過他也承認,若非這些年在京師呆的百無聊賴,這樣的一些想法,斷不會出現在他腦海之中。

像張鋒聚,段從文這樣的封疆大吏。定然不會苟同。。。。。。。。

本來,想着擠兌兩人一句也就完了,這時兩個人的樣子,卻讓他略有氣悶,不由回首笑謂衆將道:“遼東地遠山高,今日一戰,蒙古諸部,已是窮途末路,我問你們一句,之後。誰願據守於此,再不讓東北諸胡,在此興風作浪,使之歸於秦土?”

衆將訝然。張鋒聚和段從文對視一眼,都有了些尷尬。

畏艱懷難,這是讓大哥(大帥)失望了?

站在城牆上的秦軍將領們,意願最爲分明的,其實只能是河北降將張柔,遼東這樣的地方。對於秦軍衆將而言,都差不多,都需要琢磨一下,但張柔不會,他很願意在遼東紮下根基,說不定,日後就能出個遼東張氏呢。

但世事就是這般,旁人開口沒什麼,只他張柔,就算說幹了嘴巴,遼東也不會歸於他張柔治下。

以河北降人之身,而治遼東之地,那是想也不用想了,除非大秦君臣上下,一起犯了糊塗,不然的話,誰也不會讓一個河北降將,再次握有這樣的權柄,難道再讓遼東出個李任權這樣的地方諸侯不成?

不過,也不用張柔糾結太多,片刻之後,便有人大聲道:“大帥,末將不才,願領此重任。”

說這話的人,想都不用想,能巴望上宣撫使的位置,又能理直氣壯的說出來,只能是興武軍指揮副使王勝保,其他人,無論戰功,還是資歷,離着宣撫使的位置,還要差上許多。。。。。。。。

如果身後的大軍到了,也許這樣的人還能出現幾個,不過現在嘛,這裡只有王勝保一人而已。

而實際上,趙石問出這句話,也有些不妥,他是大將軍不假,但遼東宣撫使這樣的職位,也不是他能一個人說了算的。

但此時此刻,城牆之上的衆人,卻都沒當回事兒。

私授官職,這樣的忌諱,在大將軍江善那裡,就能掀起滔天波瀾,且人家江善還沒有將朝廷拋在腦後的意思,而出自大將軍趙石之口,衆人卻都深信不疑,這就是所謂的軍中威望,也同樣就是兩位大將軍之間的差距。

趙石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好,有這樣的志氣,將來必定有一番作爲,現在嘛,既然有志於此,那就是花費氣力的時候了,下去點兵,所有騎軍所部,休整一日,明早拔營,隨我過燕山,去遼東走一趟。”

“末將遵令。”

“大哥,已經入冬,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下雪,一旦大雪封途。。。。。。”

張鋒聚急急相勸,北上遼東,已成定局,但在他看來,今年怕是不成了,卻不成想,大哥卻還要急急進兵。。。。。。

段從文也有着意外,不過他比張鋒聚想的要多的多,大帥要進兵,不定就是事出有因。

要知道,大帥率兵北來,整個將大軍從中原之戰中拉了出來,其間,恐怕花費了不知多少脣舌,許給了朝廷重臣們不知多少好處,又在皇帝陛下面前,許下了怎樣的承諾,才能讓朝廷上下點頭。

所以,趙石的急切,在他看來,乃是理所當然之事,勸不勸的,沒多大用處。

說不定,今年若不北上遼東,那明年的時候,大軍也只能頓兵河北,再無北上的機會了呢。

而剛纔的話題,說不定就是大帥在借題發揮罷了。

思索片刻,段從文咬了咬牙,張培賢,江善等的前車之鑑,讓他對朝廷中事,有了自己的獨特看法。

若是擱在以前,他會一言不發,更改不了的事情,勸一句兩句,又有什麼用呢?但現在,他卻只是想了想,便道:“末將願隨大帥翼尾。。。。。。。只是大帥,朝廷是不是定下了收兵的時日,又定在什麼時候,您也得讓末將心裡有底不是?”

這就是自甘爲心腹的意思了,這也是他在這些年的軍中動盪中,得到的唯一感悟。

不管朝廷上的那些重臣有多少主張,但大將軍趙石,一直榮寵不衰,在軍中諸事上,也總是能一言九鼎。

張培賢,江善,杜山虎這些大將軍,看着不含糊,但去留之間,也許只在大帥一念之間罷了。

他段從文,也堪堪走到了大將軍的位置上,自不能再像以前般,對此視而不見,只是埋頭于軍務當中了。

那邊兒的張鋒聚一聽,也立馬醒悟了過來,因一直在外領兵,對朝野中事的敏感,不如有個做了多年的兵部侍郎的老子的段從文那麼敏感。

但他也算是家傳淵博,三叔張承,又在樞密使的位置上,不會對朝中之事太過陌生。

其實,也正是有張承,趙石這兩位在朝中主事,張鋒聚纔不用想的太多。

這樣的因果,很難說的明白,但有着深厚根腳的人,總是想的少一些,卻是真理。

張鋒聚無疑就屬於想的比較少,但絕對不傻的那些幸運兒中的一員。

不用多,只段從文一句話,他也就明白了過來,不由揚眉吐氣,恨恨一拍城牆,“朝廷。。。。。。。。。大哥,大雪一旦下起來,冒然進兵,便多有兇險,嘿,不多說了,小弟可不願在此擔驚受怕,也願隨大哥走這一遭,大不了,咱們兄弟在雪窩子裡跟蒙古人比比,看誰能耐寒罷了,諒那些王八蛋也沒那個本事,能奈何得了咱們。”

兩人雖都說的是一件事,都有着隨趙石北上的心思。

但聽在趙石耳朵裡,自然是張鋒聚說的更貼心,在朝中呆的久了,這揣摩人心的本事,已非是當年可比了,段從文那點小心思,哪裡能逃得過他的眼睛。

不過,也沒什麼可抱怨的,人心這東西,他現在已經看的分外明白。

內外有別,親疏分明,纔是常理,身爲上位者,只需要看到,在某一件事上,誰更值得信任,值得重用,也就是了,沒必要糾結於人心難測,誰跟你更貼心,誰又居心叵測之類。。。。。。。。

那隻會讓你一事無成,最終將事情辦砸了而已。

趙石大笑,狀甚歡欣,擡頭望着遠方道:“朝廷上的事情,你們不用多管,我心裡有數,只是,這一戰,能今年結束,便不能等到明年,也不用擔心天氣,燕山道路崎嶇不假,但咱們有嚮導,蒙古人的大隊騎兵,能翻山而過,咱們又有什麼不能的?”

“木華黎也不會將蒙古人堵在燕山之中,逼他們東去,咱們率兵北上,正好合圍其於燕山之北,一戰而定遼東,嘿,若非與陛下有約在先,這遼東大地,在我看來,到是個不錯的地方,還用你們來爭,我自己就想在這白山黑水之間,圖個逍遙痛快了。”(未完待續。)

第459章 親家第173章 厚禮(三)第225章 謀算第310章 心結第262章 練兵第1419章 借人第696章 苦口第1512章 宮闈第1353章 捉拿第749章 攻城(二)第1243章 西涼(七)第243章 崩殂第677章 餘孽第671章 伴駕第178章 壽筵(五)第996章 戰意第139章 來訪(二)第1323章 家宴第1276章 潰兵第399章 獎懲(四)第40章 陰謀第412章 李府第526章 艱途(二)第381章 豪傑(五)第1519章 長亭(一)第1374章 推心第1569章 悚然第439章 演武(一)第1186章 種家第1546章 挑撥第1238章 西涼(二)第1345章 肺腑第1294章 城歡第1417章 商議(二)第1215章 諂媚第1436章 音妙第1423章 校場第848章 巾幗第1385章 寺廟第643章 瑰寶(一)第839章 老頭第941章 刺殺第1379章 伏戰第983章 賞賜第526章 賊窩第1424章 問話第1315章 封賞第848章 巾幗第1286章 考量第1285章 漢官第1682章 問難第1096章 商人(二)第621章 陛見(三)第784章 議和(六)第1417章 漢陰第801章 親戚第214章 年關(七)第157章 祝壽(七)第1472章 名醫第1197章 小兒第37章 開拔豪三百零一章潰敵二第1368章 聚飲(三)第1238章 西涼(二)第788章 驚異第716章 開端(五)第752章 大火第780章 議和(二)第939章 道士第573章 窮途第309章 兩帥第1264章 韋州(十)第1426章 論妃第600章 來人第1501章 護衛第321章 相見第1140章 府中第376章 遇匪(二)第548章 故交第236章 血夜(四)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1430章 書信(二)第1436章 音妙第2章 親戚第993章 惑敵第384章 兇險(一)第1298章 論罪第1354章 開端第1069章 敬酒第1004章 所見第1419章 書信第194章 故人(四)第417章 家事(二)第477章 大戰(三)第18章 血戰(五)第1059章 生死第46章 跋扈第1463章 亭會第1172章 聯姻第1537章 女人
第459章 親家第173章 厚禮(三)第225章 謀算第310章 心結第262章 練兵第1419章 借人第696章 苦口第1512章 宮闈第1353章 捉拿第749章 攻城(二)第1243章 西涼(七)第243章 崩殂第677章 餘孽第671章 伴駕第178章 壽筵(五)第996章 戰意第139章 來訪(二)第1323章 家宴第1276章 潰兵第399章 獎懲(四)第40章 陰謀第412章 李府第526章 艱途(二)第381章 豪傑(五)第1519章 長亭(一)第1374章 推心第1569章 悚然第439章 演武(一)第1186章 種家第1546章 挑撥第1238章 西涼(二)第1345章 肺腑第1294章 城歡第1417章 商議(二)第1215章 諂媚第1436章 音妙第1423章 校場第848章 巾幗第1385章 寺廟第643章 瑰寶(一)第839章 老頭第941章 刺殺第1379章 伏戰第983章 賞賜第526章 賊窩第1424章 問話第1315章 封賞第848章 巾幗第1286章 考量第1285章 漢官第1682章 問難第1096章 商人(二)第621章 陛見(三)第784章 議和(六)第1417章 漢陰第801章 親戚第214章 年關(七)第157章 祝壽(七)第1472章 名醫第1197章 小兒第37章 開拔豪三百零一章潰敵二第1368章 聚飲(三)第1238章 西涼(二)第788章 驚異第716章 開端(五)第752章 大火第780章 議和(二)第939章 道士第573章 窮途第309章 兩帥第1264章 韋州(十)第1426章 論妃第600章 來人第1501章 護衛第321章 相見第1140章 府中第376章 遇匪(二)第548章 故交第236章 血夜(四)第514章 雲涌(十四)第1430章 書信(二)第1436章 音妙第2章 親戚第993章 惑敵第384章 兇險(一)第1298章 論罪第1354章 開端第1069章 敬酒第1004章 所見第1419章 書信第194章 故人(四)第417章 家事(二)第477章 大戰(三)第18章 血戰(五)第1059章 生死第46章 跋扈第1463章 亭會第1172章 聯姻第1537章 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