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小勝

趙石在大帳之中負手而立,一雙濃眉緊緊皺在一起,年輕的面龐上,稚氣全無,隨着地位日高,更是統領大軍在外,和各色人等打的交道也越來越多,身邊又有南十八這樣的俊傑相助教誨,他身上那股催人肝膽的鋒芒銳氣卻是日漸收斂了起來,就像是一柄見血方還的絕世名劍藏入了劍匣之中,只有出鞘之時,纔會顯出那獨有的殺性鋒芒。

隨着這樣的變化,不自覺間,身上便多了些從容練達的味道出來,加上位高權重,在軍中乾綱獨斷慣了,威嚴之氣不減反增。。。。。。。。。

不過現在他琢磨的可不是這些,所有的都已經佈置好了,卻反而出了差錯,本來以爲今日午時,最多也就天黑之前就會見到亂匪進入三十里坪,那樣一來,以逸待勞,勝算會更增幾分,但現在可好,亂匪卻停下了,這是個什麼情形?

猜測當然有許多,但他拿不準,最可怕的是,若亂匪一部一部進入戰場,且不管不顧發起攻擊,這種兵書上求之不得的情形對於現在的秦軍纔是毀滅性的打擊,二十餘萬兵馬,累也能將他們累死,因爲兵馬太少,就算擊潰一部兩部,對手也有足夠的時間重整敗兵,那將是一場慘不忍睹的消耗戰,最後九成九是自己數千兵馬葬送在這裡,這纔是他最擔心的。

“報,賊匪五萬餘正向我而來,不出兩個時辰,便到三十里坪。”

亂匪幾乎是剛出營寨不遠,這裡已然得了探報,這是趙石治軍的獨有習慣,在東征時就是靠這個佔盡了金兵的便宜,這次他更是將五千餘騎兵全都放了出去,截殺亂匪斥候,哨探敵情,且最終將這五千人馬作爲一支刺向亂匪咽喉的利劍來使用。

趙石這時聽得探報,眉頭卻皺的更緊,看來真的是怕什麼來什麼,戰局從亂匪派出五萬人馬開始,就已經開始脫離了他的掌握。

殺散這五萬人根本不算什麼,但之後呢?再來五萬?十萬?趙石揉了揉額頭,這可以說是他親自指揮的第一場大戰,打仗他不怕,經歷過那許多生生死死,又在汾水之側見過數十萬人生死鏖戰的大場面,眼前這點局面還真算不得什麼,儘管面對的是二十餘萬亂匪。。。。。。。

但話說回來,不怕並不代表要率兵去送死,明知必敗的仗,也就沒必要去打了,這一戰若。。。。。。。他會毫不猶豫的率兵退守,並會命人立即放火燒盡金州糧草輜重,那將是最慘烈的局面,餓着肚子的二十萬亂匪,欲退不能之下,會幹出什麼來,他清楚的很,整個大秦都將付出慘重甚至不能承受的代價。

思緒電轉,心裡卻越來越平靜,就像一汪潭水,能映照出整個天空,這就是在生死關頭走過無數遭而培養出來的品性,每當危險來臨的時候,他不但能察覺到危險,而且能從容面對,就像耐心的獵人在狩獵虎豹豺狼,這在平常人來說彷如天方夜譚,但在他來說卻如呼吸般自然而然。

所以他拿定主意很快,在旁人看來,就是決斷非常,毫不拖泥帶水。

“傳令,召回所有斥候騎軍,一個半時辰之後,所有將士在營前列陣,將所有弩弓分發下去。”

既然來了,怎也要見上幾仗,看看亂匪是否真是神機妙算,且能將人數上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到時再做定奪不遲,這樣一來,比的就是耐性了,看誰會先露出破綻,勝算也就會向另一方偏轉,他還真不信亂匪能未卜先知,竟然能一眼瞧出他所有的佈置,不過不管怎麼說,戰局好像從主動變得有些被動了,尤其是早已佈置好的騎兵突襲好像已經無用,那只有毫無花俏的正面交手了。

三十里坪,亂匪亂糟糟的隊伍出現在遠方的時候,秦軍早已嚴陣以待,亂匪看樣子是已經整理好了隊形,五萬多人,光腳步聲就能傳出老遠,只一會,密密麻麻的亂匪就已經佔滿了視線,秦軍人數雖少,但背靠營寨,陣列齊整,人人身上最少都披着皮甲,在氣勢上卻是比之人數衆多的亂匪卻是絲毫不讓。

天氣微涼,一陣陣微風從原野上掠過,兩軍漸漸接近,直到一箭之地,亂匪緩緩在號令聲中停下腳步,兩軍對峙,一時間,這平坦的沃土之上,戰雲密佈,就連絲絲微風中都好像沾染了肅殺之氣,變得分外寒涼了起來。

秦軍後面的新軍隊伍騷動了起來,但立即被他們的旅帥,隊正壓了下去,重新恢復了平靜,秦軍之精銳不在於有那些久經訓練的士卒,更在於他們的軍官素質,幾乎每一個伍長,隊正,旅帥都是靠實打實的戰功升遷而來,即便是世家子,若是從底層做起,也不會有任何例外,而那些直接安插進來的世家門閥子弟,多數也不願跟士卒搶功勞位置,大多都是先任職參軍,熟悉了軍旅之後,再累功升任他職,尤其是像金州這樣的邊鎮所在,這種情形更甚,也保證了軍隊的戰力不會出現臨戰慌亂,未戰先潰的情形發生。

“排開一字長蛇,所有弩弓上弦,前面兩排不動,亂匪過來,輪番攢射,後面新兵,給前面兵卒上弦,刀斧手準備,但有臨陣脫逃者,就地斬首,李金花,種遂兩部殿後,一旦亂匪衝近,立即上前護住大軍陣型。”

傳令之聲此起彼伏,秦軍在這個時候竟是慢慢改了陣型,隊伍拉長,若是熟悉軍陣之人看了,肯定要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的。

當然,這樣的陣型若跟西夏賊,以及金兵交手,那肯定是找死,但面對亂匪,卻真不好說的緊了。

亂匪費了多時,纔將整個隊伍安穩了下來,這時王大元策馬來到陣前,眯着眼睛看向對面秦軍軍陣,秦人不好對付,不管是在葫蘆谷,還是在利州城下,他都是見識過的,看着秦人嚴整的軍陣,他也覺背後直冒涼氣,但他本就是青龍山悍匪出身,確有一股彪悍之氣,頃刻間便將多餘的念頭拋之腦後。

抽出腰間大刀,狂呼道:“宰了前面的那些龜兒子,一個腦袋一兩銀子,四個腦袋加官一級,小的們,殺啊。。。。。。。。。”

本來見了秦軍軍陣便有些畏縮的亂匪們在聽到不但有銀子拿,還能升官,眼睛立即瞪了起來,這些日子,飽飯總算吃上了,所過之處,想拿什麼就拿什麼,想搶什麼就搶什麼,不給就打,不給就殺,這些剛放下了鋤頭的傢伙的劣根性已然被激發了出來,加上其中千餘原青龍山悍匪煽動鼓譟,在王大元呼嚎聲中,前面的亂匪發出一陣響徹天地的吶喊,狂亂的舉起手裡粗糙的武器,就像真正的農民起義軍那樣,義無反顧的衝殺了上去,後面的亂匪紛紛跟上,三十里坪立時殺聲震天動地,一場不算太大的戰事幾乎沒經過什麼鋪墊,就直接進入了。

四百步,三百步,二百步,亂匪聚在一起的時候看上去已是密密麻麻,這一跑開了,卻是覺得鋪天蓋地,喊殺震天之際,殺氣撲面而來,就連精銳老兵都是皺緊眉頭,就更別說那些沒見過血的新軍了,臉色立轉蒼白,手腳止不住的哆嗦,有那麼幾個心膽皆落,尖叫一聲,立馬將軍規戒律忘了個一乾二淨,轉身就跑。

但沒跑上幾步,就已被人踹倒在地,手起刀落,人頭飛起,一腔鮮血飈出老遠,在這個時候,沒什麼道理可講,不論新兵老兵,還是將校士卒,皆是一視同仁,臨陣脫逃者,立即人頭落地。

後面的騷動對於前面的羽林左衛軍卒來說,卻是絲毫不受影響,這些都是跟隨趙石東征歸來的舊部,不說東征時候殺人見血乃是家常便飯,就說趙石當了多少年的羽林左衛都指揮使,也就操練了他們多長時日,這些年過來,雖說身處京師安寧繁華所在,但要說精銳,卻已與邊鎮士卒差相彷彿,甚至猶有過之,尤其是在軍紀上面,在趙石嚴格約束之下,更非其他地方的鎮軍禁軍可比。

等亂匪到了二百步之內。。。。。。。。。。。

“射。”

“射。”

“射。”

一連串的號令聲中,弓弦顫動聲立即響成一片,密密麻麻的弩箭如同暴雨般攢射而出,跑在前面的亂匪就好像迎頭撞上了一面山岩,慘叫聲中,好像雨打芭蕉般的恐怖響動傳入耳際,那是勁弩入肉的聲音,聞之便讓人驚悚異常,跑在最前面的盜匪像割麥子一樣倒下一片。

二百步,對於弩弓來說有些遠,因爲沒有尾羽,雖說力道強勁,但卻準頭不足,不過對於密密麻麻的亂匪來說,秦軍制式弩弓的可怖之處足以掩蓋他的缺點,五十步內輕鬆便可洞穿鐵甲,一百步內皮甲如紙張一般,二百步,準頭雖說不足,但就勁道來說,卻可輕易射殺沒有甲冑防禦之人。

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到得一百步之內,弩弓威力盡顯,這些亂匪根本沒有甲冑防禦,一箭下去,箭矢透體而過,有的竟能連串兩人,力道才盡。

百多步內,亂匪屍體層層疊疊,鮮血橫流,秦軍之箭雨卻好像無有窮盡,這就是一面倒的屠殺,亂匪甚至不能靠近秦軍揮出一下自己的兵刃,就已經倒在路上。

戰場被屍體鋪滿,被鮮血染的通紅,喊殺聲被受傷未死之人的淒厲嚎叫聲所代替。

終於有人尖聲驚叫着,沒命轉身逃走,想要離開這處戰場,不應該叫血肉屠場,就好像是連鎖反應,十個人,百個人轉身向後逃去,其中哭爹叫娘之聲不絕於耳,再無之前的半點殘暴之氣。

“我的娘啊,死了好多人啊,快逃啊。”

“弟兄們,這是送死啊,快走。。。。。。。”

兵敗如山倒,前面的人向後逃走,後面的人卻還在向前,相互踐踏之下,又是死傷無數,最終根本不用秦軍動手,五萬餘亂匪一潰千里,連秦軍自己都看的目瞪口呆,這就打贏了?不會是眼花了吧?這才射死多一點人,他們就逃了?

王大元夾在人流之中,開始時還暴跳如雷,連斬幾個向後逃跑的敗兵,他到也算聰明,先是鼓動起了士氣,便即慢慢落在隊伍後面。。。。。。。此時絕望的看着越來越多的人轉身向後,止也止不住,他知道,這次自己算是輸了個徹底,回去之後,那個龜兒子一定會拿自己開刀。。。。。。。。

“跟龜兒子的拼了,二十年後,老子又是一條好漢。”

絕望之下,眼珠子也紅了,光棍脾性大作,怒吼了一聲,揮刀就要逆人流而上,去跟秦人拼命,但卻被周圍親信死死拉住。

“當家的,咱們敗了,快走。”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幾個人七手八腳,架起猶自掙扎不已的王大元,順着人流向後逃去。

秦軍中終於想起了歡呼聲,這一仗勝的太過輕鬆了些,老兵心裡覺着很是怪異,兀自嚴加防範,看這些亂匪是不是有什麼陰謀詭計,而新兵卻不管這些,大多歡呼出聲,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趙石端坐於“怪獸”身上,居高臨下,卻是看的清楚,亂匪傷亡並不算大,幾輪箭雨下去,最多不過死傷數千人,且已衝入百步之內,再有幾息,就能和秦軍接戰,斷不會如現在這般,秦軍損傷微乎其微。

看來這些還是高估了這些亂匪,五萬人竟然沒有衝到陣前,就已潰散而去,他不禁摸了摸下巴,甚至有些意動,想要試試追上去,看是否有一下衝潰亂匪中軍的可能,但隨即便壓下了這個誘人的想法,沉聲傳令。

“傳令下去,團練新軍追擊五里,不得輕敵冒進,其餘各部回營休整,團練新軍迴轉後,叫他們打掃戰場,不要活口,一律誅殺,砍下人頭充作軍功。”

第1161章 李府第209章 年關(二)第1135章 私軍第208章 年關(一)第289章 戰略(二)第1011章 朝野第986章 清除第1272章 兩軍第1430章 巡狩第249章 長史第977章 乃蠻第1343章 大事第1496章 名氣第1147章 國策(三)第1364章 馬伕第710章 開端(一)第1454章 老僧第1196章 縣事第1091章 終結(四)第1347章 緣由第490章 勞軍(二)第1517章 簡字第268章 絕情第526章 艱途(二)第222章 來人第1183章 兵部第989章 將軍第1143章 貴客第755章 太原第31章 內亂第1168章 言儲(二)第1章 少年第154章 祝壽(四)第382章 倒黴第420章 明尊第340章 遇敵(五)第688章 新鮮(二)第238章 血夜(六)第410章 獎懲(十四)第685章 歸人第604章 折騰第385章 狂戰(一)第409章 獎懲(一)第811章 駙馬第1427章 夜談第747章 震撼第1435章 驟聞第800章 頒賞第409章 獎懲(一)第223章 成軍第920章 死戰(三)第1307章 鬧劇第194章 故人(四)第337章 遇敵(二)第1365章 滑頭第367章 狂戰(三)第558章 寨子(二)第642章 逝去第587章 廷議第十卷天下興亡誰人曉七百九十九章 聖旨第313章 香侯第924章 騎兵第1277章 右路第156章 比鬥(二)第1545章 空文第732章 決斷(三)第912章 行程第1102章 商人(五)第1213章 攻城第1166章 人情第236章 血夜(四)第703章 亂子(三)第989章 將軍第993章 惑敵第1033章 相爭第276章 爭強(二)第3章 鹽監第52章 春光第1275章 戰果第476章 大戰(二)第1429章 書信第743章 爭執第104章 目標第168章 揚威(二)第1006章 忠誠第216章 年關(九)第53章 心思第741章 請見第1165章 遠見第1429章 書信第1033章 相爭第583章 末路第964章 降順第1098章 商人(四)第480章 蜀亡第1398章 激戰第1373章 吐蕃第910章 草原第677章 餘孽第41章 傷勢
第1161章 李府第209章 年關(二)第1135章 私軍第208章 年關(一)第289章 戰略(二)第1011章 朝野第986章 清除第1272章 兩軍第1430章 巡狩第249章 長史第977章 乃蠻第1343章 大事第1496章 名氣第1147章 國策(三)第1364章 馬伕第710章 開端(一)第1454章 老僧第1196章 縣事第1091章 終結(四)第1347章 緣由第490章 勞軍(二)第1517章 簡字第268章 絕情第526章 艱途(二)第222章 來人第1183章 兵部第989章 將軍第1143章 貴客第755章 太原第31章 內亂第1168章 言儲(二)第1章 少年第154章 祝壽(四)第382章 倒黴第420章 明尊第340章 遇敵(五)第688章 新鮮(二)第238章 血夜(六)第410章 獎懲(十四)第685章 歸人第604章 折騰第385章 狂戰(一)第409章 獎懲(一)第811章 駙馬第1427章 夜談第747章 震撼第1435章 驟聞第800章 頒賞第409章 獎懲(一)第223章 成軍第920章 死戰(三)第1307章 鬧劇第194章 故人(四)第337章 遇敵(二)第1365章 滑頭第367章 狂戰(三)第558章 寨子(二)第642章 逝去第587章 廷議第十卷天下興亡誰人曉七百九十九章 聖旨第313章 香侯第924章 騎兵第1277章 右路第156章 比鬥(二)第1545章 空文第732章 決斷(三)第912章 行程第1102章 商人(五)第1213章 攻城第1166章 人情第236章 血夜(四)第703章 亂子(三)第989章 將軍第993章 惑敵第1033章 相爭第276章 爭強(二)第3章 鹽監第52章 春光第1275章 戰果第476章 大戰(二)第1429章 書信第743章 爭執第104章 目標第168章 揚威(二)第1006章 忠誠第216章 年關(九)第53章 心思第741章 請見第1165章 遠見第1429章 書信第1033章 相爭第583章 末路第964章 降順第1098章 商人(四)第480章 蜀亡第1398章 激戰第1373章 吐蕃第910章 草原第677章 餘孽第41章 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