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君臣

見景帝有些迷惑的望過來,趙石組織了一下措辭,接着便解釋道:“當年大軍東征金國,非爲摧城拔寨,開疆拓土,而是爲平蜀計,震懾後周,女真,不敢犯我疆土罷了,所以,最終如何?雖敗金兵十餘萬,盡陷河中漢家故地,卻依舊引兵而還,並未與金人多做糾纏。

再比如平蜀之戰,此乃滅國之戰,所以興兵入蜀,狂飆急進,一往無前,最終盡收蜀中河山,微臣以爲,此爲戰之方略,是可謂之戰略,應陛下定之,朝廷定之,非軍前大將所應爲。。。。。。。。。”

“而或野戰,或攻城,兩軍陣前,狡計迭出,爾虞我詐,瞬息萬變之際,全視領兵大將臨機決斷,竭力爭勝者,是爲戰陣之術,可謂之以戰術。”

“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戰略即定,後以戰術輔之,方可一戰。。。。。。。。此乃微臣的一點淺見,若是不對,還請陛下恕罪。”

景帝既沒有大驚而起,也沒有太過驚奇,只是沉默良久,顯然是在心裡咂摸着,消化着,半晌之後,才眼睛漸亮,讚賞的瞅了瞅趙石,其實,趙石所言,雖然在後世並不算什麼,但在當世,卻也可以算得上的驚人之語,但要說能讓深沉如海的皇帝陛下擊節讚歎,那就有些誇張了。

以當世來看,其實即便沒有什麼將戰略戰術闡述的如此明白,但每逢戰事,卻也自有一套章程,斷不會在沒有確定戰略目的的情況下,冒然出兵。

其實,歸根結底,少的只是個理論罷了,就好像誰都知道蘋果熟了會從樹上掉下來,但除了那個小男孩兒之外,卻沒有人去關心,到底爲什麼蘋果會落在地上,而不是飛上天去一般,也就是說,事實已然存在,但卻沒有相對應的理論基礎罷了,這也正是後世最優越的地方所在。

這個比喻有些誇張,因爲趙石說的這個,並非多麼艱深難懂,只是讓本來有些模糊的事情變得分外清晰罷了。。。。。。。

所以沒有多大的驚喜,但皇帝陛下還是輕輕拍擊了一下桌案,發出啪的一聲脆響,讚了一句,“不錯,便是如此,卿家果然長進了。。。。。。。”

當然,趙石也能感覺到皇帝陛下的心情終於開始轉好,以他對於這位皇帝陛下的瞭解,這其實要歸功於他一番話表達出來的立場,不是勸阻皇帝陛下不要輕動兵戈,而是在往上面添磚加瓦。

只聽景帝繼續道:“這些年在國武監,辛苦你了,不過修心養性,增益其所不能,如今看來,當初一番苦心,卻也沒有白費。。。。。。現在你心裡,可還有怨意乎?”

趙石心裡一驚,琢磨了一下,怎麼也覺着不應該是這麼情形,瞥了一眼景帝的神色,卻是略微放了點心,不過這等誅心之言,容不得他有何遲疑,趕緊躬身道:“微臣惶恐,陛下英明神武,一言一行,皆有深意,臣只管將陛下交代的事情辦好便是,從不敢心存怨尤的,還請陛下明鑑。”

景帝微微一笑,眼中波光閃動,似有些歡喜,又似有些狐疑,輕輕擺手,“如此便好,你的忠心,朕又怎能不知?不過當初你年紀尚輕,驟立大功。。。。。朕這才許你羽林中郎將之位,你卻未負了朕,猶能煞費苦心,辦了這國武監。。。。。。。朝中如你般,忠心任事者不多,但你本是領兵大將,卻是辦學,這些年朕每每有意拔之,卻又屢屢壓下這個心思,爲的就是磨磨你的性情,雕琢一番,爲之大用,朕這一番苦心,你可明白?”

話題轉的很快,讓趙石有些不明所以,根本不知道這位陛下到底想說什麼,不過忽然間,腦海間卻是靈光一閃,這些年的官場生涯卻是沒有白費,腦子轉的很快,驀然間便已有些明白,如今的他和夾平蜀之功還朝的那個領兵大帥已然是不同了的。。。。。。。。

在長安呆了這些年,根基已經漸漸穩固,手中直接掌着猛虎武勝軍,另外羽林軍右衛兵權其實也在他手中握着,禁軍中有其黨羽,鎮軍中也有其徒衆,蜀中寧向嶽,齊子平等與他交好,又與種氏乃姻親,外戚趙氏爲本族,加之國武監辦的紅紅火火,人才輩出,雖說在朝中勢力還有些單薄,但崛起之勢已不可擋,假以時日,不難早就出像種氏,折氏那樣的將門世家。

而這樣的勢力,其實已不容忽視,即便是帝王,估計心裡也要忌憚上幾分,注意一下說話的方式了,就比如方纔,皇帝陛下更像是在解釋外加籠絡,反正不管有何所指,卻也不能任意壓制於他了。

其實近一年來,伴駕之時便時常有這個感覺,皇帝陛下的訓誡漸漸少了,更多的時候都是如沐春風,讚賞撫慰,而疾言厲色的時候,更是一次也沒碰到過了。

也許。。。。。。也許自去歲時,種懷玉執帥旗徑入譁變之羽林左衛軍營,須臾間便平息了一場禍亂之後,皇帝陛下才驟然發覺這個事實吧?

人臣到了這個地步,其實往前再邁一步,就是兇險萬端,但男兒到了這個時候,才真正能體會到權勢所帶來的酣甜和暢美,古之權臣數不勝數,是說他們都不知道處境兇險嗎?不是,只因權勢所散發出來的芬芳滋味,實是令人難以抵擋罷了。

隱約間,豁然開朗的趙石身子下意識的一直,卻正對上景帝那雙仿若幽潭,卻帶着隱約的凌厲的眸子,趙石心中凜然,身子也漸漸放鬆了下來,這個時候,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再大的權勢,在如今這位乾綱獨斷的皇帝陛下面前,都是個笑話。

千年世家,在赫赫皇權面前,也無不黯然失色,何況是他?心中有些火熱,卻也警惕非常,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重又垂下頭,恭謹道:“陛下何出此言?當年若非陛下簡拔於草莽,又何能有臣之今日?陛下於臣,有天高地厚之恩,當年陛下便說過,要效那秦皇漢武,開創一番偉業,也說要臣來當蒙恬,霍去病,只要陛下任我用我,臣便肝腦塗地,又有何惜之?

而陛下不用我,便是臣德望淺薄,才幹有缺,不堪驅策,又焉敢生怨?”

這是景帝想聽到的,趙石想的沒錯,自一年前那場突如其來的兵變之後,皇帝陛下便已察覺,對於這個心腹之臣,可能恩寵太過了些,當初許其爲羽林中郎將,其中卻也頗多無奈,一來爲安其心,二來,心裡確有些愧疚,想此人追隨左右至今,屢立功勳,卻因其年紀,屢屢不得厚賞,想想其他人,王虎一直未離京師,才幹也是不足,卻也能作到羽林軍都指揮使之職,齊子平在蜀中任利州路按察使,李承乾爲兵部尚書,方謙這幾年更是水漲船高,先任禮部左侍郎,後拔爲禮部尚書,去歲時,正式入了政事堂。

這些人的功勞別說無法與其相比,便是相提並論都有些難爲,卻一個個升居高位,而力挽狂瀾,平蜀而還的趙石卻只能任職一個虛銜,便如南十八所說,素重舊情的皇帝陛下心裡難免存着些歉疚。

所以,纔有羽林左衛將校紛紛調離,有到禁軍的,有到鎮軍的,這就是皇帝陛下的補償了,當然,這其中也夾雜着,羽林左衛在京師一家獨大,日久之下,難免成尾大不掉之勢的原因在裡面,但不管怎麼說,帝王心術,對於臣子打壓拉攏,皆有深意的難免的。

不過而今這般情形,卻也是皇帝陛下不願看到的,當初可未曾料想的到,趙石這些舊部放出去,不但能很快在各處站穩腳跟,卻還能互爲表裡,連結不斷呢。。。。。。也就是說,皇帝陛下有些悔不當初了。。。。。。。要不怎麼說呢,封建王朝的歷史,其實就是在皇帝與臣子間的勾心鬥角以及相互平衡中衍生出來的。

今日算是隱隱點了一下,其實之前伴駕之時,景帝也多次敲打過,但趙石對於這樣隱晦的警戒卻有些遲鈍了,到了如今,纔算明白過點味道來,換個旁人,也許皇帝陛下就要猜忌萬分,不過到底是自己的心腹之臣,雖隱隱有了忌憚之意,卻也未上升到猜忌的份兒上。

見趙石回答的中規中矩,最善駕馭人心的皇帝陛下終於抿嘴笑了,不過心裡卻多少也有些唏噓,想當日眼前這個年不過二十五歲的青年,還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團練,那時初見此人,便如一柄出了鞘的鋼刀,鋒芒四射之餘,卻也有些不知內斂之道,有什麼說什麼,直言無忌。

而那時自己呢,還不過是個閒着無事,被兩個哥哥壓的死死的年輕王爺,但如今時過境遷,眼前之人終於懂得了爲官之道,也許再也聽不見他一句真話了。

但自己個兒呢?也不是滿腹機謀,一言一行,都帶了十二分的權術?都變了,都變了啊。。。。。。。但人世變幻,又有幾人能一成不變?世事如棋,又怎能不讓人心生感嘆?

心裡滋味莫名,但臉上卻不露分毫,笑着把住趙石的胳膊,將他拉到自己身側,“不談這些陳年舊事。。。。。。。。那你來說說,這一仗,應如何謀劃?”

(年底,有些忙,今天就更這麼多了,抱歉。。。。。。)

第378章 風雪(一)第1203章 訓誡第1178章 獻女第212章 年關(五)第580章 戰後(一)第544章 父子第500章 異心第1072章 獻策第1332章 對議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803章 漏風第573章 窮途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228章 進京(三)第1333章 所求第380章 風雪(三)第177章 壽筵(四)第508章 雲涌(八)第1539章 豪傑第1365章 想法第371章 不同第1270章 元康第1301章 沈鶴第850章 鬧劇第93章 應答(一)第695章 宮爭第474章 飛燕第1363章 煎熬第814章 內衙第1480章 討饒第1398章 戰爭(二)第1463章 亭會第1307章 鬧劇第994章 戰前第594章 自污(四)第1446章 文樓(六)第804章 安排第517章 雲涌(十七)第1190章 廷議(二)第1112章 盟約(七)第1213章 攻城第734章 臨汾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507章 雲涌(七)第1072章 獻策第741章 請見第1068章 舞者第247章 歸家第841章 寧陰第257章 變起(三)第329章 鏖戰(三)第466章 準備第863章 收官(二)第447章 大勝第1002章 戰場第1370章 旅程第1386章 蜀僧第531章 上門第1168章 言儲(二)第1439章 做歌第350章 山寨第1095章 商人(一)第1325章 消息第1186章 種家第121章 頑劣(一)第1407章 爭權第1239章 西涼(三)第66章 佈置第206章 嚴苛(八)第640章 國武(四)第1373章 局面第1021章 遊說第169章 揚威(三)第1389章 兄弟(三)第119章 雲涌(十九)第969章 主帳第1152章 拜會(二)第1530章 學問第977章 乃蠻第834章 信箋第1392章 佛會第1408章 商人第86章 風雲(四)第三百七十四章第421章 明尊(二)第720章 開端(九)第914章 安達第741章 請見第1405章 發飆第586章 宴飲第588章 君言第980章 稱臣第598章 相聚第1462章 麻煩第139章 來訪(二)第224章 馬匪第1268章 使者第1378章 埋伏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277章 初到
第378章 風雪(一)第1203章 訓誡第1178章 獻女第212章 年關(五)第580章 戰後(一)第544章 父子第500章 異心第1072章 獻策第1332章 對議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803章 漏風第573章 窮途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228章 進京(三)第1333章 所求第380章 風雪(三)第177章 壽筵(四)第508章 雲涌(八)第1539章 豪傑第1365章 想法第371章 不同第1270章 元康第1301章 沈鶴第850章 鬧劇第93章 應答(一)第695章 宮爭第474章 飛燕第1363章 煎熬第814章 內衙第1480章 討饒第1398章 戰爭(二)第1463章 亭會第1307章 鬧劇第994章 戰前第594章 自污(四)第1446章 文樓(六)第804章 安排第517章 雲涌(十七)第1190章 廷議(二)第1112章 盟約(七)第1213章 攻城第734章 臨汾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507章 雲涌(七)第1072章 獻策第741章 請見第1068章 舞者第247章 歸家第841章 寧陰第257章 變起(三)第329章 鏖戰(三)第466章 準備第863章 收官(二)第447章 大勝第1002章 戰場第1370章 旅程第1386章 蜀僧第531章 上門第1168章 言儲(二)第1439章 做歌第350章 山寨第1095章 商人(一)第1325章 消息第1186章 種家第121章 頑劣(一)第1407章 爭權第1239章 西涼(三)第66章 佈置第206章 嚴苛(八)第640章 國武(四)第1373章 局面第1021章 遊說第169章 揚威(三)第1389章 兄弟(三)第119章 雲涌(十九)第969章 主帳第1152章 拜會(二)第1530章 學問第977章 乃蠻第834章 信箋第1392章 佛會第1408章 商人第86章 風雲(四)第三百七十四章第421章 明尊(二)第720章 開端(九)第914章 安達第741章 請見第1405章 發飆第586章 宴飲第588章 君言第980章 稱臣第598章 相聚第1462章 麻煩第139章 來訪(二)第224章 馬匪第1268章 使者第1378章 埋伏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277章 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