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奸雄天下》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ps:看《奸雄天下》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咚咚咚。”
沉悶而有力的鼓聲,從張弘範的身後傳來了,帶着一股濃重的殺伐之氣,讓張弘範本就沸騰的熱血,變得更加沸騰。激動的心情,更是難以抑制。因爲,今天是這位大蒙古順天路管民總管、行軍萬戶張柔的第九子初陣的日子!
生於1238年的張弘範和陳德興年紀相仿,也生得相貌堂堂,凜凜一軀,雖然年紀不大,卻蓄起了拂胸長鬚,風采翩翩,絲毫不在陳德興之下。而且武藝高強,弓馬嫺熟,尤善在馬上舞槊。和文采稍遜的陳德興不同,張弘範自幼師從北地名儒郝經、元好問,不僅通曉孔孟之經,而且善於詩歌應對,堪稱是文武全才。
但此時的北方漢地,是沒有科舉取士這回事兒的,哪怕文采再好,也沒有機會在科舉考場上博一份功名。想要往上爬的路子只有軍功一條!對於身爲張柔第九子,無緣繼續父親爵祿的張弘範而言,在戰陣上替大蒙古建功立業,纔是唯一的出路。
不過身爲名儒郝經、元好問的弟子,自然不會單純爲了些許功名而爲蒙古賣命了。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南征兩淮的大軍屢屢受挫之時,還主動請纓南下,去指揮順天張家派出的幾千漢軍了。在郝經、元好問,還有他的父親張柔的薰陶教育之下,年紀輕輕的張弘範早就有了匡扶天下的大志。
在他看來,匡扶天下便要結束眼下南北交兵的亂世,實現四海一家,天下一統。而盤踞江南,對抗蒙古統一天下大勢的宋國,便是阻擋統一,使南北之民困於兵戈之苦,使天下不得休養生息的罪魁禍。
身爲蒙古漢侯之子的張弘範,豈能不對這等不識時務,抗拒統一的罪魁禍恨之入骨?
至於那位在保障河邊揚名,殺害了四百多蒙古勇士的陳德興,張弘範倒是很有興趣與之一會——自然是在戰場之上!若是能取了他的級獻於蒙古大汗駕前,倒也不負平生之志了!
“九將軍,前面的南蠻子好像在變陣!”
一名張家老將的呼喊聲打斷了張弘範的思緒,深吸口氣,這位一心報效蒙古的順天張家九公子凝神向前望去,就看見躲在兵車、鹿砦和拒馬之後的宋兵一陣紛亂,似乎有不少車輛被推上了前線,就擺在宋軍的盾手和長槍手之後。
“這是?”
“篷!篷!”兩聲沉悶的輕響過後,就看見兩個好像是白色的圓球從宋軍陣地上飛了出來,在空中畫了個弧線,而後重重落在了地面上——距離宋軍大陣大約11o步上下,離開張弘範還有十幾二十步的樣子。
“南蠻子在搞甚名堂?”策馬走在張弘範身邊的老將嘀咕了一句。
“這個應該是甚麼石機吧?”張弘範日前已經從李翠仙口中知道了宋軍有這麼個武器,不過他不知道這個石機會射填裝了的炸彈。“似乎也是那個陳德興督造的,真是可惜了,如此人才明珠暗投,若是在大蒙古,倒是可以相交一二。”
“九將軍,那俺們還繼續向前麼?”
張弘範橫了眼身邊這老將,放沉了聲音:“區區石機有何懼之?傳某將令,此戰吾張家兒郎有進無退,凡無令後退着,殺無赦!”
“秀才,百萬,報距離?”
“13o步。”
“風向?風?”
“風向西北,風輕風。”
陳德興抱着胳膊騎在馬上,大聲問着正在望車上測距、測風的孔秀才和黃智深各種數據——實際上這些數據在今天這場作戰中的作用不大,因爲陳德興已經讓砲軍準備了白色的試射彈,剛剛就投了兩枚出去,只要那些傻不拉嘰不知道大難很快就要臨頭的蒙古漢軍靠近地上兩個被白布包裹着的鐵彈,陳德興就會命令全軍的63臺石機一起開火。
不過,陳德興還是命令黃志深和孔秀才各上了一輛望車,負責測距、測風。這是爲了鍛鍊他們二位,目的是爲來日建立水軍儲備人才。陳德興可以讓人往地上丟有顏色的鐵彈,可是到了水面上,這招可就不好使了——無論什麼顏色的鐵彈落到水裡都得沉!
“慶之,這一陣上來的好像是你家的仇人啊!”呂師虎腳踏着馬蹬立直了身子也在觀戰,看到來敵的旗幟,忽然轉頭對陳德興道,“是順天張家的人馬!當日攻破壽州的就是他們!”
呂師虎口中的當年,是指十四年前的壽州之役,陳德興的祖父、養父就是在那一戰中雙雙殉國的。當年督軍攻打壽州的便是張弘範的父親張柔!
“是張柔的人!”陳德興昂望去,只見到幾面張字大旗飄揚,卻不知道呂師虎是如何分辨出是順天張家的人馬,蒙古漢軍世侯中可不止一家姓張。
“既然是仇人,那就該分外眼紅了!”陳德興咬咬牙,大喊道:“砲軍,點火!”
敵人人還有五步就會進入射程!現在正是給震天雷點火的時候。根據陳德興親自制定的《砲兵操典》,點火這項工作是各砲砲長親自負責的。
砲軍左軍第一隊隊將曾阿寶同時也是一臺石機的砲長。這個十歲,皮膚黝黑,手腳粗大的青年原先是揚州左近的漁家少年,有一個弟弟名叫曾阿全,現在是砲軍左軍第四隊將。
兩兄弟是一同從軍的,兩淮這裡的青壯無論家境如何,多少都有些武藝,一方面是爲了在北虜入侵時自保;一方面也是存了從軍搏富貴的心思。一百多年來兩淮兵火不斷,不知道有多少淮上男兒從軍功上面得了富貴。當然,還有更多的淮地男兒沙場捐軀——曾阿寶、曾阿全的父親,當年就跟着陳德興的祖父、養父一起歿在了壽州。現在兩兄弟長大成人,又走上了他們父親從軍搏富貴的老路。
正是這樣一代又一代前赴後繼和韃虜作戰而養成的尚武民風,讓淮地男兒成了華夏民族的脊樑。在崖山之後不過九十年,一羣起於淮地的英雄兒男,便揮師掃北,驅逐胡虜,復了漢家山河。
而在今時今日,淮上兒男面對着鼎盛時期的蒙古,同樣毫無懼色!
曾阿寶取出火摺子,點上了火線,又熟練的將之塞入竹筒,然後開始一個個檢查自己隊中的另外8臺石機,看到青煙從每一隻震天雷上安插的竹筒中冒出,才用足全身力氣大吼一聲:“點火完成!”然後扭頭看着陳德興,後者的右手中拿着一面三角形的令旗,正高高舉起,忽地就猛然落下。
“!”曾阿寶大吼起來,九名早就準備就緒的砲手猛地剪斷了繩索!(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衆號!)(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