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華夏海權》更多支持!

蘇默趁着這個機會把這個重甲航母頂前面,中型輕防護航母在後面輸出的模式給徐傑說了一下,然後滿懷期待的等待徐傑的答覆。徐傑聽了一個,先是一愣,恍惚中他感覺這個戰術怎麼和遊戲打副本BOSS的節湊差不多啊,基本上就是T抗好,後排輸出,牧師加好的節奏,當然這裡面可沒有加血這麼一說。“拜託,打個遊戲都不能用如此簡單的戰術,BOSS還會沒事清清後面的脆皮什麼的。敵人不可能這麼傻的,而且這個戰術最大的問題就是,最基礎的設定都無法保證,而如果設定有問題的話,後面說的再天花亂墜都沒用!”

“這個戰術的基本設定就是在事先得知對方的攻擊方向。但是在茫茫大海中,沒有其它力量介入的話,你怎麼知道對方從哪展開攻擊?是東北方向、還是正東?亦或者可能從後面來一悶棍?還是說開始的時候大家就抱團,然後等發現對方敵機後,重甲航母向對方方向運動,然後中型航母向反方向撤退?”徐傑問道。在考慮戰術的時候需要將雙方放在均等的情況下。不如說,搜索能力應該是一樣的。雙方應該是同時發現對手,而這個戰術首先強調的是對對方方位的預知,這就很不合理,既然你都知道對方從哪打來了。還那麼費事幹嘛啊,立即放一波飛機然後反方向逃竄啊。還上去頂個毛啊!都跟歷史上的山口多聞學自殺?

“但是實際上戰爭情況是不可能完全對等的。比如說雙方潛艇和陸基航空力量也可以充當偵查作用,在運作得當的情況下。處於主場的一方完全有可能先行發現對手,也就是說比較適合在戰爭初期處於守勢的英美艦隊。而當我們轉入攻勢的時候,需要面對對方的陸基航空力量的時候,重甲航母前沿佈置,中型航空母艦吸引對方火力也是可行的。雖然這個計劃看似有些極端,但是不能否認在某些情況下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蘇默臉微微一紅說道。剛纔的情況說的有些急了,蘇默也意識到這種前提太過完美,很難實現,不過他認爲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那我是不是可以設定對方的偵察機在第一時間發現了在後面的脆皮。然後在你的重甲航母還沒有起飛戰鬥機之前,直接一波空襲把後面的輕裝甲航母一鍋端了?”徐傑沒好氣的說道。“戰場上的偵查力量是不會平衡,但是總體而言不能賭對方無法發現後面的輕防護航母。至於你說的第二種情況,用來攻擊對方的陸基航空兵的話,既然你是機動的,對方是固定的,那麼爲何不採用閃避和機動來削弱對方的攻擊力而非要採用硬抗的方法呢?”

“而且就算你賭贏了,猜對了對方的攻擊方向,這個戰術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說重甲航母編隊和輕防護航母編隊的距離有多大?小了的話對方摟草打兔子。順手就打了。如果距離大的話,那麼在編組、攻擊和防空方面都會存在很多問題,咱們舉個例子吧,比如說雙方的航空母艦數量都是10艘。擁有1000架艦載機。你方重甲航母編隊距離對方350KM,然後你到輕防護航母編隊在前衛艦隊後方100千米處。那麼好了,雙方几乎同時發現對方。就算,對方沒發現後面的輕防護航空母艦戰鬥羣。那麼你需要解決下面這些問題。”徐傑想了想說道。

“首先,處於後方的攻擊機羣要增加至少200KM的航程。在這種情況下。爲了保證攻擊的順利進行,加掛一個200L的油箱不過分吧?攻擊機掛載大型炸彈後阻力本來就大,再加上一個油箱阻力會更大,油箱的邊際效率是下降的,200L的內油和200L的外油可不是一個概念。這樣的話首先就會影響到攻擊機的放飛數量,每架飛機起飛距離多10米,那麼一艘航空母艦就要少放4到5架攻擊機,20米就是10架左右。”徐傑邊說邊算。

“可以使用彈射器的。”蘇默想了想說道。

“你要是時間足夠的話,比如說攻擊陸地目標,隨便你怎麼樣。彈射器需要蓄力,需要把飛機掛到彈射器的位置上。這都需要時間,發機速度反而沒有滑跑速度快,也許發機數量不會改變,但是機羣發機時間增加了,你同樣需要在空中慢慢等待。你這樣做總要付出代價的話,要麼是時間代價要麼是數量代價,你既然願意付出時間代價,那麼我們假定,你用彈射器釋放飛機多用了15分鐘時間。這個不過分吧?然後你需要飛100KM外和前方的戰鬥機匯合,咱們先不說如何指揮兩個大機羣匯合,就單純着100KM的距離,滿載的攻擊機至少要用15到20分鐘的時間。再加上你開始用彈射器釋放飛機的時間,大概是30到35分鐘了。”我說的沒錯吧?

“嗯,是這樣,如果雙方同時發現目標的話,對方就多出30分鐘的時間進行整備。這確實是個問題。利用這段時間,對方每艘航母說不定可以補充10到15架戰鬥機。那防空形勢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攻擊機羣會遇到很大的阻力。”蘇默仔細一琢磨感覺到問題的關鍵,

“不僅僅是進攻乏力,在防禦方面同樣存在問題,按照這個設定,在後方艦隊釋放第一波攻擊之後,同時還要爲前方的重裝航母提供空中掩護,因爲你的發機時間拖延了15分鐘左右的時間,所以你的整備時間就要晚15分鐘,再加上戰鬥機飛過去需要大概15分鐘的時間,這就晚了至少半個小時。前方4艘航空母艦放飛的直衛飛機面對對方10艘航空母艦的攻擊機羣,這回是什麼結果我想你應該很清楚。當然,你也可以賭對方的攻擊機羣到達時間有些滯後,但是你想想350KM對於一個攻擊機羣來說不過是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如果雙方同時清空甲板開始整備,雙方攻擊機羣發動進攻的同時開始整備戰鬥機。那麼對於後方的航空母艦來說,如果想要在一個小時內讓機羣抵達前衛艦隊的上空的話,那麼你只能用30到40分鐘時間來整備戰鬥機,發機數量必然會下降。後方能提供的戰鬥機數量至少會減少三分之一左右!”徐傑說道。

“這還是按照即使到達的標準來推演的,如果說時間上再差一些的話,那麼到最後打成添油戰術也不是不可能,你進攻的機羣需要面對對方一波半的戰鬥機攔截,而你防禦的機羣卻要比正常數量少上近三成。這樣的差距下還提什麼優勢?艦載機不僅僅是航空母艦編隊戰鬥力的體現,同時也是防禦力的體現。儘量提高戰場中飛機數量纔是王道,而你所說的想法明顯落了下成。”徐傑說道。

“如果按照您的思路,那麼航空母艦如果想要增加防禦力的話,除了單純的增加戰鬥巡邏的飛機數量之外,剩下能做的無非是三點,第一點就是增加預警時間和指揮協調,讓戰鬥機能夠以較好的狀態選擇合適的方向進入戰場。第二種就是提高戰鬥機的性能。第三點就是想法讓航空母艦在接受飛機的同時也可以起降少量戰鬥機用於補位。”蘇默想了想說道。

“小子,不錯啊,能想到三點的人可不多。”徐傑讚許的點點頭。第一種自然是爲了提高攔截效率。第二種最簡單就是提高戰鬥機的質量,至於第三點比較有水平,因爲在實戰中,即使策劃的再好也無法避免第一波飛機回來了,結果甲板上還放着準備起飛的戰鬥機,要是完成準備工作的話,自然可以直接起飛,但就是怕戰鬥機剛剛從機庫提升到甲板,還沒來得及加油和掛彈。結果第一波攻擊機回來了,這時候只能把飛機重新收回機庫。這種情況有可能直接擾亂整個防空部署。該上去的飛機上不去,如之奈何?

“我對第一點有點想法,如果我們能把雷達裝在飛機上,將其作爲一個空中雷達哨的話我們對大機羣會增加將近半個小時左右的預警時間。而爲了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我們還要建立一套對應的防空指揮體系,他們將雙方的飛機位置、速度、高度以及數量構成等情報標記在作圖板上。然後由資深的航空指揮官分配攔截任務。這個機構必要的時候可以調動整個艦隊的航空力量。”蘇默說道。

這個想法很不錯,蘇默談到的機構設置已經類似歷史上的戰鬥信息中心了(CIC)。而這個機構的設置確實大大增強了艦隊的防空能力。不過蘇默能想到的也只能到這一步了,至於另外兩點就必須讓徐傑自己想辦法了,畢竟在這個連噴火還沒出現的時代,直接考慮未來噴氣式戰鬥機和超大型航母這個問題顯然有些強人所難。而這一切只能靠徐傑這個穿越者來權衡了。

感謝書友zhouyu1976、擅自強的打賞~~~,以及書友ranky的月票支持~~~。側位前天雙更,但是當天新增訂閱卻創下了歷史新低......。心中鬱悶啊!今天側位的三天雙更的承諾算是完成了~~~,求訂閱求支持~~~。(未完待續。。)

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652章 取捨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675章 堵回去第1332章 血火藍天2第967章 陰魂不散第706章 抉擇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1457章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178章 遭遇戰第275章 落日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696章 碰撞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480章 雙保險第1247章 遊騎兵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1351章 血與火2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306章 宿敵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1170章 攻防戰(1)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898章 出動第410章 謀劃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944章 僵持第178章 遭遇戰第259章 碰撞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264章 棄子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355章 破局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55章 死局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354章 謀劃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1129章 跑路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178章 遭遇戰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483章 巷戰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723章 防禦戰第365章 收官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第1140章 敗退第1469章 夜戰2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843章 雙頭蛇第536章 海陸齊進第1350章 血與火1
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652章 取捨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675章 堵回去第1332章 血火藍天2第967章 陰魂不散第706章 抉擇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1457章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178章 遭遇戰第275章 落日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696章 碰撞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480章 雙保險第1247章 遊騎兵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1351章 血與火2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306章 宿敵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1170章 攻防戰(1)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898章 出動第410章 謀劃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944章 僵持第178章 遭遇戰第259章 碰撞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264章 棄子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355章 破局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55章 死局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354章 謀劃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1129章 跑路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178章 遭遇戰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483章 巷戰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723章 防禦戰第365章 收官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第1140章 敗退第1469章 夜戰2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843章 雙頭蛇第536章 海陸齊進第1350章 血與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