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烽火(三)

突厥人紮營時沒有設立寨牆的習慣,這一點疏忽恰恰要了他們的命。一萬騎兵幾乎是毫無阻擋地衝了進去,將熟睡中的部族武士殺得屍橫遍野。驟然遭到襲擊後,很多可汗、伯克們都吹響了號角,命令部族兵向自己靠攏。此舉無疑令形勢雪上加霜,黑暗中,被驚醒的武士們不知道該聽誰的命令,也不知道敵人來了多少兵馬,只能一手掩着袍子一手揮舞着馬刀胡亂衝殺。沒有秩序的步卒怎可能擋得住列隊而來的鐵騎,很快,他們就爲自己的慌亂付出了代價。成排的長槊從人羣中犁過去,翻地一樣把擋在前面的一切活物割倒。只有腿腳最快的人才面前逃過一劫,可沒等他們拍胸脯慶幸,新的一排騎兵又至。將活人通成肉串,將死人踏成爛泥。

“嗚-嗚嗚-嗚嗚”角聲響成一片,中間夾雜者傷者的痛苦的呻吟和瀕危者絕望的呼喊。四處燃起的火光更加深了這種氣氛的恐怖,十里連營宛如地獄,到處是露出獠牙的魔鬼。而“勤勞”、“善良”的牧人們就在魔鬼的利爪下顫抖,不知所措。

他們並沒有吞併中原的野心,他們只是想跟着始畢可汗撈點便宜。長城內的中原人太富有了,冬天時總是有餘糧,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鹽巴。同樣是長生天的子民,爲什麼突厥人就會在乾旱年份捱餓!他們想不通,所以乾脆過來搶。至於在他們搶劫過程中被殺的中原百姓,那可不是因爲突厥牧人們天性殘忍。“中原人不肯乖乖把家產交出來麼?只好用刀子說話了!草原上的狼羣在圍獵的時候,難免會表現得嗜血一些,誰讓中原人的可汗懦弱了呢?”

抱着一種娛樂心態,他們搶遍了塞上的村落,殺死來不及逃走的老人和小孩,掠走女人,點燃房屋。抱着能多撈一票就多撈一票的心態,他們將崞縣圍了個水泄不通。縣城裡的富人更多,打下來後收穫更大,誘惑面前他們沒時間考慮這樣做的危險。當強弱之勢突然逆轉的剎那,他們又開始想起大隋和突厥曾經存在的友誼。

“慈悲――”幾個來不及逃走的突厥牧人高舉着雙手,從帳篷裡爬了出來。這是他們從前輩武士身上學來的經驗,據說中原人講究以德報怨,殺了人,放了火,只要倒一聲歉,表現出一點恭敬和後悔,他們就會既往不咎。可今夜這種做法好像不太好用,見到突厥人開始投降,對面殺過來的中原將軍只是冷笑了一聲,然後用力夾緊了馬腹。

“殺,不留俘虜!”羅士信冷笑,長槊急刺。

“殺!”郡兵們大聲迴應,舉起橫刀,快速跑過投降者。在人馬交錯的瞬間他們的手腕用力回抽,這是旭子在煉兵時教導過無數次的動作。雪亮的橫刀如長鞭一樣抽爛投降者的皮袍子,在對方的後背上留下一道二尺長的刀口。血呼地一下噴起老高,傷者慘叫着打旋,倒下,繼續衝上來的郡兵毫不猶豫地從他們的身體上踏過,將慘叫聲踏進泥土和血泊中。

羅士信和秦叔寶身後各自帶着一千騎兵,在衝入敵營的剎那,他們兩個把軍陣一分爲二,分別組成一個斜三角型攻擊陣列。在這兩個陣列中間,驚惶失措的突厥人就像鐮刀前的野草,被割得東倒西歪。他們擋不住羅士信和秦叔寶的聯手衝擊,只好被壓着向兩個三角陣列的中間聚攏。但令人恐怖的是兩個三角型隊伍的底部是完全連接在一起的,當前排的騎兵將突厥人驅趕到中央後,後排的士兵剛好列隊踏過去,將敵人無論是抵抗者還是投降者,一律踏在馬蹄下。

沒有人對敵手報以憐憫,如果眼前被打懵了的對手是瓦崗軍,郡兵們也許還不願意下此重手。但敵人不是瓦崗軍,這些來自草原上的劫掠者從來沒把中原人當作朋友,所以郡兵們也以牙還牙。

他們快速地揮舞橫刀,將一個又一個突厥牧人抽倒在地。當殺死第一批對手時,有人還在嘴裡嘟囔着自己這次能策幾轉勳。當秦叔寶和羅士信帶着他們衝進下一排營帳時,幾乎所有郡兵都把功名拋在了腦後。他們大聲咆哮着,用長槊挑開牛皮帳篷。他們厲聲吶喊着,用橫刀潑出一重重血浪。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二人帶領着麾下的飛虎軍從另一個側面發起了進攻。塞上諸胡的人數衆多,因此必須多點進攻才能打得他們首尾不能相顧。臨發起衝鋒前,旭子可以叮囑李世民,他這一路的目標是讓敵軍首尾不能相顧,而不是與對方硬拼。但李世民很快就忘記了旭子的叮囑,他太渴望在後者面前證明自己的實力了,以至於不顧身邊的危險。

他衝在隊伍的最前方,左側是慕容羅,右側是武士彠。再向外擴展去是侯君集、李安遠。這支隊伍像一柄鐵錘,重重地砸進了突厥人的營帳。將那些昏睡中剛剛驚醒的武士趕出帳篷,在空地上剁成碎片。

“仲堅兄肯定會大吃一驚!”李世民長槊突刺,將一個跌跌撞撞衝到自己馬前的異族大漢挑起來,甩向不遠處已經開始燃燒的帳篷。“他不會想到我親手煉出了飛虎軍!”他的長槊在火光照耀下刺出一團璀璨的銀花,所過之處沒有一合之將。

在雲定興的營寨內,他故意隱藏了李家的實力。將在沙場上捶打出來的飛虎軍和新招來的民壯混合到一處,給人李家這支隊伍不堪一戰的感覺。當與旭子等人定下奇襲之策後,他又重新將飛虎軍挑選出來,親自帶在了身邊。

李世民要在旭子面前展示一個已經長大的自我,數年前,在他眼裡旭子智勇雙全,當世無匹。而現在,他卻希望自己能和對方比肩,甚至能踏前一步,走在對方的前面。這是心裡隱藏了多年的願望,一旦找到同場競逐機會,決不放過。

連營裡的火勢越來越大,幾乎已經將黑夜照成了白晝。李世民聽見火焰在自己身邊‘吡吡噗噗’,聽着突厥人、契丹人還有很多說不上名字的塞上武士在自己馬前哭喊。聽見號角聲猶如龍吟,聽見馬蹄聲伴着號角聲在火光中吟唱。他帶領隊伍,在敵陣中橫衝直撞,把距離自己最近的地段反覆梳理。當腳下再看不到站着的活人後,他撥轉馬頭,帶領飛虎軍橫着推向另一片連營。

那片連營保存得比較完整,透過火光,李世面可以看到一夥胡人在快速整隊。他不想給對方爬上馬背的機會,加快速度撞了過去。緊接着,耳畔所有雜音都完全消失,他只能聽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有一柄長刀迎面劈過來,砸向他的頭盔。李世民快速將手臂向前一伸,趁對方的刀刃沒砍到自己之前將敵人刺中。四尺長的槊鋒刺透重甲,刺穿肋骨,帶着敵人的屍體從馬背上飛出。長刀在半途中落地,李世民手臂奮力橫掃,重重地砸在人羣中,將慌亂的武士們掃到一片。

在這一瞬間,他彷彿聽見了旭子在爲自己喝彩。於是精神更加抖擻,藉着敵人的肩膀卸掉槊鋒上的屍體。然後縱馬衝向另一個衣着相對華麗的對手。那個人是個小伯克,被李世民不要命的打法嚇得連連後退,避開致命的一刺後,他罵罵咧咧地開始反擊。手中彎刀貼着槊杆而來,快得就像一支受了驚嚇的毒蛇。李世民快速將槊斜起來,利用粗大的槊幹擋開了這記攻勢,彎刀砍進了槊杆中,深逾半寸。

“啊――啊―――”小伯克口中發出狼一樣的嚎叫,奮力拔刀。二人的距離是如此之近,只要將彎刀從槊杆上拔出來,就可以順勢抹斷對方的咽喉。但李世民不給他任何機會,雙臂用力一擰,槊鋒和槊纂突然掉轉方向。小伯克力道上吃虧,只覺得掌心一熱,整個彎刀脫手而出。沒等他從震驚中緩過神,一個巨大的槊纂砸在了他的面門上。

“噗!”小伯克臉上綻放了萬朵桃花,仰面朝天落下了戰馬。李世民雙臂用力,拗斷了嵌着彎刀的槊杆。然後他一手提者半截斷槊,另一手抄起正在下落的彎刀,闖入另一夥人羣。嚇呆了的突厥武士不敢迎戰,撒腿向黑暗中逃遁,李世民從背後追上去,用彎刀掃落他們的頭顱。

武士彠和慕容羅緊緊跟上,用長槊爲李世民擋開突厥武士刺過來的兵器。二人身上都受了傷,卻咬緊牙關,不肯離開李世民半步。這是一種心甘情願的追隨,追隨着這樣勇武的上司,他們即便下一刻就戰死在沙場,也決不猶豫。

“他比做事仲堅果決,心機也比仲堅深。他有勇有謀,並且懂得利用各種便利條件!”在武士彠眼中,呼喝酣戰的李世民近乎於完美。猛然間,他擡起頭,看見旭子帶着另一支騎兵,潮水般從自己面前衝過。

第1章 大賊(四)第4章 變徵(七)第2章 展翼(二)第3章 烽火(四)第5章 歸途(三)第5章 無家(三)第3章 曠野(六)第2章 吳鉤(六)第2章 虎雛(三)第5章 無家(四)第7章 盛世(六)第7章 盛世(六)第1章 羽化(三)第5章 無名(六)第2章 吳鉤(四)第4章 國殤(四)第2章 出仕(二)第5章 歸途(六)第4章 干城(三)第1章 雷霆(二)第6章 錦瑟(一)第5章 無家(一)第4章 補天(四)第2章 虎雛(六)第1章 擊鼓(四)第4章 干城(四)第6章 持槊(九)第4章 故人(六)第7章 盛世(四)第2章 展翼(六)第5章 獵鹿(三)第3章 曠野(五)第2章 出仕(二)第8章 疊唱(一)第2章 壯士(五)第5章 無家(一)第2章 背棄(六)第2章 虎雛(三)第5章 獵鹿(六)第2章 吳鉤(八)第1章 擊鼓(五)第4章 變徵(六)第3章 浮沉(六)第5章 獵鹿(三)第5章 君恩(四)第2章 虎雛(五)第5章 君恩(四)第2章 吳鉤(八)第3章 無衣(二)第3章 浮沉(三)第6章 持槊(四)第1章 大賊(四)第4章 國殤(四)第3章 何草(三)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取捨(五)第5章 歸途(二)第3章 扶搖(八)第2章 壯士(六)第5章 諾言(三)第5章 獵鹿(八)第6章 持槊(一)第1章 大賊(一)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無衣(一)第3章 無衣(一)第3章 烽火(一)第1章 出柙(四)第5章 無名(七)第5章 無名(四)第5章 獵鹿(三)第3章 爭雄(四)第1章 擊鼓(七)第4章 取捨(二)第3章 爭雄(六)第2章 出塞(三)第2章 出塞(三)第3章 爭雄(八)第4章 國殤(八)第6章 錦瑟(六)第1章 肱股(一)第1章 盛世(四)第4章 取捨(八)第5章 諾言(五)第3章 扶搖(四)第1章 雷霆(五)第3章 無衣(四)第2章 壯士(四)第2章 背棄(三)第1章 雷霆(八)第2章 壯士(三)第2章 背棄(五)第3章 無衣(一)第3章 無衣(七)第3章 扶搖(二)第7章 盛世(十一)第4章 變徵(八)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壯士(三)第3章 浮沉(三)
第1章 大賊(四)第4章 變徵(七)第2章 展翼(二)第3章 烽火(四)第5章 歸途(三)第5章 無家(三)第3章 曠野(六)第2章 吳鉤(六)第2章 虎雛(三)第5章 無家(四)第7章 盛世(六)第7章 盛世(六)第1章 羽化(三)第5章 無名(六)第2章 吳鉤(四)第4章 國殤(四)第2章 出仕(二)第5章 歸途(六)第4章 干城(三)第1章 雷霆(二)第6章 錦瑟(一)第5章 無家(一)第4章 補天(四)第2章 虎雛(六)第1章 擊鼓(四)第4章 干城(四)第6章 持槊(九)第4章 故人(六)第7章 盛世(四)第2章 展翼(六)第5章 獵鹿(三)第3章 曠野(五)第2章 出仕(二)第8章 疊唱(一)第2章 壯士(五)第5章 無家(一)第2章 背棄(六)第2章 虎雛(三)第5章 獵鹿(六)第2章 吳鉤(八)第1章 擊鼓(五)第4章 變徵(六)第3章 浮沉(六)第5章 獵鹿(三)第5章 君恩(四)第2章 虎雛(五)第5章 君恩(四)第2章 吳鉤(八)第3章 無衣(二)第3章 浮沉(三)第6章 持槊(四)第1章 大賊(四)第4章 國殤(四)第3章 何草(三)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取捨(五)第5章 歸途(二)第3章 扶搖(八)第2章 壯士(六)第5章 諾言(三)第5章 獵鹿(八)第6章 持槊(一)第1章 大賊(一)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無衣(一)第3章 無衣(一)第3章 烽火(一)第1章 出柙(四)第5章 無名(七)第5章 無名(四)第5章 獵鹿(三)第3章 爭雄(四)第1章 擊鼓(七)第4章 取捨(二)第3章 爭雄(六)第2章 出塞(三)第2章 出塞(三)第3章 爭雄(八)第4章 國殤(八)第6章 錦瑟(六)第1章 肱股(一)第1章 盛世(四)第4章 取捨(八)第5章 諾言(五)第3章 扶搖(四)第1章 雷霆(五)第3章 無衣(四)第2章 壯士(四)第2章 背棄(三)第1章 雷霆(八)第2章 壯士(三)第2章 背棄(五)第3章 無衣(一)第3章 無衣(七)第3章 扶搖(二)第7章 盛世(十一)第4章 變徵(八)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壯士(三)第3章 浮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