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壯士(五)

齊郡並不是什麼特別富庶之地,但這兩年,因爲有張須陀和齊郡子弟兵的存在,這裡反而成了一片難得的樂土。自從王薄舉義後,河南諸郡就“熱鬧”了起來。北海郡盤踞着郭方預;東平郡的鉅野澤是個強盜窩;濟北郡除了治所外,其他各縣都有被賊兵攻破的記錄。眼下,就連聖人教化了千年的魯郡都是遍地烽煙,其他地方更是匪患成災,哀鴻遍野。只有齊郡,在混亂的局勢中間保持着最後一片寧靜。幾年來,王薄、石秪闍、郝孝德,加上這次的郭方預、裴長才、石子河,先後十幾個大當家垂涎齊郡的富庶,卻無一人不剎羽而歸。

齊郡人知道冷暖,因此他們以最高的禮節歡迎自己的英雄。在太守裴操之的帶領下,父老士紳列隊迎出五里。得勝鼓敲得震天,踏歌之聲動地,在一片快樂海洋當中,漂出整罈子整罈子的美酒,金燦燦淌着蜜汁的烤豬,還有女人們熱辣辣毫不避諱的目光,男人們欽佩中略帶羨慕的笑臉。

大夥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這裡是大夥的家,大周朝也好,大隋朝也罷,改朝換代,那是長安和洛陽之間的事情,距離齊郡太遠。老百姓眼中的英雄,不是傳說中有從龍之功的勳臣、名將,而是眼前這些凱旋歸來的壯士。正是這些憨厚得不能再憨厚,一錘子下去砸不出個屁的家鄉子弟保護了他們僅有的一點財產。也正是這些笑起來露出滿口白牙,走到人羣中立刻被淹沒的家鄉子弟,用生命和熱血捍衛了他們最後一絲做人的尊嚴。

在震天的鼓聲中,老太守裴操之第一個舉起酒盞,雙手捧過頭頂,敬到張須陀馬前。“張郡丞領我齊郡壯士,急行百里,勇搗虎穴。大破巨賊,威振東夏。是酒,乃齊郡父老爲郡丞所賀,願不嫌其薄,勉而飲之!”

“願郡丞不嫌其薄,勉而飲之!”二十幾名身穿綢緞長袍的白鬚老漢齊聲說到,顫抖着雙手舉起酒盞,一直捧過了頭頂。太守身後,赤裸着上身的齊魯壯漢們用力敲響牛皮大鼓,隆隆的鼓聲響徹雲霄。接過酒盞,張須陀在數萬敵軍面前都沒變過顏色的臉慢慢地紅了,策馬尾隨其後的旭子看見老將軍的手也在微微的顫抖。老將軍想說幾句客套話,最終卻什麼也沒說出來,舉起酒盞,回過頭,先向背後的弟兄們示以敬意,然後一飲而盡。

“如無郡丞,我輩性命不保。如無郡丞,朝廷尊嚴掃地,此酒,乃爲齊郡百官之心意,願郡丞不嫌其淡,再飲之!”裴操之又端起一碗酒,雙手高舉過頭頂。雖然身爲一郡之守的他個人風頭每每被張須陀所掩蓋,使得他私下裡經常忌妒得兩眼通紅。但這回敵軍突然來襲,如不是張須陀等人捨命前去阻擋,他這個郡守連性命都保不住,更談不上什麼風頭與官聲了。所以,老大人這碗酒敬得實實在在,不夾雜着半點異味。

“若無郡守大力支持,若無衆同僚齊心配合,若無父老鄉親鼎立相助。張某再勇,弟兄們再拼命,也無今天犁庭掃穴之全功。此酒,張某不敢獨飲,願與太守大人,郡縣同僚和家鄉父老共飲之!”張須陀接過酒,馬上躬身,將酒盞舉過眉心。

赤裸着上身的壯漢們再次擂鼓,隆隆的鼓聲敲得人心神激盪。鼓聲裡,張須陀、裴操之,齊郡衆文職官吏,父老士紳,同時舉起酒碗,一飲而盡。然後將碗口倒過來,讓殘留的酒液在陽光下拖着尾跡一滴落入泥土。

衆人彼此相望,哈哈大笑。這的確是一場振奮人心的大勝。裴長才的白帶軍一年來作惡多端,只要一出鉅野澤,肯定造出無數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劇。這頭野獸糟蹋過東平,糟蹋過濟北,唯獨在踏入齊郡後,全軍覆沒。雖然裴長才一個人逃進了深山,但他的三個兒子和起家的那些嫡系盡數被誅。在講究弱肉強食的綠林隊伍中,沒有嫡系家底,此賊等於永遠被抹去了名號。

“如無郡丞,齊郡城郭不保。如無郡丞,家園化爲焦土。此酒,乃齊郡黎庶所敬,願郡丞不嫌其寡,再飲之!”鼓聲中,裴操之將第三盞酒舉過了頭頂。

張須陀飛身跳下馬,一步踏到裴操之對面。雙手接過酒盞,大聲回答道:“保我家園不被賊人劫掠者,非張某一人,乃齊郡上下共爲之。這第三盞酒,張某願借大人之手,敬所有在歷次戰鬥中付出性命的齊魯男兒!”

他說得言辭懇切,到最後聲音已經顫抖。場上的鼓聲猛然一滯,無數人將欽佩崇敬的目光投過來。裴操之楞了楞,很快明白了張須陀的意圖。老太守將手中酒盞捧給張須陀,轉身又自隨從手裡接過一碗酒。一文一武並肩而立,先舉頭過頂,向天,敬那些已經遠走的英魂。再躬身過膝,向地,敬那些剛剛長眠的壯士,然後四下拜敬一圈,再度躬身,將金黃色的瓊漿灑入腳下的大地。

沒有鼓聲,也沒有歌,所有人閉上嘴巴,靜靜地用目光看着張須陀做完每一個動作。有人想起了戰死的袍澤,熱淚盈眶,更多的人則被濃烈的酒香燒得心潮彭湃。郡兵們不屬於朝廷正規編制,薪餉微薄,裝備低劣。他們也很難得到朝廷賞賜,很多人一輩子都得不到升遷。但是,能有今天這一刻,足以令很多人心滿意足。大夥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家園而戰,百死,亦無須旋踵。

眼前這一幕似曾相識,李旭在沉醉中,默默地想。濃烈的酒香,熱情的百姓,讓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在草原上發生的事。同樣是爲了保護家園而戰,同樣是歡迎自家的勇士凱旋。塞外和中原兩個地域,白霫和華夏兩個民族,風俗習慣竟然如此地相似,連採取的慶功方式幾乎別無二至。

第二輪酒敬給了果斷衝入流寇營地的秦叔寶。這位臉色微黃,身材高大魁梧的中年將軍在父老鄉親們面前,表現得居然如小孩子般靦腆。他以最快速度跳下馬,雙手接過裴操之敬來的酒。然後以最快速度喝乾碗裡的酒瓊漿,捧起另一碗酒回敬太守裴操之和齊郡官吏。然後,他又和捧着酒盞上前的家鄉父老們共飲了一杯,緊接着,他就拉起戰馬,快速走向了官道兩邊的歡迎人羣。

人羣自動分開了一條通道,父老鄉親們善意地笑鬧着,目送秦叔寶走向徘徊在人羣之外的一個頭上帶着斗笠,以薄紗飾沿遮住面孔的女子。那個女子非常文靜,一手拉着名十歲左右的少年,另一手拉着名七歲左右的小女孩,在衆人羨慕的注視下,迎到了秦叔寶身畔。

“二嫂,今天加幾個菜啊?”郡兵隊伍中,有人用手攏住嘴巴,高聲大喊。

秦叔寶和妻子聽到喊聲,同時回頭,向衆人輕輕俯了俯首,然後相跟着遠去。

無數人羨慕得眼珠子幾乎都落到了地上,其中包括一個李旭。他忽然發現自己非常喜歡眼前的氛圍,與府兵中的日子比起來,齊郡沒有那麼多鉤心鬥角,那麼多謹小慎微,卻多了幾分溫馨,幾分安寧。

“李郎將初來我郡,未入城門先立奇功。此酒,乃我齊郡父老之謝意,請將軍切勿推辭!”目送秦叔寶走遠,老太守裴操之端着酒碗走向李旭。初來乍到,旭子不敢託大,立刻滾鞍下馬,以雙手相接。

“既然來此,自當與諸位大人戮力同心。小子不敢居功,願與諸位同僚共飲!”李旭捧起酒,以十二分誠意回敬。

他這一番得體的應對立刻博取了很多人的好感。齊魯人性子直爽,素來敬慕英雄。前幾天旭子與張須陀並肩抗敵的行爲已經爲自己贏得了大夥的敬意。如今,他凱旋歸來,卻不居功自傲,謙虛的舉止更贏得了大夥的讚賞。

“看來傳言也不一定對!”張須陀輕捋鬍鬚,笑看李旭與齊郡諸位同僚舉杯豪飲。

“李小哥好酒量!”三碗烈酒飲過,勇敢、謙虛、舉止得當的旭子已經初步被齊郡人接納。看着他年青的臉龐,父老們用自己習慣的稱謂讚歎。

“能爲齊郡鄉親盡力,能和齊魯男人並肩抗敵,是李某之福!”李旭微笑着,回答。踏着鼓聲的節奏,拉馬走入歡迎的人羣。醺醺然,腳步虛浮。

人羣中,他看到一張張似曾相識的笑臉,熱情,誠摯。

他扭回頭去,看着衆將士一個個跳下馬,依次接過父老鄉親們的慶功酒。再轉過頭來,看見遠方寧靜的曠野和絲絲縷縷隨風飄蕩的炊煙。煙霧中,他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輕輕唱着歌,飄到自己馬前。

少年人醉了,醉了個人事不醒。

酒徒注:如果看着還可,請投貴賓票。每天一張,無須多買,也切勿忘記。

第1章 盛世(四)第3章 扶搖(一)第5章 諾言(四)第6章 持槊(三)第4章 取捨(五)第4章 變徵(七)第3章 曠野(二)第5章 獵鹿(八)第2章 虎雛(四)第2章 出仕(三)第1章 擊鼓(四)第1章 雷霆(三)第2章 虎雛(三)第3章 無衣(二)第6章 持槊(二)第4章 醉鄉(二)第5章 君恩(六)第3章 浮沉(五)第1章 出柙(一)第4章 取捨(六)第3章 扶搖(四)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展翼(四)第3章 烽火(五)第1章 大賊(五)第2章 背棄(五)第3章 扶搖(六)第6章 持槊(五)第3章 何草(五)第3章 曠野(三)第4章 變徵(四)第3章 浮沉(五)第5章 無名(二)第4章 國殤(七)第4章 變徵(七)第7章 盛世(十)第5章 無家(三)第2章 出仕(四)第1章 羽化(二)第7章 盛世(二)第4章 取捨(五)第4章 變徵(三)第7章 盛世(十三)第1章 出柙(四)第7章 盛世(十一)第4章 補天(一)第4章 國殤(四)第2章 展翼(七)第1章 大賊(四)第6章 持槊(六)第2章 背棄(四)第5章 無家(一)第3章 無衣(二)第3章 無衣(四)第4章 醉鄉(三)第5章 獵鹿(九)第7章 盛世(七)第1章 雷霆(七)第2章 出塞(二)第2章 壯士(二)第3章 曠野(四)第4章 故人(二)第5章 諾言(四)第1章 出柙(一)第4章 故人(五)第7章 盛世(九)第2章 展翼(七)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展翼(八)第5章 歸途(七)第7章 盛世(四)第3章 扶搖(一)第4章 變徵(三)第6章 錦瑟(一)第2章 出仕(二)第5章 君恩(六)第5章 無名(六)第2章 展翼(五)第2章 展翼(四)第1章 出柙(六)第3章 扶搖(一)第1章 肱股(三)第3章 無衣(三)第5章 無家(五)第6章 持槊(四)第2章 壯士(二)第7章 盛世(七)第5章 獵鹿(五)第2章 虎雛(四)第5章 君恩(二)第1章 擊鼓(二)第2章 展翼(六)第2章 吳鉤(七)第4章 補天(一)第3章 曠野(二下)第2章 吳鉤(八)第3章 曠野(六)第1章 出柙(四)第5章 諾言(三)第2章 展翼(七)
第1章 盛世(四)第3章 扶搖(一)第5章 諾言(四)第6章 持槊(三)第4章 取捨(五)第4章 變徵(七)第3章 曠野(二)第5章 獵鹿(八)第2章 虎雛(四)第2章 出仕(三)第1章 擊鼓(四)第1章 雷霆(三)第2章 虎雛(三)第3章 無衣(二)第6章 持槊(二)第4章 醉鄉(二)第5章 君恩(六)第3章 浮沉(五)第1章 出柙(一)第4章 取捨(六)第3章 扶搖(四)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展翼(四)第3章 烽火(五)第1章 大賊(五)第2章 背棄(五)第3章 扶搖(六)第6章 持槊(五)第3章 何草(五)第3章 曠野(三)第4章 變徵(四)第3章 浮沉(五)第5章 無名(二)第4章 國殤(七)第4章 變徵(七)第7章 盛世(十)第5章 無家(三)第2章 出仕(四)第1章 羽化(二)第7章 盛世(二)第4章 取捨(五)第4章 變徵(三)第7章 盛世(十三)第1章 出柙(四)第7章 盛世(十一)第4章 補天(一)第4章 國殤(四)第2章 展翼(七)第1章 大賊(四)第6章 持槊(六)第2章 背棄(四)第5章 無家(一)第3章 無衣(二)第3章 無衣(四)第4章 醉鄉(三)第5章 獵鹿(九)第7章 盛世(七)第1章 雷霆(七)第2章 出塞(二)第2章 壯士(二)第3章 曠野(四)第4章 故人(二)第5章 諾言(四)第1章 出柙(一)第4章 故人(五)第7章 盛世(九)第2章 展翼(七)第6章 持槊(八)第2章 展翼(八)第5章 歸途(七)第7章 盛世(四)第3章 扶搖(一)第4章 變徵(三)第6章 錦瑟(一)第2章 出仕(二)第5章 君恩(六)第5章 無名(六)第2章 展翼(五)第2章 展翼(四)第1章 出柙(六)第3章 扶搖(一)第1章 肱股(三)第3章 無衣(三)第5章 無家(五)第6章 持槊(四)第2章 壯士(二)第7章 盛世(七)第5章 獵鹿(五)第2章 虎雛(四)第5章 君恩(二)第1章 擊鼓(二)第2章 展翼(六)第2章 吳鉤(七)第4章 補天(一)第3章 曠野(二下)第2章 吳鉤(八)第3章 曠野(六)第1章 出柙(四)第5章 諾言(三)第2章 展翼(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