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撤軍原因

代善風塵僕僕地領着大軍回到永平時,已是當天夜裡。他也不管皇太極有沒有睡,就直闖皇太極所在的知府衙門。

湊巧的是,皇太極此時並沒有睡,所以代善毫無波折地見到了他。

如果不是皇太極主動招他回來,在沒打下昌黎的情況下,他見皇太極還有點心虛,畢竟當初是領軍令狀的。

現在代善卻理直氣壯地沒有一點心虛,問皇太極道:“老四,明軍主力在那裡,竟然敢主動尋事,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

皇太極這段時間的威望有所下降,代善對皇太極的稱呼由大汗改回了老四,顯出他的內心並不甘心被皇太極力壓一頭。

皇太極聽了代善的稱呼也不以爲意,他知道實力纔是最重要的,沾點口頭便宜的只能說明實力不如人家。

只是他聽代善問起明軍主力,稍微有點尷尬,他對代善說道:“大哥先坐了,朕慢慢與你說,形勢有點複雜。”

代善一聽,又出啥波折了,也不肯坐下,就站皇太極面前問道:“有啥事就直接說吧,就憑明軍那個戰力,敢在野戰中跟我們大金叫板,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皇太極見代善並不肯坐下聽他慢慢解釋,也就不再墨跡,直接說道:“前些日子明軍圍攻遵化,被留守遵化的英俄爾岱擊退。另外明國兵部侍郎劉之綸率八營兵意圖再戰遵化,也被朕派出大軍擊殺。”

代善一聽,這不都打贏了麼,怎麼還說要和明軍打大仗,把自己招回永平。

當下,他不滿地道:“這不是無事麼,我正要打下昌黎,滅掉救援昌黎的明軍呢!”

代善的臉皮也真算是厚的,明明打不下昌黎,現在倒好,滿口說就要打下昌黎,只是被你皇太極給攪和了。

皇太極聽他一說,沒計較他話裡的意思,而是問道:“昌黎也出現明軍了?”

皇太極叫他坐,他不坐,現在皇太極問他話了,他反而找了個座位坐下,然後纔回答皇太極道:“大概六千左右的關寧騎軍去救昌黎,還滅了四千蒙古人。我正想把這支騎軍給包餃子,你火急火燎地把我給招了回來,白白放過了他們。”

其實皇太極就算不把他招回來,他也要回永平的,因爲軍中差不多沒糧了,除非是從永平往昌黎運糧。

皇太極聽了,眉頭就皺得更緊了,這明軍現在不安份,四面出擊,是真得準備跟大金決戰了?

皇太極思考了一會,纔對代善說道:“大哥有所不知,駐紮在明國京師城下的勤王軍主力出動了,朕才把你給叫回來的。”

代善一聽,也顧不得坐了,站了起來問道:“什麼,真來了,現在到那了?”

皇太極苦笑一聲道:“他們有進攻永平的跡象,我們的探馬和他們的夜不收鬥得很兇,規模很大。但就在你來之前一個時辰,忽然就全都退走了,像是又縮回他們京師。”

代善一聽,也不知道明軍搞什麼鬼,自言自語地道:“難不成是知道我來了,就聞風而逃了?”

代善還是有自知之明地,話一出口就知道應該不是這個原因。

皇太極心道,聒不知恥,盡往自己臉上貼金,臉皮的厚度都快趕上朕了。

他之前想過一陣,也沒想明白明軍忽然退走的原因,現在代善已經回來了,就沒必要再派他去打昌黎了,誰知道明軍會不會在代善一走,就又做出攻擊永平的姿態。

於是,他對代善說道:“大哥,既然已經回來了,你就在永平休整一下再說吧。”

代善對皇太極的這個建議自然不會有意見,當初就是上了他的激將法,纔不得不留下來打昌黎的,現在回來了,皇太極就是想讓他再去打昌黎,他也會找理由搪塞。

當鍾進衛所在的五千關寧鐵騎趕到京師城外時,已是深夜了。

本來不會這麼晚到,只是在路上遇到了好幾波大羣的建虜探馬活動,因爲擔心其後有建虜大軍,所以或避或打了一陣,才耽擱了時間。

這時京師城門已關,鍾進衛就隨騎軍一起回大營去休息。

孫承宗聞報監軍安然歸來,連忙派親衛去邀請鍾進衛過去一敘。

鍾進衛在過去之前,對何可綱和曹文詔道:“這些天辛苦你們了,你們救援昌黎的功勞我會向皇上奏明的。”

兩人一聽,抱拳向鍾進衛一禮道:“多謝監軍。”

“這是應該的,你們都是大明的熱血好男兒,應該讓皇上知道。”鍾進衛真誠地誇獎一句後就準備走人,忽然想起何可綱在歷史上是被祖大壽所殺,這次沒得祖大壽同意,響應自己前去救援昌黎,不知道會不會報復,就又對兩人道:“我最近可能不在軍中,要是有什麼人敢爲難你們的,儘管派人來京師找我。”

何可綱和曹文詔聽得心裡暖暖的,再次抱拳行禮道:“謝監軍。”

他倆知道,他們出於義憤而率性做出的一次行動,意外地得到了一個靠山。都說朝裡有人好辦事,這種好事沒人會不喜歡。

鍾進衛沒啥事再叮囑,就隨孫承宗的親衛走了。

剛纔的這一切,鍾進衛都沒有避開東廠番役,事實上,他是自從東廠番役護衛他之後,從頭到尾的任何事,都沒有避開過。

孫承宗看到鍾進衛毫髮無傷之後,笑着道:“老夫還真怕傷到了你,不好向皇上交代了。你不知道,皇上可是千吩咐萬叮囑的,一定要讓老夫保證你的安全。真是羨慕死老夫啊!”

鍾進衛一聽,心裡閃過一句話,好基友,一輩子。然後馬上心裡暗罵一聲自己,啥好基友,前世論壇逛多了。這是好朋友,是君臣相知。

“多謝皇上關心,我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鍾進衛順口就說出了這句名言,馬上一怔,好像這句話被人說得那麼多,果然是有道理。

“多謝孫大人操心了。”鍾進衛緊接着又補了句,他知道自己能平安無事得回來,這老頭肯定是出了力的。

“還沒用餐吧?”孫承宗問了鍾進衛,然後吩咐親衛讓火頭軍去做些吃食來。

說起吃的事,鍾進衛就想起護衛自己的東廠番役也沒吃,就讓他們先去吃東西。

顧百川聽鍾進衛吩咐,就讓其他人先去吃,他護衛着鍾進衛。

孫承宗也不管番役,自己吩咐完畢後,就請鍾進衛坐下,問了此行昌黎的詳細情況,鍾進衛都一一做了回答。

之前滅了韃子四千大軍後,返回的傷兵已經向孫承宗彙報過經過,但以後的情況不知道,鍾進衛敘述後孫承宗才瞭解了整個出征情況。

孫承宗不由嘆道:“好險,你就差點回不來了。”

“是啊,我們四千騎軍正面和四萬建虜韃子聯軍打的話,是沒贏得希望。孫大人,是你這邊迫使建虜退軍的吧?”鍾進衛雖覺得心中所猜是實情,現在見了面,還是想確認下。

孫承宗點點頭,然後道:“老夫說得好險,和你所想的還不一樣。”

“哦,有什麼不一樣?”鍾進衛覺得奇怪。

“在你出發之後,老夫向永平派出大量夜不收,並讓大軍佯動,以迫使建虜收縮兵力,減輕你的壓力。”孫承宗道。

鍾進衛一聽,這不就結了麼,這邊佯動,建虜從昌黎收兵,不但解救了昌黎,也在無形中救了五千關寧鐵騎。

“老夫怕建虜不肯收縮兵力,就準備佯動幾日再退回來。沒想京師發生了好多事情,波及到了勤王軍中,各部將領無心再戰,只能退回京師。因此,老夫一直當心此次佯動沒有效果,救不得你呢!”孫承宗說出了他真正擔心的原因。

鍾進衛聽了一怔,連忙問道:“皇上也是派人讓我即可動身趕回京師,現在孫大人也說京師有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96章 滅口第15章 偷雞不着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747章 鄭成功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138章 永平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735章 專利法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360章 災情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810章 吃西瓜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41章 不成熟第34章 閻應芳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39章 查漏補缺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391章 海蘭珠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279章 殺奴第805章 義善社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38章 兩策之論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70章 汰兵安置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623章 擔得起第504章 報紙第292章 會師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367章 洪承疇第367章 洪承疇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53章 集中供應第8章 擔憂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336章 袁可立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377章 叮囑第12章 傳言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574章 應對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576章 大灰狼第486章 徐霞客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295章 獻俘
第96章 滅口第15章 偷雞不着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747章 鄭成功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138章 永平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735章 專利法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360章 災情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810章 吃西瓜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41章 不成熟第34章 閻應芳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39章 查漏補缺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391章 海蘭珠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279章 殺奴第805章 義善社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38章 兩策之論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70章 汰兵安置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623章 擔得起第504章 報紙第292章 會師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367章 洪承疇第367章 洪承疇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53章 集中供應第8章 擔憂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336章 袁可立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377章 叮囑第12章 傳言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574章 應對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576章 大灰狼第486章 徐霞客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295章 獻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