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

左應選看着鍾進衛認真的樣子,想起他之前對鍾進衛的不錯印象,就據實說了:“昌黎城內逃難百姓衆多,被韃子圍城多日,糧食所剩不多,現在這些糧食都是從剩餘口糧中挪用出來的。”

“你們吃的這麼多糧食都夠半個昌黎城吊一天的命了。”那衙役也是豁出去了,在一邊大聲強調道。

左應選一聽,回頭準備斥責下這個大膽的衙役,但被鍾進衛攔住了,他接着問左應選道:“那我們吃的那些肉是哪裡來的?”

左應選看看鐘進衛和那些站在鍾進衛身後的將領,稍微猶豫了一會,然後說道:“是城中百姓和鄉紳爲感大軍前來救援之情,拼湊出來的。”

左應選說完後,鍾進衛沉默了,其他人也沒有說話,前衙一下安靜了下來。

過了好一會,鍾進衛纔對左應選說道:“多餘的話我也不說了,你把這次昌黎之戰的具體情況寫下來,附在報捷奏章中一起給我,我來轉達給皇上。有功人員名單都要寫明,但不得虛構誇張。”

沒等左應選迴應,鍾進衛又轉身對站在身後的何可綱道:“我們明日就回京師,把軍中多餘的乾糧挪出來,另外火藥之類戰備物資也留一些出來,移交給昌黎城。”

“是,監軍。”何可綱抱拳答應一聲。

鍾進衛在何可綱答應之後,又轉回來對左應選道:“軍中的乾糧難吃了點,但你們用水煮開,還是可以將就的。我對戰爭估計不足,沒想過昌黎城內的糧食問題,這次也算是給了我一次學習的機會。”

左應選沒想到鍾進衛不但給出軍中糧食,還進行了自責,不由得愣住了。一般人都好面子,就是知道錯了也不會說出來,更何況鍾進衛是位高權重的監軍,太意外了。

鍾進衛不知道左應選心中所想,繼續說道:“建虜已經退去,我們也該回去了。如果以後還有戰事,可派人前往京師求援。”

說完之後,鍾進衛向左應選抱拳道:“後會有期。”

然後率先領頭出門而去,其他將領和親衛等人隨後跟上,剛纔還擁擠的前衙一下變得空曠起來。

石國柱見左應選還愣在那裡,連忙扯了扯他的衣袖,把他從發愣的狀態中扯了回來,趕緊追了出去送行。

前衙就只剩下了幾個衙役,他們互相看看,有一個道:“我們得罪中興伯了?”

“去,什麼得罪中興伯,你有見過被得罪的人還這麼爲我們考慮的麼?”另外一個衙役反駁道。

“我看縣尊以後就是中興伯的人了,誰要敢爲難縣尊,就把事情告到中興伯那去,中興伯準能爲縣尊做主。”還有一個衙役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第二天一早,五千關寧鐵騎開始收拾東西,鍾進衛則帶着將領們在監督糧食火藥等物資的交接,左應選也在作陪。

大約到了巳時初,所有物資都交接完了,大軍也整軍待發。

昌黎城的頭面人物都在左應選的身後,其他普通百姓則站到了昌黎城頭,擠得滿滿地,要目送這支援軍。

鍾進衛正在和左應選話別時,有幾騎飛馳而來,找到鍾進衛,乃是崇禎皇帝傳他,讓他速回京師見駕。

鍾進衛以爲是之前殲滅四千韃子的勝利,讓皇上高興地要招自己回去詢問詳情,但來使搖搖頭,說不是爲這事,請中興伯回京師見了皇上,便知具體的情況。

鍾進衛的心一下沉了下去,不知道京師發生什麼事情,皇上肯定是遇到了難題,要找自己商量,於是不再耽擱,連忙整軍而回。

一直到五千騎軍遠去,昌黎百姓還在觀望不散。石國柱湊近左應選道:“縣尊,這個中興伯好像很受聖寵。”

“天子親賢臣,遠小人,不好麼?”左應選反問道。

“屬下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覺得由中興伯轉達捷報,縣尊必會受到重用。”石國柱連忙解釋。

然後,他又道:“屬下先恭喜縣尊了!”

左應選聽了不再說話,一直看到沒再見騎軍的影子後,纔回城開始忙碌戰後事宜。

在江蘇揚州郊外的一處大莊園,不時的有豪華馬車進入,最後都匯聚到裡面的一棟獨樓前。

獨樓四周佈滿了家丁護院,從馬車上下來的人,個個穿着價值不菲的綾羅綢緞,由幾個貼身侍婢扶着上去二樓的一處議事廳。

議事廳門口站着一個管家模樣的人,看到有人來就點頭哈腰地打招呼:“王老爺,您請裡面坐。”

“李老爺,你慢點走,小心門檻。”

“……”

他一邊說一邊示意那些侍婢留下,大家也是熟門熟路知道規矩,那啥老爺的就自己入內,侍婢們就到隔壁房間去侯着。

當最後一位進入議事廳之後,這門口之人就退進廳內把門關上了。

議事廳內左右分別坐了五人,上座坐了兩人,他們的一個共同點都是臉色陰沉,看來心情都不好。

看看人都到齊了,上座的一個半百老頭先開口說話了:“諸位知道朝廷的狗屁新政了吧。”

京師的消息已經傳到地方上了,甚至離京師比較近的都轉運使和提舉等人都已經返回,開始着手鹽政革新之事。相關的邸報估計也就在這些日子內會傳達天下。

“那周延儒到底是幹什麼吃的?”剛纔被稱爲李老爺的那人憤憤地說道。

“廖彬,你來給各位老爺講講京師之事。”那個半百老頭對侍立在一邊的那個管家道。

“是,老爺。”廖彬上前幾步,把他到京師後找到周延儒的前前後後都彙報了一遍,才退回原來站着的地方。

廖彬是這半百老頭陳亮的心腹管家之一,在他們這些大鹽商聯合起來後作爲外事聯絡人而存在。

“陳兄,我們把這周延儒送上了內閣,還是沒多大用處啊,這不是白白浪費我們那麼多紋銀麼!”一個大胖子鹽商抱怨了。

陳亮之所以被這些大鹽商奉爲主事之人,就是沉着冷靜,詭計多端。

他聽了搖搖頭說道:“周延儒年紀輕輕,就已是內閣輔臣,雖說已是大明爲數不多的高官之一,但根基尚淺,此次他也已經盡力,不好期望過高。”

“那怎麼辦?我們爲他鋪路總要給我們回報吧?”另外一個大鹽商跟着發言了。

“這兩日我想了下,現在朝廷上,比周延儒資格老,威望高的人還有許多,他一個人現在難有作爲,還需假以時日才能顯出他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做好兩個方面。”陳亮說出了他的想法。

“哪兩個方面?只要真的有用,銀子不在話下。”大胖子鹽商財大氣粗地問道。

議事廳內其他鹽商也都看着陳亮,想聽聽他到底是有什麼高見。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收買朝官,不管用任何手段打擊周延儒的政敵,爲他真正掌握權力鋪路,因爲,前面的投入不能白費。”

“第二,我們還需加緊扶持另外一人,和他遙相呼應,才能真正左右朝局,把大明鹽政掌握在我等手裡,說不定到以後,還能在其他方面也能獲得大利!”陳亮把他仔細思考後要做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陳兄是說那個婢妾所生的張溥?”大胖子鹽商有點不屑地問道。

“其人有才學,野心也不少,之前我們都說好了扶持於他,我看是個能成事的人,會有回報的。”陳亮看大胖子鹽商還以出身論人,就再次強調了下選擇張溥的理由。

說完之後,他看看其他鹽商,再次說道:“這是我和郭兄商議後都覺得有必要走的一步棋。”

那些坐在左右兩邊的鹽商就看向上座的另外一個主事之人郭倫。

郭倫點點頭道:“朝野上下都掌握在我等手裡,天下財富還不都是我等的,諸位把眼光放遠點。”

這些鹽商見兩位主事是一個意見,就不再多言,反正就是出點銀子,他們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那眼下這個鹽政的新政怎麼應付?”有一個大鹽商詢問道。

“暫時就走一步看一步吧,產量真上來了,和那些管事的說說,先把我們手頭的倉鈔給兌換了再說。”陳亮解答道。

歷朝歷代都沒幹過這事,沒有前例可循,其他鹽商也沒有一個好主意,就默認了陳亮的說法。

他們又接下來商量了一些細節後,才各自散去。

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29章 餉銀(1)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28章 浩劫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594章 陷阱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385章 開封府第751章 我來了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89章 危險臨近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22章 溫育仁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544章 威脅信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391章 海蘭珠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88章 年夜飯第29章 餉銀(1)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13章 遼東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391章 海蘭珠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24章 防禦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57章 貨幣第234章 鼠疫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747章 鄭成功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735章 專利法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
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29章 餉銀(1)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28章 浩劫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594章 陷阱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385章 開封府第751章 我來了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89章 危險臨近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22章 溫育仁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544章 威脅信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391章 海蘭珠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88章 年夜飯第29章 餉銀(1)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13章 遼東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391章 海蘭珠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24章 防禦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57章 貨幣第234章 鼠疫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747章 鄭成功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735章 專利法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