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鹽政會議(2)

“諸位臣工,你們手上有兩份目前大明各地食鹽產量及價格、各地所需糧食數目及糧價表,出入並不是很大,現在請諸位臣工議定各地鹽政每年所產食鹽額度,以及對鹽工的分級獎勵標準,開中法用糧食兌換鹽引比例。這些事關鹽政新政的成敗,還望盡心議之。”崇禎皇帝誠懇地要求底下羣臣。

關係到這具體數字上,和這些轉運使,提舉的關係就大了。他們一時都沒有發言,各地的一二把手細細地商議起來。

張同敞就在他們的身邊,聽着他們愁眉苦臉地討論,心裡不由得暗暗鄙視。

崇禎皇帝等了一會之後,估摸着時間差不多了,就示意了下內閣首輔。

於是,溫體仁出班,轉身面對同僚說道:“現在開始議定第一項,食鹽產量,由各地轉運使和鹽課提舉呈報,諸位同僚修正。”

溫體仁說完後,轉向司禮監這邊,微微示意下。

曹化淳就吩咐邊上幾個太監筆墨準備,一人記結論,一人記在場大臣的建議明細。

鍾進衛並沒有事先看過這兩份調查報告,此時也細細地看了起來。不過,他並不準備說話。就算有這兩份報告,他對大明百姓的實際生活還是不瞭解,說錯了不好。

溫體仁等了一會,沒有一個轉運使和鹽課提舉發言,就直接點名。被點到名字的人無奈之下只好把商量好的數目報出來,其他人聽了在心裡暗暗地修改自己的數目。

戶部事先已有過估算,一聽報上來的數目嚴重偏低,畢自嚴就從鹽工數量,所欠鹽引斤數,所轄地區所需食鹽數量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給殿內所有人聽,讓他們再行修改數目。

一方面是因爲畢自嚴說的有理有據,另外一方面,畢自嚴是他們老大,因此這些鹽政的人不得不修正自己的數目。

一直修正到他們快哭的時候,畢自嚴才放過了他們。

內閣成員和其他尚書偶爾也發下言,主角還是畢自嚴。不是他們不想發言,而是畢自嚴表現的和以往太不一樣了。

以前的時候,大家都是泛泛而談,說什麼都可以從中找到漏洞進行駁斥。現在準備了實際數據,就數據說話,沒有事先準備的人也只能依據這份數字,就提不出其他意見。

再說,這新鹽政對他們的影響不是很大,大鹽商的富有,早讓他們眼紅了。現在損了這些鹽商利益,而自己用鹽的費用還能降低,又利於百姓,能有好名聲,自然刻意反對的聲音就少。

司禮監的人在一邊快速記錄,曹化淳知道崇禎皇帝的重視,他親自走到記錄的太監身邊,一邊聽一邊核實記錄內容。

周延儒的額頭冒汗,但他一點都影響不到事情的發展,唯有乾着急。

會議在持續進行着,崇禎皇帝看着事情的進展,都在按照計劃進行,心裡也是放下了一塊石頭。

這鹽政革新,是一條龍計劃裡面最爲關鍵的一步。各地急需糧食的地方得到救濟,會大大緩解朝廷的困境。

會議進行到各地鹽引價格及銷售地區的時候,引起了不少的討論。各方利益自然有一番博弈,最終達到平衡後纔有了結論。

周延儒在這方面也趁機參與,稍微爲兩淮大鹽商爭取到了一點利益,不至於讓他們虧損太多。

會議開得時間很長,等一切商議完畢之後,已是夕陽西斜了。

崇禎皇帝讓曹化淳把各項商議結果,對着羣臣唸了一遍,確認無誤。

然後,他提高聲音,大聲說道:“此鹽政事宜,朕甚爲看重,還望羣臣用心,不得怠慢。”

經過一個下午的討論,大臣們都已沒了精神,崇禎皇帝一說,他們又不得不表態,一定幹好這個事情。

崇禎皇帝看他們這幅樣子,不是很放心,就又說道:“爲保證鹽政能順利實施,特設全國巡鹽御史,監督各地食鹽的產出和鹽引兌換情況。”

殿內羣臣一聽,全國巡鹽御史,這個職位的權利很大啊,不知道皇上是否已有人選。要是沒有的話,得趕緊推薦自己的人上位。

就在文官們的期待中,崇禎皇帝開口道:“張同敞何在?”

張同敞在崇禎皇帝說設全國巡鹽御史的時候,心裡已經有點明白召自己前來參與鹽政的目的,只是不明白爲什麼會選他。

此時聽到崇禎皇帝叫他,就趕緊上前幾步,躬身回答崇禎皇帝道:“臣在。”

崇禎皇帝看着眼前這個年輕人,身高五尺三寸左右,個頭並不高,但整個人氣宇軒昂,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

崇禎皇帝對張同敞的第一印象很不錯,他說道:“首輔向朕舉薦你出任全國巡鹽御史,言你有曾祖之風,敢於任事,對錯分明。你可願爲朕分憂,替朕監督新鹽政的實施麼?”

張同敞一聽,皇上和首輔如此看重自己,還言自己有曾祖之風,一下激動起來,臉刷的一下變得通紅,向崇禎皇帝一躬身道:“臣必不負陛下,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鍾進衛也在看着張同敞,見一年輕小夥也用上了這句名言,不禁有點啞然。

周延儒一看形勢不對,就又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爲張同敞年紀太輕,經驗不足,怕不足於擔當全國巡鹽御史的重任...”

周延儒本想說出由自己來擔任,更妥當一些,也顯得朝廷的重視。沒想還未說出口,溫體仁就說話了:“你不也是如此年輕,就位居閣臣了麼。年輕人,有衝勁,新鹽政正需要有張同敞這樣的年輕人出來做事,爲陛下分憂。”

崇禎皇帝在上面笑着迴應道:“首輔說得不錯,你們都是年輕有爲之人,朕還期待着你們給大明官場注入一股活力,讓大明重現開國之初的風尚。”

周延儒無奈,以前自豪自己年輕入閣,現在卻成了妨礙自己達成目的的障礙。

崇禎皇帝看周延儒退回原位之後,就對張同敞說道:“全國巡鹽御史一職,會很辛苦,也會有很多困難,你要有思想準備。”

“臣明白。”張同敞一邊說一邊挺起了胸膛,顯示自己的無畏。

“你巡查各地的時候,如遇各地鹽價波動及鹽工獎勵不合理,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幅度不能太大,並報朝廷知道。”崇禎皇帝再次授權。

“是,陛下。”

“剛纔周卿的話也有道理,你畢竟年輕,但鹽政之事不能有失,朕讓東廠同時關注各地鹽政,以防萬一。”

張同敞自然不會有意見,他對自己有信心。

但那些轉運使和鹽課提舉心裡就叫苦連天了,本來多了個巡鹽御史監督自己,就很不自在了,現在又多了一個讓人恐怖的東廠監督,更是苦惱,他們不由得對牽扯出東廠的周延儒恨得直咬牙,不多嘴會死啊!

他們其實不知道,就算周延儒不說,崇禎皇帝最終也是會讓東廠參與進來的。周延儒一冒頭,他就順水推舟,把羣臣不喜的東廠給光明正大地安排了進去。

會議到這裡,就差不多了。羣臣退出文華殿,匆匆回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周延儒趕緊回去把情況告訴廖彬,讓他快馬回去說明這個情況。而其他心思活動的官員,則也是派出自己的親信,前往倉鈔集中地大肆收購,以賺取差價。

要知道,許多倉鈔因爲食鹽產量不足,可能持有人都換了幾輩人了,還沒有兌換出鹽引。而有關係能兌換鹽引的大鹽商,自己手中的倉鈔都兌換不完,而且也不願意多兌換,因爲兌換多了要交的稅就多,還不如兌換一些,再添加一些私鹽來賣更實惠。因此倉鈔一直走低,幾成廢紙。

現在朝廷下定決心增加產量,兌換所有倉鈔。所以把倉鈔低價收購過來後換成鹽引能大賺一筆。沒有多少官員不動心,紛紛快馬前去搶購。

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854章 請罪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544章 威脅信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124章 話劇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14章 趁機撈錢第89章 危險臨近第103章 開中法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279章 殺奴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746章 天津衛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34章 閻應芳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42章 交易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95章 脫險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704章 宣言第385章 開封府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606章 懦夫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62章 義捐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62章 義捐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865章 電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292章 會師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65章 監軍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460章 冰棍第17章 漢奸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63章 榮譽榜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8章 擔憂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682章 突變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
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854章 請罪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544章 威脅信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124章 話劇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14章 趁機撈錢第89章 危險臨近第103章 開中法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279章 殺奴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746章 天津衛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34章 閻應芳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42章 交易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95章 脫險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704章 宣言第385章 開封府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606章 懦夫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62章 義捐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62章 義捐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865章 電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292章 會師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65章 監軍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460章 冰棍第17章 漢奸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63章 榮譽榜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8章 擔憂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682章 突變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