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獻俘

“是啊,都是朝廷印得紙鈔,也費不了幾個錢。對了,臣妾父親說了,他絕對不會去大明皇家銀行兌換銀兩,他向臣妾保證。”

田貴妃見崇禎皇帝有點不高興了,就趕緊拋出她的解釋。她以爲,憑自己受寵的程度,有了不兌換銀兩的保證,只不過是多印一點紙鈔來用,應該沒問題。

“是用大明通行寶鈔來換大明九思寶鈔是麼?”崇禎皇帝隱隱有點感覺到這纔是左都督想通過女兒來求自己的目的。

“陛下英明。”田貴妃輕輕地拍了下崇禎皇帝的馬屁。

“想要換多少?”

“這個臣妾不清楚,好像也就一兩車而已。”

大明通行寶鈔就是再不值錢,一兩車的量,也是有不少,左都督顯然是下了功夫收購的。

崇禎皇帝一下推開田貴妃,從牀上坐了起來後,冷冷地對田貴妃說道:“朕的老丈人打得好主意,賤價收購通行寶鈔來換取九思寶鈔,他兌不兌換銀兩有什麼區別,用出去後別人自然會來朕手裡兌換銀兩,這是從朕手裡搶錢。”

崇禎皇帝說到這裡,對外面喊道:“給朕更衣。”

田貴妃有點花容失色地看着崇禎皇帝,連忙道:“臣妾考慮不周,臣妾明日就回絕父親。”

她知道她的地位取決於皇帝的寵信程度,如果失去了崇禎皇帝的心,就什麼都沒有了。

崇禎皇帝自己穿好了內衣,已經站到牀前,由宮女過來服侍他穿戴衣服。

他回頭看着牀上有點驚慌失措地田貴妃,忽然覺得有點說過頭了,就和緩了點語氣說道:“你幫朕帶話給左都督,別想着從朝廷手裡撈錢。現在朝廷沒錢,朕沒錢,誰要做過份逼急了朕,不會有好下場的。你讓他儘快把手裡的寶鈔給處理掉,否則後果自負。”

說到這裡,剩下最後的腰帶沒有系,他示意宮女退到一邊,自己一邊繫着腰帶一邊對田貴妃說道:“朕想起還有點事要處理,你自己先就寢吧。”

說完後,對一邊的內侍宮女道:“擺駕御書房。”

崇禎皇帝到達御書房後,找出了每日一報的銀行報告看了起來。

這些天他擔心戰事,這幾乎沒什麼變化的報告就沒有看。剛纔田貴妃的話讓他想了起來,已經好幾天沒有了解銀行情況了。

他把幾天的情況一瀏覽,發現銀行紙鈔的情況和戰事息息相關,隨着捷報一次一次的傳來,用紙鈔來兌換銀兩的人有所減少,而且原先午時左右有很多來兌換銀兩的也改回傍晚時分了。

崇禎皇帝看完報告後,靠在御椅背上閉目養神。畢竟運動做得比較多,有點累。

京畿之戰的全面勝利,能讓百姓知道朝廷還是有實力,也有能力打贏建虜,這點對於提高朝廷的威信還是很有幫助的。

事先和鍾師傅商議的一些事情必須趁這個機會推動下去才行,雖然打贏了仗,百姓可以鬆口氣,但自己還能鬆懈,許多事情等着自己做。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用手揉了揉太陽穴,重新開始批閱原本因爲勝利而想偷懶留到明天的奏章。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京師沉浸在既高興又悲痛的氣氛中。

高興的是建虜終於被打敗,甚至傳來消息說抓住了奴酋,讓京畿之地終於恢復平靜。

悲痛的是,京師百姓陸續知道了京畿之地的慘狀。雖然戰事一起,肯定是有損失,但沒想到實際情況遠出乎他們的意料。

未及逃走的親人不是死絕了就是被建虜掠走,固定產業十之八九被毀得一乾二淨。

京師幾乎每家每戶,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百姓,都有被這戰事影響到。

京師做死人生意的店鋪,慢慢地客流多了起來。雖然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但燒燒紙錢的事還是有在做。

京師這些天的輿論基本都是對建虜的痛恨,議論着對被活抓奴酋的處置情況。

當然,也有對原薊遼督師袁崇煥的控訴。

交着遼餉供着他全面負責對虜戰事,甚至還挪用其他邊軍的軍餉來支援遼東前線,結果卻把建虜放進了京畿之地,還一仗不打,跟隨建虜來到京師。

受到建虜傷害的家庭議論着,說前遼東經略熊廷弼被處斬有點冤枉的話,袁崇煥怎麼斬都不會冤枉。

隨着時間的推移,甚至還有一些其他有關袁崇煥的言論開始流傳開來,讓京師上下對袁崇煥更是痛恨。

這些天裡,朝廷上下也都在忙碌着。王師凱旋,有許多事情需要準備。

崇禎三年三月十八日傍晚時分,勤王軍終於回到了京師城外的大營。

崇禎皇帝傳旨給孫承宗,定於第二日一早,安排少量功勳軍隊押解建虜首級和奴酋愛新覺羅-阿敏進京師祭太廟和社稷,並午門獻俘。

崇禎三年三月十九日,天剛矇矇亮,京師百姓就動了起來,紛紛早早起牀去佔個好位置,觀看午門獻俘儀式。

自從萬曆年間有過獻俘儀式以來,就再沒有如此盛況。不時聽聞到的是哪裡哪裡又打了敗仗,丟了什麼城池,讓百姓對大明軍隊慢慢丟失了信心。

不知道何時開始,驅逐韃虜,恢復漢人江山的軍隊竟然無有勝仗。

天啓二年間,也有過獻俘儀式,但那時只是一些白蓮教徒造反被抓,朝廷爲掩飾遼東戰場的連戰連敗而特意舉行的儀式。

老百姓也是有自己的眼睛在看,這種掩飾並沒有多大用處,甚至到了現在,京師百姓都自動忽略了天啓年間的獻俘。

只有國與國之間的戰事,取得了勝利,這才叫勝利。

如太祖、成祖時期對蒙古戰事的勝利,萬曆年間對倭戰事的勝利,這才叫勝利。

現在總算又打了一次大勝仗,還生擒了奴酋。這讓大明百姓對軍隊又恢復了一點信心,也看到了遼東戰事有平定的一絲盼望。

天大亮之後,獻俘隊伍開始進京。

走在最前面的是兩隊關寧鐵騎,由何可綱和曹文詔統領,這是對他們救援昌黎和灤州首戰功勞的表彰。

關寧鐵騎的裝備就不用說了,高頭大馬,銀盔亮甲,襯托着騎士的威武不凡,讓兩邊的百姓高聲叫好。

接下來的是一隊白杆騎軍,由小馬超之稱的馬祥麟和張鳳儀夫婦統領,這是爲表彰馬祥麟的灤州首戰之功和張鳳儀拼死報信的功勞。

白杆騎軍相對剛走過去的關寧鐵騎來說,更是吸引百姓眼球。不但因爲他們是土司軍隊,而且他們都是穿藤盔藤甲,手持長長的白杆槍,所有騎軍面色肅穆如一,一絲不苟地保持隊列前進,無不顯示他們良好的軍紀。

百姓們誇獎馬張夫妻的英武般配之外,也對這支土司軍隊報以熱烈的歡呼。因爲他們都知道,只有這支軍隊,才讓建虜膽寒過。

接下來是一支奇怪的軍隊,領頭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文官,身後跟着一些普通百姓裝束的民壯。隊列不整齊,騎在馬上的姿勢也各有不同,顯然不是一直久經訓練的騎軍。

可當他們出現的時候,百姓的歡呼聲卻最爲熱烈。無論是他們的服侍,還是旗幟上的“盧”字,都顯示着他們纔是這次戰事的英雄,生擒奴酋的八百民壯軍。

民壯們看着京師百姓對他們的歡呼,未受軍規的他們笑着抱拳回禮。在這榮耀的一霎那,他們覺得自己拼死殺敵,都是值得的。

接下來是這次戰事的主帥和監軍以及各路將領們,百姓們對於這些人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監軍中興侯身上。

很多人都以爲鍾進衛是三頭六臂的存在,今日一見,才知和普通人一樣。

雖是如此,可京師百姓卻不敢不敬。傳聞是神仙下凡輔佐紫微星的人,就是這次清水明月關之戰的決策者和領導者,無不顯示出他與衆不同的能力。

要是一般人,敢以八百民壯阻擊七千多建虜?要是一般人,能生擒幾十萬軍隊都奈何不得的奴酋?這勇氣,這能力,就是中興侯的特殊之處。

京師百姓敬畏地看着中興侯走過,卻讓鍾進衛一邊走一邊還納悶,怎麼輪到自己出場了卻沒有歡呼聲,看來長得還不夠帥。

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40章 軍需官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593章 殺明軍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101章 論鹽政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88章 年夜飯第25章 拖拖拖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116章 陶瓷廠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254章 白杆軍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543章 下馬威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348章 要翻盤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63章 榮譽榜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101章 論鹽政第148章 教育部第12章 傳言第638章 產鉗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70章 汰兵安置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866章 看稀奇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223章 贖罪銀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13章 遼東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648章 吐血第83章 喜從天降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647章 空城計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621章 玄虛第47章 物價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40章 軍需官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731章 哥薩克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47章 物價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
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40章 軍需官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593章 殺明軍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101章 論鹽政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88章 年夜飯第25章 拖拖拖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116章 陶瓷廠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254章 白杆軍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543章 下馬威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348章 要翻盤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63章 榮譽榜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101章 論鹽政第148章 教育部第12章 傳言第638章 產鉗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70章 汰兵安置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866章 看稀奇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356章 死亦無憾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223章 贖罪銀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13章 遼東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648章 吐血第83章 喜從天降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647章 空城計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621章 玄虛第47章 物價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40章 軍需官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731章 哥薩克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47章 物價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