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藩王會議(2)

“這南北美洲這麼好,沒有人麼?”

其他藩王宗室都不自覺地點頭,那麼大的地方,肯定有不遜於大明這樣的帝國,把我們都封那邊去,當人家是擺設啊!

溫體仁看向朱由崧,給他解釋道:“可以說有人,但也可以說沒人。”

這說得是什麼話,有人就是有人,沒人就是沒人。這人還可以既有又沒?

一衆藩王宗室都拿眼睛看着溫體仁,看他接着怎麼解釋。

“在殷商甚至更早時期,華北地區的人就往北方遷移,從最東北端到了北美洲,然後落葉開花,遍居整個南北美洲。”

屏風邊的內侍隨着溫體仁的講解,細棍沿着海岸線一直划着,劃過白令海峽,然後又從上到下把美洲劃了個遍。

藩王宗室們聽着溫體仁的解釋,看着內侍細棍的示意,不少人卻涌出了疑問。

“那麼早時期的事情,你怎麼知道的?”

“怎麼可能,那裡不是大海麼,隨便就能過去,過家家麼?”

“不要信口開河,這古人還能過得去那裡?”

已經有朱由崧開口問了,並沒有見崇禎皇帝和殿內這些文臣有一絲不滿,這些藩王宗室就紛紛開口問出各自的問題了。

溫體仁先不說話,讓他們嘰裡呱啦地呱噪一頓。在差不多的時候,再雙手示意安靜,然後解釋道:“我們大明有人去過那邊了,自然知道情況。”

說完,他示意一邊的內侍把早已侯在殿角的李維帶到殿中,然後說道:“他叫李維,在北美待過。諸位的疑問,他可以解答。”

李維之前已有多次接觸中興侯,已經不怎麼怕官了,他站在衆目睽睽之下從一位內侍手中接過細棍,開始講解起來。

“草民到過這裡,這裡,還有這裡。見過當地人,見到過他們的一些東西很像先祖殷商時期的器皿,還有那文字也是。當然,草民不知道這些,是隨行的一個秀才說的。”

“那秀才人呢?”朱由崧見這人不像是文人,便有點輕視,聽說有秀才去過,當即問道。

哪裡會有秀才,這些都是鍾進衛根據後世的印象編出來,讓溫體仁和李維他們說的。

只見那李維臉上露出一種既羨慕又有點惋惜地神態回答道:“他沒回大明,說那邊乃是世外桃源,只願當一回五柳先生。”

鍾進衛在邊上看李維那樣子,不知道的還真以爲有這麼一回事。這李維要是到了後世,去當個演員什麼的肯定沒問題。

“什麼五柳先生?”有不學無術的宗室問一邊的親戚道。

宗室裡面大部分人還是有文化修養的,願意回答的先是鄙視了下這人,然後才答道:“東晉時期寫過《桃花源記》的陶淵明陶元亮,號五柳先生。”

更多的人則不理那些個連陶淵明都不知道的人,他們一肚子的疑問,紛紛衝李維問起問題來。

“你是怎麼去的那邊?”

“那邊都是什麼情況,有多少個國家,他們的國家疆域有多大,軍隊多麼?”

“莫要騙我們,越往北走越冷,凍不死你。”

一邊的禮部尚書兼內閣輔臣何如寵見這些宗室膽子大起來,七嘴八舌地問個沒完,搞得殿內都是亂哄哄的。不由地皺起了眉頭,咳了幾聲。

那些宗室一見是禮部尚書發出了不滿的信號,連忙閉嘴。

大明宗室的宗人府可是歸禮部管的,要是惹惱了他,給自己小鞋穿,就算貴爲親王,那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李維一見殿內靜了下來,就繼續講解道:“在極北之地,常年冰封,甚至是秋冬春季,大海爲之結冰。但還是有人祖祖輩輩都居住在那裡,他們自稱是因紐特人。”

這點倒不是聽鍾進衛說的,因爲李維曾經遇見過。

“還有在這一帶,非常奇怪的一個現象,這裡海水比別的地方暖,往北流,全年都不結冰,這地方的溫度和京師差不多。”

李維指着的地方是後世堪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地域,這裡因爲受日本海暖流的影響,因此溫度頗高,常年可以通航。

能站在紫禁城說這些,其真實性多少都有朝廷的背書在內。

之前這些宗室之所以懷疑而問出口,是因爲聽到的信息太讓人意外了。現在各種前所未聞得事情聽得多了,反而不奇怪了。而且這些又是真話,李維根本就不用演戲,所以讓宗室們感覺也很真。

這幾方面的原因一加起來,讓這些藩王差不多都相信了。

那些南方的藩王聽了後更是暗暗稱奇,這天下之大,真是無奇不有。不過他們常年生活在溫暖的地方,相對來說,還是怕冷。

“到達北美,可以先坐船北上。然後分爲兩條路可選,一是等冰封大洋之後,從洋麪上走,坐一種狗拖的雪橇,兩個時辰就能到達北美。另外一條路則是等夏天最暖和之際坐船通過這處最窄的地方,到達北美。”

現在的藩王宗室就像聽天書一樣在聽着,有些東西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李維說到這裡,給了他們一個小小建議道:“如果是大規模前往北美的話,草民建議選擇坐船爲好。陸路非必要,終歸不現實。”

這個時候,唐王終於開始說話了:“那北美住的那些殷商人戰力強大麼?”

李維事先已經跟隨中興侯一起拜訪過唐王,還說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話,也知道唐王是在配合他。

於是,他連忙解釋道:“那些殷商人,又叫印第安人,雖然和我們同宗同族,但他們並沒有像我們一樣文明,還在過着飲毛茹血的原始生活。他們用石頭打造成武器,獵取野獸,採摘野果,用於充飢。沒有大的國家,只有部族的形式存在...”

李維的話還沒有說完,藩王宗室就又忍不住議論起來了。那麼好的地方,竟然被這麼一羣人佔據着。這簡直是暴殄天物,浪費了一塊好地方啊!

也有的宗室不大相信,由唐王問出了他們心中的疑問:“既然都是華夏文明,爲何他們會過着如此簡陋的生活呢?”

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29章 餉銀(1)第17章 漢奸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457章 殺神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561章 找到了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406章 御廚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805章 義善社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4章 相信(2)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547章 有喜了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407章 肉鬆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14章 趁機撈錢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576章 大灰狼第12章 傳言第360章 災情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5章 相信(3)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226章 宋應星第179章 兵書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35章 盧象升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7章 變故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68章 老少合謀第19章 中計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51章 期盼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179章 兵書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2章 反腐第43章 早朝第852章 對日之策
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29章 餉銀(1)第17章 漢奸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457章 殺神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561章 找到了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406章 御廚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805章 義善社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4章 相信(2)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547章 有喜了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407章 肉鬆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14章 趁機撈錢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576章 大灰狼第12章 傳言第360章 災情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5章 相信(3)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226章 宋應星第179章 兵書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35章 盧象升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7章 變故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68章 老少合謀第19章 中計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51章 期盼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179章 兵書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2章 反腐第43章 早朝第852章 對日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