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紙幣定樣

“鍾師傅,朕聽你這麼一說,也覺得此人不會是建虜的細作。”

崇禎皇帝說了自己的感覺後,看向溫體仁道:“此人始終堅持棄暗投明,朕甚感欣慰。閣老如若擔心,朕就諮詢下孫師傅,再傳劉興祚覲見,親自面之。而後再做定奪,這樣可好?”

溫體仁原本就只是基於一種本能的擔心,纔有此勸諫,不是說有什麼證據或者明顯感到有什麼不妥。現在聽崇禎皇帝說得慎重,自然不會再有疑議。

徐光啓也沒意見,劉興祚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現在溫體仁和徐光啓的感覺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爲了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明揚威大洋,馬上向崇禎皇帝告辭,去忙手頭的事情。

原本鍾進衛是想跟着徐光啓去的,但他被崇禎皇帝叫住了。

崇禎皇帝重新收好世界地圖,讓內侍搬回屏風。忙完這些之後,把在殿內輪值的內侍宮女都趕了出去,然後問鍾進衛道:“鍾師傅,剛纔推薦的這兩人,有什麼出處麼?”

鍾進衛一聽,原來叫住自己是爲這事。不由笑笑,崇禎皇帝還是年輕,壓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啊。

於是,他回答道:“陛下,那個宋應星寫了一本書,叫《天工開物》,流傳後世,由此贏得了身後名。滿清搞文字獄,此書一度失傳,後來還是從日本傳回國內。”

崇禎皇帝一聽,輕蔑地笑了笑,韃子就是韃子,一點肚量都沒有,連本技術書都要禁。馬上,他就拋開了這個想法,問鍾進衛道:“這劉興祚呢,朕好像沒聽你有過暗示。”

“陛下,臣不是專門研究歷史的,所以除非很出名的人,否則不大可能知道。這個劉興祚我沒聽過,但有關細作、臥底的作用卻知道的很深刻。因此,才強烈建議陛下用此人的才能。”鍾進衛說到後面,神情就顯得莊重起來。

“哦,朕知道了。”崇禎皇帝有點點失望,原來不是很有名的人。

鍾進衛察覺到了崇禎皇帝的情緒,想了下,很嚴肅地勸諫崇禎皇帝:“陛下,臣有一言,望陛下能採納。”

崇禎皇帝看看鐘進衛,很少見到他這麼嚴肅地跟自己說話。心裡不由一怔,然後說道:“鍾師傅,儘管直言便是。”

“陛下,每個人的機遇不一樣,因此取得的成就也會不一樣。後世有名的人,固然是能人;但後世沒有聽說過的人,有可能他的才能並不會比有名的人弱。歷史不知道泯滅了多少英雄,還望陛下不要因爲後世沒有聽說過而忽視人才。”

崇禎皇帝聽得很是慚愧,站起來,誠懇地對鍾進衛道:“鍾師傅所言極是,朕記住了。”

“呵呵,其實聽聽後世有什麼成就也沒什麼不好的,等於給陛下開了一個作弊器。”鍾進衛看崇禎皇帝也跟着嚴肅,就想緩和下氣氛。

作弊器?崇禎皇帝聽不明白了,正想問的時候,內侍在殿外報說戶部尚書畢自嚴求見。

於是,就先傳詔接見畢自嚴,作弊器的疑問,就等以後有空再問了。

沒多久,就看到畢自嚴,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大爺,竟然矯健着快步入殿,然後向崇禎皇帝行禮道:“陛下,紙幣樣品印製出來了。”

鍾進衛一聽,什麼,紙幣又重新印了,那個什麼人找來了,自己怎麼不知道,他帶着一串的疑惑,看着畢自嚴手裡的東西。

畢自嚴說完後想呈給皇上,卻發現殿內沒內侍。崇禎皇帝也沒喊內侍進來,自己走下來拿了。

鍾進衛也湊了過去,想看看新式紙幣是什麼樣子的。

崇禎皇帝一邊看一邊連道不錯,看到鍾進衛捱過去看,就把手裡的紙幣遞給他看:“鍾師傅,你看看如何?”話裡透着一絲自豪。

鍾進衛接過來一看,大吃一驚,現在手中的紙幣和之前看到的紙幣完全是天壤之別!

現在的紙幣面值一共有九種,分爲:一釐,三釐,一分,三分,一錢,三錢,一兩,三兩,十兩。全部以銀兩作爲計量單位。

紙幣大小隻有一個巴掌大,而且比之前的紙幣精美很多。彩色印刷,邊緣是防僞花紋。

整個紙幣分爲左中右三個部分,以火焰圖案隔開。中間部分印着面值,左側印着銀兩銅錢圖案,和麪值向對應。一釐、三釐的圖案是銅錢,一分,三分是銅錢串,一錢、三錢是銀錠,而一兩、三兩、十兩是銀元寶,最絕得是這銀兩銅錢的圖案有凹凸感。右側印着“戶部奏準印造大明紙幣與銀錢通行使用,崇禎年月日”。

鍾進衛翻到紙幣背面,發現還有一行字“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鍾進衛一邊看,一邊評論道:“不錯,真厲害。”他真沒想到,明朝的技術還能印出如此精美的紙幣。

崇禎皇帝和畢自嚴聽着鍾進衛的讚美,都很高興。特別是崇禎皇帝,知道鍾進衛來自後世,以他的眼光都有如此讚美,更是高興。

“陛下,這些紙幣是怎麼印出來的,臣沒聽到一點消息。”鍾進衛看完後疑惑地問道。

“呵呵,你在忙水泥的事情,朕沒讓人打擾你。前幾日的時候,那個胡正言就到了。朕與他以及畢卿和溫閣老共同議定了此圖樣,而後全力趕製出來的。”崇禎皇帝自豪地解釋。

其實,崇禎皇帝只是要求把他最欣賞的“九思”給印到了紙幣背面。

“胡正言連同他的好友汪楷,忙了三天三夜,現在纔出此樣品。”畢自嚴也在一邊表功。

“汪楷?”鍾進衛之前沒聽說過此人。

“是江南有名的刻工,與胡正言合作已久,錦衣衛找到胡正言的時候,正好他在,就一起帶來京師了。”崇禎皇帝給鍾進衛解釋了下汪楷。

鍾進衛對沒有謀過面的胡正言和汪楷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要知道,這是四百年前,能印出如此精美的紙幣,不佩服能行麼。

鍾進衛不知道,胡正言和汪楷合作印製出的《十竹齋書畫譜》,成爲後世初學中國畫的必備課本。不說原版,翻刻比較好的版本,都成爲後世收藏的熱門,可見其印製之精美。

“陛下,這紙幣的成本貴不?”鍾進衛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連忙問道。

崇禎皇帝並不清楚,看向畢自嚴。

“如若大量印製,則只需考慮油墨和紙張的成本即可。臣以爲,其成本還是可以承受的。”畢自嚴連忙崇禎皇帝稟明。

鍾進衛聽了,鬆了口氣,成本能承受就好。然後他笑着向崇禎皇帝一躬身道:“恭喜陛下,臣以爲這紙幣絕對能用。”

崇禎皇帝一聽,呵呵地笑了。接過鍾進衛手中的紙幣,再次看了起來,彷彿他手中拿着的不是紙幣,而是貨真價實的銀兩。

“不知陛下下一步怎麼做?”鍾進衛問道。

崇禎皇帝擡起頭來,看着鍾進衛,笑着道:“鍾師傅,不用急。”然後,他又吩咐殿外的內侍:“傳內閣首輔覲見。”

“朕暫時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先定個章程出來再說。”崇禎皇帝一邊說一邊走回御座。

內閣辦公的地方離這裡很近,溫體仁很快就過來了。於是,在他欣賞完紙幣後,纔開始商議發行紙幣的章程。

以前的時候,討論過紙幣的作用和大概的發行方式。

所以現在一提這個話題,當初參與紙幣討論的溫體仁就直接問始作俑者:“中興伯,你說要用準備金制度來發行貨幣,不知道具體是如何操作?”

10月份馬上過去了,感謝7891056,wangchong21,banana100,段君,個綠川光,激abao1,老西毛,原野草,hduid的打賞,謝謝!

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789章 睡吧乖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649章 跳雷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460章 冰棍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51章 難民營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788章 朕要了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746章 天津衛第54章 紅會雛形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315章 立威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40章 軍需官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315章 立威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51章 難民營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866章 看稀奇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96章 滅口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649章 跳雷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854章 請罪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769章 關注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805章 義善社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68章 老少合謀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228章 建虜細作
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789章 睡吧乖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649章 跳雷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460章 冰棍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51章 難民營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788章 朕要了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746章 天津衛第54章 紅會雛形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315章 立威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40章 軍需官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315章 立威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51章 難民營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866章 看稀奇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96章 滅口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649章 跳雷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854章 請罪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769章 關注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805章 義善社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68章 老少合謀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228章 建虜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