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加薪養廉

鍾進衛對於這個問題已有考慮,因此沒有猶豫,直接回答了溫體仁:“廉政公署不設舉報處,但都察院,錦衣衛和東廠設有舉報處,接受被監督對象犯法之事的舉報。”

他說完後看溫體仁沒有再問話,就轉頭對崇禎皇帝道:“陛下,剛纔所說的這些其實都是爲了完善監督制度,即之前所說貪腐問題加重的第一點原因的改善。具體的細節可以再討論,畢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溫卿,你覺得鍾師傅這想法如何?”崇禎皇帝心裡衡量了一下,還是出口諮詢首輔的意見。

鍾進衛的這個想法,對於都察院、錦衣衛和東廠的整體職能來說,其實沒有多大變化。只是三個監察機構的職權範圍都比以前縮小,但監察力度會增加。這種機制,比起以前的大而散,粗曠式的監察是更精確,更有效。

對於內閣和溫體仁本人來說,這些監察機構職能範圍變動的影響基本沒有。

對各處衙門、軍隊來講,原先由幾個都管(也可以是都不管)的情況變成爲有專一部門來管,也不能算是壞事。

溫體仁想到這裡,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臣以爲此事或可行,不妨一試。但都察院、錦衣衛和東廠的權限縮小,或者會有牴觸。”

溫體仁雖然說出了三個監察部門,但其實有問題的只有一個,就是都察院。錦衣衛和東廠屬於內臣,只要他們的領導崇禎皇帝同意,廠衛是不同意也得同意,沒得商量。

“此次反腐一案,多少御史落馬,就是手中權限過大的原因,縮小其權限,是他們咎由自取。”崇禎皇帝對於自己的耳目風紀之司的墮落,感到很是惱怒。

“陛下,臣想吐個嘈,啊,就是想提個意見。”鍾進衛說出去後連忙改口,心裡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改掉自己從後世帶來的網絡用語,都是混論壇太多留下的後遺症。

“哦,鍾師傅,你說。”

“就是聽說御史有風聞奏事的權力,臣覺得不妥,這種權力很容易被人利用爲攻擊政治對手。再說,臣的家鄉,對於沒有證據的亂說叫誹謗,是不允許的,情節嚴重是要坐牢的。”

溫體仁一聽,就看着崇禎皇帝,看他怎麼回答。近些年來的黨爭,都是由當權者的小弟們,那班御史開始發動攻擊,反正言者無罪,把朝堂搞得烏七八糟。

朝堂上的黨爭,扯皮,互相攻擊之事,崇禎皇帝是有體會到的。聽了鍾進衛的話,他想了下,然後問道:“鍾師傅,如果不能風聞奏事,那御史的威懾作用就會少很多,文官豈不是更爲所欲爲?”

“陛下,現在的御史簡單來講,有什麼權力?”鍾進衛不是很清楚,就問道。

“監察百官,大事奏裁,小事立斷。”這點溫體仁插話給解釋了。

“哦,陛下,臣以爲,如果都察院和錦衣衛一樣,分別監察文武官員的話,應該具有相同的權限。就是取消風聞奏事之權,改爲調查拘押之權,審判權交由刑部和按察使司,這樣能防止權力濫用。這也是臣家鄉所採取的一種措施。”

鍾進衛現在是狡猾了,每當要重點強調,或者要讓崇禎皇帝覺得自己說的很正確的時候,就推說後世怎麼怎麼。

崇禎皇帝聽了,就會想着將來都會這麼用,那應該是沒錯的。因爲按照鍾進衛所描述的,將來那個時代,是人口衆多,生活安定,各種匪夷所思之事(比如飛機)普遍存在的一個時代,必然是好的。

加上現在的全民腐敗的盛況,倒逼崇禎皇帝無法處置他們,聽鍾進衛說了這調整後的功效,就有點同意了。但事關重大,還是諮詢溫體仁道:“溫卿,你看如何?”

溫體仁當然是歡迎的了,對他這種孤黨來說,是最需要的結果。所以,溫體仁毫無疑問地投了贊成票。

“那就等收拾了現在朝局癱瘓危機後,再進行此事的改制吧。”崇禎皇帝見首輔也和自己的意見一致,就沒顧慮了。

“陛下,此事最好是現在就進行。危機危機,就是危險中存在機會。如果在平時進行體制改革,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但如果現在來推行的話,我們可以在貪腐事情上讓一步,和百官達成妥協來推進體制改革,順便把之前所說的一條龍計劃涉及的內容也進行公佈。”鍾進衛發表了不同的意見。

“怎麼講?”崇禎皇帝問道。

“如此衆多的貪腐,從地方到京師,從宮內到外廷,從文臣到武官,還有勳貴都大面積的涉及,一一法辦是不可能的,這點之前已經達成共識了,是吧?”鍾進衛問崇禎皇帝道。

“嗯。”

“但貪腐是絕對不允許的,這點,不管什麼人,都是知道的。陛下真要以此來處置他們,也是理直氣壯的。他們現在圖的就是法不責衆而已。所以,陛下可以以官員俸祿不足以過活爲他們開脫,大赦天下,當然,他們必須同意體制改革爲前提。”鍾進衛說到這裡纔開始說出目前朝局的解決方法。

“鍾師傅,這次的體制革新會比較大,包括了很多內容,監察制度的革新,道路衙門的建立,國企的建立,銀行的建立,紙幣的推行,全民教育的開展等等,就只是赦免他們就會同意麼?”崇禎皇帝帶着一絲疑慮問道。

“陛下,臣之前向您提過的國企利潤的劃分中就有一點,增加官員俸祿,這是給他們好處,讓他們也能享受體制改革所帶來的好處,我想阻力應該不會大。”鍾進衛回答道。

溫體仁聽到這裡,用疑惑的語氣問道:“增加官員俸祿?”

上次鍾進衛單獨見崇禎皇帝時提的給官員加薪的想法,所以溫體仁不知道。

他聽到溫體仁問話,就面向他,回答道:“就是把國企利潤進行劃分,留出其中一部分給大明所有官吏進行加薪。”

“大明官員這麼多,每個人能分到多少?”溫體仁不以爲意地道。

“是啊,鍾師傅,他們貪腐數目如此巨大,豈會看上這一點點小錢。”崇禎皇帝也適時插話道。

聽到他倆的這話,鍾進衛笑了。

“鍾師傅,你笑什麼?”崇禎皇帝見他忽然笑了起來,不由得問道。

鍾進衛笑着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官吏貪腐來的錢畢竟來路不正,又有監督制度在,以後抓住了是要法辦的。而且,這國企的利潤,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爲他是有國家支持的壟斷企業,臣以後再想到賺錢點子,都可以慢慢加到這個國企裡面。”

崇禎皇帝一聽,又驚有喜,問道:“能有多少利潤?”

鍾進衛想起未來的科技發展,新鮮東西會不斷涌出,特別是工業化的最終到來,國民經濟總量會不斷涌噴,以後成立的研究院,研究出來的好東西,也都加到國企來運營,那個利潤是難以想象的。

但他一時解釋不清楚,就只得向崇禎皇帝道:“很多很多,足夠給官吏加薪和用作全民教育以及做些其他事情。不過,這國企也有不足。”

“什麼不足?”崇禎皇帝一聽,有點擔心。

“在國企發展得久了後,會不思進取,憑壟斷身份吃鐵飯碗,生產、創造積極性就會降低。不過,這都是很以後的事情了,到時候再進行國企拆分、改制能化解不足。”鍾進衛回答道。

崇禎皇帝一聽,擔着的一顆心就放了下來,很久後纔會體現的弊端,就等以後再說了,沒有一項制度是長盛不衰的。

溫體仁卻在心裡偷着笑了,對於他這種不貪不腐的官員來說,加了工資,生活就能好過多了,雖然他不追求奢華的生活,但誰不想過的舒服點呢。

“陛下,有關官員加薪的事,臣還有一點想法。”鍾進衛對崇禎皇帝又說道。

第43章 早朝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323章 死營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266章 屠城第248章 鳥銃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539章 戰後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713章 燈下黑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247章 思海戰第116章 陶瓷廠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460章 冰棍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116章 陶瓷廠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68章 老少合謀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65章 監軍第547章 有喜了第57章 貨幣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457章 殺神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588章 偷城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367章 洪承疇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45章 銀子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516章 陽謀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8章 擔憂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47章 鄭成功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596章 城破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41章 不成熟第39章 查漏補缺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4章 相信(2)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
第43章 早朝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323章 死營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266章 屠城第248章 鳥銃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539章 戰後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713章 燈下黑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247章 思海戰第116章 陶瓷廠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460章 冰棍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116章 陶瓷廠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68章 老少合謀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65章 監軍第547章 有喜了第57章 貨幣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457章 殺神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588章 偷城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632章 天朝上國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367章 洪承疇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45章 銀子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516章 陽謀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8章 擔憂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47章 鄭成功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596章 城破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41章 不成熟第39章 查漏補缺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4章 相信(2)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